如今,各國在飛行航空器的研究上面投入的資金基本上都不少,而飛行航空器如果想要真正投入使用,必然離不開飛行測驗,要通過真正的實驗才能更好的掌握它的性能。然而對於戰機和一些造價昂貴的太空飛行器來說,一次次的真正實地飛行試驗是不現實的,支出非常昂貴,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有了風洞實驗的出現。
風洞實驗簡單來說就是為研發的戰機等模型提供一個類似於實地試驗的飛行環境,從而達到實驗的目的。風洞實驗主要利用的是運動相對性和流動相似性的原理,實驗時使用的只是與戰機參數相似的小尺度模型,用它在風洞中得到的數據來推算戰機感受到的精準空氣動力,這樣一來,與實地試驗相比支出就能大大減少。目前世界上在風洞實驗技術上面研究成果較為顯著的只有中美俄三國。中國的風洞研究之所以這麼先進,離不開馬明德教授的無私奉獻,而他也讓中國的風洞實驗研究即將走上一個新的臺階,研發出世界上速度最高的風洞。
馬明德教授在投身於中國的風洞實驗研究之前一直在美國留學,當聽說中國的風洞實驗需要人才時,他義無反顧的放棄了自己良好的發展現狀,選擇回到中國。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的風洞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中國也研發出了各式各樣的風洞型號,包括低速、高速、超高速、電弧、激波等。
如今中國正在研究的是JF12激波風洞,預計在2020年成功完工。它將是世界上速度最高的風洞。這款風洞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超高音速武器,高達35倍音速的超音速飛行器的飛行環境都能夠用這款風洞模擬出來。同時,JF12風洞的基礎性能比起之前來說也有著很大的提升。它的出現對中國研發出14分鐘就跨越太平洋的超高音速飛行器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