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跨超音速風洞

2020-11-25 瀋陽網

第一個跨超音速風洞

http://www.syd.com.cn   來源:中共瀋陽市委黨史研究室(瀋陽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2019-08-14 09:18

跨超音速1號風洞

  1958年9月19日,我國第一座跨超音速1號風洞(1970年8月定名為「風雷1號風洞」)開工典禮大會在工地召開。自行設計飛機等飛行器,必須進行空氣動力試驗,迫切需要建造超音速風洞。新中國的航空工業要想走出一條自行設計製造飛機的發展道路, 「風洞」就是要突破的一道難關。1958年7月4日,瀋陽國營松陵機械廠(今航空工業沈飛)成立瀋陽空氣動力研究院。由此,松陵機械廠承擔起建造我國第一個風洞的光榮使命。1960年2月,1號風洞調試完畢,鑑定合格,並投入了使用。該風洞的建設填補了我國航空工業科研試驗的一項空白,為我國自行研製飛機和其他飛行器提供了試驗手段。

相關焦點

  • NASA開始進行靜音超音速飛機的風洞測試
    單純就旅行本身而言,飛得越快越省時間越好,超音速飛行理論上可以大幅縮短飛行所需的時間,故此一直很有誘惑力。但超音速飛行時,噴氣機巨大的噪音和極低的經濟性讓客機行業一直望而生畏,民航發揮也對其進行限制。
  • 中國航天科技首次降落傘超音速風洞試驗獲得成功
    據中國航天報3月2日報導,前不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8所圓滿完成了降落傘超音速風洞試驗,此次試驗是在亞洲最大的超音速風洞中首次開展的降落傘超音速風洞試驗。最終該試驗獲得了豐富、寶貴的降落傘超音速氣動力參數,也對超音速風洞試驗技術、超音速降落傘的工作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 中國欲建造速度最快的風洞,實驗出的超音速武器將成為最強之矛
    風洞是一種人工製造高速氣流以進行空氣動力學試驗的設施。這種設施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也是最為直觀有效的飛行器研究設施。對於飛行器的製造來說,風洞試驗絕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航天航空大國必須擁有與之相稱的多種風洞。風洞的種類非常之多,有常規的大型風洞用以進行全尺寸試驗機的空氣動力學實驗。這種大型低速風洞一般採用多級風扇將空氣加速到需要的速度,在達到目標之後進行數據的收集。這種風洞技術含量不高但是非常必要,是世界上大部分具有獨立進行飛行器設計能力的國家都可以建造的出的。
  • 我國完成首次涵道尾槳噪聲特性風洞試驗
    17日,科技日報記者從航空工業獲悉,我國首次完成涵道尾槳氣動噪聲風洞試驗。該試驗是由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氣動院)噪聲團隊近日在FL-52聲學風洞完成的,標誌著我國直升機領域試驗能力得到進一步拓展。風洞是產生人工氣流並能觀測氣流或氣流與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管道裝置,其中的氣流需有不同的流速、密度和溫度,廣泛用於研究空氣動力學的基本規律。其氣流速度一般用實驗氣流的馬赫數(M數)來衡量,流速範圍分為低速、亞音速、跨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
  • FL62風洞首次承接成功,六代機方案出爐
    現在,中國又把一個超級風洞投入到緊密的研發和建設中,目前進展很順利,那就是著名的FL-62風洞項目,這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世界上罕見的2.4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這個風洞項目對中國航空工業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意義重大。 具體地說,今年中旬,FL-62風洞第一次承接了某型號的試驗。並獲得成功。
  • 高超音速風洞了解一下
    而且就算是要求的風速超過了音速,只要用一個Laval噴管把亞音速的氣流轉變成超音速氣流即可。 低速風洞和跨音速風洞的結構
  • 風洞與空氣動力學剪不斷的關係
    圖:法國人Gustave Eiffel就曾在1909年建造出第一個直流開放式風洞 隨後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年)建有大型風洞,而在美蘇冷戰時期,這類型的大型風洞測試更具有重要戰略性意義
  • F-22現身國產風洞?鑄就殲-20超越基石,超級計算機立大功
    ,反而低速風洞使用頻率最高。超音速巡航是四代機典型特徵之一,關於該機能否進行超音速巡航一直以來是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 動力強勁板磚也能上天,動力不足,氣動來補,這句話常常被拿來形容戰鬥機的設計研發工作,但是為什麼不可以讓氣動與動力二者兼得?殲-20對此作出了自己的創新。
  • 中國測試「超音速發動機」,2小時可到達地球任何地方
    科研小組在《中國航空學報》上周六(11月28日)刊登的報告中提到,發動機還可以用於可重複使用的跨大氣層飛機,讓這些飛機從跑道上起飛,加速進入太空環繞地球,然後重新進入大氣層,最終降落在一座機場。科研小組認為,目前的「超音速燃燒衝壓發動機」(英文簡稱「scramjets」)太弱、太耗油,也太不穩定。
  • 新一代風洞投入使用,測試翼身融合模型!會是我國六代機嗎?
    這個關鍵技術是「風洞」。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國產FL-62風洞首次進行新機試驗。不僅僅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大型連續跨音速風洞正式投入使用,人們似乎對正在進行試驗的新型飛機更感興趣。據媒體公布的圖片顯示,一架新式氣動布局的飛機被放置在FL-62風洞試驗區,外國媒體甚至猜測這是中國的第六代飛機。
  • 35倍超音速,14分鐘橫跨太平洋,中國將完成世界上速度最高的風洞
    然而對於戰機和一些造價昂貴的太空飛行器來說,一次次的真正實地飛行試驗是不現實的,支出非常昂貴,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有了風洞實驗的出現。風洞實驗簡單來說就是為研發的戰機等模型提供一個類似於實地試驗的飛行環境,從而達到實驗的目的。
  • 中國超級風洞完成測試,空氣動力技術突破,六代機問世指日可待
    FL-62風洞是中國第一座大型連續式跨風速風洞,它的成功測試意味著中國在大型風洞上實現了跨越。有消息稱,該風洞容積約17000立方米,重達6620噸,研發難度不亞於研發飛機。在技術特點上,其可以更換多個試驗段。該風洞未來將服務於新機測試等領域,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未來在第六代戰機上,會多一個強力幫手。
  • 1997年12月21日 我國建成亞洲最大跨聲速風洞
    1997年12月21日,我國在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建成當時亞洲最大的跨聲速風洞,並成功進行了通氣試車。這標誌著我國擁有了世界級高速風洞,跨聲速空氣動力研究試驗能力更是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跨聲速空氣動力研究是航空航天飛行器研製中最複雜、最困難的問題之一。由於這種風洞技術性能要求高、建造難度大,只有少數發達國家掌握了設計和製造大型跨聲速風洞的技術。從1965年開始,我國開始研製大型跨聲速風洞,1984年,建成了1.2米半回流引射式跨聲速風洞。但是,在多年的使用以來,這座試驗段尺寸最大為1.2米的跨聲速風洞無法進行先進的航空、太空飛行器高逼真度氣動外形模擬試驗。
  • 建造高超音速風洞的難點是什麼,為何只有很少國家擁有這個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在看到「風洞」一詞時,會自然聯想到在一個洞裡放置風扇使勁地吹風,當然「風洞」的簡化概念可以這麼去理解,不過實際上要想建造高質量的風洞特別是高超音速的風洞,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風洞」。
  • 印度欲挑戰高超音速武器領頭羊,建設風洞不能等,我們被成功除名
    ,在2020年12月19日,印度在海得拉巴市揭幕了一座最新型的高超音速風洞設施的啟用儀式,據稱:其噴嘴出口直徑為1米可以模擬5-12馬赫的超音速氣流。  現代的各類風洞是進行航空器研發等工作,必不可少的功底,往往風動的技術水平,如何直接影響到航空產品的研發能力,在目前來說可以說是最具影響力的實驗手段之一,通常來說風洞可以分為,亞音速風洞、跨音速風洞、超音速風洞、高超音速風洞
  • 印度宣布啟用高超音速風洞,全球排名第三?不對吧,我們排第幾?
    印度在高科技領域一直保持相當不錯的水平吧,雖然談不上第一,但是也不會被別人甩得多遠,在2020年時,印度在高超音速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到了年底的時候,印度宣布啟用新的高超音速風洞,在2020年12月19日,印度在海得拉巴市揭幕了一座最新型的高超音速風洞設施的啟用儀式,據稱:其噴嘴出口直徑為1米可以模擬
  • 中國激波風洞將橫空出世!可模擬35倍超音速,六代機也靠它把關
    在這個需求之下,風洞實驗也就應運而生了。目前全球風洞試驗技術比較先進的當屬中美俄三國了。而在中國,一位科學家的貢獻不可替代,他給中國風洞實驗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同時讓世界上速度最高的風洞即將來襲。但是馬明德教授知道中國在風洞實驗領域需要人才之時立馬決定回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馬明德教授的帶領下,中國的風洞技術也逐漸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研發製造了低速、高速、超高速以及激波、電弧等各式各樣的風洞型號。
  • X-59技術驗證機在臭鼬工廠開工,超音速商業飛行即將回歸
    2018年11月17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NASA合作研發的X-59靜音超音速飛機在臭鼬工廠加工第一個零部件,這標誌著在陸地之上實現超音速商業旅行的目標正一步步接近現實
  • 殲20後繼有人,疑似國產第六代戰機風洞測試系統獲突破
    )、亞音速風洞(風速不超過0.7倍音速)、跨音速風洞(風速0.8~1.3倍音速)、超音速風洞(風速1.4~5倍音速)和高超音速風洞(風速5倍音速以上)。美國NASA的風洞配套設施要知道,風洞並不是一個獨立設備,為了讓一臺大型超音速或高超音速風洞維持運轉
  • 2.4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建設項目-FL-62-204號風洞廠房及輔助用房...
    2.4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建設項目-FL-62-204號風洞廠房及輔助用房消防系統安裝工程招標公告    慧聰消防網訊    2016中國消防安全產業大會(CFIC2016 招標條件 本招標項目 2.4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建設項目-FL-62項目 (項目名稱)已由 (項目審批、核准或備案機關名稱)以 (批文名稱及編號)批准建設,招標人(項目業主)為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空氣動力研究所 ,工程建設資金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