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14:16:23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張宇
工作中,他多方奔走,建立機制,為民營經濟被騙資金築起堅實堤壩;電腦前,他仔細研判,出手如電,毫秒級響應凍結止付5.6億;講臺上,他儒雅溫和,幽默睿智,是一名深受歡迎的明星教官……
他叫張宇,重慶市反詐騙中心民警,今年38歲。
溫和耐心的他
為了採訪到他,我們等了大半天。
手機幾乎沒有離過手,有接的,有打的。基層民警諮詢資金流查詢問題,市局相關部門了解某個案件的處理情況,區縣局要求去進行業務培訓;向第三方支付公司確認疑惑,聯繫協調各個涉及銀行,向基層派出所發出指令……
然而不管是面對誰,張宇的語調都是不疾不徐,態度溫和,非常耐心。
「這不算最忙的時候。」張宇回憶起2016年底的日子。那時,市反詐騙中心才成立幾個月。
為了儘快地實現建設重慶市反詐騙中心的初衷之一:快速阻斷涉案資金流,讓詐騙分子無法轉移佔有受害人錢財,張宇和同事們多方奔走,努力與銀行、三方支付機構建立快速聯動機制。
一次,兩次,三次……他們反覆走訪各大銀行,了解他們的運轉模式,說服他們申請權限、整合資源,加入到涉案資金止付凍結工作中來。
「我們就像保險推銷員,每天都在外面跑,還要不停地說。每個銀行的情況不同,規章制度不同,跑上說上兩三次都不一定成功。不過那又怎麼樣呢?繼續跑唄,繼續說唄!……我覺得,我的耐心就是那個時候培養出來的!」
最終,跑了大半年、磨了無數嘴皮後,重慶工農中建郵等十家銀行直接入駐反詐騙中心共同開展工作。中心起草制定了《重慶市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涉案帳戶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查詢實施辦法》、《重慶市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涉案三方止付帳戶應急處置程序規定》,與68家銀行、36家三方支付機構建立了應急處置快速聯絡渠道。
打雞血的他
一說一個笑的張宇,在同事張永文眼中,卻有另一面。「每當接到金額稍微大一點的警情,他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張宇帶的這一組人,日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止付」。詐騙份子騙錢,最重要的是「落袋為安」。為了規避被查獲的風險,他們會將被騙資金轉帳多個帳號。而張宇他們就是要在最後轉出之前,找到這些被騙資金並停止支付。
「止付」,說簡單點只有兩個字,但張宇他們要牽頭的是全市通訊網絡詐騙的應急處置工作。因為銀行轉帳如流水,都是秒到,張宇要做的就是「以快制快」、「抽刀斷水」。他起草制定了《重慶市公安局電信詐騙快速處置流程和信息採錄規範》等相關文件,並指導相關軟體技術人員開發了重慶市電信詐騙平臺應急處置模塊,實現了從群眾報警到應急處置啟動的毫秒級反應!
而這一毫秒的響應後,緊跟的是並不簡單的工序:接110轉警、查詢追蹤資金流、在公安部系統止付、或者協調入駐中心銀行直接止付、協調異地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止付、pose機刷卡資金核查、下發指令凍結……
隨著「嗚嗚嗚」短促警報聲的響起,語速加快、聲調提高、指手畫腳,從中心這頭到那頭的銀行駐點不是用吼就是用跑……面對警情,張宇瞬間「變身」!「快,快,快!」是他發出最多的聲音。
「一般兩小時之內是攔截的黃金時間,但就是這個時間內,錢都可能已經被轉了幾級了,而多一級就會成幾倍地增加需要查的帳戶,攔截到資金的難度也會成倍增長……我們追查過的最多的轉帳級數是13級,最後累計追查了300多張銀行卡和支付寶帳戶,查詢的那一個星期裡,我每天做夢都是帳號……」
每天平均50個警情、查詢300個以上帳戶……近2年來,張宇帶領緊急處置組的幾個民警處置22000餘條警情、27萬餘個帳號,止付凍結涉案資金5.6億元,其中成功全額攔截涪商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被騙170萬、融訊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被騙700萬、重慶航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被騙90萬。
自去年8月以來,張宇和同事們共成功止付凍結20餘起民營企業被詐騙資金。就在今年6月25日,11時50分張宇接到110轉來重慶美睿託實業有限公司財務被QQ詐騙48萬的警情,11時55分,在農業銀行入駐中心工作人員的配合下,42.9萬被騙資金即被成功止付!
急性子的他
7月13日,重慶九沃科技有限公司的龔總拿到了由辦案單位兩天前提交返還申請後經中心審核後開出的返還決定。憑這個決定,三個工作日後,他就可以到相關銀行拿到自己被騙的65萬元。
建立渠道、秒級止付,最後都要落實到被騙資金的返還,才是對受害人真正的止損。說起被騙資金的返還,張宇顯得有點急性子:「幾分鐘能攔住的錢,過去因為沒有相應的規定,真正能回到受害人那裡往往需要好幾個月,我都替受害人急!」
2017年初,張宇的奔走又開始了。這次是為了落實公安部和銀監局關於被騙凍結資金返還規定的具體實施細則。
又是和不同的金融機構商討,還有公安機關內部的職責明確、權限的分配。又是不停的往返奔波,不停的落實細化。歷時半年,《重慶市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實施意見》在他們手裡正式出臺。這個規定明確了工作原則、審批流程、返還方式,以及公安機關、銀行業監管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職責分工和法律責任等內容。張宇還協調重慶銀監局,針對部分銀行異地帳戶無權限返還的情況,督促各在渝分行積極協調總行開通相關權限,多數銀行一改過去需要送達開戶行執行返還的現狀,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間,提高了返還效率。
規定出臺了,張宇又開始操心具體操作能否落實。對每一筆具備返還條件的凍結資金,在確保款項性質和權屬明確的前提下,中心都要安排專人跟進協調,以最快的速度返還到被騙群眾手中。
2017年9月5日,2018年2月7日,中心先後舉行了兩次民營企業被騙凍結資金返還儀式,向19家民營企業代表分別返還了2017年以來被騙資金509萬元和306萬元。 重慶嘉事晟大醫藥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女士感嘆,「反詐民警止付快,返還快,急我們所急,讓人感動!」
去年八月重慶市公安局推出服務民營經濟發展30條措施以來,截止今年6月,張宇和同事們累計返還民營企業被騙資金1000餘萬元。
回到溫和耐心的他
「讓基層民警凍結和中心止付同步共頻,讓各個銀行掌握返還相關流程,口口相傳、手把手教,也就是開展業務培訓是唯一的辦法。」
緊急處置之外,反詐小教官是張宇另一個最重要的身份。近一年來,他先後給全市110接警員、全市基層刑偵民警、各科所隊以及各相關業務警種、各金融機構開展了20餘次培訓和講座,有效的將電信詐騙資金流攔截查詢程序和知識推廣至全市。
除了對內,對外他也是一個反詐知識的「活字典」。
在日常工作中及時收集新型詐騙手法,對於專門針對企業的,張宇積極與相關主管部門聯繫,組織相關企業開展點對點的宣傳防範活動,比如QQ詐騙專門針對企業財務人員,他就積極聯繫市財政局,在全市會計培訓上5次舉辦專門講座,提高財務人員防電信詐騙的警惕性。而有一段時間內,針對醫藥企業實施詐騙的情況高發,張宇就積極聯繫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召集相關企業開展防電信詐騙的宣傳講座。
還有總隊的品牌活動「反詐進校園」,張宇是當仁不讓的主講者。他幽默風趣的講解,總是引起滿堂喝彩。學生們都說,這個張蜀黍講的課能入耳入腦入心!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景然 攝影 胡杰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