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丨斯蒂文森大法官離世,對於美國意味著什麼

2020-11-22 騰訊網

文/郭爍,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

約翰·保羅·斯蒂文森(John Paul Stevens)大法官於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7月15日因中風引發的併發症在佛羅裡達離世,享年99歲。他的身世極為傳奇。在筆者看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傳奇時代」即將落幕:繼3年多前大胖法官斯卡利亞突然走後,輪到了斯蒂文森,現在只剩下了第一位女性大法官奧康納、「聲名狼藉」金斯伯格還有從貧民窟走出的第一位波多黎各裔大法官索託馬約爾會讓人覺得「有趣」。

斯蒂文森大法官

現在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老的是託馬斯,少的多是戈薩奇、卡瓦諾等人,前面的因為任命時的醜聞永遠沉默寡言,站在保守派的極端;後面的簡歷精緻、位屬精英但缺少亮點到讓人覺得有些乏味。

如果筆者沒記錯的話,斯蒂文森大法官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後一位具有軍旅生涯背景的大法官了。他1920年出生於伊利諾州芝加哥,少時家境極為殷實。1941年自芝加哥大學畢業。在「珍珠港」事件爆發的前一天加入了美國海軍,並在夏威夷服役。

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在布幹維爾島上空被擊斃,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羅斯福總統親自下的令,卻很少有人了解這是美軍成功破譯日本海軍密碼的功勞,而斯蒂文森就在該譯電組。也因此,他獲得了美國海軍「銅星」獎章(Bronze Star);在後來的採訪中,他說這是他「此生最高榮譽」。

在二戰結束後,斯蒂文森就讀西北大學法學院,並於1947年開庭期擔任聯邦最高法院威利?拉特利奇(WileyRutledge)大法官的法官助理。後於1949年獲得伊利諾州律師資格,開始執業。之後,接受尼克森總統提名,擔任聯邦第七巡迴上訴法院法官(1970年—1975年);1975年,接受共和黨總統傑拉爾德?福特總統提名,成為道格拉斯大法官的繼承者,進入聯邦最高法院。

在這裡筆者想順便說兩點:第一,斯蒂文森大法官並非畢業於常青藤盟校;第二,他當年是被參議院一致投票通過確認的。熟悉美國司法政治的朋友都知道,這兩點在今天看來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史蒂文森大法官,前排左2

運籌帷幄、深謀遠慮的大法官有一個共同特點:將異議埋在當前的判決,若干年後煥發新生。筆者在撰寫多篇關於金斯伯格大法官的文章中曾多次表明這一點。就斯蒂文森而言,可以再補充一個。

1986年,聯邦最高法院就「鮑爾斯」案下判,在彼時,多數意見認為各州將同性行為入罪的刑法條款符合憲法規定。斯蒂文森當時撰寫了異議意見,其中強調了公民隱私權問題,以及憲法對公民自由的保護問題。17年後的2003年,斯蒂文森大法官指派甘迺迪大法官撰寫勞倫斯訴泰勒案(Lawrencev.Taylor)多數判決,徹底推翻了前例。輿論普遍認為,其實甘迺迪大法官的判決邏輯,很大程度上遵照了斯蒂文森當年的異議邏輯。但斯蒂文森為何不自己親自撰寫判決呢?

2015年,由甘迺迪大法官擔任主筆,撰寫多數意見,徹底宣告:同性婚姻合憲,各州無權幹涉。——筆者把這些介紹出來,不知看官們能不能對「老謀深算」有進一步的體會。

剛剛,羅伯茨首席就斯蒂文森大法官的離世發表聲明,「我代表最高院和退休大法官們報告,我們的同事約翰·保羅·斯蒂文森大法官剛剛離世,這令我非常難過。斯蒂文森大法官出生於美國中西部中心地帶,也是二戰老兵;他長期奉獻於公共服務部門,其中包括在最高院任職的35年。他留給最高院的是無與倫比的善良、謙遜、睿智與獨立。他對正義的不懈追求使美國成為一個更好的國家。我們向他的孩子伊莉莎白和蘇珊以及他的大家庭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筆者不知道德配「使自己國家成為更好的國家」的人能有幾位,反正斯蒂文森算是一位。

在談論言論自由問題的時候,筆者總是會詳細描述一下30年前發生在美國的「焚燒國旗案」。在講到斯蒂文森大法官的少數派意見時,筆者會解釋說,「這個案子的投票最終看似有些奇怪,自由派大法官斯蒂文森投下反對票,堅決反對焚燒國旗是一種可以被保護的『言論自由』——而堅定的保守派斯卡利亞投下了至關重要的贊成票。」

其實根據上面對於斯蒂文森個人過往經歷的描述,作為一個二戰老兵,同廣義戰友倫奎斯特共同反對對於國旗的褻瀆,我們當然能夠理解。斯蒂文森在後來的採訪時也坦誠自己從軍經歷深刻影響了自己的判斷,到現在「我仍堅持認為我是絕對正確的。」

在判詞中他說:「焚燒國旗當然無法讓人認同,這樣做破壞了這個國家的重要價值觀。……自由與平等值得每個人為之奮鬥,國旗就是這種觀念的獨特象徵,保護她免遭褻瀆不證自明。」對於「行為即表達」的多數意見,「我滿懷敬意地表示異議。」

斯蒂文森大法官和前任道格拉斯大法官聯手創造了一項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紀錄:先後任職共計72年。他在多個開庭期成為撰寫異議意見最多的大法官。他不認可人們說他是「自由派大法官」急先鋒的說法(事實上,自1994年創造羅伊判決的布萊克門大法官退休後,他就是自由派大法官的旗手了),他說那是因為「最高法院整體太保守了」(才顯得我很自由派)。

歐巴馬總統在2012年向其頒發美國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勳章」時說,「異議彌足珍貴」。斯人已逝,世人會滿懷敬意地懷念他。

2016年斯蒂文森大法官在華盛頓大學演講後接受提問,問及他在最高法院的「遺產」問題,他說是「盡我所能」(I did the best I could)。

相關焦點

  • 北美觀察丨大法官離世 兩黨博弈激烈展開 接任問題影響美國未來
    △《國會山》報報導,歐巴馬在金斯伯格去世後即發表聲明,要求參院不要在總統競選結束前考慮填補金斯伯格離世後的大法官空位2016年,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曾以大選年不能確認大法官為由,拒絕表決歐巴馬提名的大法官,美國公眾對此尚記憶猶新。
  • 美國資深參議員埃德萊·斯蒂文森到訪中國人民大學
    5月9日,美國資深參議員埃德萊·斯蒂文森到訪中國人民大學,並作主題為「美國政治和我所親歷的中美關係演變」的演講。相關學院教師和赴美實習學生參加活動。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前會長約翰·羅格斯、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薛雨川教授陪同訪問,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處處長宋大我等參加會見。雙方就斯蒂文森教授一行此次中國行的感悟及中國人民大學的中美交流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 北美觀察|直擊大選:攸關宗教與未來,美國大法官「補席戰」涵義關鍵
    金斯伯格去世引發新一輪黨爭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補缺職位程序是由總統提名,再經國會參議院確認生效。目前美國總統大選正處於白熱化階段,由共和黨人控制的參議院也將有三分之一的席位改選。這次大法官補缺具有劃時代意義川普提名的人選一旦正式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就將令美國的司法原則長期被保守派壟斷。
  • 關於美國大法官,你還應該看一看這兩部影片
    這位馬歇爾,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63名。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馬歇爾。大法官馬歇爾也有兩位,其一是約翰·馬歇爾(John Marshall)。約翰是聯邦最高法院第4任首席大法官。在擔任首席大法官之前,也做過國務卿,對國事了如指掌。
  • 「聲名狼藉」的大法官RBG,卻不妨礙所有人愛她-虎嗅網
    1973年,RBG擔任了美國自由聯盟女權計劃的首席訴訟律師。在接下來的近10年內,她在最高法院進行了一系列裡程碑式的辯護。4. 她是最高法院大法官。1993年,RBG被柯林頓總統提名為最高法院大法官,她是繼桑德拉·戴·歐康納後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 美最高法院調整搖擺州巡迴大法官,是否要為川普逆天改命
    近幾天,美國最高法院調整了巡迴大法官的工作安排。 引人注目的是為幾個關鍵搖擺州所分配的大法官,主要是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星州、密西根州和喬治亞州這四個州。 這幾個州所屬轄區巡迴大法官都是共和黨保守派,而現在美國最高法院又是共和黨佔優。
  • 4名保守派大法官負責關鍵搖擺州
    美國總統川普的共和黨團隊就大選計票結果於多州發起法律戰,預計將上訴到最高法院由大法官審理。美國最高法院宣布,4名保守派大法官將分配到4個關鍵搖擺州所在的巡迴法庭,相關變動將從即日起生效。美國最高法院聲明指出,根據美國法典第28條第42款,下令在各地巡迴法院中對本法院首席法官和準法官進行分配:原本密西根州所在的第6巡迴法庭負責人,從自由派大法官索託馬約爾換至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諾;威斯康辛州所在的第7巡迴法庭大法官,從卡瓦諾換成今年的新任大法官巴瑞特。
  • 文匯早讀|大法官「補缺」之爭給美大選添變數
    金斯伯格於1993年由時任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任命。近年來,她一直是美國最高法院自由派中最資深的成員,在墮胎權、同性婚姻、移民、醫療保健等問題上,都曾投下支持票。金斯伯格現年87歲,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按照規定,大法官將一直履職直到去世或自願退休。近年來,健康問題一直困擾著已經高齡的金斯伯格。此前(2019年8月)金斯伯格曾接受過胰腺癌治療。
  • 超1500名校友發聯名信 反對巴雷特大法官提名
    超1500名校友發聯名信 反對巴雷特大法官提名美國中文網據《國會山報》報導 總統川普的最高法院提名人艾米·康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母校的1500多名校友籤署了一封聯名信,對於這名保守派律師和法官即將成為下一任大法官的任命表達擔憂。
  • 正式發起對川普的彈劾意味著什麼?
    北京時間今天早上9點半左右,在長達6個小時的辯論之後,美國眾議院全體投票,通過了對川普總統發起彈劾。這是繼7月25日川普總統與烏克蘭總統通電話、9月24日眾議院議長Pelosi決定啟動彈劾調查程序(ImpeachmentInquiry)後的最新進展。針對這一事件的一些基本事實、後續可能進展,我們簡單評論如下,供大家參考。
  • 最高人民法院官網開通「給大法官留言」欄目
    記者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最高人民法院官網、中國法院網21日正式開通「給大法官留言」欄目。此舉是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多渠道聽取民意、關注服務民生的重大舉措之一,目的是通過暢通網上民意溝通渠道,引導網民合理表達訴求,切實使人民法院的網上民意溝通工作逐步走向公開化、規範化、制度化,紮實提高司法公信力。
  • 解禁虎骨犀角入藥,對老虎犀牛來說意味著什麼?
    原標題:解禁虎骨犀角入藥,對老虎犀牛來說意味著什麼?過去十五年裡,虎骨和犀角在中國入藥一直是違法的。這個禁令在兩天前被解除了(解除禁令就能打壓盜獵嗎?戳這裡看看我們的觀點)。新出臺的關於虎骨和犀角的規定裡,可以在國家中醫藥局的指導下使用人工繁殖的虎骨和犀角入藥。
  • 以便助他升任最高法院大法官
    曾在隆納·雷根和喬治·H·W·布希總統任內擔任法律顧問辦公室主任的道格拉斯·克米克表示,任命歐巴馬為美國最高執法官員,將有助於安撫選民對美國兩極分化的現狀的不安,他們認為拜登應該團結更多人。 克米克還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美國駐馬爾他大使,在《國會山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克米克為呼籲拜登任命歐巴馬為司法部長提出了幾點理由。
  • 肖華主導的現代NBA文化,對於美國籃球而言意味著什麼?
    今年,美國疫情當下,他頂住壓力使得NBA得以複賽,保證了聯賽的基本運轉,對於NBA,對於美國籃球而言,肖華究竟是一場及時雨還是美國籃球走向歧途的推手,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聊一聊。 首先,我們可以把NBA和美國籃球稍加區分對待,NBA是純粹的商業聯盟,核心在於商業價值,商業價值的打造,既需要一批高水平的球員撐起,也需要博人眼球的話題,和符合觀賞性等元素。在一定的情況下,NBA最先需要包住的一定是聯盟的商業利益,美國籃球的發展無疑要排在商業化之後。所以,對於肖華而言,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對他所掌控下的NBA進行評判。
  • 什麼是五維空間?難道人在離世後靈魂真的去往五維空間了嗎?
    其實說到第五維度空間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第三維度空間,而第三維度空間就是咱們現在所生活的空間,而且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中提到,其實在三維空間之上,還有更高的維度比如:四維空間,五維空間,,六維空間等等。而今天咱們就要說的是第五維度空間,而在遐想界有一個猜測是說,人雖然生活在三維空間中,但離世後,人的靈魂會去往五維空間!而下面咱們就來看看,什麼是五維空間,而且人在離世後是否真的去往了第五維度空間。
  • 對於中國來說,沒有宗教信仰意味著什麼?
    由此,也許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問題,所有人都把過去的歷史戲劇化,娛樂化,低俗化,這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是很可悲的,因為一個民族總有些東西是不能褻瀆的。」 底下的一位學生很喜歡這個老師,但又覺得老師說的可能個人化,對於這個問題的解釋也是碎片化的,很想知道較全面的、較系統的解釋。於是TA就去知乎網上提問:「對於中國來說,沒有宗教信仰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什麼呢?
  • 美國「藍色浪潮」對資本市場意味著什麼?
    核心觀點2021年1月6日美國參議院選舉落幕,民主黨實際掌控參議院。至此,拜登所在的民主黨同時掌控參眾兩院,喜迎「藍色浪潮」。1、「藍色浪潮」對拜登政府意味著什麼?第一,拜登的基建計劃將從「傳統基建」(公路、橋梁、交通運輸等)更邁向「新型基建」(通信、電力、清潔能源等)。
  • 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氣溫升高 「開倒車」的美國難辭其咎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裡·塔拉斯表示:這意味著,實現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制定的「把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低於工業化前水平2攝氏度,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這一目標,面臨著巨大挑戰。從氣候變化到貿易政策,以及當前對於國際組織在抗擊疫情中的重要性,雙方都有分歧。」 △德國總理默克爾 2017年6月,美國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協定》。
  • Qing聽丨福建下海救人「功勳馬」離世 好心人受感動捐贈自家「天馬」
    被救者丨「幸好他們及時趕來,特別感謝那兩匹英雄馬」「危急時刻騎馬下海救人」的視頻,一度引多家媒體關注。9月15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聯繫到被救男孩的親屬,孩子的姑姑講述了事發過程。救人者丨我們一定好好照顧兩匹跋涉萬裡而來的「天馬」7月26日下午6時30分許,福建泉州晉江龍湖衙口海邊,正在遊玩的男孩明明不慎被海浪衝走。「當時我和幾名馬友正在海邊騎馬,聽到了岸邊的呼救聲,有大人正在四處求助。」
  • 環球深觀察丨什麼仇什麼怨,美國還要繼續制裁它?
    這意味著,美國2021財年國防預算案很可能包括繼續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實施制裁的內容。而近年來隨著頁巖氣的開採,美國不僅實現了能源自給,還能大規模的出口,歐洲便成為美國頁巖氣的一個主要目標市場。若是「北溪-2」項目建成,美國將難以在歐洲能源市場與俄羅斯競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指出,美國頁巖氣出口歐洲並無經濟優勢,這是美國政府出手打壓此項目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