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搞笑的綜藝節目?9.5低了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毒Sir Sir電影

一檔經典老番再次翻紅。

15年前。

它收視高,知名度廣,影響力大。

還得到官方鼎力支持。

直到今天。

在綜藝界它也擁有姓名。

被網友譽為「國內最搞笑最好看的綜藝節目」。

什麼節目,來頭這麼大——

譚談交通

沒想到吧?

Sir也沒想到,自己會半夜看一部外表平平無奇的交通普法節目笑出雞叫。

太。魔。性。了。

05年開播。

成都電視臺推出的交通普法節目,意在規範道路安全。

主持人警官譚喬,人稱川島警官(不是)。

諢名西南「譚本山」。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追人追車,對違反交規的民眾,予以勸導。

主張處罰與勸導相結合。

譚警官其人,極具個人魅力,勸導風格一偏到底自成一派。

常以閒聊開啟對話。

引導當事人自己意識到問題。

俗稱,啟發式教育。

大馬路上說相聲,從詩詞歌賦談到交通安全。

不光是普法節目。

還是取自真實生活的優質喜劇片。

這不,刷到停不下來的Sir,把這喜劇簡單分了幾個系列。

看完這幾個系列,保證你的喜劇閱片體驗,將產生質的飛躍。

好多國產喜劇,再也入不了你法眼。

01

民間梗王

此技能持有者,擅長變臉、見招拆招。

憑藉過人的造梗能力,常能反客為主,掌握主動權。

真正詮釋了——

生活中處處有梗,梗來源於生活。

他們往往沒有固定路數,卻招招信手拈來,正中要害。

在造梗界已臻化境。

比如最近再次翻紅的《一輛狗的故事》。

話說一日,譚Sir見一男子騎著電動車拉著兩扇門,步法飄逸。

一人一車後,一輛只狗玩兒命狂奔。

怎麼看,都很可疑啊。

譚Sir抄到前面,攔下這名男子。

一場造梗大戰,正式拉開。

高手過招,刀光劍影。

譚警官上前,先問門板哥累不累。

看似寒暄,暗中已挖好坑,等對方來跳。

沒想到,對方也是個罕見的高手——

- 你這累不累啊?

- 就是累嘛,那麼遠搬過來,身上都出汗了

- 我覺得還有比你更累的

- 我曉得,就是你們人民警察

△ 譚警官內心OS:這回答怎麼和我想的不一樣?竟無法反駁

大意了大意了。

對方水平並不在警官之下!

譚Sir不甘示弱,再次發起攻勢。

警察累?

說的是你的狗,都累趴了。

門板哥前面這回答,表面看是體恤交警,情商高。

實際已經不著痕跡地埋了伏筆。

說話間,他便招呼狗狗靠邊,順帶祭出一記絕殺。

- 譚談,過來

- 叫什麼?它也叫這個名字嗎?

- 哦喲,譚談(逗狗ing)

- 是不是叫這個名字,你故意氣我的吧?

行吧。

看來是節目夠火,走入了尋常百姓家。

譚警官剛接受了這設定。

下一秒,新反轉猝不及防:

- 你這寵物的名字和咱們欄目的名字,是一樣的啊

- 你們是什麼名字

- 我們這叫《譚談交通》

-《團團交通》啊

- 我發音不準是吧,譚談交通

- 我狗的名字叫團團

玩得一手好諧音梗。

譚Sir:小狗醜竟是我自己。

聊到這兒,可算要進入正題了。

譚警官正欲開始勸導。

沒成想,門板哥又隨手甩出鬥富梗——

譚Sir表示,理解他沒錢找車子拉門板,但這樣超高裝載不安全。

這話門板哥不愛聽了,當街委屈:

- 哪個沒錢哦!你在門縫裡看人,把人看扁嘍

- 誰在門縫裡看你,我在門後看你

- 比下看哪個多錢(掏出一把錢)

- 我比不過你,我只有幾十塊錢,你錢真多

-(得意臉)

- 這樣,你交點罰款

- 哪個有錢哦(笑容瞬間凝固)

- 你剛才比了啊

- 我這個是辛辛苦苦賺的黑心錢血汗錢

臨到最後還要玩個變臉梗,並差點漏了老底。

玩笑歸玩笑,交通安全很重要。

這一期,抖包袱之密集,堪稱經典。

喜劇界少了門板哥,實乃一大損失。

02

跨服王者

此技能持有者,擅長岔開話題。

看似回答了問題,卻完全答非所問。

常逼得對手陣腳大亂,大腦徹底宕機。

更神奇的是——

雙方根本不在聊同一件事,卻能一問一答,繼續交流,毫無障礙。

經典中的經典,要屬這位。

是他,讓二仙橋和成華大道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

當一級胡侃學者遇上跨服聊天王者。

那場面,「史詩級」精彩。

一日,一老大爺用改裝三輪車拖著鋼管,飛速行駛在快車道上。

譚Sir迅速出動。

大爺也不憷,對答如流。

就這樣開啟一段跨服聊天:

- 你該走哪兒?

- 到二仙橋

- 我是說你該走哪條道?

- 走成華大道

大爺態度真誠,一本正經,小小的眼睛閃出大大的疑惑。

小夥子,你咋聽不懂話呢?

另一邊,譚Sir循循善誘,並逐漸被帶跑偏。

- 你車子能拉嗎?

- 只能拉一點點

- 我是問能不能拉?

- 能,只能拉一點不能拉多了

△ 大爺內心OS:我有「閃」

我們的譚Sir風中凌亂了。

穩住,暗自對自己說,要文明執法,耐心執法……

- 我是問你該走哪兒?

- 到二仙橋

- 不是,你走哪根道?

- 走成華大道

得嘞。

又繞回來了。

譚警官繼續追問,試圖拉回自己的主場。

奈何大爺思路清晰,並且已經是諧音梗高階學員。

- 你的車怎麼這樣拉貨,能這樣拉嗎?

- 他們叫我拉去用來救火的

- 你拉的礦泉水嗎?這(鋼管)是滅火的?

- 它能放火

- 這可以放火?那就是縱火犯了

- 它燃不起來

- 你這是防火的是吧

害。

可算整明白了。

「啟發式教學」,大爺也活學活用了。

大喘氣式向譚警官科普,這鋼管如何防火。

原來,消防隊隔壁的菜市場,就差這些材料,用來做搭棚子的鋼架。

眼看進度條撐不住了。

譚Sir抓緊回到正題,教育大爺,電瓶車甭管成華大道,還是什麼大道,都可以走,但得走非機動車道。

另外禁止違法牽引,此舉屬實危險。

彈幕有質疑大爺智力的網友,怕他理解不了。

拜託。

你以為這跨服王者是真糊塗?

要Sir說,這是大隱隱於市的大師啊。

你看他,末了都不忘埋下一波暴擊傷害:

- 怎麼看你是故意來上電視的

-長得不好看,不想上電視

電視上看到我們都不好看

03

巴蜀多奇志

這次通過重溫經典老番,Sir發現,巴蜀寶地笑星是真多。

2017年,《譚談交通》停播。

12年間節目從海量素材中,精選出有趣的民間段子真人真事。

因為節目很火,當地人老百姓都喜歡譚警官。

被教育了,也很少有氣急敗壞的。

反而湧現了一大批奇人,在攝像機前上演騷話絕活。

多的是高手在民間,草根出神仙。

有廣告鬼才——

一對神秘師徒,騎一輛前臉消失的小摩託,司機穿著拖鞋,臉貼在儀錶盤上開車,手也不把方向。

人車合一。

這是發的什麼功?

△ 注意看腳部動作,不愧是你,天腐之國

經了解才知道。

好傢夥。

原來這輛車已經被騎爛了,師父得用手捏住電線,才能繼續開。

坐後座的徒弟,得用力壓住,板凳才不會掉。

就在三人討論著摩託還是國產的好時,名場面來了——

師傅突然靈感閃現,開始中插廣告:

譚Sir腦袋都暈了。

說話間,這師傅竟然認真開始安利自家產品,完了還大膽向節目「索要」片酬。

- 你當我是在拍戲嗎?

你今天交通違法了,我糾正你,你還要片酬

你打廣告,還沒給廣告費呢

- 但是我們櫥櫃真滴好啊

- 你還打!

哈哈哈哈哈。

都看出來了,這小夥子骨子裡還是個商業奇才。

節目給Sir留下深刻印象的。

還有一位輕功大師——

夫妻二人騎一輛無牌摩託,不戴頭盔一路飛馳。

被攔下後,丈夫撂倒摩託,丟下老婆。

一轉身翻過圍欄,遁去無蹤影,消失於樹叢中。

瞧那身手,得是輕功老手了。

見到警察就跑,還以為是犯了什麼大事。

結果是因為開黑摩的,一時心虛,條件反射。

輕功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已經翻山越嶺,飄到了樹林那端。

節目最後這大哥也沒回來。

巴蜀奇才多,真乃臥虎藏龍。

還有個少林練家子。

坐在貨物堆上,左右搖晃,姿態瀟灑。

據悉,這小哥是河南人,練過少林功夫。

譚警官問他,不怕掉下來嗎。

對答如流曰:

不怕,主要有腰馬合一,有點技巧嘛。

譚Sir讓他從高處下來,名場面來了——

你這是要把我頭笑掉。

小哥表示,自己剛剛是緊張了,再來一段失傳順拐拳絕學。

Sir嚴重懷疑,小兄弟你和馬老師師出同門。

看了好多期節目,Sir最大感觸是,老成都人開朗風趣,個個是笑匠。

愛調侃逗樂,在鏡頭前放得開。

但是呢,犯了事也敢作敢當。

摩託爛掉還在開的櫥櫃哥,生意失敗老婆跑了的氣球哥,初中文憑卻渴望知識的字母哥……

他們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

卻帶著大多數演員都缺少的信念感,認真生活著。

至於節目有沒有劇本,受訪者是不是在表演。

Sir就問一句:

什麼節目會連續十幾年,用故意違法來拍戲呢?

上千期節目,搞笑是形式,嚴肅是主題。

交通安全事關生命,絕非小事。

再說了。

這麼演技渾然天成的喜劇演員,這麼有生活感的捧逗哏段子。

擱今天,我們還能找到嗎?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想看的,B站就有

編輯助理:布拉德特皮

原標題:《9.5低了,點進來之前我不知道這麼好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9.5分,6000萬播放,「國內最搞笑綜藝節目」,我笑出雞叫
    被網友譽為「國內最搞笑最好看的綜藝節目」。什麼節目,來頭這麼大。《譚談交通》沒想到吧?Sir也沒想到,自己會半夜看一部外表平平無奇的交通普法節目笑出雞叫。太。魔。性。了。05年開播。成都電視臺推出的交通普法節目,意在規範道路安全。主持人警官譚喬,人稱川島警官(不是)。
  • 綜藝節目「十月圍城」
    而巧合的是,浙江衛視和青海衛視也於近期啟動了親子類節目的製作,浙江衛視的《人生第一次》與青海衛視《老爸老媽看我的》的節目原型都來自日本原版節目《第一次任務》,該節目的主題是表現3-5歲的小孩如何獨立完成父母交代的任務。   對正在到來的親子節目熱潮,有傳媒界人士並不太看好:「這種節目模式國內還沒有,從差異化來講,有挺大的空間,但從影響力和收視率來說,遠比不上大型音樂活動。」
  • 懸疑推理型綜藝節目指南,安利一波腦洞大開real燒腦的綜藝節目
    《明星大偵探》每期節目一共有六位明星玩家,在設置的遊戲劇情中分別扮演「偵探」和「嫌疑人」兩種角色。「偵探」游離於劇情故事之外進行案件分析與偵查,而五位「嫌疑人」當中隱藏著一名真正的「兇手」,只有「兇手」可以說謊。 這個各位都應該比較熟悉,就不做介紹了。
  • 「抄襲」綜藝節目侵犯著作權了嗎?
    今年5月韓國政府指責中國某些節目的抄襲行為,聲明將嚴懲中國綜藝節目抄襲行為,保護韓方節目的著作權。MBC率先在節目中公開指責上海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抄襲《無限挑戰》。前不久熱播的中餐廳也被指抄襲韓國熱門綜藝尹食堂,對此尹食堂的製作人羅PD回應,「限韓令使得之前購買節目的模式不再」。
  • 十月份最好看的5部綜藝節目,全部看過的請舉手!
    這說是一個評演技的節目,其實關於演技的好壞,誰是老戲骨,誰是潛力股,觀眾和導演心裡都跟明鏡似的,反而通過整個節目飄忽不定的導演給牌規則,姓郭的這番不公平的操作,應該讓你們看清了目前的現狀。 2.
  • 文化綜藝節目《朗讀者》的創新與成功之道
    摘 要:2017年年初,央視《朗讀者》《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火爆螢屏,掀起了人們對文化綜藝節目討論和關注的熱潮。其中《朗讀者》以新穎的節目形式,清新的語言風格,注重情感的溝通和交流而備受關注,堪稱電視綜藝節目界的「一股清流」。
  • 《非正式會談》停播 是誰殺死了8.9分的綜藝?
    ,它就真的該赤裸裸地死在那個看上去歡樂搞笑的沼澤裡嗎?  但5.19-5.21的數太奇IVST視頻榜單顯示,《非正式會談第三季》的節目終於殺入前十,只可惜這檔節目十人九不知,尤其在普通路人眼裡,它的存在感幾乎為零。  這檔看上去「不尷尬,有內容,有顏值」的綜藝,播了3季還是沒有濺起水花,節目火不起來的鍋,究竟到底要讓誰去背?  誰抄襲誰?
  • 新綜藝黑洞王鏘來襲,搞笑而不自知,太呆萌太可愛
    在芒果TV綜藝《朋友請聽好》新一期節目中,新的「綜藝黑洞」誕生,那就是可愛的王鏘。在何老師準備開會時,他卻一本正經地提出慕斯放空氣久了就不新鮮了。自帶buff打亂節目流程,為這個溫馨的綜藝增添了不少歡笑。搞笑而不自知,綜藝天賦MAX!
  • 2020年綜藝製作公司有哪些重點節目資源?
    燦星背景介紹: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電視和網際網路節目製作和運營商,公司已在文化綜藝節目領域形成了工業化、一體化的製作運營體系,建立了從節目研發、遴選,到節目內容製作落地,再到節目推廣營銷及後續衍生品開發運營的完整業務流程,形成了一批引領國內娛樂文化發展方向的大投入、大製作現象級電視節目,
  • 國內引進必會火,但因節目內容,實拍恐怕不容易
    01未引進新綜下的境況國內做的最長壽的綜藝就是《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相比起《快樂大本營》來說,《天天向上》這幾年則一直處於摸索階段前者本身就是娛樂搞笑為主,後者節目本身創建的時候,主打的是傳承中華禮儀文化和倡導社會公德的目的,但是隨著一期期的錄製,節目開始有些偏離軌道。逐漸的變成需要有熱度較高的明星,或者有相關感興趣的話題,例如美食、顏值等,當期的觀看人數才會高些,其它時候則會略低。
  • ​別拿搞笑不當手藝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搞笑的門檻正在降低,而這也帶來了更多的喜劇表演者。在短視頻平臺,劇情扮演類是個長盛不衰的品類,近幾年就有毛毛姐、老四、純情阿偉等紅人崛起;綜藝上,也總缺不了像張大大這樣主持人出身,又兼備搞笑能力的控場擔當。但這些紅人與真正的喜劇人之間,仍有差距。
  • 代表時代的經典綜藝節目大盤點第一期
    1990年,無線推出由廖偉雄、胡大為主持的《笑聲救地球》 節目內容以搞笑小品、棟篤笑及諷刺時弊為主,播出時大受歡迎。二人在節目上演無聊小品、吃字問答、改詞金曲、互笑相聲,播映後大受歡迎,其時兩臺達到雙贏的局面,笑聲一片。
  • 《極限挑戰》唯一能和韓國《running man》PK的綜藝節目!
    很多年輕人對綜藝秀的喜歡,都是從韓國的《running man》開始的,本來很期待大陸的《奔跑吧兄弟》,但事實還是有些失望的,一是原班人馬的更換,二是遊戲環節的節奏,沒有特別搞笑,所以有些讓人失望的!話說回來,能跟韓國《ruaning man》相比的就是《極限挑戰》了!
  • 國內綜藝快報:湖南、江蘇衛視舉行招商會,《火星情報局》第五季回歸
    國內綜藝快報:湖南、江蘇衛視舉行招商會,《火星情報局》第五季回歸 時間:2020.09.22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影視產業觀察 分享到:
  • 山東綜藝全新野外生存挑戰類真人秀節目《生存挑戰》開拍
    齊魯網訊 11月5日,山東電視綜藝頻道全新野外生存挑戰類真人秀節目《生存挑戰》在日照某荒山開機拍攝,綜藝頻道總監宋士忠、副總監謝海平、該欄目主持人武文、客串主持兼戶外生存指導王也共同為節目開拍啟幕。
  • 這個綜藝節目挺厲害!除了小鮮肉,還請到了喜當爹天王郭富城!
    最近幾年,明星真人秀類節目一夜之間遍布各大電視臺。有些綜藝的收視率很高,像《嚮往的生活》和《王牌對王牌》,不僅觀眾叫好,評價也超高;但有些我們連名字都沒聽說過,收視必然是撲街了!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節目,可是屬於前一類的,它的常駐嘉賓從「小鮮肉」到「天王巨星」,從「演藝大咖」到「歌界傳奇」,年齡跨度更是從20歲到50歲,它就是——《我們十七歲》!《我們十七歲》是以青春為賣點的節目,讓或青年或壯年的明星們找尋自己青春的回憶,並想辦法完成當初沒來得及實現的夢想,也算是彌補遺憾了。
  • 豆瓣9.1,用生命搞笑的寶藏節目,我來第一個安利
    important}央視的《走近科學》,堪稱國內科教節目的鼻祖。從1998年6月開播,到2019年9月停播然而在國外,也有這樣一檔特別的科普節目。第一季的豆瓣評分達到了9.1分。我們不會因為這檔節目而成為科技大牛,不過,如果觀看他人做過的愚蠢行為與慘痛教訓能幫助我們自己和身邊人遠離危險、免於受傷,或許就已經為其賦予了足夠的意義。
  • 在日本,搞笑藝人吃得開
    她最經典的代表作就是模仿碧昂絲,在爆紅之後也接了許多國外演出與電視廣告,深得日本、臺灣、香港甚至歐美粉絲的支持。她有個搞笑節目是與一群體形較豐腴的搞笑女藝人一起接受不同主題的挑戰,尤其是許多體能項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挑戰「彈跳床有氧運動」。在日本這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運動項目,需要專門的教練指導,然後通過不斷的練習嘗試各種跳躍姿勢。
  • 明星搏命的背後,是在影視寒冬期膨脹起來的綜藝節目
    常年處於沒有戲拍的窘境,綜藝成為了直播賣貨之外,能找到的最好曝光途徑。藝人自身的危機感迫使他們無比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機會,通宵錄製幾乎成為了所有綜藝節目的工作常態,高以翔們也變成了每一個過勞「社畜」的縮影。每到經濟不景氣,卻是娛樂行業最繁榮的時候,歷史反覆驗證了這一點。
  • 都是為了節目「裝瘋賣傻」孫漂亮自帶萌感,而他卻被人討厭?
    都是為了節目「裝瘋賣傻」孫漂亮自帶萌感,而他卻被人討厭?很多人看綜藝節目都是為了圖開心,那麼節目組為了收視率肯定也會安排明星不斷拋出搞笑梗,剛開始確實他們也嘗到了甜頭,吸引了大批的粉絲。但後來摸清套路的觀眾們則不僅僅滿足於因為劇本而演的假搞笑,看起來實在尷尬得沒意思,畢竟真人秀又不是電視劇。但凡國內類型相似的綜藝,自然會被大家做一番比較。相比於孫漂亮的完美轉型,鄧超的搞笑人設卻帶給人們截然不同的感覺。孫紅雷加盟《極挑》成為不可預料的意外,鄧超則帶隊《跑男》勇挑大旗。同年開播,節目風格相似,兩方高下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