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汙染侵權認定難 遭遇聲音的打擾我們怎麼辦?

2020-12-07 央視網

噪聲汙染侵權認定難 遭遇聲音的打擾我們怎麼辦?

原標題:

劉道偉繪

  核心閱讀

  前不久,生態環境部公布今年5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辦理情況,噪聲汙染舉報佔41.4%。噪聲汙染對居民生活影響不可小覷,同時,噪聲汙染侵權案件又存在難以認定因果關係、量化相關損失等特點。不讓噪聲擾民,還需要多方努力。

  日前,江蘇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村民翻蓋新房燃放鞭炮產生噪聲、造成鄰家種兔養殖損失案件的二審判決結果,燃放方賠償養殖戶44萬餘元。

  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讓放鞭炮的人付出大額賠償,這是很多人沒想到的。實際上,噪聲汙染給不少人的生活造成了困擾——在城市鄉村的大街小巷,車輛鳴笛聲、工地施工聲、廣場舞喇叭聲等噪聲汙染普遍存在。

  遭遇噪聲汙染起訴,法院判令降噪整改

  徐州新沂市合溝鎮後朱村村民張某的兔子養殖場,與蔡某家房屋相鄰。2017年12月1日,蔡某放鞭炮慶祝新房建成,時間持續三四分鐘。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過後,張某發現,養殖場內飼養的兔子陸續出現母兔流產及死亡、小兔撞籠死亡等情況。

  張某認為兔子的異常情況是放鞭炮引起的,蔡某認為沒有憑據。雙方幾次溝通都無法達成一致,張某向新沂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張某提交的證明顯示:「2017年12月1日—13日因鞭炮驚嚇應激死亡繁殖母兔1573隻、小兔10070隻、流產小兔15000隻。」

  根據《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新沂市人民法院判決蔡某賠償張某損失合計440307元。判決後,蔡某不服,上訴至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今年3月,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曾入選江蘇省高院年度十大環保典型案例的案件中,有一樁也是關於噪聲汙染的。

  「高速公路的噪聲難以忍受,特別是晚上……」2013年7月,中華環保聯合會接到無錫市錫山區東北塘街道群眾舉報,反映附近一條高速公路擴建工程竣工後,5個自然村受到交通噪聲汙染,嚴重影響部分居民的生活。雖然修建高速公路的公司在部分區域安裝了聲屏障,但聲屏障尺寸、標準不一,部分居民家中晚間環境噪聲仍超過國家標準。

  接到群眾舉報後,中華環保聯合會於2014年3月向無錫中院提起噪聲汙染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高速公路公司立即採取積極、全面的措施控制環境噪聲汙染,排除涉案村莊的環境噪聲汙染危害等。

  為獲得環境噪聲汙染等監測數據,法院委託當地環境監測站做出監測報告,反映涉案5個自然村環境噪聲晝間基本達標,夜間普遍超標。

  「雙方都有調解意願,再加上考慮到高速公路不能關停的現實,法院會同該高速公司諮詢有關專家,提出降噪整改的調解方案,經雙方同意後達成調解協議。」該案審判長、無錫市中院環資庭周科介紹,主要內容包括增設、加高、延長聲屏障,更換聲屏障材質等,整改完成後法院委託噪聲監測,以確保符合相關標準、不得影響居民生活。

  因果關係認定、損失量化是噪聲汙染侵權案件難點

  「噪聲分為社會噪聲、交通噪聲、企業噪聲和施工噪聲四類。」南京市環保局環境監察總隊負責人李宗科介紹,噪聲汙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帶來的身心影響是客觀存在的。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環資庭副庭長陳迎告訴記者,噪聲汙染具有偶發性和經常性交織的特點。因果關係的認定和損失的量化,是噪聲汙染侵權案件中的難點。

  「噪聲汙染造成的損害因人因事而異。同樣程度的噪聲,對體質較差、神經衰弱的人來說,造成的傷害相對大一些;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幾乎沒有影響。原告要證明噪聲有造成損害的可能,通常比較困難。」陳迎介紹,民事賠償數額由損害多少來決定,但損失的量化也很困難,往往需運用多種方式和渠道加以證明。

  「噪聲汙染侵權案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複雜性。」周科介紹,噪聲汙染具有不可逆性,一旦發生即無法逆轉,長期處於高噪聲環境下的居民,身心健康勢必受影響。因此,對於噪聲汙染案件,更多強調的不是環境汙染損害的賠償,而是採取降噪措施預防噪聲汙染的再次產生。

  遭遇噪聲汙染,可投訴也可訴訟

  在無錫高速公路噪聲擾民案例中,隱藏在案件背後的爭議還在於,該類居民區應適用何種環境噪聲標準。

  周科告訴記者,按照2008年《聲環境質量標準》,農村居民聚集區等聲環境敏感區域應適用1類標準,而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幹線周圍應適用4類標準。從司法實踐看,通常都是先有村莊,後有高速公路,按照一般邏輯和公平原則,附近村民不應因高速公路的公共利益而損害自身利益,原來適用的1類標準也不應因高速公路建設而降為4類標準,除非得到充分合理的補償。然而各相關部門建議和批准適用的環境噪聲標準基本是最為寬鬆的4類標準,即將公路用地紅線外50米作為噪聲防護距離。這一普遍存在的現象,將可能導致司法在標準適用問題上難以定奪,需要頂層規劃加以解決。

  記者了解到,通過訴訟解決的噪聲汙染侵權案只有不到1%,大多數都是非訴渠道。陳迎介紹,常見的跳廣場舞、鄰裡唱歌、工地施工等,市民往往選擇進行投訴、通過行政執法來解決。高速公路噪聲、電梯電機噪聲、高壓線變頻噪聲等公共設施運營導致的噪聲汙染,由於造成的損害具有公共性、持續性,且通過行政執法的渠道難以解決,選擇進行訴訟是更為合適的。

  李宗科告訴記者,該環境監察總隊每年接到的市民投訴中,噪聲汙染佔了大多數,其中施工噪聲投訴最多,有兩萬餘件。近年來,當地通過對工地設置隔聲屏障以及源頭審批控制的方式進行降噪處理。截至今年5月13日,共收到相關投訴8020件,同比下降12.9%。(本報記者 姚雪青

相關焦點

  • 聲音超標損害健康,遭遇「噪聲汙染」你該怎麼辦?
    前不久,生態環境部公布今年5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辦理情況,噪聲汙染舉報佔41.4%。噪聲汙染對居民生活影響不可小覷,同時,噪聲汙染侵權案件又存在難以認定因果關係、量化相關損失等特點。不讓噪聲擾民,還需要多方努力。
  • 聲音超標損害健康 遭遇「噪聲汙染」你該怎麼辦?
    噪聲汙染對居民生活影響不可小覷,同時,噪聲汙染侵權案件又存在難以認定因果關係、量化相關損失等特點。不讓噪聲擾民,還需要多方努力。  日前,江蘇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村民翻蓋新房燃放鞭炮產生噪聲、造成鄰家種兔養殖損失案件的二審判決結果,燃放方賠償養殖戶44萬餘元。  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讓放鞭炮的人付出大額賠償,這是很多人沒想到的。
  • 侵權認定難 「融梗」與抄襲區別到底在哪兒?
    侵權認定難  雖然上述兩起著作權侵權案均以原告順利維權告終,但不少著作權人遭遇類似情況後想要順利維權並不容易。  「維權難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包括維權主體的原因、侵權比對專業性強的原因以及司法認定標準與一般公眾的認定標準不一致等。」
  • 噪聲防治成為城市管理難題 修法正當其時
    由此可見,噪聲,作為城市生活的附屬品,正在「廣泛而持久」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什麼是噪聲汙染?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的規定,環境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幹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而環境噪聲汙染,則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並幹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 噪聲汙染「無人能管」嗎
    ,因為噪聲而引發的民間矛盾也頻頻見諸媒體。   很多人都在思考:噪聲,這個城市管理中的難題,該如何破解?   投  訴   麻煩、傷感情不說,還未必能解決問題   甘肅省蘭州市的張先生國慶節搬進了新家,滿懷希望開始新的生活,卻被不絕於耳的噪聲擊得粉碎。
  • 以案說法:小區被相鄰飯店產生噪聲和排煙長期困擾,該如何上訴?
    二審中,被上訴人對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沒有異議,上訴人對原審法院認定其灶間引風機的聲音對周圍住戶形成噪聲汙染有異議外,對其他事實基本無異議,據此,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雙方當事人沒有爭議的事實予以確認。 上訴人辯解其灶間不存在噪音汙染問題,提供的主要證據為2005年3月24日其單方委託的,由蚌埠鐵路分局環境檢測站對其酒店做出的《質量檢測報告書》,證明其所經營的酒店噪聲符合國家標準,對周圍群眾不造成危害。
  • 是時候來談談海洋噪聲汙染了
    當下海洋噪聲汙染對海洋生物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不能小覷。本文作者Christine Erbe將從聲音傳播方式和生態影響的角度討論海洋噪聲汙染。關鍵字:海洋噪聲;汙染;海洋生物說起汙染,大多數人一般會提及垃圾、塑料、原油、煙塵以及化學用品。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們大概也會提及噪聲汙染。
  • 專項整治消除公園廣場噪聲汙染 活動聲音控制在60分貝以內-園林局...
    深入宣傳,耐心規勸,嚴格規範……針對公園廣場出現的噪聲汙染現象,近日,市園林局在全市公園廣場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消除噪聲汙染專項整治行動,為市民遊客創造安靜的遊園環境。您好,您的音響聲音過大,請調小音量。」8月29日晚8時許,記者來到民心廣場時,市廣場管理處工作人員正在對一處使用高分貝音響的跳舞人群進行提醒、規範。
  • 噪聲汙染:分貝加三 能量翻番
    噪聲汙染:分貝加三 能量翻番 2018-10-26 16:00:39,有悅耳的歌聲,清脆的鳥叫聲,迷人的音樂聲,醉人的流水聲……美好的聲音讓人心情舒暢,心態平和,有利於緩解緊張的心情,促進健康。
  • 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知識問答
    66.我國噪聲汙染法對工業噪聲管理有什麼樣的   管理規定?   67.我國噪聲汙染法對社會生活噪聲管理有什麼   樣的管理規定?
  • 噪聲汙染不可小覷 監測儀器來「保駕護航」
    近日,小編發現,電動車總是會發出滴滴的聲音,經過查詢才得知,原來,滴滴的聲音其實並不是車輛故障的所導致的,而是最新的國家規定,電動自行車新國標6.1.7中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時速超過15km/h,自動發出車速提示音。這就是小編所聽到的滴滴聲了。
  • 北京將推出新規,強化施工噪聲汙染處罰!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與市生態環境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噪聲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強化施工噪聲汙染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處罰。
  • 夜裡,魚缸的噪聲太大,都影響休息了,怎麼辦?
    白天的時候由於環境噪聲的原因,我們可能聽不到魚缸發出的聲音,但是當夜靜人稀的時候,水泵的震動聲,水的流動聲,甚至魚兒的遊動聲,我們都能聽得一清二楚,原來是白天「捂住」了我們的耳朵,它其實一直都在。白天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晚上我們需要休息時該怎麼辦呢?夜裡,魚缸的噪聲太大,都影響休息了,怎麼辦?其實,對於魚缸來說,它的噪聲主要來自以下四個方面:一、水流的聲音。
  • 聯合國計劃研究海洋噪聲汙染
    新華社巴黎8月19日電(記者舒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日說,將啟動一項為期10年的實驗項目,研究噪聲汙染對海洋生物可能產生的影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聲明說,許多海洋生物都是通過聲音獲取環境信息,就像人類對眼睛的依賴一樣。但海洋工業化正加劇海洋噪聲汙染,而科學家對此領域卻不甚了解,因此決定啟動「寧靜的海洋國際實驗」研究項目。  聲明說,海洋研究人員、私營部門和一些軍事機構的代表將於8月30日至9月1日在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行會議,為「寧靜的海洋國際實驗」項目出謀劃策。
  • 詳解綜藝法律風險:侵權認定取決於抄襲內容,「致敬經典」或構成侵權
    看電視   由於沒有著作權法的保護,綜藝節目模式的侵權與被侵權一直都是熱點話題,綜藝節目製片方應該把握的「界限」在哪裡?哪些行為會被認定為侵權?《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等現象級綜藝更是引起過全民追捧。   但在這些綜藝節目火熱的同時,卻一直伴隨著著作權侵權糾紛。無論是綜藝節目模式,還是綜藝節目改編,或多或少都曾引發口水戰。
  • 城市噪音汙染嚴重成健康殺手 噪聲投訴佔比上升
    報告披露,2014年,全國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主要處於二級和三級,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主要處於一級和二級,4類功能區夜間噪聲汙染仍較為嚴重。  噪聲是發聲體做無規則時發出的聲音。聲音由物體振動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質(如固體、液體、氣體)中進行傳播,而通常所說的噪聲汙染,是指人為造成的噪聲。
  • 白噪聲和Chirp信號在聲音導航效果的異同
    打開APP 白噪聲和Chirp信號在聲音導航效果的異同 FPGA入門到精通 發表於 2020-11-19 16:09:27 參賽同學反饋,聲音信標發送的Chirp信號[3] 在遠處聽起來會令人產生一種恐慌緊張的感覺,極大擾民。 如果將信標的聲音改成同樣寬帶音頻的白噪聲信號,在聽覺上與Chirp信號有很大區別,但在導航的效果上與Chirp信號相同。 下面是對比兩種信號在聲音導航效果的異同。
  • 「洗稿」現象的著作權侵權認定研究
    低級抄襲的認定相對比較容易。高級抄襲則需經過認真辨別,甚至需經過專家鑑定後才能認定[2]。顯然「洗稿」便是上文中指代的「高級抄襲」。 既然「洗稿」是「高級抄襲」,是一種實質性相似但隱形的抄襲行為,那麼我們便不能一字一句對文字內容進行查重。首先,我們需要對一篇文章的層次進行分析。
  • 風力發電有噪聲汙染
    本報濟南6月14日訊 風力發電屬於清潔能源,但並非「十全十美」,它也汙染環境。省海洋與漁業廳有關專家認為,風力發電機組的噪聲容易對居民生活造成困擾,也影響了南北遷徙的候鳥和生活在此處的海鳥。  風力發電一向被人們認為屬於清潔能源,各地紛紛投資建設,形成了一股「風電熱潮」。
  • 人民日報議政建言:防控噪聲汙染須從源頭做起
    將噪聲汙染防治納入城市規劃,打造暢通高效的多部門共同治理聯動機制,減少噪聲汙染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半夜工地的施工聲、道路上車輛的喇叭聲、小區空地上的廣場舞音樂聲……噪聲汙染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