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流入大海,人們看到,「大海是包容的,寬容是大的」;世界的花木,佛教的人們看到了「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月圓月缺。古人說:「人有悲歡離合,月圓缺雨。」大自然是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享受,也包含了許多發人深省的道理。
李清照見毛毛雨梧桐,點點滴滴,發出「此首,何愁字盡」的慨嘆。在龔自珍的作品中,落花被埋在土裡,泥土被融化來保護花朵,這也體現了所有像花朵一樣的奉獻精神。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引發了無數人的聯想,也蘊含著無數的真理。
春去秋來,大自然告訴我們「逝者已逝,不分晝夜」,我們應該明白「及時鼓勵,歲月不待人」。夕陽是無邊無際的,江水是無邊無際地,在告訴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今朝一定更忙」。大海是無邊無際的,牆上沒有峰值,從它廣泛的注意,感覺很特別,「一千英裡的路堤,毀了蟻巢」,人們不明白任何缺陷,這些生命哲學,包含在美麗的自然景觀,有美麗的心靈。
人類根據蒼蠅的眼睛發明了蒼蠅眼照相機;蝙蝠在夜間飛行,幫助人們發明了雷達;看到鳥兒在天空中飛翔,人們萌發了飛翔的欲望,發明了飛機;魚在水裡遊泳,幫助人們發明了潛水艇。就連牛頓在一個蘋果落在他頭上後也想到了萬有引力定律。對吧?成千上萬的自然現象,無時無刻都在激發著人們的思考,幫助人們實現一個又一個的夢想?它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歷史性飛躍。
古往今來,有多少學者和學者,面對大自然的變化,發出了無限的感慨。杜甫登上泰山,發出了「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嘆;李白看到黃河,發出了《黃河水自天起,奔向大海不再回頭》的最後一首歌;東坡遊赤壁,發出「人生如夢,江水猶活」的吟誦;王羲之有《蘭亭序》,《蘭亭集》就有了《蘭亭序》,《滕王亭序》就有了《蘭亭序》。大自然不僅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也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文學作品,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大自然給了我們很多靈感,很多財富。因此,我們應該珍惜大自然,萬物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