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改寫猛獁象祖籍(圖)

2021-01-15 搜狐網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魏光飈在電腦上端詳猛獁象的資料。本報記者甘俠義 李晟攝 本報訊(記者李晟甘俠義實習生袁矗)一度被人們認為起源於歐洲的草原猛獁象,其祖籍原來是在我國華北地區———在重慶市自然博物館工作、長期致力於研究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的重慶學者魏光飈,提出的這一觀點,已於去年得到了國際上猛獁象研究專家的認可。

  昨日,才從華北考察歸來的魏光飈,首次接受了重慶媒體的專訪,並詳細披露了他這一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

  草原猛獁象體重十噸

  談起猛獁象,魏光飈饒有興趣。他說,猛獁象和現在的大象擁有共同的祖先,直到400萬年前才分化出來,成為獨立一支。

  「現在,很多大型自然博物館,都把猛獁象化石作為其鎮館之寶。為什麼呢?因為猛獁象化石很稀奇。」魏光飈說。

  據悉,在猛獁象種類中,草原猛獁象是身材最「魁梧」的,其成年雄象個體站立時,肩高可達4.5米,超過一層樓的高度;門齒長5米多,相當於一輛半桑塔納轎車的長度;體重10噸,約等於130個成年人的總和。

  重慶專家徵服世界

  在2001年之前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國際學術界普遍認為草原猛獁象起源於70萬年前的歐洲。

  到2001年時,國際著名猛獁象化石研究學者、英國倫敦學院大學教授Lister研究認為,草原猛獁象的起源地點是西伯利亞東北部,起源時間約為120萬年前。

  但到了2003年,Lister的研究成果遭到了魏光飈的挑戰。在這一年,魏光飈在河北省遊歷時,在該省考古研究所看到了一具猛獁象標本。令魏大吃一驚的是,這具猛獁象標本出土的地質層證明,其年代在距今120萬-180萬年之間。

  「在那一地層裡,不可能出現如此『進步』的猛獁象化石。」隨後,存疑的魏光飈與國內其他一些古生物專家一起,對此進行商討、論證。最後大家一致認為,地質年代沒有搞錯。這時,一個念頭從魏光飈心頭掠過:草原猛獁象的起源時間和地點,應該要改寫了。

  接著,魏光飈牽頭,寫了一篇《中國華北早更新層泥河灣組發現的最古老的草原猛獁象》的文章,並於2003年初寄給了Lis鄄ter。但Lister對這篇論文完全不認同,認為只憑一紙文字,並不能證明草原猛獁象起源於中國。

  為了說服Lister,魏光飈又寄去了標本照片以及一些年代學證據和化石證據,面對這些擺在眼前的鐵的事實,Lister不得不服,半年之後,他終於認可了魏光飈的觀點。

  隨後,經過世界各地專家們一年的研究,魏光飈提出的「草原猛獁象起源於中國華北地區,起源時間在170萬年前」的結論,終於得到國際猛獁象研究專家的認同。

  古人類起源於重慶?

  魏光飈的研究並未結束。他透露說,他還將著手對古人類的起源時間和地點進行研究。他說,根據現在掌握的信息,古人類的起源地點也有可能會在重慶,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為重慶的自然科學書寫上更輝煌的一筆。

  人物點擊

  熱愛化石的魏光飈

  魏光飈,36歲,199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畢業後,來到重慶自然博物館工作(現為重慶自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1997年,魏光飈成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專業研究生。2000年學業完成後,他又到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攻讀博士。

  去年,結束了長達7年求學的魏光飈,拒絕了中國科學院的邀請,義無返顧地返回家鄉重慶。

  談起自己的化石人生,魏光飈用了一句話形容:「一切源自熱愛。」







相關焦點

  • 研究將草原猛獁象起源時間向前推五十萬年(圖)
    今天從河北省文物局獲悉,中外專家合作研究項目——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馬圈溝遺址出土的猛獁象化石研究有重大突破 馬圈溝草原猛獁象化石的發現將這種猛獁象的起源時間前推了約五十萬年。  這是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謝飛、中科院古脊柱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金昌柱研究員、重慶自然博物館魏光飈博士、日本大阪自然博物館樽野博幸先生和英國倫敦學院大學的Adrian M.Lister教授等中外專家深入研究後得出的一致結論。  草原猛獁象的祖先種是南方象。從原始的南方象向更進步的草原猛獁象的轉化過程,國際學術界在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一直認為是在歐洲完成的。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 國人祖先源於三峽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黃萬波/供圖  晨報訊(記者王大鵬)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由此將我國人類起源的時間往前推進了100萬年!
  • 重慶發現疑似猛獁象化石 部分鑲嵌在石頭內(圖)
    你可能不會想到,在影片裡一身長毛、威風凜凜的猛獁象,昨天竟「差一點」來到了炎熱的重慶!「這裡曾挖出過『江北重慶龍』(1973年,此處曾發現著名的江北劍龍,證明江北這塊土地早在一億三千萬年前就已是有動物出沒。),說不定這又是第二個重大發現。」馬慶洪說。猜測是猛獁象象牙化石半個小時後,江北區文管所工作人員趕到,初步鑑定後猜測這塊化石是上萬年前的「猛獁象象牙化石」,「從化石骨齡判斷,這像是一頭小猛獁象。」
  • 創造與魔法猛獁象在哪 猛獁象怎麼抓[多圖]
    創造與魔法猛獁象怎麼樣?作為40級的強力寵物之一,大家想要抓捕的話需要知道猛獁象的刷新坐標以及喜歡吃的食物,還需要抓捕的一些技巧和攻略喲,下面一起來看看吧。米範圍內家族成員的防禦力分布:(圖片素材來自築夢團·孤毒丶散人)猛獁象捕捉方法
  • 墨西哥或發現首個猛獁象捕獵陷阱(圖)
    墨西哥或發現首個猛獁象捕獵陷阱(圖)) 中新網11月9日電 綜合報導,考古學家日前宣布,在墨西哥圖爾特佩克市發現至少14頭猛獁象的800塊遺骨。據報導,這或是歷來發現的最大規模猛獁象遺骸。
  • 聽說你們要復活一頭猛獁象!
    《侏羅紀世界2》不久前熱映,恐龍打架的畫面很是刺激,但是最後出來的那個人造恐龍卻讓人覺得背後一涼。當然,大家的恐懼也不是沒來由的,因為基因技術已經基本發展到能復活大型生物的水平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在地球上重新看見幾千年前滅絕的動物了,比如,猛獁象。
  • 最牛廣東人邢立達:直播吃12000年前的猛獁象肉,邊吃邊淡定吐槽
    重慶綦江、永川、大足,甘肅劉家峽,雲南祿豐、版納,遼寧四合屯,吉林延邊,江蘇東海,河北赤城,新疆烏爾禾,西藏昌都,廣東南雄,四川自貢、古藺,貴州赤水和北京延慶……凡是有可能發現恐龍遺蹟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 最牛廣東人邢立達:直播吃12000年前的猛獁象肉,邊吃邊淡定吐槽
    重慶綦江、永川、大足,甘肅劉家峽,雲南祿豐、版納,遼寧四合屯,吉林延邊,江蘇東海,河北赤城,新疆烏爾禾,西藏昌都,廣東南雄,四川自貢、古藺,貴州赤水和北京延慶……凡是有可能發現恐龍遺蹟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 猛獁象、劍齒虎的滅絕造成了什麼後果?
    作者丨江氏小盜龍 北美洲給人的印象是廣闊而狂野,這片大陸上生活著像棕熊、美洲獅、灰狼、美洲野牛、駝鹿這樣的大型動物。其實就在幾萬年前,像猛獁象、劍齒虎這些更加強悍的巨獸還遍布北美洲,但是它們最終都消失了。巨獸的消失到底對北美洲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其中又給我們留下什麼啟示呢?
  • 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第1頁: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第2頁:人類進化史改寫?"能人""直立人"並存50萬年(圖)   以往人們認為,早期古人類存在兩個種群即「能人」和「直立人」,並且由「能人」進化成「直立人」直至發展成現代人。但考古學家日前在肯亞發現的兩個古人類化石對達爾文的人類進化論產生了衝擊,有可能重新改寫人類進化的歷史。
  • 猛獁象、袋狼、桑給巴爾豹……它們為何消失?
    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早已只存在研究報告中的,消失的動物們。01 猛獁象在所有的史前動物中,猛獁象和恐龍一樣出名。很多人也都知道,我們的祖先曾獵捕它們。史前人類會特意定居在象群遷徙路線的附近區域,並且有組織地集體行動來捕獵。
  • 猛獁象:雄心何止美縫劑,揮斥劍指集成板
    猛獁象的成功之道  然而,廣州有一家裝飾材料公司——潮州猛獁象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卻在最近幾年迅猛發展,打破了整個行業的「宿命」。通過掌握美縫劑的核心技術,並使用先進的市場開發策略,一舉奠定了猛獁象的品牌領導地位。
  • 猛獁象:吃便便,要從娃娃抓起
    食糞,猛獁象也在行猛獁象最初起源於非洲,一路向北、向東擴散至歐亞大陸,並通過白令陸橋抵達北美洲,期間經歷多次演化,最終成為身披長毛的真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即《冰河世紀》電影裡的長毛象,同時也是大眾最熟悉的猛獁象種類。
  •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氣候變化還是史前人類屠殺?
    圖4:乳齒象的牙齒(上圖)有鋒利的尖頭,非常適合磨碎木本材料,如樹枝和樹葉。這種大象比猛獁象和乳齒象都小,體型和高矮更像現代大象。早期美洲人曾獵殺嵌齒象,但早在人類到來之前,這種生物就已經開始減少了。嵌齒象的滅絕令人感到驚訝,因為它們幾乎可以吃任何植物,包括樹木和青草。理論上,這些動物應該能夠適應任何食物來源。然而,當猛獁象和乳齒象遷移到嵌齒象的地盤,以及氣候變化擠壓了更多可用資源時,嵌齒象顯然無法應對這些競爭和壓力。
  • 萬年前的地球大浩劫,埋葬了史前動物猛獁象,又留下了什麼呢?
    它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可達9釐米,是一種適應於寒冷氣候的動物,所以猛獁象又叫長毛象。猛獁象復原圖但是在一萬三千年前,猛獁象卻神秘滅絕了,至今科學家們還在為猛獁象的滅絕不斷探索著。
  • 外媒:史前文化新發現不斷改寫人類演化歷史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11日報導,19世紀末以來,一系列史前時期科學研究的面世讓人類遙遠的過去不斷被改寫。我們知道的越多,人類這一物種的起源就越神秘,而史前人類的藝術表現更是如此。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發現的迄今最古老的具象繪畫可追溯到4.39萬年前,這越來越清楚地表明,藝術正如兩足行走一樣構成人類本質的一部分。
  • 猛獁象真的還活著?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每年,世界上找到的絕大多數猛獁象遺骸都在俄羅斯境內。有些人更願意相信,人們不需要它們作為證據,因為這些動物現在仍然活得很好。在俄羅斯偏遠的地區之一,也就是廣闊的西伯利亞針葉林中,人們可能走100公裡才能遇到人煙。時至今日,這些地方是否可能存在活的猛獁象?
  • 消失的遠古野味:猛獁象
    之所以移居歐洲的時間相對晚了許多,也許是因為當時的人類還沒有充分地適應嚴寒氣候,北方地區當時已居住著適應嚴寒的尼安德特人,他們以肉為主食,獵取各種動物,但一直到最後他們使用的石器都沒有進一步的變化。最初移居到歐洲的人類則使用了跟尼安德特人完全不同形狀的石器,並且這些石器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新的變化。這個差異能將尼安德特人和庫克人居住的地方區分開來。
  •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發現一萬年前猛獁象遺骨
    被發現的猛獁象股骨 猛獁象,又稱長毛象,廣泛生活於冰河時期的亞歐大陸北部,為草食性動物。猛獁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也是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它身上披著細密的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最厚可達9釐米。距今約1萬年前,猛獁象陸續滅絕,這被視作一個冰川時代結束的標誌。
  • 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發現猛獁象遺骨
    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發現猛獁象遺骨) "← →"翻頁 當地時間2020年7月24日,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當地居民發現猛獁象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