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廣東人邢立達:直播吃12000年前的猛獁象肉,邊吃邊淡定吐槽

2020-08-10 水墨疏窗

關於凍豬肉能不能吃的問題在網上的討論一直熱烈,不少網友紛紛發出疑問:凍了這麼長時間的肉到底還能吃嗎?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不用擔憂,因為廣東就有這樣一位奇人,竟然吃了冷凍了12000年的猛獁象肉,非但毫髮無傷,還淡定的說了七個字,令人讚嘆!

結緣古生物學

1982年,邢立達出生於廣東潮汕的一戶書香門第。祖父為特級語文教師,祖母為數學教師,父母也是各行的翹楚。

高中時期的邢立達就對古生物,如恐龍、化石等神秘的事物感興趣。在董枝明教授的影響下,邢立達多次去雲南考察,挖掘恐龍化石。

基於研究成果創辦了中國大陸第一個恐龍網站,名為「恐龍網」,這個網站被中國的古生物學家們給予高度的評價與認同。

2005年該網站由中國古生物網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人類學研究所合作共同改良,還獲得了「第一屆全國優秀科普網站」的超高榮譽,在「十佳」網站中名列榜首。

無奈,熱愛古生物學的邢立達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選擇古生物學或者與其相關的專業,反而去阿爾伯塔大學學習了金融學。但是在大學期間,他仍然保持著對古生物學的熱愛。

2004年,在他上大學的期間,他出版了一本名為《恐龍之最》的書。打開了他科幻小說的寫作之路。陸續地,他在《新京報》、《博物》等雜誌上發表一些科普類文章同年他就開始著手寫名為「真相三部曲」的科幻小說。

每一部的出版都收穫了不錯的銷量。這讓他又重新拾起了對學習古生物學的熱愛與執著。他的作品《化石真相》、《翼龍大傳》分別獲得了寫作界很高的獎項,這極大地鼓舞了他要研究古生物學的信心。

熱愛是條很長的路

大學畢業後的邢立達到《南方月刊》文化板塊做了大半年記者,相較於文字工作的枯燥無味,邢立達還是更熱愛他所一直痴迷的古生物學。

所以邢立達毅然辭去手頭的工作,選擇在學業上更上一層樓,向成都理工大學提出進修請求。之後他就在祿豐世界恐龍谷和中國地質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恐龍。

學到了自己熱愛的專業,邢立達開心非常,選擇了恐龍足跡學這個專業後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研究之中。

重慶綦江、永川、大足,甘肅劉家峽,雲南祿豐、版納,遼寧四合屯,吉林延邊,江蘇東海,河北赤城,新疆烏爾禾,西藏昌都,廣東南雄,四川自貢、古藺,貴州赤水和北京延慶……凡是有可能發現恐龍遺蹟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這段苦心求學的日子裡,邢立達收穫了很多。不但在各個雜誌上發表了很多論文,在學術界站穩了腳跟,還收集了很多珍貴的化石藏品。像古鳥琥珀、恐龍琥珀、介形琥珀、蛙琥珀、古蛇琥珀……這些藏品的價值和意義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試吃猛獁象肉

要說邢立達真正被我們所熟知,是從2011年網絡直播吃猛獁象肉那件事情開始。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冰河世紀》那部電影吧,這部電影猛獁象呆萌可愛。但在現實世界中,它可是重達12噸的龐然大物。

人類也有和猛獁象共存的年代,那時人們把猛獁象當作食物殘忍的捕食和獵殺,當最後一個冰河時代走向終結時,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覆蓋在北半球的冰川融化,猛獁象沒有適宜的生存環境,整個種群隨著冰河世紀的終結滅亡了。

有一些古生物學家推測,生活在亞歐大陸上的猛獁象有一部分轉移到了北美大陸,成為了哥倫比亞長毛象。所以對於猛獁象的滅絕一直是有爭議的,希望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達,通過克隆猛獁象的DNA能夠復活猛獁象。

2011年,俄羅斯東部西伯利亞地區永久凍土中出土了猛獁象大腿的腿骨。邢立達聽此機會,竟然從西伯利亞運來了一些腿肉,準備和兩個小夥伴們開始烹飪。

由於這條象腿,距今已經有12000年的歷史了,如此長時間的凍肉不知是否會對身體有害。為防止肉質中含有細菌,邢立達在吃猛獁象肉前,先給自己服用了抗生素。

他們也想了好多種烹飪猛獁肉的方式,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最能保留食物本味,也是我們祖先最常用的烹飪方式——燒烤。

他將兩塊猛獁肉放在火上燒烤,同時還撒上了鹽、花椒、大料等各種調料,等它烤熟後,兩人開始大快朵頤起來。邢立達拿起一塊兒猛獁肉試吃,在直播中,他還發出了七個字的感嘆:「嗯,難吃,粗糙,怪味。」

接著他用作家式的細膩筆觸描繪了猛獁象肉的確切味道,口感柴,灰土味重,肉質老難以咀嚼,真的不是很好的食用選擇,這可能也與該肉質冷凍的時間太長有關係。

幸運的是在12000年寒冰的冰封下,猛獁肉上沒有殘留細菌病毒,肉質也沒有腐敗變壞。所以食用過猛獁肉的邢立達還依然健康,身體沒有產生什麼其他的問題。

想到我們的祖先,遠古的人類,為了生存捕食猛獁象,我想猛獁象也是祖先餐桌上一道非常美味的菜餚吧。

經過了這件直播的事件,也邢立達一戰成名,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邢立達的名字,同時也有很多的人詆毀他,說邢立達身為一名科學家運用網絡炒作新書。

但是邢立達的回應卻是堅定而不容詆毀的,他反駁的語言也是強硬有力「如果該出版人、唐振庭是希望通過此次炒作,讓自己的恐龍書大賣,我祝福他們。至於他們對我的不實指控,我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猛獁肉的事件結束後,閆利達又重新地過上了他熱愛古生物的生活:寫作、研究、閒暇無事試吃一下各種生物的肉。這種心態和學習探究的品格真是值得我們學習。我相信閒言碎語是不會影響他熱愛古生物的熱情的,畢竟每一個科學家,每一個紅人都要面對來自是社會各界的輿論和質疑,只要能堅定地做自己,再大的風浪也不怕。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最牛廣東人邢立達:直播吃12000年前的猛獁象肉,邊吃邊淡定吐槽
    :凍了這麼長時間的肉到底還能吃嗎?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不用擔憂,因為廣東就有這樣一位奇人,竟然吃了冷凍了12000年的猛獁象肉,非但毫髮無傷,還淡定的說了七個字,令人讚嘆! 結緣古生物學 1982年,邢立達出生於廣東潮汕的一戶書香門第。祖父為特級語文教師,祖母為數學教師,父母也是各行的翹楚。
  • 「恐龍獵人」邢立達,研究古生物學,曾直播吃12000年前的猛獁象肉
    冰河時期生活著地球上最大的象,它們擁有長長的獠牙,身上長著濃密的毛髮,於4000年前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現在居然有人直播吃猛獁象的肉?還邊吃邊吐槽。邢立達不愧為最牛廣東人。吃猛獁象的網紅達人冰河時代,一個眾多神奇物種的時代,可惜歷史的進程讓冰河時期因為全球氣候變暖離開了序幕。猛獁象因為適應不了環境的變化,整個種群隨著冰河世紀終結消亡了。
  • 唯一敢吃猛獁肉的人,最後意猶未盡說了7字,網友:不愧是廣東人!
    出生於廣東潮州的中國古生物學家邢立達,自幼喜歡恐龍,高中的時候還曾跟隨國內著名恐龍學者董枝明教授前往雲南野外挖掘恐龍化石。 除了恐龍,猛獁象也是邢立達的興趣所在,早在2011年,他就直播了自己吃猛獁象肉的過程。
  • 邢立達:吃4千年前的猛獁肉,發百篇SCI,讓母校排名猛漲
    大學畢業後,他在廣東省委機關刊《南方月刊》作記者。半年之後,邢立達到常州擔任了中華恐龍園科研科普部負責人,從此真正踏上了恐龍研究之旅。在學術上的經驗缺乏讓他決定進一步進修,在恐龍園工作一年之後,他考取了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
  • 他是吃過猛獁肉的中國科學家,如今「後遺症」讓他成這樣
    擁有獵奇心理和徵服欲的人類,自古以來都對奇形怪狀的生物情有獨鍾,吃鱷魚、蝙蝠、果子狸……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還有人吃過猛獁肉。猛獁也就是我們以前在新聞上見過的猛獁象,雖說曾經是象群眾中最大的一族,猛獁象滅絕的時間卻也很早。
  • 恐龍達人邢立達:成了「網紅」的古生物專家
    「人形錦鯉」「一己之力」「直播吃4000年猛獁象肉」,他又是身背多重標籤的網紅。專家也好,網紅也罷,在眾多的恐龍愛好者心中,邢立達就是一個妥妥的恐龍達人。邢立達,廣東潮州人,80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副教授。更不可思議的是,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2016年中國大陸學校排名裡,中國地質大學排名升至12位。
  • 邢立達:吃4000年前猛獁肉,發百篇SCI,讓母校排名擠進亞洲百強!
    膽大心細 邢立達一開始活躍在大家的視線裡並不是因為自己的學術成就,而是在加拿大上學期間有一次微博直播:吃用4000年前的猛獁象腿做的菜,還仔細地形容了對猛獁象的口感
  • 1500萬頭猛獁象沉睡凍土,千年殭屍猛獁肉成「美食」,象牙成寶貝
    最後一批猛獁象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滅絕,它們也曾是石器時期人類狩獵對象之一,在歐洲洞穴中可以看見有關猛獁象的壁畫,它們的壽命長達一萬年以上!猛獁象之所以能夠在寒冷的環境下生存,主要在於長了一身長毛,抵禦寒冷不在話下,而它們主要的生活地便是高寒地帶以及草原或者丘陵之上。
  • 唯一吃過1.2萬年前猛獁肉的廣東人,網友問好吃嗎?他冷冷回答
    那麼邢立達教授無疑是遊戲歐皇榜單上的第一名,作為一名大學專業為金融。畢業後才踏進古生物研究圈的研究者,他的運氣大約可以說是祖師爺賞飯吃。 別的古生物研究專家,發現化石就是看運氣。同一個化石點,有的人可以去尋找卻只能是空手而歸,而有些人隨便一撿就是個大發現。而邢立達是不論刻意不刻意,他總是可以找到稀奇古怪的化石。
  • 頂級吃貨有多敢吃?這幾個科學家把猛獁象給吃了,並說口感像豬肉
    02 猛獁象的象牙儼然成了一棵搖錢樹,它既不屬於古生物化石也不屬於瀕危野生動物,只要開具證明之後就可以自由交易,讓無數人趨之若鶩。 許多偷盜者和想牟利的商人冒險前往西伯利亞,偷盜者通常是帶著小船、高壓水泵以及被賄賂的嚮導深入西伯利亞森林尋找猛獁象遺骸,到達目的地之後就開始用水槍衝擊凍土。
  • 邢立達:吃4000年前猛獁肉,發百篇SCI,讓母校排名擠進亞洲百強
    邢立達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是2011年,他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分享吃下了四千年前的一片猛獁象腿肉,他吃下後還和網友們分享了象腿肉的味道:口感很粗糙,甚至有點像野豬肉。因為這一舉動邢立達吸引了很多的粉絲,引起了巨大的討論。
  • 大象肉能吃嗎?
    大象肉當然能吃,我們的史前祖先就靠吃大象肉為生,吃了幾十萬年。現在非洲、亞洲還有不少人吃大象肉。不過大象是保護動物,我們就別打它們的主意了。直到清朝都還有吃猛獁象肉的記載。清朝大臣圖理琛在1712年-1715年出使土爾扈特部,將見聞寫成《異域錄》,書中記載了一種叫「麻門槖窪」(應為當地土話音譯)的生物,產於雅庫特。書中描述到:「身大如象,重萬斤,行地中,見風即死……肉性極寒,食之可除煩熱雲。」
  • 臺北6大頂級和牛燒肉,邊看邊流口水,實在太誘人啦!
    各位「無肉不歡」的肉食女,今天小編精選了臺北6間頂級的和牛燒肉,不只有超澎湃牛盤套餐,一次就能吃到多種不同部位的牛肉,還有臺北百萬夜景配美味燒肉!是不是光聽就流口水了呢?快一起吃起來。1.旺盛苑和牛生牛肉吃過一次,就想立刻在預約下一次!
  • 凍土下的萬年前猛獁象,象牙堪比「黃金」,象肉居然也被吃掉!
    史前猛獁象,成為合法的象牙貿易來源猛獁象大家都很熟悉,畢竟《冰河世紀》這部動畫片很多朋友都看過,這是一種大約生活在500萬年-3700年前,遍布歐亞大陸以及北美洲北部的長毛大象,還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因此可以度過寒冷的冬季!1799年,通古斯埃文基獵人Ossip Shumachov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完整的猛獁象,肌肉都保存完好!
  • 凍土下的萬年前猛獁象,象牙堪比黃金,象肉居然也被吞下肚!
    史前猛獁象,成為合法的象牙貿易來源  猛獁象大家都很熟悉,畢竟《冰河世紀》這部動畫片很多朋友都看過,這是一種大約生活在500萬年-3700年前,遍布歐亞大陸以及北美洲北部的長毛大象,還有一層厚厚的脂肪
  • 邢立達:吃4000年前猛獁肉,發百篇SCI,一己之力讓母校排名猛漲
    邢立達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是2011年,他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分享吃下了四千年前的一片猛獁象腿肉,他吃下後還和網友們分享了象腿肉的味道:口感很粗糙,甚至有點像野豬肉。因為這一舉動邢立達吸引了很多的粉絲,引起了巨大的討論。
  • 年輕人「邊作邊養」普遍:邊無休止熬夜 邊吃維生素
    (原標題:82.3%受訪青年覺得「邊作邊養」現象普遍)養生在年輕人中逐漸流行,但有的人卻「邊作邊養」:一邊無休止熬夜,一邊勤勤懇懇地護膚;一邊無節制飲酒,一邊泡枸杞水……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2.3%的受訪青年覺得
  • 邢立達:憑藉一己之力讓這所211大學力壓985,衝進亞洲高校前120
    這幾年隨著無數直播平臺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直播成為了許多人賺錢的方式,我曾經聽別人說,一家直播公司招聘人,不需要你會什麼,即使你再醜都沒關係,依然可以月入上萬。可以看到直播行業的確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其中吃播更是層出不窮,有吃銀行卡的、有喝花生油的、有吃螞蚱蝗蟲的等等。但是如果要輪到吃播始祖,他應該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比。
  • 吃4000年前猛獁肉?這位「恐龍達人」,憑一己之力讓母校排名猛漲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位高材生,他與恐龍結下了不解之緣,還嘗過4000年前的猛獁肉呢!這位年輕的古生物學者叫——邢立達。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就接受過很好的教育,在學習方面更是積極認真,從不馬虎。邢立達在小時候和很多男孩子一樣很喜歡恐龍,覺得恐龍非常的神奇有力量。
  • 大象的肉可以吃嗎,味道怎麼樣好吃嗎?吃了大象肉會怎麼樣呢?
    很多人都喜歡大象,特別是小朋友,大象不僅在小朋友裡面很受歡迎,而且佛教裡面的大象更是智慧的化身。大象在我國比較稀少,但是在遙遠的非洲大草原還是蠻多的,有一天我的朋友問到我,大象可以吃嗎?如果吃了大象肉會怎麼樣?我很驚訝,我的朋友是廣東人,他居然問我能不能吃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