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晗晗說教育
提到恐龍,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是一種已經滅絕的近六千年的史前動物,體型龐大可能是地球上較早出現的動物,而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而科研界對於恐龍的探尋也從未停止,很多生物學家們一直投入其中。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位高材生,他與恐龍結下了不解之緣,還嘗過4000年前的猛獁肉呢!這位年輕的古生物學者叫——邢立達。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就接受過很好的教育,在學習方面更是積極認真,從不馬虎。
邢立達在小時候和很多男孩子一樣很喜歡恐龍,覺得恐龍非常的神奇有力量。但他與大多數喜歡恐龍的男孩子並不一樣,他把恐龍這件事情直接當成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在邢立達高中的時候,還曾經跟隨著名的恐龍學者去野外挖掘化石,還創辦了國內第一個關於恐龍的網站。
在考大學填報志願的時候,邢立達並沒有選擇與恐龍相關的專業,反而希望自己未來能夠找到一個好工作而選擇讀金融專業。畢業之後的邢立達進入了一家報刊工作,過了半年時間邢立達就離職去了常州,之後邢立達便在中華恐龍園擔任科研部負責人的職位。
雖然自己大學四年中並沒有接觸到自己喜歡的恐龍研究事業,但從心底裡的那種熱愛也督促著邢立達繼續能為恐龍付出的精神。之後的邢立達還前往了成都理工大學進修研究生學位,後來又到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地質研究所一心研究恐龍。
在2013年的時候,邢立達攻讀中國地質學院博士學位,開始系統地從事研究恐龍方面知識。那什麼時候邢立達開始走入大眾視野的呢?在2011年時,邢立達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吃4000多年前的猛獁象肉,還與網友們分享了猛獁象的口感:口感較粗糙,有點像野豬肉。
邢立達的這一舉動也收穫了很多對恐龍感興趣的粉絲,這也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在2016年的時候,邢立達發現了恐龍琥珀,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之後還被這一發現列為中國古生物學歷史上十大成就之一。
邢立達主要研究恐龍足跡學,他追尋恐龍足跡走遍了很多地方,他在恐龍研究中也取得了很多不凡成績。
憑一己之力讓母校排名猛漲
邢立達也是一位傑出的青年學者,在研究領域據不完全統計,邢立達已經在SCI上面發表了99篇文章。在SCI上發表論文對於一名研究學者來說意義非常大,在2017年時中國地質大學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中直接排在了72名。
而地質大學給出的解釋就是:邢立達畢業留校期間,使中國地質大學的排名猛漲。由此可見,一位年輕人就可以做到這個成績,他個人能力有多麼強了。除此之外,邢立達還通過網絡向大眾普及了關於恐龍的知識,出版大量科普文章。
邢立達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年輕人憑藉自己對於一項事業的熱愛,正是因為這份熱愛才是他在恐龍研究領域取得了不俗成績。我們國家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人才的存在,才使中國逐漸成為了文化強國,也成為了世界級古生物學者嚮往的寶地。
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起各種知識、文化的科普工作,讓更多的人對於恐龍事業感興趣(其他方面同樣也是)。
你認為對於邢立達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收藏轉發呦!點擊關注,和我一起聊教育~(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