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達:吃4千年前的猛獁肉,發百篇SCI,讓母校排名猛漲

2020-10-12 史海浪客

由於環境突變,優勝劣汰等原因,地球上的物種在持續不斷的變化著。即使在大力保護稀有動物的現代社會,大概每4-7年就會有一個物種滅絕。

研究古生物體系,其實也在研究人類自己,通過這項研究能探究出許多其它的問題。只有更好的了解人類歷史,才能讓歷史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

探索古生物的種種繁瑣而乏味,只有真正熱愛這項工作的人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在枯燥的崗位上做出不朽的成績。而一個人的力量到底能有多大?

與恐龍結緣

邢立達於1982年出生,祖籍廣東潮州。他的家庭是真正的書香門第,祖父是特級語文教師,祖母是數學教師,父母都是大學時期的高材生。

有著如此優越的先天條件,刑立達自然也非常優秀,學習成績非常優異。與其它孩子一樣,邢立達自小也對恐龍非常感興趣。但是他對恐龍的喜歡並不止步於書籍,而是試著探索書籍以外的恐龍相關知識。

高中時期,他隨同國內恐龍學者董枝明教授前往雲南野外考察,挖掘恐龍化石。並在高中時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恐龍網站,對恐龍研究的熱愛一直深藏在他的骨子裡。

但是,高中畢業之後,大學選擇了金融專業,也許是因為金融專業好就業,也許是其它原因,他並沒有選擇與恐龍研究相關的專業。大學畢業後,他在廣東省委機關刊《南方月刊》作記者。

半年之後,邢立達到常州擔任了中華恐龍園科研科普部負責人,從此真正踏上了恐龍研究之旅。在學術上的經驗缺乏讓他決定進一步進修,在恐龍園工作一年之後,他考取了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

2010年考入加拿大艾伯塔大學,師從古從生物學家Philip J. Currie院士和中科院徐星研究員,從事恐龍學研究。回國後在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張建平教授和萬曉樵教授。

發百篇論文

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邢立達不僅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他發現自己對恐龍研究的喜愛也越來越深,終於將自己的愛好發展成為了一生的事業,在恐龍研究領域取得了非常高的成績。

2011年,邢立達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分享自己吃下四千年前的一片猛獁象腿肉,引發廣泛關注,此事引起網友熱議。

2016年時發現了世界上首例恐龍琥珀,並因此入選2016年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

2017年獲得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六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這樣的成績足以說明邢立達在恐龍研究領域的成績。

博士生畢業之後,邢立達留在了母校中國地質大學。早在大學期間,邢立達就開始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恐龍書《恐龍之最》,並多次在各大刊物發表了大量的古生物科普類文章,因此被吸收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之後又陸續出版了多本恐龍書箱。

除此之外,邢立達還有一項傲人的成就,截止到2016年,邢立達已經完成了133篇科研論文,其中有99篇發表在了SCI上。作為國際公認的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SCI的權威性可想而知,被SCI收錄的論文將供全世界學者查看並檢驗。

在2016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中,中國地質大學由原來的100名開外直接上升到第72名,官方對此的解釋是,由於邢立達畢業後留校,所以使得中國地質大學的排名猛漲。

作為一名三十多歲的年輕學者,竟然以自己團隊的成就讓母校的排名上升幾十個名次,足見他在行業中取得的成績太過優秀。

恐龍研究現狀

其實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恐龍大國,有記載表明,恐龍化石很早就被發現過了,新的恐龍數據也在不斷的挖掘之中。中國關於恐龍研究開始於1902年,如今100多年過去了,中國在恐龍研究領域的成績有目共睹,成為了世界古生物學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恐龍也是研究歷史,研究我們的地球。到目前為止,中國發現的恐龍各類佔到了世界已發現各類的九分之一,除了先天因素之外,我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考古人才,以一流的研究技術,推動著世界恐龍研究事業的發展。

邢立達作為整個團隊中比較突出的一員,正以自己的專業素養帶領更多的學子,向這個方向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在恐龍領域的研究將更加深入。

吃4000年前猛獁肉,發百篇SCI,以一己之力讓母校排名猛漲的邢立達,是中國優秀學者的一個縮影,正是由於多個行業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才讓我們的祖國在各個行業與世界看齊,也許還有落後的地方,但是只要有鑽研精神,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只會越來越高。

除了專業方面的研究,邢立達還創作了恐龍有關的科幻小說,他將自己對恐龍研究的喜愛發揮到了極致。不僅專業,而且一直運用自己的方式為社會科普恐龍知識,讓更多的人們了解恐龍。

作為一名年輕的學者,他用自己的專業影響了許多愛好恐龍的普通人,也用自己的專業引領更多的年輕學子從事這方面研究,讓個人魅力盡情綻放。

小結:

將愛好當作是終生事業,並能解決基本所需是每個人的願望,但是願望也許在生活重壓之下無法實現,如果是這樣的話,當成是業餘愛好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邢立達一般讓夢想成真。為了作研究吃4000年前的猛獁象腿肉,發百篇SCI,一己之力讓母校排名猛漲,無論工作有多忙,將科普作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不僅研究恐龍,還將恐龍知識講給普通人,這樣才能達到研究真正的意義。

畢竟,恐龍對於孩子們的吸引力太大了,正如他小時候深愛恐龍一樣,他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比以往更了解恐龍。

相關焦點

  • 邢立達:吃4000年前猛獁肉,發百篇SCI,一己之力讓母校排名猛漲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中國一位研究恐龍的青年古生物學家—邢立達。恐龍達人邢立達與恐龍的深厚緣分邢立達1982年出生在廣東省潮汕市,他們家一直以來都是書香門第,祖父和祖母都是特級教師,父母也都是大學的高材生。所以邢立達從小就接受著良好的教育,學習更是積極主動。
  • 邢立達:吃4000年前猛獁肉,發百篇SCI,讓母校排名擠進亞洲百強
    邢立達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是2011年,他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分享吃下了四千年前的一片猛獁象腿肉,他吃下後還和網友們分享了象腿肉的味道:口感很粗糙,甚至有點像野豬肉。因為這一舉動邢立達吸引了很多的粉絲,引起了巨大的討論。
  • 邢立達:吃4000年前猛獁肉,發百篇SCI,讓母校排名擠進亞洲百強!
    但考古界裡也有一位青年領先者,他主要是研究恐龍方面的古生物學,他的研究比起其他人的研究要快的多,短短的時間裡他發表了近百篇SCI,他就是青年古生物學家邢立達。
  • 吃4000年前猛獁肉?這位「恐龍達人」,憑一己之力讓母校排名猛漲
    之後的邢立達還前往了成都理工大學進修研究生學位,後來又到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地質研究所一心研究恐龍。在2013年的時候,邢立達攻讀中國地質學院博士學位,開始系統地從事研究恐龍方面知識。那什麼時候邢立達開始走入大眾視野的呢?
  • 邢立達:4000年前吃猛獁肉,發表100篇文章SCI
    當年輕的邢立達和許多男孩非常喜歡恐龍時,認為恐龍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動物,不同於普通的孩子,邢立達真的讓這成為一種愛好。高中時,邢立達跟隨國內恐龍學者董枝明教授到雲南野外發掘恐龍化石,並在高中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恐龍網站。在大學裡,邢立達沒有選擇與恐龍相關的古生物學專業,為了將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邢立達選擇了金融專業。
  • 一百多篇SCI的邢立達翻車了?撤稿被誇?「學術圈」的另類粉圈化
    可能有不少人都看過那篇經典的「以一己之力提高地大排名」的文章,100多篇SCI這可真的太牛逼了。邢立達於3月份以一作身份發表的Nature世界最小恐龍在最近被編輯撤稿,由此引發了不少討論,而邢立達發表撤稿的微博下,「支持」、「有擔當」的評論不少見,有些粉圈的味道了(目前大部分評論已被刪除)。
  • 他是吃過猛獁肉的中國科學家,如今「後遺症」讓他成這樣
    擁有獵奇心理和徵服欲的人類,自古以來都對奇形怪狀的生物情有獨鍾,吃鱷魚、蝙蝠、果子狸……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還有人吃過猛獁肉。猛獁也就是我們以前在新聞上見過的猛獁象,雖說曾經是象群眾中最大的一族,猛獁象滅絕的時間卻也很早。
  • 1500萬頭猛獁象沉睡凍土,千年殭屍猛獁肉成「美食」,象牙成寶貝
    而專家們又在西伯利亞北部等地區的凍土層下發現了不完整的猛獁象,研究者表示:1500萬頭猛獁象沉睡凍土下,而千年殭屍猛獁肉成「美食」,象牙成寶貝!猛獁象是一種長毛象,同時也是一種能夠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它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象之一,其中最大的猛獁象體重能達到12噸左右。它們身強體壯,粗壯的腿已經不稀奇,令人稀奇的是它們的嘴部長出一對彎曲的大門牙,雖然很不協調,但卻十分美觀!
  • 唯一敢吃猛獁肉的人,最後意猶未盡說了7字,網友:不愧是廣東人!
    據史料記載,猛獁象中最大的品種是草原猛獁,身高大約3米5左右,個別猛獁象的身高甚至可以達到4米,十分驚人。大學畢業後的邢立達繼續追尋自己的夢想,他在擔任了大半年的文化板塊記者後,得以成功進入中華恐龍園,就任科研科普部負責人一職。
  • 最牛廣東人邢立達:直播吃12000年前的猛獁象肉,邊吃邊淡定吐槽
    :凍了這麼長時間的肉到底還能吃嗎?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不用擔憂,因為廣東就有這樣一位奇人,竟然吃了冷凍了12000年的猛獁象肉,非但毫髮無傷,還淡定的說了七個字,令人讚嘆! 結緣古生物學 1982年,邢立達出生於廣東潮汕的一戶書香門第。祖父為特級語文教師,祖母為數學教師,父母也是各行的翹楚。
  • 最牛廣東人邢立達:直播吃12000年前的猛獁象肉,邊吃邊淡定吐槽
    凍了這麼長時間的肉到底還能吃嗎?試吃猛獁象肉要說邢立達真正被我們所熟知,是從2011年網絡直播吃猛獁象肉那件事情開始。相信大家一定看過《冰河世紀》那部電影吧,這部電影猛獁象呆萌可愛。邢立達聽此機會,竟然從西伯利亞運來了一些腿肉,準備和兩個小夥伴們開始烹飪。由於這條象腿,距今已經有12000年的歷史了,如此長時間的凍肉不知是否會對身體有害。為防止肉質中含有細菌,邢立達在吃猛獁象肉前,先給自己服用了抗生素。
  • 邢立達:憑藉一己之力讓這所211大學力壓985,衝進亞洲高校前120
    可以看到直播行業的確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其中吃播更是層出不窮,有吃銀行卡的、有喝花生油的、有吃螞蚱蝗蟲的等等。但是如果要輪到吃播始祖,他應該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比。因為他不僅最早,而且還吃的是已經滅絕的猛獁象肉。猛獁象屍體2011年,正在加拿大讀書的邢立達,和2個同伴烹飪4000年前的猛獁象腿肉,下午4:00在微博同步直播。
  • 論文發《自然》後被撤稿,冷僻的古生物學界,如何殺出了網紅科學家邢立達?
    7月22日,網紅科學家邢立達作為第一作者的一篇文章在《自然》發表後4個月被撤稿讓他作為學者的身份被重新探討和審視冷僻的古生物學界,殺出了熱門的古生物學家邢立達。2018年,一篇自媒體文章有這樣一段話廣為流傳:能在SCI上發近百篇論文,連很多搞了五六十年的老教授都做不到……更不可思議的是,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2016年中國大陸學校排名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升至12位……後來大家一查才發現,原來是因為邢立達博士當年畢業並留校。邢立達就職的中國地質大學官方微博轉發了這篇文章。
  • 恐龍達人邢立達:成了「網紅」的古生物專家
    這固然是因為作者在恐龍學術研究以及愛好者圈的地位和知名度,作為第一譯者的邢立達也給該書增添了不少熱度。說起邢立達,對於一般讀者而言,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在古生物學界和恐龍愛好者圈,這可是個響噹噹的名字。他在SCI上發表近百篇論文,以一己之力提高了中國地質大學排名,翻譯出版近百本古生物科普書籍,他是高產的古生物學者專家。
  • 穿越地雷密布的火線,深入緬甸礦區,真學霸邢立達把古生物搬上網
    在SCI(國際上被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上,發布了近百篇文章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副教授邢立達,被網友稱為「真學霸」、「憑藉一己之力提升母校排名」,和翟天臨一起被頂上了熱搜。琥珀,這種可追溯到億年前的古老化石,火了。由邢立達擔任科學顧問的淘寶琥珀店鋪——「龍隱虎魄」,粉絲直接翻一番。
  • 唯一吃過1.2萬年前猛獁肉的廣東人,網友問好吃嗎?他冷冷回答
    那麼邢立達教授無疑是遊戲歐皇榜單上的第一名,作為一名大學專業為金融。畢業後才踏進古生物研究圈的研究者,他的運氣大約可以說是祖師爺賞飯吃。 別的古生物研究專家,發現化石就是看運氣。同一個化石點,有的人可以去尋找卻只能是空手而歸,而有些人隨便一撿就是個大發現。而邢立達是不論刻意不刻意,他總是可以找到稀奇古怪的化石。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據鄧博士的ResearchGate(一個科研社交網絡服務網站)顯示,鄧博士目前已經發表文章82篇。其中一篇發表在EJSO上的文章入選了ESI前1%高被引論文(谷歌學術顯示該論文已被引25次)。因為不同類型的SCI撰寫難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樣,綜合來看,三年一作發46篇SCI是一個可以做到的事情。網友爭議的點主要集中在鄧博士發表的文章類型和文章質量。
  • 「恐龍獵人」邢立達:收穫琥珀、論文和爭議
    2018年,一篇自媒體文章有這樣一段話廣為流傳:能在SCI上發近百篇論文,連很多搞了五六十年的老教授都做不到……更不可思議的是,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2016年中國大陸學校排名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升至12位……後來大家一查才發現,原來是因為邢立達博士當年畢業並留校。邢立達就職的中國地質大學官方微博轉發了這篇文章。
  • 邢立達 | 把每一條知識都講成段子
    在生活中,邢立達是一位古生物學者,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副教授;粉絲眼裡,邢立達是著名的嚶嚶怪,日均發微博十幾條,在《少年得到》 有恐龍音頻課程,想到恐龍你就想到了他,線上粉絲數量 34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