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水世界 海平面上升10米後地表樣貌引猜想(1)

2020-12-01 中華網


如果海平面上升7.5米,美國的城市將沉浸在汪洋中

    從 10~59釐米到26~81釐米,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新一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對海平面上升幅度的預測又進了一步。儘管由於科學預測本身的不確定性以及國際政治的幹預,學界關於氣候變化的走勢認識並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近半個世紀來,地球的確變暖了,冰川正在加速消融,海平面上升恐將難以遏制。

    到2100年,隨著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太平洋地區也許將出現諸多「流浪之國」,那裡的人們將不得不背井離鄉,去重新尋找、購買土地。

    9月2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早上10點,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AR5)自然科學基礎部分的決策者摘要報告發布。「本世紀末海平面上升最高可達81釐米」的預測,再一次向人們描繪了一個越發「殘酷」的未來。

    與大氣溫度變化趨勢相匹配

    自1950年以來,地球海平面的上升速度高於過去兩千年。1901年到201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9釐米。而根據科學家對南極和格陵蘭島冰蓋消融的研究進展,IPCC在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指出,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很可能上升26~81釐米。該數據高於2007年IPCC在上一次報告書中預測的 10~59釐米。

    自從海洋形成以來,由於海水體積逐漸增加,海平面在總體上是逐漸上升的。而引起海面變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球本身的構造運動和氣候的波動。

    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院教授王汝建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目前,科學家認為,影響海平面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氣候變化引起的大陸冰蓋、冰川(包括山谷冰川)的停積、消融,以及海水受熱膨脹。

    事實上,根據最近地質歷史時期海平面的變化,也就不難發現,全球範圍的海平面變化的確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反映。

    當冰期來臨時,氣候變冷,引起大陸冰蓋和冰川擴展,使大量水體以固態形式儲存於極地和其他大陸的山地,必然導致海平面降低,海洋面積減小。王汝建說,在大約1.8萬年前的末次冰期最盛期,海平面比現在低約120米,當時的臺灣海峽幾乎與大陸相連。

    而在間冰期中,冰蓋和冰川強烈消融,又引致海平面迅速上升,最高時,海平面比現在超出10米,甚至更高。

    儘管目前IPCC的研究人員還無法完全解釋所觀測到的海面上升現象,但它的變化與大氣溫度變化趨勢相匹配是毋庸置疑的。

    IPCC預測存爭議

    IPCC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對全球變暖的影響程度已經從最初的50%上升到了95%以上。1880年到2012年,全球海陸表面平均溫度呈線性上升趨勢,升高了0.85攝氏度;2003年到2012年平均溫度比1850年到1900年平均溫度上升了0.78攝氏度。過去30年極有可能是近800年到1400年間最熱的30年。而到本世紀末,全球變暖的增幅在1.5至4.5攝氏度之間,最大可能是地表溫度提高2攝氏度。未來,如果全球變暖的幅度繼續擴大,海平面的上升幾乎是不可遏制的。

    但是,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祝從文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IPCC將全球變暖幾乎全部歸結於人類溫室氣體的排放,可氣候系統的複雜性決定了,預測全球氣候不能僅僅考慮溫室氣體的單一作用。太陽活動、海洋變化、火山運動等都將影響氣候變化的實際結果。

    他指出,最近幾年來,歐洲、亞洲冬天特別冷,夏天特別熱,極端氣候事件頻發。例如今年,我國長江流域經歷超長時間的高溫,北方卻持續降水、洪災,與此前全球變暖導致的南澇北旱的狀況有所區別。「這類似於我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情況,雨帶不斷往北走,也意味著北方的溫度在下降。」

    祝從文還透露,最近10年,亞洲北部、北美北部的變暖速率相較於過去十年呈減緩的趨勢,學界也一直存在關於全球氣候變暖趨緩的聲音。因此,他認為,儘管氣候變暖是事實,人們還是無法完全根據原先的變化速率準確預測未來的氣候情況。

    「氣候變化是波動的,而非線性趨勢。所以,依此預測的海平面上升幅度也許並沒有人們擔心的那麼大。」祝從文坦言,假設海平面上升,意味著海水的熱容量增加,它通過吸收更多大氣的熱量,可以反過來減緩氣候變暖。「如果考慮海洋的負反饋作用,氣候與海平面的變化將更為複雜。」

相關焦點

  • 未來水世界:海平面上升後的地球(組圖)
    從 10~59釐米到26~81釐米,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新一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對海平面上升幅度的預測又進了一步。儘管由於科學預測本身的不確定性以及國際政治的幹預,學界關於氣候變化的走勢認識並不一致。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
    全球變暖問題已經日漸突出了,而全球氣候變暖引發的最大問題,就是兩極冰川融化,一旦冰川融化就會變成水,這樣一來,海裡面的水就會變多,然後導致海平面上升。海拔在10米以下的城市:臺北9.0米,南京8.9米,廣州6.6米,上海4.5米,寧波4.2米,天津3.3米。如果海平面真的上升66米的話,那麼這些城市基本上就已經完了,當然如果有進行一系列的防護措施,也許不會有什麼問題。
  • 200年後東京將消失? NASA:海平面上升至少1米(圖)
    美國宇航局(NASA)地球科學部主任弗雷裡赫說,海平面上升對全球有「深遠的影響」,而全球有超過1.5億人居住在高出現有海平面不到一米的地方,其中大多數住在亞洲。他說,一些地勢較低的美國州屬如佛羅裡達州以及世界主要城市包括新加坡和東京,都面臨著消失的威脅。「一些太平洋島國可能會完全消失。」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哪些省會城市會消失?未來人類何去何從?
    海平面上升對我國影響根據前段時間科學家統計的數據來看,如果地球上的冰川全部融化後,會導致地球海平面上升66米的高度,這一個高度會淹沒地球上大部分地區,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後,我國會有哪些城市消失呢?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簡單的舉例,在這些城市中包括主要省會城市,究竟有誰上榜呢?
  • 海平面上升跟海水膨脹有關係?科學家:未來升高極限或將達55米
    例如,簡單的物理學告訴我們,當水變暖時,就會膨脹。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海水因為升溫而發生的熱膨脹是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原因之一。在未來這種熱膨脹將會一直繼續下去,但還有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可能會導致未來海平面發生真正劇烈的變化:全球溫度上升,世界冰川和冰蓋的融化會向海洋釋放大量的單水。
  • 海平面上升0.6-2.1米米後,威脅至少3億人,整個世界都變了
    最新數據稱海平面上升:本世紀威脅至少3億人選稿與編輯:陳愛民10月29日,據外媒報導,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本世紀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地區,將威脅3.4億至4.8億人口,大多分布在亞洲國家。
  • 海平面上升或將由幾十釐米升至幾十米
    10倍   2007年,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引起了一場風暴,他們發表了對隨著全球變暖,海洋將以多快速度膨脹的最佳評估結果。他觀察了海平面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的年上升率,並與其大氣溫度相匹配。他發現了一個簡單的關係:大氣越暖,海平面上升越快。2007年,他的模型預測到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1.4米到3米,但當時這一結果並未被IPCC融入到報告之中。   這樣的「半經驗模型」的優勢在於:它們精確地模擬了已經發生的海面上升情況,而且並不需要對它是如何以及為何發生有全面的了解。
  • 新研究:海平面上升7米或更近了,60米後的中國城市會怎麼樣?
    按照公開的數據來看,如果面積達170萬平方公裡的格陵蘭島冰蓋全部融化,那麼最高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7米,如今雖然我們還沒看到這個情況,但是隨著地球的變暖,這個升溫的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7米或更近了,並且科學研究者們已經重新修正了海平面上升的預期,最新的數據是——預測到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至18釐米,這比之前預測的記過高出了10釐米,這也間接地給我們說明了,升溫是更加的強了。
  • Jared Green:未來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範圍圖
    來源:景觀中國網 世界領導人開始認真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但在這個世紀和未來我們依然面臨著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巨大危機。
  • 科學家警告:美國東海平面加速上升,2200年全球海平面或上升10米
    其中路易斯安那州的墨西哥灣沿岸、德克薩斯州的加爾維斯頓和羅克波特位居前列,羅克波特是所有32個監測站中海平面上升最快的。預計到2050年,海平面將比1992年高0.82米。相對海平面下降的五個站點則位於美國西海岸,其中四個站點位於阿拉斯加,但這是由於沿海山脈的隆起使海平面相對於陸地急劇下降。
  • 海平面:我上升66米後中國的一線城市有些會消失
    水的來源渠道很多,首先就是南北極地區的冰川,然後也有山地冰川,高山冰川等。整體而言,冰川融化之後的水是佔據了主要部分,所以說氣溫在引發它們的加速融化,從而影響到了海平面的一個問題。,所以說冰川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是越來越快,同時上升之後,海平面的影響肯定是不斷的提升。
  •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什麼?海平面上升有什麼後果?
    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沒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區 使風暴潮強度加劇頻次增多。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已無法避免上升至少1米。,其中後4次波峰為高於現今海面的高海面時期。  19世紀氣候變暖以來,海平面上升速度為平均每百年0.10-0.15米。即10000-8000年前期間海面上升速度是其近26倍,因此10000-8000年前期間地殼均衡的強度也應該是26倍。
  • 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為什麼世界各地海平面上升速度不一樣
    你一定聽說過由於全球變暖海平面正在上升。威脅著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區。部分原因是極地上的冰正在融化並流入海洋,海洋中上層的水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膨脹。我們有一種稱為驗潮儀的設備,它們測量的只是潮汐的每日漲落,如果你關注長期變化,如果你觀察足夠多的驗潮儀,你會發現海平面確實在上升。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速度上升。為什麼會這樣?這些差異背後的一些因素相當簡單。你可能會想到水漲得到處都是,就像你在給浴缸加滿水一樣。但那實際上是錯的。例如,土地本身可以移動。
  • 全球氣候異常,海平面若上升10米,哪個國家最受影響?
    據《環球網》2018年報導,世界84位科學家參與的一份調查活動,調查報告在當年6月13日的《自然》期刊上發表,報告結論是過去5年來南極洲冰川的消融速度是之前的三倍,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全球海平面上升將是個大概率事件。
  • 海平面上升超預期?專家:2100年海平面上升或超過1米
    很明顯,上面我們說到氣候,那降低氣溫的上升才可能達到海平面不上升的「可能性」。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數據指出,在2019年,全球的平均氣溫已經達到了有史以來第二高溫時期,而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創下了新高,這說明我們仍然沒有達到排放的目標。同時根據2020年NOAA發布的前幾月數據顯示,1月、2月、3月、4月都是達到了一個新高狀態。
  • 海平面上升66米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海平面到底會上升多少?
    在地球的自然災難之中,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可以說是我們如今或者說未來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因為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這種影響變得是越來越強,並且在2019年和2020年的時候,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國家宣布海平面危機問題,甚至有島嶼已經完全消失了,所以說海平面的影響已經是一個事實的存在,而不是我們說說就算了的。
  • 《氣候變化綠皮書》:世紀末上海相對海平面上升可能超1米
    綠皮書指出,本世紀末,上海相對海平面上升有可能超過1米,這將對上海社會經濟等產生顯著影響。  綠皮書指出,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海平面出現加速上升趨勢,近30年是全球海平面上升最快的階段。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分布不均,我國東南沿海海平面上升顯著,近5年來上海海平面上升明顯加速;預計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最低幅度為0.3米,最高上升幅度可能超過1米,極端上升幅度可能超過2米;由於全球海平面上升與地面沉降疊加等因素,上海本世紀末相對海平面上升有可能超過1米。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哪些一線城市將會消失?
    中國有哪些城市會在海平面上升66米後消失?幾乎全世界最發達的地區都靠近海岸線,原因很簡單,城市的發展需要貿易,而海運是成本最低的運輸途徑,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港口都有無可替代的地位!那麼海平面逐漸上升,會如何呢?海平面上升10米海平面只要上升10米,江蘇大部和山東部分地區已經淹沒水下了,包括杭州和蘇州以及上海,青島與連雲港,還有天津、濱州和滄州以及大連!
  • 網絡地圖告訴你,海平面每上升1米,全球都會有哪裡被淹
    NASA最新的研究顯示,海平面上升的實際情況,可能比之前最主流的模型預測結果更加可怕,因為模型沒有完全考慮到冰川的破碎和融化情況。
  • 海平面持續上升,當上升到66米左右,會有哪些城市消失?
    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一個事實,尤其是今年多個國家都突破歷史高溫,甚至今年有可能會成為歷史上的最熱年,在這種情況下極寒地區冰川開始融化之路,讓原本依靠冰川生存動物,失去了自己的家園,沒有了家園的它們只能面臨滅絕,除此之外人類沒能逃過冰川融化的影響,冰川融化後會吞沒一些海平面低的城市,最近幾天科學家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