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開始學習靜電學客觀是存在較大困難的,學生滿眼迷茫,教師滿腹困惑。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學習困難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
1,初中課本上這部分知識太少,學生學習沒有較好的基礎。
2,生活中的經驗更少。誰能看到正負電荷?誰又能見到電子的移動?靜電學中的力學問題生活中也難以呈現。所以學習主要停留在理論分析上就是難度。
3,藉助電學實驗相對也比較困難。它不像力學實驗,條件要求不高,易做易觀察;電學實驗要求的條件極高,不說別的保持帶電體電荷不變就很難做到(一般用恆定電流場來模擬靜電場),定性實驗還可,定量幾乎無法完成。
在這種情況下師生該如何應對呢?
一,充分搜索已有的「靜電學」知識,為「開頭」作好儘可能的鋪墊。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然界中就只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正負電荷間有相互作用力,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物質有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3,絕緣體和導體的區別。絕緣體和導體中的正電荷(原子核)都是不能動的;區別在核外電子,絕緣體中的電子也是不能動的,而導體中的電子能夠移動稱為「自由電子」。
二、既然靜電學客觀上以理論分析為主,那我們教學中就要注重分析的邏輯性和嚴密性。
三、既要重視利用高一的知識,又要重視與高一知識的不同及變化。
比如,庫侖力與萬有引力大小的公式高度相似,可以利用萬有引力公式來理解和記憶庫侖力公式,但是萬有引力是引力,方向在連線上指向內的,庫侖力有引力也有斥力,方向也在連線上可以指向內,也可指向外。再如,高一力學中的動力學觀點及能量觀點,完全適用於靜電學中的力學問題,只是增加了電場力及電場力做功,增加了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係。
四、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物理本身就是一門實驗科學。
雖然電學實驗不好做,但我們仍應該克服困難去完成,能做則做,不能定量就定性。好在科技的迅速發展,不僅有助實驗效果更成功,還可通過製作圖畫、動畫更好地展現電學中的客觀現律,幫助學生認識理解、掌握運用。
希望新高二的同學們,一定要堅定信心,勇敢面對,烏雲過後豔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