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元素的作用和優缺點
NCM622材料結構示意圖
引入3+Co:減少陽離子混合佔位,穩定材料的層狀結構,降低阻抗值,提高電導率,提高循環和倍率性能。
引入2+Ni:可提高材料的容量(提高材料的體積能量密度),而由於Li和Ni相似的半徑,過多的Ni也會因為與Li發生位錯現象導致鋰鎳混排,鋰層中鎳離子濃度越大,鋰在層狀結構中的脫嵌越難,導致電化學性能變差。
圖中(b)給出了Ni和Li的混排示意圖
引入4+Mn:不僅可以降低材料成本,而且還可以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但過高的Mn含量會容易出現尖晶石相而破壞層狀結構, 使容量降低,循環衰減。
三元材料高PH影響?
我們都知道,高Ni三元材料是未來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應用方向,可是為何一直用不好呢?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材料鹼性大,漿料吸水後極容易造成果凍。其對生產環境和工藝控制能力的要求,我們壓根就用不好。降低表面殘鹼含量對於三元材料在電池裡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高Ph來自於哪裡?這是因為三元材料合成中鋰鹽過量,多餘的鋰鹽在高溫煅燒後的產物主要是Li的氧化物,與空氣中的H2O和CO2反應再次生成LiOH和Li2CO3,殘留在材料表面,使材料的pH 值較高。
此外,在高Ni體系中由於化合價平衡的限制,使材料中Ni有一部分以3+的形式存在,而多餘的Li 在材料表面易形成LiOH和Li2CO3,Ni含量越高表面含鹼量越大,勻漿和塗布過程中越容易吸水造成漿料果凍狀。
同時,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殘留的鋰鹽不僅電化學活性較大, 而且因碳酸鋰等在高壓下分解導致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電池的產氣現象。
如何降低三元材料的PH?
一般從源頭來控制前驅體的PH和生產環境,降低鋰鹽比例,調整燒結制度,讓鋰能快速擴散到晶體內部。對材料水洗,然後二次燒結降低表面殘鹼含量,但相應的會損失一部分電性能。表面包覆也是降低三元材料表面殘鹼含量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