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NCM材料在循環過程中交流阻抗變化

2020-10-15 新能源Leader

三元材料相比於傳統的LCO材料具有更高的容量和更好的循環壽命,因此隨著動力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三元材料(NCM)快速崛起,成為目前主流的動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之一。三元材料在循環過程中也會持續的發生衰降,這種衰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界面阻抗的抗持續增加,導致電池極化增加;2)正極活性物質損失,引起電極容量衰降。

近日,中科院檢驗檢疫研究院的Haiqing Xiao(第一作者)和Hua Bai(通訊作者)等人對NCM電池在循環過程中交流阻抗特性的變化進行了研究,測試結果表明隨著充放電電流的增大,電池的衰降速度也明顯增加。

鋰離子電池的阻抗主要由歐姆阻抗、界面膜擴散阻抗、電荷交換阻抗和固相擴散阻抗等基本構成,這些阻抗對與頻率的響應速度不同,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輸入不同頻率電壓信號或電流信號的方式,測量鋰離子電池內部不同的阻抗信息。

實驗中作者採用天津力神的18650型NCM鋰離子電池作為研究對象,該電池的額定容量2.5Ah,其正極材料為NMC532,負極為石墨。根據充放電電流的不同作者將這些電池分為四組,

下圖展示了不同充放電電流的四組電池的循環數據,從圖中能夠看到充放電電流對與電池的循環壽命具有顯著的影響,例如充放電電流都較小的a組電池具有最好的循環壽命,循環600次後容量保持率約為86%,而充放電電流增加到1.25A後電池的循環壽命有所降低,60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率約為82%,僅將放電電流增大到1C,則電池的循環壽命會顯著降低,在400次循環後就降低到了75%,而充放電電流都增加到1C,則電池的循環壽命急劇降低,在5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率就降低到了80%以下,100次循環後就降低到了60%以下。

為了模擬鋰離子電池在交變信號下的響應,作者設計了下圖所示的等效電路,其中L用來描述電池的電感特徵,Rs則用來描述一個總的歐姆阻抗,R1則用來描述Li+在SEI膜中的擴散阻抗,R2則表示電極/電解液界面的電荷交換阻抗,W則表示Li的固相擴散阻抗,Cint則表示Li積累對於低頻區的影響。

下圖為根據上述的等效電路對於鋰離子電池的交流阻抗擬合的結果,從圖中能夠看到擬合結果與實際測量結果符合的非常好,表明上述的等效電路能夠較好的反應鋰離子電池內部的阻抗特性。

下圖展示了a-d四組實驗電池不同SoC狀態電池歐姆阻抗隨循環次數的變化趨勢,從圖中能夠看到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加,整體上所有的電池的歐姆阻抗都是呈現緩慢增加的趨勢,而充放電電流最大的d組電池歐姆阻抗主要分為幾個階段,其中0-100次,歐姆阻抗增加較為緩慢,100-200次電池的歐姆阻抗開始快速增加,在200次以後,歐姆阻抗增加的速度又變的較為緩慢。Rs變化特徵與鋰離子電池容量的衰降具有相似的規律,因此我們可以根據Rs值的變化對電池的SoH值進行預測。

下圖為不同SoC狀態下的界面膜阻抗R1隨循環次數的變化曲線,從圖中能夠看到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加,整體上電池的界面阻抗是呈現增加趨勢的,但是兩者並非嚴格的正相關。而電荷交換阻抗R2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加則是呈現先降低後升高的趨勢,在循環100次後,電池的電荷交換阻抗增加速度會大大增加,同時電池的電荷交換阻抗受到荷電狀態狀態的影響很大,在0%和20%SoC狀態下的電池的電荷交換阻抗要明顯高於高SoC狀態。

Haiqing Xiao的研究表明隨著充放電電流的增加,NCM體系鋰離子電池的衰降也會顯著的增加,通過EIS分析可以發現,歐姆阻抗Rs與循環過程中電池容量的衰降呈現明顯的相關性,可以用來對電池的SoH狀態進行預測。

本文主要參考以下文獻,文章僅用於對相關科學作品的介紹和評論,以及課堂教學和科學研究,不得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Features of the Lithium Nickel Manganese Cobalt Oxide Based Lithium Ion Batteries During Cycling,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526 (2020) 012069, Haiqing Xiao, Ziqiang Tao, Hong Bai, Hongwei Wang, Yanling Fu, Nianpeng Si, Hua Bai

文/憑欄眺

相關焦點

  • 熔鹽法再生修復退役三元動力電池正極材料
    隨著Li+的流失,過渡金屬陽離子(如Ni2+)開始在層間遷移,在反覆充放電過程中發生變化,緩慢地引起不可逆的相結構變化。鎳鈷錳酸鋰晶體結構由原先的層狀結構相變為一種尖晶石和巖鹽相的混合結構。這些晶體結構的變化會使部分鋰離子在晶體結構內部不能自由的嵌入脫出從而導致比容量衰減嚴重以至失效。
  • 硫基電解液能夠提升NCM/石墨電池的循環性能
    (文章來源:新能源Leader) 隨著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的不斷增加,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材料逐漸取代了磷酸鐵鋰材料,在為電動汽車帶來更好的續航裡程的同時,三元材料在循環過程中也存在過渡金屬元素溶解、應力累積和顆粒表面晶體結構相變等問題,導致三元體系的鋰離子電池在循環壽命上相比於磷酸鐵鋰體系電池有著不少的差距。
  • 硫基電解液提升NCM/石墨電池循環性能
    隨著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的不斷增加,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材料逐漸取代了磷酸鐵鋰材料,在為電動汽車帶來更好的續航裡程的同時,三元材料在循環過程中也存在過渡金屬元素溶解、應力累積和顆粒表面晶體結構相變等問題,導致三元體系的鋰離子電池在循環壽命上相比於磷酸鐵鋰體系電池有著不少的差距。
  • 鋰離子電池的交流阻抗分析方法
    鋰離子電池電池的主要反應過程可以分為電子傳導、Li+在電解液內的擴散、Li+在電極/電解液界面處的電荷交換和固相擴散等過程,通常這些過程會混雜在一起,難以進行區分,而交流阻抗為區分這些阻抗提供了很好的手段。交流阻抗的基本原理是對電池施加一個從高頻至低頻變化的正弦波電壓信號或電流信號,根據輸出的電流或電壓信號對電池的阻抗信息進行分析。
  • 改性 從三元前驅體材料開始
    噴霧熱解法將可溶性金屬鹽和沉澱劑在噴霧乾燥器中進行霧化,然後乾燥,此方法合成出的材料顆粒大小比較一致,化學成分分布比較均勻,工藝比較簡單,容易實現,且耗時短,是工業生產正極材料的方法之一。ZHANG Qiyu等用Mn(NO3)2對Ni0.8Co0.1Mn0.1(OH)2進行預氧化的處理,其中正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容量保持率從79.04%提高到90.73%,交流阻抗也大大減小。
  • 【實用乾貨】循環伏安與交流阻抗測試及其分析方法
    EIS乾貨,秒懂交流阻抗譜原理和分析擬合技能鋰電池的EIS圖中每個頻段對應的阻抗分別代表什麼超實用丨Tafel數據處理和Zview對ESI數據擬合教程乾貨丨秒懂電化學交流阻抗(EIS)以及ZSimpWin軟體擬合
  • 【乾貨】NCM111材料失效分析:過渡金屬元素溶解
    NCM111材料是技術最成熟,也是較為常用的三元材料,NCM111材料具有成本低,合成工藝簡單,倍率性能好等優點,因此被廣泛的應用於電動工具和電動汽車等領域。特別是近年來,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迅猛,因此市場對三元材料的需求呈持續上升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僅力神一家每年對三元材料的需求就高達2000噸以上。
  • 【乾貨】聊聊三元材料的幾個問題點
    引入3+Co:減少陽離子混合佔位,穩定材料的層狀結構,降低阻抗值,提高電導率,提高循環和倍率性能。但過高的Mn含量會容易出現尖晶石相而破壞層狀結構, 使容量降低,循環衰減。三元材料高PH影響?我們都知道,高Ni三元材料是未來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應用方向,可是為何一直用不好呢?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材料鹼性大,漿料吸水後極容易造成果凍。其對生產環境和工藝控制能力的要求,我們壓根就用不好。
  • 交流阻抗在商業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交流阻抗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鋰離子電池無損檢測方法,在鋰離子電池的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等效電路的擬合我們可以獲得電池內部的界面阻抗特性。作為一種強大的測試工具,EIS可以用於對電池壽命預測,健康狀態評估等方面。
  • 如何用交流阻抗數據確定鋰電材料的擴散係數?
    作為衡量Li+在活性物質內部擴散速度快慢的關鍵參數——固相擴散係數也就成為衡量一款材料倍率性能的關鍵,但是獲取材料的這一參數並非簡單的事情。通常來說,計算活性物質固相擴散係數的方法主要有恆電位滴定、恆電流滴定和交流阻抗數據等方法。
  • 鋰離子電池單晶型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研究與工程化取得重要進展
    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由於各向異性的晶格變化,多晶NMC容易出現晶界開裂,導致二次顆粒發生破碎,比表面積和界面副反應快速增加 (圖1),導致電池阻抗上升,性能快速下降。多晶和單晶NMC正極材料中顆粒破碎及其與電化學性能相關性的示意圖單晶型三元材料內部沒有晶界,可以有效應對晶界破碎及其導致的性能劣化問題,本研究團隊開發一種新型的單晶材料合成工藝,製備出單晶型NMC三元正極材料。本工作採用原位XRD和非原位SEM對製備過程觀測,優化煅燒溫度、鋰化比、水洗工藝等反應參數,製備得到性能優異的622型和811型單晶NMC。
  • 電化學交流阻抗(EIS)如何作圖分析?
    電化學阻抗譜(交流阻抗法)是電化學測試技術中一類十分重要的方法,是研究電極過程動力學和表面現象的重要手段。
  • 三元材料鋰電池容量逐漸衰減 由什麼原因導致?
    目前常用的三元正極材料主要有NMC和NCA,NMC根據各組分的比例又可分為NMC111/532/622/811等,將NMC中Mn元素替換成更為穩定的Al元素就生成NCA材料,兩者都可以看做在LiNiO2的基礎上的摻雜改性,利用兩種材料的鋰電池容量衰減原因基本一樣。
  • Al2O3混摻提升NCM523電性能和安全性
    三元材料,特別是中等鎳含量的NCM523和NCM 622材料是目前主流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三元材料較高的容量顯著提升了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但是相比於穩定的磷酸鐵鋰材料,三元材料在循環過程中容易發生活性物質損失,影響三元電池的循環穩定性。界麵包覆是提升三元材料界面穩定性的有效方法,不過這些方法多數是通過生產過程中的表面處理實現的。
  • LiCoO2電極交流阻抗圖譜詳細解讀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Ryoichi Tatara(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和Yang Shao-Horn(通訊作者)等人分析了LiCoO2材料交流阻抗圖譜中的高頻區半圓和中頻區半圓所對應的界面反應。電極完成組裝後首先利用Li金屬負極對Li4Ti5O12參比電極進行嵌鋰,從而使得參比電極的電勢穩定在1.56V,然後以27.2mA/g的電流密度調節LCO電極到不同的電位,然後對該電池進行交流阻抗測試。下圖b為LCO材料在不同電壓下的交流阻抗圖譜,從圖中能夠看到LCO材料的交流阻抗圖譜主要由高頻區的半圓、中頻區半圓和低頻區的擴散曲線構成。
  • 交流阻抗的測量方法 
    H.Gerischer應用線性電學元件的網絡分析法對於用交流電橋測量電極系統的阻抗譜做了重要的工作,其中採用了等效電路的方法,此後還發現電極過程的法拉第阻抗可以有不同的等效電路形式。60年代初,荷蘭物理化學家J.H.Sluyters在實驗中實現了交流阻抗譜方法在電化學過程研究上的應用。
  • 觀點|交流阻抗相關知識(新手必備)
    )是電化學測試技術中一類十分重要的方法,是研究電極過程動力學和表面現象的重要手段。特別是近年來,由於頻率響應分析儀的快速發展,交流阻抗的測試精度越來越高,超低頻信號阻抗譜也具有良好的重現性,再加上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對阻抗譜解析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就使我們能更好的理解電極表面雙電層結構,活化鈍化膜轉換,孔蝕的誘發、發展、終止以及活性物質的吸脫附過程。
  • 單晶結構如何提升高鎳三元材料循環壽命
    隨著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持續提升,傳統的NCM111、NCM523類三元材料已經無法滿足高比能電池的設計需求,高鎳材料的應用逐漸變的普遍。但是高鎳材料在帶來更高容量的同時,也導致了材料穩定性的顯著降低,特別是在4.2V附近的H2-H3的相變,會引起材料體積的巨大收縮,從而導致顆粒裂紋的產生,從而嚴重的影響了材料的循環壽命。
  • 三元鋰電生命循環究竟是多長?
    而在電池行業,三元鋰電池憑藉著眾多的優勢迅速的佔領了3C、汽車等市場,並逐漸取代傳統鉛酸蓄電池。對於傳統電池來說,三元鋰電池具有壽命長,節能環保無汙染,維護成本低,充放電完全,重量輕等等優勢,在一些宣傳的資料裡,有人認為三元鋰電池壽命長,真的是這樣嗎?它的生命循環周期究竟多少次呢?讓我們來揭開真相。
  • 鋰離子電池交流阻抗圖譜詳細解讀
    1.2扣式半電池阻抗圖譜為了將全電池交流阻抗圖譜中的F1和F2反應過程對應到正負極具體的反應,Pouyan Shafiei Sabet將全電池中的正負極分別進行解剖,然後製作為扣式電池進行交流阻抗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