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基電解液能夠提升NCM/石墨電池的循環性能

2020-11-27 電子發燒友

硫基電解液能夠提升NCM/石墨電池的循環性能

新能源Leader 發表於 2020-04-20 17:20:30

(文章來源:新能源Leader)

隨著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的不斷增加,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材料逐漸取代了磷酸鐵鋰材料,在為電動汽車帶來更好的續航裡程的同時,三元材料在循環過程中也存在過渡金屬元素溶解、應力累積和顆粒表面晶體結構相變等問題,導致三元體系的鋰離子電池在循環壽命上相比於磷酸鐵鋰體系電池有著不少的差距。

電解液是改善三元體系鋰離子電池循環性能的有效方法,法國巴黎第九大學的Benjamin Flamme(第一作者)和Jolanta wiatowska(通訊作者)、Alexandre Chagnes(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種基於3-甲氧基四氫噻吩1,1-二氧化物(MESL)溶劑和LiTFSI鋰鹽的電解液體系,該電解液體系使得NCM111/石墨電池在4.5V截止電壓下仍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循環穩定性。

作者之前的研究表明硫基溶劑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抗氧化性能,但是它們通常粘度較高,導致電解液的電導率較低。為了降低硫基電解液的粘度,作者合成了MESL溶劑。電解液的配製時通過將LiTFSI溶劑到MESL溶劑當中,獲得1mol/L的溶液,並向其中加入FEC。

在電解液中添加FEC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負極的庫倫效率和循環性能,向MESL+LiTFSI電解液中添加1%(體積分數)的MESL後,石墨負極的循環性能和庫倫效率。除了首次充放電因為電解液的分解導致庫倫效率有所降低外,在隨後的循環中電池的庫倫效率都接近100%,表明電解液在負極表面形成的SEI膜很好的抑制了電解液的持續分解。但是石墨負極的容量僅為90mAh/g左右,遠遠低於石墨材料在碳酸酯類電解液中300mAh/g以上的容量。

負極形成的SEI膜質量較差,導致阻抗較高;硫基溶劑粘度過高,因此難以滲入到石墨負極的孔隙之中,因此導致活性物質發揮不充分。

當FEC的添加量為1%時,NCM材料的首次充放電容量為80mAh/g,每次循環平均損失3%的容量,前五次循環的庫倫效率僅為85%-90%,5-25次循環的庫倫效率也僅為95%左右。而當我們將FEC的添加量提高到5%後,電池的庫倫效率大幅提升,並且平均每次循環的容量損失僅為0.7%。

在40℃循環時NCM電池的庫倫效率逐漸降低,這主要是因為電解液在正極表面的氧化導致的,而當溫度降低到常溫後,電解液在正極材料表面的氧化作用顯著降低,因此電池的庫倫效率始終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但是NCM材料在硫基電解液中的容量發揮過低,且循環過程中衰降速度過快,以至於無法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在電解液中添加一定量的共溶劑,降低電解液的粘度,同時保持電解液良好的抗氧化特性,其中酯類溶劑就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XPS分析發現,在不添加FEC的電解液中循環後,NCM材料的Ni 2p、Mn 2p和Co 2p特徵峰的強度出現了輕微的降低,而在添加FEC的電解液中循環後,NCM顆粒表面的過渡金屬元素特徵峰的強度出現了顯著的降低,這些特徵峰強度的變化主要反應了NCM電極材料表面的SEI膜的厚度變化,這一結果表明在不添加FEC的電解液中循環後NCN材料的表面並沒有出現顯著的變化。

在不添加FEC的電解液中循環後,NCM材料表面的C 1s和F 1s的特徵峰並沒有出現顯著的變化,在S 2p上,循環後的NCM電極強度出現了明顯的增加。

在室溫下,添加FEC的電解液中循環後的NCM正極表面則有較為顯著的變化,其中炭黑和PVDF對應的一些特徵峰的強度出現了明顯的降低,這表明材料表面形成了較厚的SEI膜,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C 1s的特徵峰強度變化能夠看到。而S 2p的特徵峰在這裡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不僅強度出現了明顯的升高,還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徵峰。在40℃下循環後,NCM正極材料表面的SEI膜的厚度出現了明顯的降低。

MESL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高電壓電解液材料的選擇,但是在40℃下,仍然會在NCM電極表面發生較為嚴重的分解,從而導致NCM循環性能下降,因此需要配合其他溶劑使用。同時由於其不能在正、負極表面形成穩定的SEI膜,同時其粘度較高,因此不能作為單一溶劑使用,需要配合一些其他低粘度的共溶劑使用。

(責任編輯: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硫基電解液提升NCM/石墨電池循環性能
    電解液是改善三元體系鋰離子電池循環性能的有效方法,法國巴黎第九大學的Benjamin Flamme(第一作者)和Jolanta wiatowska(通訊作者)、Alexandre Chagnes(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種基於3-甲氧基四氫噻吩1,1-二氧化物(MESL)溶劑和LiTFSI鋰鹽的電解液體系,該電解液體系使得NCM111/石墨電池在4.5V截止電壓下仍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循環穩定性
  • 科學家研發出基於高電壓高濃度電解液的鉀基雙石墨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帶領的研究團隊,採用高電壓高濃度電解液顯著提升鉀基雙石墨電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環穩定性。鉀基雙碳電池(K-DCB)結合雙離子電池電壓高、成本低、環境友好的特點以及鉀資源儲量豐富的優勢,在規模化儲能領域具有應用前景。作為活性離子來源,電解液對K-DCB的性能包括容量、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有重要影響。然而,目前基於KPF6鉀鹽以及碳酸酯類溶劑的電解液體系濃度低(<1 m)且氧化電位不足,導致K-DCB循環穩定性差,能量密度也有待提升。
  •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高電壓高濃度電解液的鉀基雙石墨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採用高電壓高濃度電解液顯著提升了鉀基雙石墨電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環穩定性。鉀基雙碳電池(K-DCB)結合了雙離子電池電壓高、成本低、環境友好的特點以及鉀資源儲量豐富的優勢,在規模化儲能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作為活性離子來源,電解液對K-DCB的性能包括容量、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 什麼樣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這麼牛?
    ℃電解液會對電池的低溫性能產生顯著的影響,近日,日本觸媒公司的Kazuhisa Hirata(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款基於環丁碸溶劑和LiFSI的新型電解液,這款電解液不僅實現了-100℃不凝固,表現出優異的低溫性能,同時還表現出了與碳酸酯基電解液相近的循環性能和更好的倍率性能
  • 顛覆認知:SEI膜穩定使電池循環性能提升的說法或將改寫
    ,因為它們可以提高電極和電解液的性能。對於大多數基於碳酸酯(碳酸乙烯酯(EC))(不含PC)的電解液,更堅固的SEI可以鈍化電極並減少電極表面上電解液成分的還原。此外,SEI還可以抑制PC基電解液中石墨的結構破壞(眾所周知的剝落問題)。 然而,本文中作者證明,石墨負極穩定性的提升並非得益於加入添加劑後表面形成穩定的SEI膜。
  • 特斯拉獲新電池專利,利用電解液添加劑提升電池性能
    通過調整電解液添加劑的組成以及配比,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和性能將能得到提升。與此同時採用這一方法的新型電池系統,將適用於包括汽車、電網儲能在內的不同儲能應用場景。事實上今年以來,特斯拉在電池方面便動作頻頻。
  • AEnM:局部高濃電解液助力提升鉀離子電池用石墨負極儲鉀性能
    鋰資源的匱乏及分布不均導致鋰離子二次電池的構建成本增加,人們迫切需要低成本、高效的可替代儲能器件。鉀(K)具有接近鋰的氧化還原電位,且資源儲量更為豐富。值得一提的是低廉的石墨理論上也可進行可逆的鉀離子嵌入/脫除,因而鉀離子電池逐漸受到人們的熱捧。
  • 高電壓=循環性能差?這次我們說不!
    但是隨著充電電壓的提高也會導致正極材料/電解液界面的穩定性降低,引起副反應的增加,嚴重影響鋰離子電池的循環性能,為了解決三元材料高電壓下穩定性差的問題,表面包覆、單晶和電解液添加劑是最為常用的幾種方法。
  • Al2O3混摻提升NCM523電性能和安全性
    近日,福建師範大學的Yongcong Huang(第一作者)和Jiaxin Li(通訊作者)、Zhigao Huang(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種直接在三元電極生產的過程中摻入部分納米Al2O3和石墨烯片的方法,該方法能夠提升NC523/石墨體系電池的循環穩定性,並降低電池在3C倍率下放電過程中產熱,改善電池的熱穩定性。
  • LiTFSI作為電解液添加劑表現出優異性能
    近日,德國HIU實驗室的Varvara Sharova等為醯亞胺類鋰鹽的應用找到了新的出路——作為電解液添加劑。  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的電勢比較低,會導致電解液在其表面發生分解,形成鈍化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SEI膜。SEI膜能夠防止電解液繼續在負極表面發生分解,因此SEI膜的穩定性對於鋰離子電池的循環穩定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周豪慎教授EES:可以在高水含量電解液中穩定循環的高壓鋰金屬電池
    通過使用該MOF基內置除水劑,電池內部和水相關的諸多副反應如:電解質的水解,氫氟酸(HF)的積累,過渡金屬的溶解和鋰負極腐蝕等問題得到大大緩解,從而使得電池性能得到顯著提升。此外,得益於其特殊的結構,該MOF基內置除水劑即時在被使用後,仍然可以通過進一步的後續乾燥活化處理過程,實現可循環利用。
  • 鋰離子電池還能用水做電解液?水系電解液鋰離子電池全面解讀
    水系電解液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最早可以追述到1994年,當時Dahn等人提出了負極採用VO2,正極採用LiMn2O4的體系,理論上能量密度可達75Wh/kg,但是該體系水系鋰離子電池的循環性能較差,此後為了提升水系鋰離子電池的性能人們又對正負極材料、水系電解液等進行了眾多的研究。
  • 鋰電大牛Jeff Dahn:正極材料表面包覆的氧化鋁能夠提升電池性能
    對三元層狀正極材料LiNixCoyMnzO2(x+y+z =1,NCM)表面進行Al2O3、AlPO4、TiO2等氧化物包覆是提升電池性能的有效措施,其中Al2O3包覆的NCM最為常見。一般認為NCM表面包覆能消耗電池使用過程所產生的HF、抑制三元材料中過渡金屬的溶出、改善正極材料/電解液界面等,進而最終提高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 新型電池負極材料石墨二炔 提升電池效率和穩定性
    蓋世汽車訊 鋰離子電池通常採用石墨類碳材作為負極材料。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研究新型二維碳網狀物,即碳納米纖維膜石墨二炔,在電池應用中的適用性。石墨二炔和石墨烯(石墨烯是單原子層石墨)一樣又平又薄,但是孔隙率更高,而且可以調整電子性能。據研究人員介紹,利用特製前體分子,採用簡單的自下而上的合成方法,可以製備這種材料。
  • 矽基負極應用穩步提升
    矽基負極,潛力巨大。 從不同負極材料性能對比來看,矽基負極質量/體積比容量巨大晶體矽理論質量比容量約4200mAh/g/g,而石墨僅為372 mAh/g/g,約是石墨的11倍。即使是氧化矽材料,其理論質量比容量也有2600 mAh/g/g,約為石墨的7倍。由此來看,矽基材料是最具希望的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 以色列專家提出自淨化功能隔膜可提升鋰電池循環壽命
    由於成本、性能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商用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普遍採用LiPF6作為電解質鹽,但是在鋰離子電池中含有少量水分的情況下,LiPF6非常容易發生自催化反應產生HF,HF對正極材料的腐蝕會造成過渡元素的溶解,特別是Mn元素的溶解後會遷移到負極表面,破壞SEI膜,引起鋰離子電池容量下降、內阻增大,這也是造成鋰離子電池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 對於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單晶NCM523與多晶NCM523應該怎麼選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的不斷提升,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也在持續升高,然而高能量密度帶來的一個負面影響就是循環壽命的下降,這似乎是動力電池無法逃脫的一個宿命,然而近年來開始出現的單晶材料似乎為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的長壽命之路點亮了一盞指路明燈。2017年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Jing Li(第一作者)和J. R.
  • 循環老化對於鋰離子電池中鋰和電解液分布的影響
    電解液在低溫下電導率會出現顯著的降低,甚至發生凝固現象,通過中子衍射的手段也能夠很好的分析鋰離子電池內部凝固電解液的數量和空間分布。實驗中作者採用的研究對象為日本松下公司的3.4Ah的18650電池,其正極為NCA,負極為石墨,下圖a為作者通過CT獲得的鋰離子電池內部結構圖。
  • 關於石墨烯應用於鋰硫電池的研究進展詳解
    另外, 可以調控石墨烯缺陷,可以引入官能團,對其摻雜改性,更利於吸附多硫化物,提高鋰硫電池的循環性能。本文綜述了近年來關於石墨烯及其複合材料作為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的相關研究成果,並提出了石墨烯基鋰硫電池的未來發展方向。 不難想像,石墨烯與硫結合形態眾多,如包覆、混雜、吸附、「三明治冶、插層堆砌等,如圖2所示。其實,研究報導的各種微結構和各種方法設計層出不窮。
  • 【乾貨】高壓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詳解及應用舉例
    由於PFA的這一特性,ZHU等嘗試將全氟烴基(下圖中TEM-EC、PFB-EC、PFH-EC 、PFO-EC)取代的碳酸亞乙酯添加到高壓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中,對於Li1.2Ni0.15Mn0.55Co0.1O2石墨電池,當加入0.5% (質量分數)的PFO-EC後,電池在長時間循環過程中性能明顯提高,這主要是因為添加劑在循環過程中形成了雙層的鈍化膜,同時減少電極表面的降解與電解液的氧化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