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電壓=循環性能差?這次我們說不!

2021-01-15 騰訊網

文/憑欄眺【此篇為文章回顧,首發於2019年6月3日】

近年來為了滿足鋰離子電池日益增長的高能量密度的需求,正極材料也在向著兩個方向發展:1)高鎳化,更高的Ni含量能夠帶來更高的容量;2)高電壓,電壓的提高一方面能夠提升材料的容量,另一方面也能夠提升材料的電壓平臺。但是隨著充電電壓的提高也會導致正極材料/電解液界面的穩定性降低,引起副反應的增加,嚴重影響鋰離子電池的循環性能,為了解決三元材料高電壓下穩定性差的問題,表面包覆、單晶和電解液添加劑是最為常用的幾種方法。

韓國漢陽大學的EunJi Park(第一作者)和Kuk Young Cho(通訊作者)通過在電解液中同時添加VC和硫基化合物[4,4-bi(1,3,2-dioxathiolane)]2,2,2,2-tetraoxide (BDTT)顯著改善了NMC532/石墨電池在高電壓(4.5V)條件下的循環性能,減少了阻抗和極化增加

幾種電解液添加劑的分子軌道能量如下表所示,其中LUMO為最低未佔用軌道能量,能量越低越容易被還原,HOMO為最高佔用軌道能量,能量越高越容易被氧化,從表中能夠看到VC和EC的LUMO都比較低,因此更容易在負極表面發生還原,而BDTT的LUMO能量較高,因此基本不會在負極表面發生還原,但是BDTT的HOMO能量是最高的,因此更容易在正極發生氧化。

從上面的數據能夠看到VC更適合作為負極添加劑,而BDTT更適合作為正極添加劑,為了驗證兩種添加劑對於NMC532/石墨電池的作用,作者設計了無添加劑、2%VC、1%BDTT和2%VC+1%BDTT四種電解液實驗。

下圖為四組電解液在全電池中的dQ/dV曲線,可以看到空白對照組在2.4V左右曲線開始上升,隨後在3.0V左右達到峰值,普遍認為這一峰值是由於溶劑EC分解導致的。而採用VC添加劑電解液的電池在2.4V左右出現了一個還原分解峰,表明VC添加劑早於EC開始分解,從而減少電解液溶劑在負極表面的分解。添加1%BDTT添加劑後電池在2.6V左右開始發生分解,但是電池在3.0V左右的分解峰強度出現了明顯的降低,表明BDTT的加入也能一定程度上抑制EC溶劑在負極表面的分解,因此我們從下圖能夠看到VC和BDTT混合加入後能夠更加有效的穩定負極SEI膜,減少EC在負極表面的分解。

從下圖b可以看到在電解液添加添加劑後電解液的電導率有所降低,但是基本都在10mS/cm左右,滿足應用需求,同時加入添加劑後電解液的粘度也有一定的升高。

下圖為採用幾種不同添加劑電解液電池在2.7-4.5V(vs Li/Li+)範圍內的0.5C循環曲線,從下圖a能夠看到提高充電截止電壓顯著提高了NMC532材料的克容量,添加BDTT的NMC532材料的克容量達到了169.3mAh/g,高於空白電解液對照組的167.3mAh/g,循環200次後添加BDTT和VC的電池的容量保持率比空白組高了11.9%,而在60℃高溫條件下,BDTT+VC添加劑對於鋰離子電池的循環性能的提升更加明顯(如下圖b所示),作者認為這主要得益於BDTT在正極形成一層穩定的界面膜,而VC則在負極表面形成一層穩定的界面膜。

下圖為採用不同電解液電池在1、50、100、150和200次循環的充放電電壓曲線,從下圖a能夠看到沒有添加劑的電池在循環中放電電壓曲線快速衰降,而添加BDTT後的電池循環過程中的放電電壓衰降則明顯減小,這表明BDTT的加入能夠有效的抑制正極界面的副反應,減少正極界面阻抗的增加,從而減少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電壓衰降。

同時我們可以對比充放電過程中的電壓差,從而分析電池的極化大小,從下圖能夠看到添加VC+BDTT添加劑後的電池的極化明顯減小,這表明VC和BDTT的加入能夠同時穩定正、負極的界面,從而減少充放電過程中的極化。

交流阻抗是分析鋰離子電池界面阻抗最為有效、最為直觀的方法,下圖為採用不同電解液的電池的交流阻抗數據,從圖中我們能夠看到這些電池的交流阻抗圖譜主要由兩個半圓構成,其中在較高頻率範圍內的半圓主要反映的是Li+通過SEI膜的阻抗Rf,低頻區的半圓則主要反映的是電荷交換阻抗Rct,從下圖a能夠看到在第一次循環中含有添加劑的電池的SEI膜阻抗要明顯高於空白對照組,這主要是由於添加劑促使正負極界面形成了更加穩定的SEI膜,但是我們觀察循環200次後交流阻抗圖譜(下圖b)能夠發現,沒有添加劑的電池電荷交換阻抗Rct出現了明顯的增大,遠遠高於含有BDTT添加劑的電池,這主要是因為BDTT能夠在正極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層,從而減少了高電壓下正極表面的副反應。

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的推斷,作者通過XPS工具對循環200次後的NMC532正極表面的元素進行了分析,在C1s圖中,284.8eV附近為PVDF的特徵峰,我們對比採用不同電解液的電池可以發現,採用BDTT電解液的電池284.8eV的峰強度較高,表明BDTT能夠有效減少電解液在正極表面的分解,從而獲得更薄的界面膜。

LiF是重要的電解液分解產物,從下圖b能夠看到在電解液中添加BDTT後正極表面的LiF含量明顯要低於空白對照組,這表明BDTT在正極表面形成的界面膜更加穩定,因此能夠更好的抑制電解液在正極表面的分解。

為了證明上述效果是由於BDTT在正極表面形成更穩定SEI膜實現的,因此作者對正極表面的S元素進行了分析,發現在添加BDTT的正極表面存在Li2SO3(169.1eV和168.6eV)、RSO3Li(167.9eV)和ROSO2Li(167.8eV)等成分,這也是BDTT添加劑在正極表面形成穩定的界面膜的有力證據。

下圖為新鮮的NMC532正極和石墨負極,以及採用不同電解液循環100次後的正負極的SEM圖,從圖中能夠看到不同的電解液之間有著顯著的區別,從下圖b和g我們能夠看到空白對照組正負極表面均被大量的電解液分解產物所覆蓋。同時我們注意到添加劑能夠顯著減少電解液在正負極表面的分解,雖然BDTT和VC分別穩定正極和負極界面,但是實際上兩種添加劑對改善正負極界面穩定性都有一定作用,正負極表面的電解液分解產物都相對較少。

高電壓是未來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發展的重要方向,Eun Ji Park的研究工作表明,含S化合物BDTT能夠在正極表面形成一層穩定的界面膜,抑制電解液在正極表面的分解,從而顯著提升了NMC532材料在高電壓下的循環穩定性,特別是與VC配合使用時,能夠顯著提升NCM/石墨電池的循環性能。

本文主要參考以下文獻,文章僅用於對相關科學作品的介紹和評論,以及課堂教學和科學研究,不得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Synergistichigh-voltage lithium ion battery performance by dual anode and cathode stabilizeradditives,Eun Ji Park, Young-Gil Kwon, SukeunYoon, Kuk Young Cho

相關焦點

  • 硼酸三甲酯作為正極成膜添加劑提升LiCoO2電池高電壓性能
    研究背景:提高充電截止電壓是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徑之一,但仍面臨以下兩點挑戰:(1)高電壓下正極材料的結構穩定性,尤其是三元高鎳材料如NCM523和NCM811等;(2)高電壓下電解液的穩定性,尤其是電解液在正極表面的氧化。
  • 鋰電池傳統電解液問題改善及高電壓電解液的研究進展!
    電解液中的LiBMFMB可在LNMO表面分解形成薄而緻密的保護膜,保護電極結構,有效提高了電池性能。添加劑可在正極材料表面成膜,阻止高壓下電解液中溶 劑分解破壞電極結構,但是添加劑種類繁多,每種添加劑對正 極材料的成膜厚度、種類等不一致,反應機理各異,因此,添加劑在高電壓下的作用機制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 科學家研發出基於高電壓高濃度電解液的鉀基雙石墨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帶領的研究團隊,採用高電壓高濃度電解液顯著提升鉀基雙石墨電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環穩定性。鉀基雙碳電池(K-DCB)結合雙離子電池電壓高、成本低、環境友好的特點以及鉀資源儲量豐富的優勢,在規模化儲能領域具有應用前景。作為活性離子來源,電解液對K-DCB的性能包括容量、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有重要影響。然而,目前基於KPF6鉀鹽以及碳酸酯類溶劑的電解液體系濃度低(<1 m)且氧化電位不足,導致K-DCB循環穩定性差,能量密度也有待提升。
  • 硫基電解液提升NCM/石墨電池循環性能
    電解液是改善三元體系鋰離子電池循環性能的有效方法,法國巴黎第九大學的Benjamin Flamme(第一作者)和Jolanta wiatowska(通訊作者)、Alexandre Chagnes(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種基於3-甲氧基四氫噻吩1,1-二氧化物(MESL)溶劑和LiTFSI鋰鹽的電解液體系,該電解液體系使得NCM111/石墨電池在4.5V截止電壓下仍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循環穩定性
  • 5V高電壓鋰離子電池陰極材料研究進展
    但是,因為EC能形成保護性的固液界面層,從而使得電解液不被進一步還原,所以石墨能成功應用為鋰電池的陽極材料。現在商用的有機電解液為1M LiPF6溶於EC:DEC或EC:DMC,其電勢窗口Eg範圍約為1V~ 4.5V。然而,5V高電壓陰極材料已經接近或者超出了現在商用有機電解液的電勢窗口,因而電解液在充放電過程中極易被氧化,形成固液界面層,隨著充放電循環次數的增加,容量大大降低,循環壽命減小。
  •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高電壓高濃度電解液的鉀基雙石墨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採用高電壓高濃度電解液顯著提升了鉀基雙石墨電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環穩定性。相關研究成果以6.0 V High-Voltage and Concentrated Electrolyte toward High Energy Density K-Based Dual-Graphite Battery(6.0 V高電壓濃縮電解液用於高能量密度鉀基雙石墨電池)為題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DOI:10.1002
  • 測量細胞中電壓差的新方法
    我們知道電壓差在生物系統中很重要;它們驅動心臟的跳動,並使神經元能夠相互溝通。但幾十年來,我們無法測量細胞器(細胞內的膜包裹結構)與細胞其他部分之間的電壓差。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提出了一項開創性技術,讓研究人員可以觀察細胞,看看有多少不同的細胞器使用電壓來執行功能。
  • 《德國應用化學》封面文章:北大設計出高工作電壓及倍率性能的水系K-Na混合離子電池
    但受限於電解液電壓窗口較窄、電極材料溶解性等問題,已報導的可用於水體系的電極材料數量依然有限,因此,在開發高性能電池體系的同時,如何擴大電極材料的適用性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是目前研究的一個重大挑戰。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03 May 2018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潘鋒教授牽頭的清潔能源中心的李銳課題組最近設計了一種具有高工作電壓及倍率性能的水系
  • Phyphox測量差分電壓實驗
    Phyphox測量差分電壓實驗 一、差分電壓在斷電自感的實驗裡,如圖1,當電鍵S1閉合時R2、R3電流都是向右的
  • TCU高低溫循環裝置使用要求
    我們對使用TCU高低溫循環裝置有什麼具體要求?主要要求是操作要求,電源要求,關機要求和維護要求。這些要求是基本要求,相關設備操作人員應了解這些要求。TCU高低溫循環裝置使用要求①設備管理人員必須熟悉設備的基本性能和主要操作步驟,並將技術數據和使用說明書存放在安全的地方,然後根據設備的啟動要求檢查保護裝置,控制環境。
  • 示波器常用的探頭有哪些(電壓、電流、邏輯、差分詳解)
    探頭中沒有有源器件(電晶體或放大器),因此不需為探頭供電。無源探頭一般是最堅固、最經濟的探頭,它們不僅使用簡便,而且使用廣泛。   1.2 高阻無源電壓探頭   從實際需要出發,使用最多的是電壓探頭,其中高阻無源電壓探頭佔最大部分。無源電壓探頭為不同電壓範圍提供了各種衰減係數1×,10×和100×。在這些無源探頭中,10×無源電壓探頭是最常用的探頭。
  • 三元體系電池高電壓電解液的研究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高電壓電解液的挑戰傳統碳酸酯電解液電化學窗口較窄、一般低於4.3V,電壓升高後,一方面會造成溶劑分解,更為重要的,溶劑會與高電壓狀態的正極發生副反應,致使三元材料中的過渡金屬溶出,並產生大量氣體
  • 三元體系電池高電壓電解液的研究進展
    與化成時我們期待形成一層緻密且穩定的SEI膜類似,我們也希望正極能與電解液形成一層穩定且不會顯著增加阻抗的CEI膜,這樣才能在儘量保證材料性能充分發揮的同時 ,提高電解質與正極在高電壓條件下的穩定性。腈類溶劑:優勢在於具有較高的燃點和閃點,表現出良好的熱穩定性和高電壓下的耐氧化性。但缺點在於毒性大、沸點較低,在低電勢下很容易被還原,因此與石墨負極不相容,無法使用於常規的電池體系。
  • 硫基電解液能夠提升NCM/石墨電池的循環性能
    電解液是改善三元體系鋰離子電池循環性能的有效方法,法國巴黎第九大學的Benjamin Flamme(第一作者)和Jolanta wiatowska(通訊作者)、Alexandre Chagnes(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種基於3-甲氧基四氫噻吩1,1-二氧化物(MESL)溶劑和LiTFSI鋰鹽的電解液體系,該電解液體系使得NCM111/石墨電池在4.5V截止電壓下仍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循環穩定性
  • 電廠循環水處理設備濰坊優質廠家設備電壓電流正常是多少
    電廠循環水處理設備濰坊優質廠家設備電壓電流正常是多少   電廠循環水處理設備濰坊優質廠家設備電壓電流正常是多少  殺菌系統殺菌設備作為純淨水生產必需的手段,主要是水中的些細菌、病毒等。
  • 使用合適的高電壓運算放大器安全、高效地控制和放大高電壓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通常是元器件不匹配(主要是 NPN 和 PNP 電晶體)以及物理布局不平衡。 要選擇合適的高電壓運算放大器,首先要評估與其他所有運算放大器類似的參數,當然具體的數值將有所不同。由於高電壓運算放大器產品相對較少,因此這一過程比較簡單。
  • 四種高電壓鋰離子電池組的充電方法比較
    摘要:本文介紹了高電壓鋰離子電池組的四種充電方法,並進行了優缺點的比較。  Key words: high voltage; lithium ion battery pack; series charging; parallel charging  鋰離子電池由於工作電壓高、體積小、質量輕、無記憶效應、無汙染、自放電小、循環壽命長,是一種理想電源。在實際使用中,為了獲得更高的放電電壓,一般將至少兩隻單體鋰離子電池串聯組成鋰離子電池組使用。
  • 世界各國電壓:我們不一樣、不一樣!
    中國的民用電的電壓為220V,動力電的電壓為380V。世界其他國家的電壓標準跟我們國家的大不一樣! 商用交流電最早的頻率是60Hz,電壓是110V,其發明者Nikola Tesla是美國人(移民),並且是受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老闆的資助實現,商用交流電網也是在美國首次投入運營。
  • 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BMS保護開發板,循環壽命長、性價比高~
    由於兒童鉛中毒的發生和發展,常無典型臨床症狀,家長常不容易察覺,很易低估鉛對兒童健康危害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其次鉛酸電池不僅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和重金屬,且在高溫的情況下容易結構崩塌發熱以及形成強氧化性物質。
  • . | 噴氣紡絲實現精確摻雜與包覆提升高電壓鈷酸鋰正極性能
    其中的正極材料性能是限制其能量和功率密度的主要因素。目前有許多先進的正極材料已經被報導出來,例如富鋰錳和富鎳過渡金屬氧化物,其研究也已取得很大進展。然而,這些材料依然面臨嚴重的電壓和容量衰減等重大問題。在已經商業化的正極材料中,鈷酸鋰(LiCoO2)是最主要、最成功的正極材料。然而,對於商用的LiCoO2正極材料,一般來說,它們使用的實際容量只佔其理論容量的一半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