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豪慎教授EES:可以在高水含量電解液中穩定循環的高壓鋰金屬電池

2020-11-28 騰訊網

【研究背景】

在各種可充電的儲能設備中,鋰離子電池(LIBs)/鋰金屬電池(LMBs)技術同時處於學術和工業界的前沿。但是鑑於水分子對電池的一系列危害(電解質的水解,氫氟酸(HF)的積累,過渡金屬的溶解和鋰負極腐蝕等問題均會大大制約LIBs/LMBs的電化學性能),一般在電池組裝過程中,為了儘可能減少水分子的存在,商業化有機電解液的水含量需要控制在10 ppm以下。同時各種LIBs/LMBs需要在水含量很低的手套箱或者價格昂貴的暖房中進行組裝。然而,上述過程涉及的這一系列嚴苛的除水/除溼步驟,不僅繁瑣費時,而且能耗高,無疑會降低電池生產效率,同時大大增加電池生產成本。遺憾的是,目前並沒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來解決上述的難題。因此,如果能開發出一種措施,能夠使得鋰離子電池(LIBs)/鋰金屬電池(LMBs)可以在高水含量/高溼度電解液的條件下組裝並保持穩定的電化學循環穩定性,將會大大簡化電解液的生產和純化工藝,以及電池的組裝工藝,進而大大減少能耗,提高電池產業的生產效率,並降低電池生產成本。

【工作介紹】

近日,南京大學周豪慎教授課題組與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和日本國立筑波大學合作,首次將金屬有機框架(MOF)引入電池內部作為高效的內置除水劑引入鋰金屬電池。這種簡單而有效的除水方法得鋰離子電池(LIBs)/鋰金屬電池(LMBs)可以在高水含量/高溼度電解液的條件下組裝並保持穩定的電化學循環穩定性。研究人員發現,該內置除水劑不僅可以清除電解液本身殘留的痕量水、以及電池在製造和電化學循環過程中後續產生的水,甚至還可以有效地吸收額外加入的大量的水(200,500和800ppm),並在和多種高電壓正極(如LiNi0.5Mn1.5O4和LiNi0.8Co0.1Mn0.1O2等)組裝成電池後,在55 ℃的惡劣實驗條件下依然使得電池保持優異的循環穩定性。這將對簡化電解液的生產和純化工藝,以及電池的組裝工藝,同時對節能減排,提高電池產業的生產效率,並降低電池生產成本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該文章題為「A stable high-voltage lithium-ion battery realized by an in-built water scavenger」,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Energy Environ. Sci.上。日本國立筑波大學與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聯合培養博士生常智(Zhi Chang)和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的喬羽博士(Yu Qiao)為本文第一作者。

【內容表述】

由於其豐富的孔道結構和獨特且高效的可逆吸水/去水功能,CuBTC MOF被選中作為內置除水劑,實現用簡單高效且廉價的方法對LIBs/LMBs進行持續不斷地原位除水。為了方便電池的組裝和電化學性能的測試,MOF被製作成柔性的MOF film,放置於電池內部,以達到對電池內部的水分子進行原位可持續地吸收的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得益於其化學穩定性和可逆的吸水/去水特性,除了可以有效清除電池本身在組裝和循環過程中產生的水之外,該MOF基內置除水劑可以有效地吸收額外加入的大量的水(200,500和800ppm)。通過使用該MOF基內置除水劑,電池內部和水相關的諸多副反應如:電解質的水解,氫氟酸(HF)的積累,過渡金屬的溶解和鋰負極腐蝕等問題得到大大緩解,從而使得電池性能得到顯著提升。此外,得益於其特殊的結構,該MOF基內置除水劑即時在被使用後,仍然可以通過進一步的後續乾燥活化處理過程,實現可循環利用。

圖1. 鋰金屬電池中水的負面影響。(a)鋰金屬電池(LMB)中可能的存在痕量水的不同來源和相應的負面影響。(b)電池在水的存在會加速過渡金屬溶解(TM loss),誘發析氫反應(HER)和析氧反應(OER)以及加快鋰負極失效等負面影響。(c)Li//LiNi0.5Mn1.5O2電池在使用未乾燥的LiPF6-EC/DMC電解質(水含量為56.4 ppm)和使用CaH2乾燥後的電解液在循環後的Ni和Mn的ICP分析表明,更多的水會加劇過渡金屬溶解(TM損失)。

電池內部痕量水的存在會引起一系列如電解質的水解,氫氟酸(HF)的積累,過渡金屬的溶解和鋰負極腐蝕等問題,這些問題均會大大制約LIBs/LMBs的電化學性能的提升。更加嚴重的是,這些現象會在溫度升高和電池內部壓力增加的情況下進一步惡化,最終可能會導致安全隱患,從而嚴重限制了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鋰金屬電池的開發。因此,為了延長LIB的使用壽命並提高其安全性,工業上和實驗室研究階段經常通過嚴格的除水程序減少LIB系統中的水分。但是,由於傳統的除水方法是在電池組裝之前一次性實施的,因此這些方法和步驟只能去除最初電極材料和電解液等本身包含的痕量水,這意味著隨後在電池組裝和後續的電化學循環過程中不斷積聚的水不能被有效除去,進而最終會損壞LIBs/LMBs的電池性能。同時,傳統的嚴苛的除水/除溼步驟,不僅繁瑣費時,而且能耗高,無疑會降低電池生產效率,同時大大增加電池生產成本。因而開發出一種,能夠使得鋰離子電池(LIBs)/鋰金屬電池(LMBs)可以在高水含量/高溼度電解液的條件下組裝並保持穩定的電化學循環穩定性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圖2. 採用CuBTC MOF作水清除劑的結構和物理上的優勢。(a)原始MOF粉末,活化的MOF粉末(真空度為180℃活化以除去MOF腔內的水)和活化的MOF進一步重吸收水中的XRD圖譜中中(111)峰的消失和重新出現(表明銅金屬位點上水分子的配位狀態)表明,CuBTC MOF可以可逆的吸水和去水。(b)MOF粉末的相應TG曲線(真空在100℃下活化12小時)和原始MOF在60℃的空氣中乾燥6小時(左)和活化的MOF在180℃的真空中乾燥72小時(右)的電子照片表明,CuBTC MOF具有較強的吸水能力。(c)在添加200 ppm水的電解質(50mg MOF粉末浸入1 mL電解質)中,MOF粉具有極佳的吸水能力。(d)水分抑制MOF對LIBs中電解質的重要作用的示意圖。(e和f)所得的柔性MOF膜的電子照片和相應的SEM圖像。

為了實現上述所述的目的,選擇合適的除水劑尤為重要。考慮到MOF材料具有豐富的孔道結構,通常在使用之前,MOF材料都需要經歷一個乾燥活化的過程,以去除其孔道內部的溶劑/水等。CuBTC 作為MOF材料的一種,由於具有獨特且高效的可逆吸水/去水功能且結構穩定,因而被選中作為內置除水劑。實驗結果表明,該MOF材料不僅可以完全吸收電解液本身存在的水,甚至還能吸收人為額外加入的大量水分子(200, 500 和800 ppm)。為了方便電池的組裝和電化學性能的測試,MOF被製作成柔性的MOF film,作為獨立的組分放置於電池內部。

圖3. MOF基內置式除水劑可以有效地抑制了Li//LiNi0.5Mn1.5O4(LNMO)電池中所含水引起的有害影響。(a)以1C電流密度下,在商用電解質(包含56.4 ppm的水)中,使用Celgard隔膜和MOF基內置式除水劑組裝的LNMO電池的循環性能和相應的庫倫效率(CE)表明,MOF基內置式除水劑可以顯著提升電池的電化學性能。(b)使用Celgard隔膜和MOF基內置式除水劑組裝的LNMO電池經過兩個不同的循環圈數後對於的19F NMR分析結果顯示,使用MOF基內置式除水劑大大抑制了與水相關的電化學分解。(c)從使用Celgard隔膜和MOF基內置式除水劑組裝的LNMO電池中收穫的循環Li負極的XPS光譜(Li 1s(左)和Mn 2p(右))表明MOF基內置式除水劑可以消除與水有關的副反應和過渡金屬離子的穿梭/再沉積。(d)使用Celgard隔膜和MOF基內置式除水劑組裝的LNMO電池在循環後所對於的ICP分析(Ni,Mn;使用Celgard的LNMO電池:第50和200圈;MOF基內置式除水劑組裝的LNMO:第50、200和500圈)結果表明通過使用MOF基內置式除水劑能夠大大抑制過渡金屬溶解(TM損失)。

通過使用該MOF基內置除水劑,電池內部和水相關的諸多副反應如:電解質的水解,氫氟酸(HF)的積累,過渡金屬的溶解和鋰負極腐蝕等問題得到大大緩解,從而使得電池性能得到顯著提升。

圖4. 使用MOF基內置式除水劑的鋰金屬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均得到顯著提升(在含200 ppm水的電解液中循環):(a)使用Celgard隔膜和MOF基內置式除水劑組裝的Li//Li對稱電池在含有200 ppm水含量的電解液中的對稱電池性能(在1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顯示,MOF基內置式除水劑可以大大提升鋰金屬的穩定性。使用Celgard隔膜和MOF基內置式除水劑在含有200 ppm水含量的電解液中組裝的(b)Li//LiNi0.5Mn1.5O4電池在25℃和(d)55℃在1C電流下的循環性能;以及在相同調價下的Li//LiNi0.8Co0.1Mn0.1O2電池在(c)25℃和(e)55℃下以1C電流下的循環性能。原始和在800ppm含水量電解液中循環500圈後的MOF基內置式除水劑的電子照片(插圖)和相應SEM圖像(f和g);以及相應的XRD圖譜。得益於其出色的柔韌性和化學穩定性,MOF清除劑在循環後未經歷明顯的結構損壞。

該MOF基內置除水劑與多種高電壓正極(如LiNi0.5Mn1.5O4和LiNi0.8Co0.1Mn0.1O2)配合使用後,在水含量高達200 ppm,55 ℃的苛刻條件下,電池能夠實現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即使在水含量高達500 ppm的條件下,電池能夠實現優異的循環穩定性(Figure S18)。同時,在經過幾百次循環後,該MOF基內置除水劑依然保持其結構的穩定,因而,可以在經過再次活化過程後,循環使用(FigureS23)。

【結論】

通過將MOF內置式除水劑引入離子電池/鋰金屬電池探索出了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以永久抑制電池內部存在的水分子引起的有害影響(電解質水解,HF積累,過渡金屬溶解和電極失效等)。各種定性和定量的實驗分析結果(ICP,XPS,NMR等)表明,使用這種簡單但有效的基於MOF的內置式除水劑,的確可以明顯抑制電池中水引起的各種副反應。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簡單而有效的除水方法甚至使得鋰離子電池(LIBs)/鋰金屬電池(LMBs)可以在高水含量/高溼度電解液(200,500和800 ppm水含量)的條件下組裝並保持穩定的電化學循環穩定性(LiNi0.8Co0.1Mn0.1O2,40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率為72%)。該發現將對簡化電解液的生產和純化工藝,以及電池的組裝工藝,同時對節能減排,提高電池產業的生產效率,並降低電池生產成本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同時,從工業角度出發,簡單地使用柔性MOF膜作為可循環水清除劑還具有提高電池使用壽命和安全性的前景。

參考文獻:

Zhi Chang, Yu Qiao, Han Deng, Huijun Yang, Ping He and Haoshen Zhou, A stablehigh-voltage lithium-ion battery realized by an in-built water scavenger,Energy Environ. Sci., 2020, DOI:10.1039/D0EE00060D

作者簡介: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和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聯合培養博士生常智(Zhi Chang)和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的喬羽博士(Yu Qiao)為本文第一作者,周豪慎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該課題組長期致力於鋰/鈉離子電池,鋰空氣電池,鋰硫電池和固態電池的研究和開發。已在Nature Energy; Nature Catalysis; Joule; Energy Environment Sci.; JACS; Angew. Chem. Int. Ed.; Nature Commun.;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該團隊近年來在MOFs材料在儲能電池中的應用方面也開展了工作,包括:Nature Energy,1, 16094 (2016);Joule, 2, 10, 2117-2132;Joule 3, 1–16, 2019; Adv. Energy Mater. 2018, 1801120;ACS Energy Lett. 2018, 3, 2, 463-468;Energy Environ. Sci., 2020,https://doi.org/10.1039/D0EE00060D, Energy Environ. Sci., 2019, 12, 2327-2344;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0, 25, 164-171等。

相關焦點

  • 周豪慎:去溶劑化鋰離子組成的新型液態電解液助力高比能鋰金屬電池
    原創 Cell Press CellPress細胞科學 來自專輯Cell Press論文速遞物質科學Physical science近日,周豪慎教授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於去由去溶劑化鋰離子組成的電解液,用於高比能鋰金屬電池
  • 基於去溶劑化鋰離子的新型液態電解液為高比能鋰金屬電池助力
    研究背景電解液是各種電化學儲能設備/體系,如鋰離子電池(LIB)/鋰金屬電池(LMB)體系成功運行的關鍵所在。在各種電解液體系中,有機液體電解液是LIB/LMB最常用的電解液體系。在該工作中,周豪慎教授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於去由去溶劑化鋰離子組成的電解液,將其應用於高比能鋰金屬電池(NCM-811//Li)並獲得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半電池:在83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約140 mAh g−1;全電池:在兩倍過量鋰的情況下,20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在170 mAh g−1)。
  • 電解液電池對金屬鋰負極的影響
    文/憑欄眺 金屬鋰負極的理論比容量為3860mAh/g,電位僅為-3.04V(vs標準氫電極),是一種理想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搭配高容量的正極材料,可以輕鬆實現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
  • 河南大學趙勇教授團隊Angew: 液/液電解液界面抑制鋰金屬電池中鋰...
    當鋰負極與高能量密度的正極(硫和氧氣等)耦合使用時,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較高而受到廣泛關注。但高活性的鋰金屬對於大多數電解液組分(溶劑、多硫化物、添加劑等)具有熱力學不穩定性。在電池循環過程中,鋰負極會發生嚴重副反應和枝晶不可控生長,嚴重降低了鋰負極的庫倫效率和循環穩定性。
  • 【科技】中科大餘彥教授&合工大項宏發教授團隊AEnM:二氟磷酸鋰基|雙鹽低濃度電解液用於鋰金屬電池
    20世紀70年代,Whittingham教授在鋰二次電池中很早就使用了鋰金屬,近40年來,人們對鋰金屬作為負極的可充電電池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特別是鋰金屬負極在鋰硫電池和鋰氧電池中是不可或缺的。     與使用石墨負極的鋰離子電池(約250 Wh kg-1)相比,鋰硫電池和鋰氧電池的能量密度分別高達650和950 Wh kg-1,兩者都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儲能體系。
  • EES | 高電壓穩定的氟代碸電解液,有望用於5V鋰離子電池
    在電動汽車領域中,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受限於其安全性、價格、以及能量密度無法滿足續航需求。為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一種方法是提高材料的比容量,另一種策略是提高工作電壓至 5V。這類材料包括橄欖石型 LiNiPO4 和 LiCoPO4,以及尖晶石型 LiNi0.5Mn1.5O4  (LNMO)  和  LiCoMnO4。
  • 清華《Nature》子刊:新型電解液,讓鋰金屬電池更安全更高效!
    導讀:本文通過理論計算計算和實踐測試,證明採用醯胺基電解液可以更好的改善金屬鋰電池電化學反應提高電化學性能,並通過有限元模擬等手段,對電池界面的反應過程機理進行了分析研究。該研究對於金屬鋰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為電解液與鋰負極之間的界面反應提供了新的見解與參考。
  • 電解液對於金屬鋰負極的影響
    金屬鋰負極的理論比容量為3860mAh/g,電位僅為-3.04V(vs標準氫電極),是一種理想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搭配高容量的正極材料,可以輕鬆實現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但是金屬鋰負極在反覆的充放電過程中,由於電流分布的不均,會 引起枝晶的產生和生長,進而引起活性鋰的損失,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刺穿隔膜,引起正負極短路,產生安全事故。
  • 【乾貨】高壓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詳解及應用舉例
    PIRES將 1,3-丙磺酸內酯 (PS) 加入到高壓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中,有效抑制了電極表面副反應的發生以及金屬離子的溶解。ZHENG 等用二甲磺醯甲烷(DMSM) 作為高壓 LiNil/3Col/3Mn1/3O2石墨電池電解液添加劑,XPS、SEM以及TEM分析結果表明,MMDS的存在對正極SEI膜具有很好的修飾作用,即使在高壓下也能顯著降低電極/電解液界面阻抗,提高正極材料的循環穩定性。
  • 專家研發新型電解液:大幅提升鋰金屬電池性能
    本文轉自【快科技】;6月22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的一項新研究,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電池電解液技術如何提高鋰金屬電池的性能。鋰金屬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更輕,並且相同的重量下能夠帶來兩倍於鋰離子的能量。因此,鋰金屬電池是一項對電動汽車及其他設備更有前途的電池技術。但鋰枝晶生長是影響鋰金屬電池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根本問題之一。
  • 清華大學:氟化SEI膜大幅提升鋰金屬二次電池循環穩定性
    金屬Li負極的理論比容量為3860mAh/g,是石墨材料的十倍以上,將石墨材料替換為金屬鋰能夠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40-50%,因此金屬鋰二次電池吸引了廣泛的關注。但是金屬鋰負極在Li沉積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枝晶,這一方面會導致金屬鋰負極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膨脹,另一方面鋰枝晶過度生長還會引起正負極短路,導致安全問題。
  • 崔屹教授:新型石墨烯材料作為鋰負極載體 大大改善電池循環壽命
    使用冷凍電鏡表徵發現,石墨烯籠載體表面均勻穩定的SEI界面可以防止金屬鋰與電解液直接接觸。在0.5mA/cm2電流中,在碳酸酯電解液從1-10mAh/cm2容量區間中表現出了高達98.0%的庫倫效率,並且使用預先存儲鋰的WGC電極與磷酸鐵鋰配對後,大大改善了電池的循環壽命。
  • 高壓鋰離子電池發展受限?這幾款電解液添加劑帶來新生機
    普通鋰離子池電解液在高電壓下的氧化分解限制了高壓鋰離子電池的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設計、合成新型的耐高壓電解液或尋找合適的電解液添加劑。然而從經濟效益考慮,發展合適的電解液添加劑來穩定電極/電解液界面更加受到研究者們的青睞。
  • 黃佳琦課題組AM:負極界面屏蔽多硫化物助力鋰硫電池金屬鋰保護
    所以,提升SEI的穩定性是提高鋰硫電池循環壽命和庫倫效率的關鍵。因此,構建一個可以抑制多硫化物與鋰金屬之間副反應的SEI,對於實現穩定高效循環的鋰硫電池十分重要。本文亮點1. 分析了多硫化物對SEI以及鋰負極失效的影響;2.
  • 華中科大孫永明教授團隊在快速充放電特性鋰金屬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鋰離子電池在電子設備、通訊傳輸、交通工具、軍事武器領域等具有重要應用。然而,鋰離子電池的進一步發展正面臨重大挑戰。當前電池研究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是如何使電池同時實現高的電池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電能力。金屬鋰具有最高的理論比容量和最低的電化學電電位,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高比能鋰電池負極。但是受限於電極(鋰箔)緩慢的界面鋰離子擴散,很難實現鋰箔負極高倍率應用。
  • 專家研發新型電解液:大幅提升鋰金屬電池性能
    6月22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的一項新研究,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電池電解液技術如何提高鋰金屬電池的性能。鋰金屬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更輕,並且相同的重量下能夠帶來兩倍於鋰離子的能量。因此,鋰金屬電池是一項對電動汽車及其他設備更有前途的電池技術。
  • :辛苯基聚氧化乙烯-Li+絡合物穩定鋰金屬負極
    從循環性能來看,空白電池循環1000周後的容量僅為23.1 mAh/g而5% OP-10改善後的電解液的全電池循環1000周後容量仍有67.1mAh/g,這對應著低至0.023%的每周循環衰減率。研究人員對循環1000周後的鋰負極表面進行了掃描電鏡檢測。結果表明,空白鋰負極表面形成大量枝晶且沒有觀察到SEI膜,而OP-10修飾後的鋰負極表面不僅沒有枝晶生長而且可以看到穩定堅固的SEI膜存在。
  • 使用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新型材料實現了金屬鋰負極與電解液的隔離
    然而,與鋰離子導體鋰鑭鈦氧化合物(Li3xLa2/3-xTiO3)具有相似空間結構的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其框架內的鋰離子傳導特性以及相關應用卻少有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的姚宏斌課題組與張國楨副研究員和PHI CHINA南京表面分析實驗室的鞠煥鑫博士合作,在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導鋰層的構建,並用於穩定鋰金屬電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在使用方面存在著怎樣的差別
    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鋰離子電池具有循環壽命高、比能量大、自放電小、電壓高等特點,因而被廣泛應用於各類消費類電子產品中,比如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鋰離子電池在動力汽車領域也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從電化學原理區分:只要是使用鋰金屬單質作為電極的電池就是鋰金屬電池。鋰金屬電池主要以電子傳遞產生電流,是一種一次性電池,無法完成二次充電功能,且易於爆炸,所以不在應用範圍內。
  • 500次循環90%,2Ah電池300Wh/kg!韓國鋰金屬電池再迎新突破
    Yoon(通訊作者)、Yang-Kook Sun(通訊作者)等人通過對現有的碳酸脂類電解液進行有優化改進、Li金屬負極表面預處理,正極改性等措施顯著提升了Li金屬二次電池的循環壽命,鋰二次軟包電池50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率可達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