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Nature》子刊:新型電解液,讓鋰金屬電池更安全更高效!

2021-01-07 騰訊網

導讀:本文通過理論計算計算和實踐測試,證明採用醯胺基電解液可以更好的改善金屬鋰電池電化學反應提高電化學性能,並通過有限元模擬等手段,對電池界面的反應過程機理進行了分析研究。該研究對於金屬鋰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為電解液與鋰負極之間的界面反應提供了新的見解與參考。

雖然近幾年學者們對鋰金屬電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金屬鋰負極與電極液之間的副反應導致的枝晶生長依舊是阻礙其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核心難點。了解電極與電解液之間的界面化學反應已成為進一步開發高性能金屬鋰電池的關鍵。

近日,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的李寶華教授及其團隊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使用醯胺基溶液作為金屬鋰電池的電解液。並通過一系列的表徵和模擬,對金屬鋰與電解液之間的界面化學反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為後續電解液的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論文以題為「Interface chemistry of an amide electrolytefor highly reversi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

論文連結:

由於對高能量密度儲能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研發不同於現在商用的鋰離子電池的儲能系統已成為必然之舉。鋰金屬電池擁有高達3860 mA h g-1的理論比容量和較低的氧化還原電勢,與現有的石墨電極相比優勢巨大。但是鋰金屬電池中金屬鋰負極與高活性的有機電解液之間會發生複雜的副反應,反應分解的產物覆蓋在意電極上形成固態界面質膜(SEI)。而不穩定的SEI膜也是造成鋰金屬電池庫倫效率低、循環穩定性差、枝晶生長等問題的主要原因。確保一個穩定、離子導電性好SEI膜的形成已成為提高鋰金屬電池電化學性能的關鍵問題。

本文作者針對上述問題,基於構建穩定和高離子導電性的界面研究,以鋰金屬為負極、811(LiNi0.8Co0.1Mn0.1O2)為正極,設計了具有良好電化學性能的新型醯胺基電解液。該電解液由1 M 二(三氟甲基磺醯)亞胺鋰(LiTFSI)溶於2,2,2-三氟-N,N-二甲基乙醯胺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混合溶液(體積比FDMA: FEC=1:1)。該電解液在Li||Cu電上而下池中庫倫效率可達到99.3%以上,並在Li||Li電池中也可以實現超長的循環穩定性。並且與傳統電解液體系不同,該電解液中Li金屬的主要由上而下剝離發生Li,可以有效緩解鋰枝晶的形成,提高庫倫效率。在所組裝的全電池中,即使在正極高負載情況下循環500圈後,容量保持率依舊高於88%。

總的來說,作者選擇醯胺基構建了新型電解液體系,並通過原位光學顯微鏡和有限元模擬等手段,對於金屬Li的沉積和剝離過程進行了分析研究。受益於穩定的界面化學結構,金屬Li的剝離呈現自上而下的逐漸剝離的過程,對於枝晶的生長起到了明顯的抑制作用,開拓了人們對於金屬鋰電池界面反應過程的認識。(文:Today)

圖1 不同電解液材料的分子軌道能量和可能的分解途徑。

圖2 兩種電解液在Li||Cu電池中Li沉積/剝離測試結果。

圖3 Li負極充放電過程有限元模擬結果

圖4 以金屬Li為負極,811為正極組裝的全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測試結果。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專家研發新型電解液:大幅提升鋰金屬電池性能
    本文轉自【快科技】;6月22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的一項新研究,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電池電解液技術如何提高鋰金屬電池的性能。鋰金屬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更輕,並且相同的重量下能夠帶來兩倍於鋰離子的能量。因此,鋰金屬電池是一項對電動汽車及其他設備更有前途的電池技術。但鋰枝晶生長是影響鋰金屬電池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根本問題之一。
  • 專家研發新型電解液:大幅提升鋰金屬電池性能
    6月22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的一項新研究,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電池電解液技術如何提高鋰金屬電池的性能。鋰金屬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更輕,並且相同的重量下能夠帶來兩倍於鋰離子的能量。因此,鋰金屬電池是一項對電動汽車及其他設備更有前途的電池技術。
  • 電解液電池對金屬鋰負極的影響
    但是金屬鋰負極在反覆的充放電過程中,由於電流分布的不均,會 引起枝晶的產生和生長,進而引起活性鋰的損失,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刺穿隔膜,引起正負極短路,產生安全事故。 電解液設計對於金屬鋰負極界面的SEI膜成分、結構和電流分布等會產生顯著的影響。
  • 清華化工系張強團隊合作建立保護金屬鋰負極的可移植界面
    清華化工系張強團隊合作建立保護金屬鋰負極的可移植界面清華新聞網2月17日電 金屬鋰以極高的容量(3860 mA h g-1)和最負的電勢(-3.040 V vs. 標準氫電極)而成為儲能界的「聖杯」,是下一代高能電池最有前景的負極材料之一。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鋰硫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高達2600 Wh kg-1,有著巨大的產業前景。
  • 解析新型鋰空氣電池技術
    於是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發布了新的鋰空氣電池設計,只在金屬鋰的負極使用有機電解液,而在正極的空氣一側使用水性電解液,在兩種電解液之間設置只有鋰離子穿過的固體電解質隔膜,將兩者隔開,這樣便可防止電解液混合,並促進電池發生高效反應。
  • 基於去溶劑化鋰離子的新型液態電解液為高比能鋰金屬電池助力
    研究背景電解液是各種電化學儲能設備/體系,如鋰離子電池(LIB)/鋰金屬電池(LMB)體系成功運行的關鍵所在。在各種電解液體系中,有機液體電解液是LIB/LMB最常用的電解液體系。在該工作中,周豪慎教授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於去由去溶劑化鋰離子組成的電解液,將其應用於高比能鋰金屬電池(NCM-811//Li)並獲得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半電池:在83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約140 mAh g−1;全電池:在兩倍過量鋰的情況下,20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在170 mAh g−1)。
  • Nature子刊:一種新型鋰電正極材料!
    -伯克利深圳學院成會明研究員等,成功研發出一種具有陰陽離子雙重電化學活性的新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1077-0隨著可攜式電子設備、電動乘用工具、儲能等重點行業的快速發展,迫使鋰離子電池具有更高性能指標。然而,猶如水桶效應,鋰離子電池的性能短板在於正極,因此,正極材料的設計和開發是目前的研究重點。
  • 氧化石墨烯助力更高效的鋰金屬電池
    鋰離子電池是充電和放電期間鋰離子在電極之間傳播的一種可充電電池。鋰離子電池使用嵌入式鋰化合物來形成電極。與此相反,鋰金屬電池使用金屬鋰電極。雖然鋰離子電池已經擁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但是遠跟不上更新迭代的電子產品與電動車。鋰金屬電池擁有十倍於鋰離子電池儲電量,更快的充放速度。
  • 周豪慎:去溶劑化鋰離子組成的新型液態電解液助力高比能鋰金屬電池
    該電解液由非活性的「凍結狀」溶劑分子和去溶劑化鋰離子-陰離子構成的類晶體狀鹽溶質組成。▲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論文導論電解液對各種電化學儲能設備,尤其是對於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電池(LIB)/鋰金屬電池(LMB)體系的成功運行不可或缺且至關重要。
  •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型電解質材料 或實現更高效的鋰硫電池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 其中一種電池為鋰硫電池,與傳統的石墨/金屬氧化物鋰離子電池相比,此種電池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
  • 使用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新型材料實現了金屬鋰負極與電解液的隔離
    打開APP 使用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新型材料實現了金屬鋰負極與電解液的隔離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5 14:31:16 作為一種新型可溶液加工的離子型半導體材料
  • 最新研究:下一代鋰金屬電池新技術
    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對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充滿希望,但對電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局限性在於其電池缺乏持久耐用的高能量密度。對於停電和電網故障期間的居住房屋,情況也是如此,尚不存在能夠在沒有電的情況下供電超過一個晚上的小型高效電池。提供輕量、持久、低成本儲能的下一代鋰電池,將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問題是,存在許多挑戰。
  • 電解液對於金屬鋰負極的影響
    金屬鋰負極的理論比容量為3860mAh/g,電位僅為-3.04V(vs標準氫電極),是一種理想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搭配高容量的正極材料,可以輕鬆實現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但是金屬鋰負極在反覆的充放電過程中,由於電流分布的不均,會 引起枝晶的產生和生長,進而引起活性鋰的損失,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刺穿隔膜,引起正負極短路,產生安全事故。
  • 斯坦福研發新型電解液制鋰金屬電池 可減輕電動汽車重量/延長續航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展示了,其新型電解液設計可以提升鋰金屬電池的性能,而鋰金屬電池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技術,能夠為電動汽車、筆記本電腦和其他設備提供動力。該研究的合著者Yi Cui表示:「大多數電動汽車所用的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正迅速接近理論極限,因此我們的研究集中在鋰金屬電池,此種電池比鋰離子電池更輕,單位重量和體積提供的能量更多。」
  • 優化電解液可增加鋰空氣電池容量
    原標題:優化電解液可增加鋰空氣電池容量   科技日報華盛頓7月22日電 (記者何屹)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卡內基·梅隆大學以及德國燃燒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聯合研究證明,一種電解液可有效增加鋰空氣電池的容量。
  • 河南大學趙勇教授團隊Angew: 液/液電解液界面抑制鋰金屬電池中鋰...
    採用鋰化複合材料或合金代替金屬鋰負極、合適的溶劑/鋰鹽/添加劑原位構建固態電解質界面膜(SEI)、以及使用人工電解質界面膜,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鋰金屬的腐蝕和枝晶生長。然而,原位SEI膜的力學模量較低、而人工SEI膜的離子導電性較差,Li合金電極中Li金屬與電解質成分會不可避免地接觸。更重要的是,原位SEI膜和/或Li合金電極中鋰離子流不均勻,從而難以實現鋰電極的長期穩定循環。
  • 周豪慎教授EES:可以在高水含量電解液中穩定循環的高壓鋰金屬電池
    因此,如果能開發出一種措施,能夠使得鋰離子電池(LIBs)/鋰金屬電池(LMBs)可以在高水含量/高溼度電解液的條件下組裝並保持穩定的電化學循環穩定性,將會大大簡化電解液的生產和純化工藝,以及電池的組裝工藝,進而大大減少能耗,提高電池產業的生產效率,並降低電池生產成本。
  • Nature Energy:超1000圈的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的構成圖1a給出了這種全固態鋰金屬的結構示意圖,圖1b的SEM表明了電池的各個部分接觸非常緊密,圖1c給出了硫銀鍺礦型的固態電解質Li6PS5Cl和其他的固態電解質的電導率隨溫度的變化曲線,表明了本文使用的電解質具有高的電導率。圖1d是這種電解質的XRD圖。
  • 【乾貨】鋰離子電池vs鋰金屬電池:未來屬於誰?
    SolidEnergy公司於2012年成立,在鋰電池產業處於混亂之際,在電池安全和能量密度方面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並引入了新的商業模式。SolidEnergy實現了鋰金屬電池技術的復興,開發了電解液和負極材料,該鋰金屬電池非常安全,具有超高能量密度。
  • 電解液新型鋰鹽材料之雙氟磺醯亞胺鋰深度報告
    隨著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退坡,市場推動效應的逐漸增強,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正快速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而且,國家要求未來鋰電池朝著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高能量密度的方向發展,即對電解液的安全性要求大幅提高。在此環境下,LiFSI(雙氟磺醯亞胺鋰)這一安全性、穩定性更高的新型電解 液溶質正式迎來了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