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琦課題組AM:負極界面屏蔽多硫化物助力鋰硫電池金屬鋰保護

2020-08-12 研之成理

▲第一作者:魏俊宇;通訊作者:黃佳琦
通訊單位:北京理工大學

論文DOI:10.1002/adma.202003012

全文速覽

本工作通過引入3,5-雙三氟甲基苯硫酚(BTB)作為電解液添加劑,設計了一種可以有效抑制多硫化物與鋰負極副反應的含有機硫的固態電解質界面(SEI),以保護金屬鋰負極,在實用化條件下提升了鋰硫電池的穩定性和循環壽命。

背景介紹

鋰硫電池是當下最具發展潛力的電化學儲能體系之一。然而,鋰硫電池的實際應用飽受循環壽命短、庫倫效率低等問題的制約。除了正極側的問題,充放電過程中所產生的中間產物多硫化物會不斷擴散到負極側,致使鋰金屬被持續地腐蝕。而金屬鋰的穩定性主要是由其表面的SEI直接影響的。所以,提升SEI的穩定性是提高鋰硫電池循環壽命和庫倫效率的關鍵。因此,構建一個可以抑制多硫化物與鋰金屬之間副反應的SEI,對於實現穩定高效循環的鋰硫電池十分重要。

本文亮點

1. 分析了多硫化物對SEI以及鋰負極失效的影響;

2. 提出了在鋰硫電池中通過SEI中的有機組分抑制多硫化物並調控鋰負極的穩定性;

3. 強調了實用化條件測評鋰硫電池的重要性。

圖文解析

通過多硫化物電解液對鋰片進行浸泡預處理,來模擬實際電池中鋰負極表面的不同SEI(圖1 a, b)。將預處理完成後的鋰片浸泡至多硫化物電解液中,可以通過電解液的變色情況直觀反映SEI對多硫化物的「阻擋」作用。靜置16小時後發現,常規電解液參與預處理的鋰片浸泡過後的電解液顏色褪至接近無色。相比之下BTB參與預處理的鋰片浸泡過後的電解液褪色現象明顯減輕,說明此時的電解液中存在大量未被消耗的多硫化物。通過XPS結果發現,BTB與鋰金屬反應主要是生成含有機硫(Ph–S−)的產物,並且可以穩定存在於SEI中(圖1 c, d)。同時,含有機硫的SEI中無機硫化物(Li2S/Li2S2)含量和S原子百分比顯著下降(圖1 e)。因此,用BTB添加劑得到含有機硫的SEI,可以有效抑制鋰金屬與多硫化物之間的副反應。

▲圖1. 通過可視化實驗和XPS對SEI的多硫化物「屏蔽」能力驗證。(a) 示意圖:SEI預處理(左)和可視化實驗(右)。(b) 示意圖:不同SEI與多硫化物的作用。(c) 使用含BTB電解液SEI預處理後的鋰表面XPS圖。(d) 可視化實驗後的鋰表面的XPS圖。(e) 可視化實驗後鋰表面不同深度的硫原子百分比


進一步在多硫化物存在情況下,對含有機硫的SEI的鋰沉脫行為進行研究(圖2 a-c)。相比常規SEI,含有機硫的SEI的循環穩定性得到了顯著提升。循環過後明顯改善的阻抗譜圖和鋰沉積形貌也都佐證了這一點(圖2 d, e)。

▲圖2. 鋰鋰對稱電池的電化學性能以及沉積形貌。(a) 長循環性能。(b) 循環性能局部放大圖。(c) 阻抗譜圖。(d, e) 循環後的鋰沉積形貌


在實用化條件下的鋰硫全電池對含有機硫的SEI進行進一步評測(圖3 a-c)。在高載硫(4.5 mg/cm2),低液硫比(5 µL/mg)和超薄鋰(50 µm)的條件下,含有機硫的SEI的電池展示出了約兩倍於常規SEI電池的循環壽命。從第二放電平臺的電壓變化可以看出,隨著循環程度的加深,常規SEI電池出現了顯著的電壓降,而這一現象在含有機硫的SEI的電池中明顯緩解。顯著的電壓降是因為電解液中高濃度多硫化物會不斷消耗負極中的「新鮮」鋰。在初始階段,由於負極中過量的「新鮮」鋰的存在,不會出現明顯的電壓降現象。然而,隨著多硫化物不斷地腐蝕和消耗,可循環的「新鮮」鋰越來越少,而不可循環的「死」鋰不斷累積。因此脫鋰的電阻不斷增大,這使得脫鋰過程中的過電位也不斷增大。當硫正極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從放電電壓曲線上反映出來。當「新鮮」鋰的量不足以完成放電過程時,電池會因為巨大的電壓降而失效。因此,這一現象說明了含有機硫的SEI在全電池中可以有效地減輕鋰金屬的消耗。循環後的鋰沉積形貌也證實了,在含有機硫的SEI的保護下,「新鮮」鋰的消耗大大減少(圖3 d, e)。

▲圖3. 鋰硫電池的電化學性能以及沉積形貌。(a) 實用化條件下的循環性能。(b) 充放電曲線。(c) 80% DOD時電壓隨循環的變化。(d, e) 循環後的鋰沉積形貌。


通過對全電池循環過後的鋰負極進行XPS測試,進一步對含有機硫的SEI的組成進行探究(圖4a-c)。有機含硫SEI中分別含有無機硫化物(Li2S/Li2S2)、亞硫酸鹽、硫代硫酸鹽和有機硫化物(Ph–S−),其中Ph–S−來自於BTB與金屬鋰的反應產物。通過比較兩種SEI中硫組分的含量,含有機硫的SEI中的無機硫化物的含量低於常規SEI。而無機硫化物是多硫化物與金屬鋰的反應產物。這說明含有有機硫的SEI可以更好的保護鋰負極,減輕多硫化物和鋰金屬的副反應。
BTB添加劑中活性的巰基與鋰金屬發生反應,從而在SEI中生成有機的Ph–S−組分(圖4 d)。Ph–S−組分可能通過靜電排斥作用「屏蔽」多硫化物。因此,含有機硫的SEI能夠減輕鋰金屬與多硫化物之間的副反應,保證鋰的均勻沉積,減少了「新鮮鋰」的消耗,在實用化條件下可有效改善循環性能。與此相反,多硫化物在常規SEI中與鋰負極發生連續反應,導致鋰負極發生腐蝕和不均勻沉積,迅速失效。

▲圖4. 含有機硫的SEI的組成及其形成和作用的示意圖。(a, b) 鋰硫全電池循環後SEI的XPS圖。(c) 循環後的SEI的硫組分含量圖。(d) 相應SEI的形成和作用示意圖。

總結與展望

本工作通過引入BTB作為電解液添加劑,設計了一種可以有效抑制金屬鋰與多硫化物反應的SEI。BTB中活性的巰基與金屬鋰直接反應,在SEI中生成含有機Ph–S−的組分,從而形成含有機硫的SEI。含有機硫的SEI可以有效抑制多硫化物和金屬鋰之間的副反應,減少「新鮮」鋰的消耗。在實用化條件下,鋰硫電池穩定性和循環壽命得到了明顯提升。本工作揭示了在實用化條件下,鋰硫電池中SEI的有機成分在保護金屬鋰負極方面的作用。

通訊作者介紹

黃佳琦,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九三學社社員。主要開展能源材料化學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Sci. Bull. 等期刊發表研究工作100餘篇,h因子為72,其中40餘篇為ESI高被引論文。先後入選首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計劃,獲評中國化工學會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獎,中國顆粒學會青年顆粒學獎,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8、2019年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等。

招聘博後

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黃佳琦教授課題組招聘能源材料化學博士後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黃佳琦教授課題組由於科研工作需要,誠聘能源材料化學方向博士後2-4名


合作導師簡介:黃佳琦,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九三學社社員。主要從事能源材料化學研究,尤其關注新體系高比能電池中電化學儲能機制及關鍵能源材料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Sci Bull 等期刊發表研究工作100餘篇,h因子為72,其中40餘篇為ESI高被引論文。先後入選首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計劃,獲評中國化工學會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獎,中國顆粒學會青年顆粒學獎,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8、2019年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等。


更多信息請見課題組網站: http://arims.bit.edu.cn/xzdw/gjjrc/wrjhzjgjjq/153138.htm


01 招聘條件及要求

崗位職責:(1) 從事從事金屬鋰負極、鋰硫電池和相關理論計算方向的新體系電池研究;(2) 可獨立完成國家和企業科研項目所要求的內容,形成高水平引領性研究成果;招收條件:(1) 在國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學位,一般為獲得學位3年以內的全日制博士,或本年度應屆博士畢業生(須已滿足學位論文答辯要求),年齡在35周歲及以下;(2) 具備較強科研創新精神和獨立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發展潛能和較強的團隊意識,較強的中英文寫作和交流能力;(3) 在上述相關研究領域取得代表性研究成果或豐富工作經驗;(4) 滿足國家、學校博士後招聘的其他要求。
02 待遇和支持

按博士後研究人員水平具體定崗,待遇有競爭力,請參與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後招聘簡章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content/details21_732.html(1)特立博士後,年薪30-50萬元(2)團隊崗,年薪25萬元(3)科研崗,年薪18萬元(4)如入選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最高年薪可達70萬。課題組將積極支持鼓勵博士後申請博士後各類人才項目、基金資助;結合課題組項目給予廣闊的學術發展空間、國內外各類學術交流的機會;成果優秀者,優先推薦申報我校預聘制教師。
03 應聘材料

1個人簡歷(包括學習、工作、科學研究經歷等);2、三篇代表性論文;申請人請將材料發至:jqhuang@bit.edu.cn 及 yuanhong@bit.edu.cn;郵件標題註明「應聘博士後」。
本招聘啟事長期有效。

相關焦點

  • 北理工在鋰硫電池負極保護策略領域取得新進展
    硫電池是當下最具發展潛力的電化學儲能體系之一。然而由於高活性可溶的多硫化物與不穩定的鋰負極,一直以來鋰硫電池受制於循環壽命短、庫倫效率低等問題而難以實際應用。因此構建一個可以抑制多硫化物與鋰金屬之間副反應的SEI,對於實現穩定高效循環的鋰硫電池十分重要。
  • 清華化工系張強團隊合作建立保護金屬鋰負極的可移植界面
    清華化工系張強團隊合作建立保護金屬鋰負極的可移植界面清華新聞網2月17日電 金屬鋰以極高的容量(3860 mA h g-1)和最負的電勢(-3.040 V vs. 標準氫電極)而成為儲能界的「聖杯」,是下一代高能電池最有前景的負極材料之一。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鋰硫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高達2600 Wh kg-1,有著巨大的產業前景。
  • 3D列印V8C7-VO2雙功能框架同步管理多硫化物和穩定鋰負極
    基於硫單質正極和鋰金屬負極的鋰硫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環境友好等優勢,被視為二次電池領域中的研究前沿和熱點之一。然而,硫正極緩慢的反應動力學和穿梭效應以及鋰負極枝晶的不可控生長嚴重影響了鋰硫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問題,制約了其實用化進程。近年來,同步管理多硫化物和抑制鋰枝晶生長的策略被認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然而,高性能鋰硫電池仍然受困於缺乏兼具雙功能材料的設計和實用化器件製備工藝的開發。
  • 趙勇教授課題組在Angew. Chem. Int. Ed.報導鋰金屬電池新進展
    近期,我校特種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材料學院趙勇教授課題組,在鋰金屬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A Liquid/Liqu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that Inhibits Corrosion and Dendrite Growth of Lithium in Lithium-Metal Batteries」為題,以全文形式在國際化學頂級期刊
  • 廈門大學董全峰團隊&陳嘉嘉團隊Chem:鋰硫電池Li2Sn的作用機理研究及性能提升策略
    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新型多電子反應的二次電池體系,鋰硫(Li-S)電池已取得眾多頗有價值的進展,包括對於硫載體材料和鋰負極材料的開發、對硫氧化還原反應的機理探究等。在鋰硫電池體系中,多硫化物的存在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其溶解將不斷暴露內部的硫或硫化鋰顆粒,並使活性物質在電極上重新均勻分布,提高電子/離子接觸,加速硫的轉化反應動力學;但另一方面其溶解擴散至鋰金屬負極處將導致顯著的「穿梭效應」,造成活性物質和容量的不可逆損失。
  • 清華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鋰金屬負極骨架親鋰化學及材料設計領域的...
    清華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鋰金屬負極骨架親鋰化學及材料設計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8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科學進展》及《Research》上發表系列文章《摻雜碳材料親鋰性化學誘導鋰金屬均勻形核》(Lithiophilicity Chemistry of Heteroatom-Doped Carbon to Guide
  • 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梁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洪曉東鋰硫電池綜述:鋰硫電池中化學吸附和催化轉化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
    第一,硫的體積膨脹現象及其絕緣性;第二,多硫化鋰的穿梭效應;第三,不同多硫化鋰中間產物之間緩慢的轉化動力學;第四,鋰枝晶的形成及鋰負極的缺點。這些問題限制了鋰硫電池的長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在硫正極領域,化學作用相比於物理受限作用能夠更有效地錨固多硫化鋰中間產物進而提高鋰硫電池的長循環穩定性。
  • 北理工黃佳琦課題組AM:負極界面屏蔽多硫化物助力鋰硫電池金屬鋰保護
  • 鋰硫精選:10篇好文回顧鋰硫電池近期工作進展
    根據鋰硫電池的電化學性質,將多硫化物的錨固策略系統地分為物理約束和化學鍵合。著重介紹了各種硫載體材料的結構優點,詳細討論了與硫的相互作用機理,為促進鋰硫電池商業化的先進硫載體材料的合理設計和工程化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最後提出了硫載體材料未來面臨的挑戰和發展前景。
  • 【Chem】刊發北理工博士研究生在鋰硫電池領域的學術研究經歷
    由於具有較高的理論能量密度,自20世紀60年代首次提出以來,鋰硫電池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高比能二次儲能體系。然而,硫在電化學循環過程中經歷了複雜的多相多電子過程,並且伴隨著遲滯的反應動力學,這些現象導致電池容量的不可逆損失和循環壽命的快速衰減。在這篇文章中,博士生趙夢概述了她在硫正極動力學調控方面的研究思路和經歷,並簡要介紹了她所在的課題組——黃佳琦教授團隊在該研究方向的相關成果。  她最初的研究集中在硫正極非均相電催化設計上,希望通過降低電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壘來加速硫的氧化還原動力學過程。
  • 河南大學趙勇教授團隊Angew: 液/液電解液界面抑制鋰金屬電池中鋰...
    當鋰負極與高能量密度的正極(硫和氧氣等)耦合使用時,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較高而受到廣泛關注。但高活性的鋰金屬對於大多數電解液組分(溶劑、多硫化物、添加劑等)具有熱力學不穩定性。在電池循環過程中,鋰負極會發生嚴重副反應和枝晶不可控生長,嚴重降低了鋰負極的庫倫效率和循環穩定性。
  • 超快長循環壽命鋰硫電池:基於石墨烯的三明治結構
    近年來發現,以單質硫為正極活性材料的鋰硫(Li-S)電池能夠突破傳統的過渡金屬氧化物基正極物質的理論儲鋰容量限制(當發生電池反應S + 2Li = Li2S時,相應的理論比能量為2567 Wh/Kg及正極理論比容量高達1675 mAh/g,且硫和鋰的反應具有可逆性),且鋰硫電池中的正極材料硫具有儲量豐富、無毒、廉價等特點而倍受關注。
  • 吳浩斌&盧雲峰:離子整流半固態界面助力高能量密度鋰金屬電池
    利用兼具高遷移數和高擴散係數的離子導體作為保護層,可實現鋰金屬負極在高面容量條件下安全循環。該工作採用金屬有機框架(MOFs)構築固定陰離子的半固態界面(SSI)作為離子傳輸整流層,可抑制鋰枝晶生長。經保護的薄鋰箔,搭配實用的高載量正極和貧量電解質,可實現高能量密度鋰金屬電池。
  • 鋰空氣電池金屬鋰負極的一種簡單有效的保護方法
    鋰空氣電池由於具有超高的理論能量密度而備受關注,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能量儲存體系。但是鋰空氣電池的實際應用還面臨著諸多障礙,電解液、空氣正極和金屬鋰負極都存在各自的問題。近十年來在研究者的努力下,鋰空氣電池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主要集中在空氣正極和電解液上,很少有對鋰空氣電池用的金屬鋰負極方面的研究工作。
  • 單原子鋅修飾的中空碳殼作為雙功能反應器實現高穩定鋰硫全電池
    、負極的基體,有效地提高了對多硫化物的催化活性並抑制了鋰負極枝晶的生長,獲得了高載量,高倍率、長循環的高比能鋰硫全電池。因此,設計一種輕質量、高導電、高催化活性、優異親鋰位點、高機械強度的載體材料,能夠同時抑制多硫化物穿梭和金屬鋰枝晶的鋰硫全電池,是目前突破鋰硫電池應用瓶頸的一種有效方法。
  •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_鋰硫電池的應用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   鋰硫電池不同於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空氣電池之類的,它是正二八經的電池,和傳統電池原理最接近的電池,正極材料一般由硫和高導電性材料複合而成,這主要是因為硫本身不導電,如上圖中的黃點和黑點就是硫和碳的混合物,所以這就是說硫作為正極必須加導電劑,而且是高導電性的,這就降低了正極硫的能量密度(導電劑佔了重量但不產生能量);負極採用鋰片
  • ChemSusChem:納米碳基單原子催化劑助力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
    清華大學和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張躍鋼教授團隊在ChemSusChem期刊發文對高活性單原子催化劑在鋰硫電池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文章重點探討了金屬單原子及其碳載體對多硫化物轉化反應的催化作用機制,並對單原子催化劑在電化學儲能中的應用前景和面臨的挑戰做出了展望。
  • 鋰硫電池實現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簡稱產綜研)2016年6月28日宣布,與筑波大學共同開發出了一種鋰硫電池,通過採用金屬有機骨架作為電池隔膜,實現了長期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據介紹,在1C的電流密度(恆流放電1小時後結束放電時的電流值)下進行1500次循環測試之後,這種鋰硫電池仍可保持高達900mAh/g的充電容量。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提升鋰硫電池循環穩定性---中國科學院
    由於硫具有低成本和環境友好等優勢,鋰硫電池(Li-S)擁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和能量密度,被視為最有應用前景的高容量存儲體系之一。近期,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瑞虎課題組和溫州大學教授楊植合作,實現了大幅提高鋰硫電池穩定性的同時,增加其大功率放電性能。  這項成果有效解決了鋰硫電池商業化應用方面面臨的一些技術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