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單晶型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研究與工程化取得重要進展

2020-11-25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李林森特別研究員和馬紫峰教授等人與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Tang Ming(唐銘)教授合作,在能源材料領域知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Single-Crystal Nickel-Rich Layered-Oxide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s: Synthesis, Electrochemistry, and Intra-Granular Fracture」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第一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研究生錢冠男,李林森、唐銘和馬紫峰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鎳鈷錳酸鋰(NMC)和鎳鈷鋁酸鋰(NCA)三元正極材料能提供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已經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目前,商業化的三元正極材料大多是由納米級別一次顆粒團聚形成的10微米左右的二次球型多晶材料。多晶NMC內部存在大量晶界(grain boundary)。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由於各向異性的晶格變化,多晶NMC容易出現晶界開裂,導致二次顆粒發生破碎,比表面積和界面副反應快速增加 (圖1),導致電池阻抗上升,性能快速下降。

 


圖 1. 多晶和單晶NMC正極材料中顆粒破碎及其與電化學性能相關性的示意圖


單晶型三元材料內部沒有晶界,可以有效應對晶界破碎及其導致的性能劣化問題,本研究團隊開發一種新型的單晶材料合成工藝,製備出單晶型NMC三元正極材料。本工作採用原位XRD和非原位SEM對製備過程觀測,優化煅燒溫度、鋰化比、水洗工藝等反應參數,製備得到性能優異的622型和811型單晶NMC。與商品多晶三元材料相比,單晶三元材料在常溫和高溫下均具有更好的循環穩定性。(圖2)團隊進一步研究了單晶NCM內部裂紋生長和單晶的問題。通過斷裂力學分析,估算了單晶內部裂紋生長的參數條件以及單晶發生內部開裂的臨界尺寸值;通過電化學實驗及離子束切割,闡述了電池充電電壓、電化學相變、材料脫鋰量與單晶內部裂紋的關係,以及裂紋生長取向性問題。研究表明,在正常充放電電壓範圍內(2.84.3 V vs Li+/Li),經過1000次充放電循環,單晶型三元材料顆粒不發生破碎;但是,在過充的條件下(例如,充電至4.7 V,  每個結構單元取出 >0.84 Li+),單晶NMC顆粒也會發生顆粒內破碎。本工作為單晶型高鎳三元材料的進一步研發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模型材料。


 


圖2. 單晶NMC正極材料的電化學循環和機械穩定性優於多晶NMC

在基礎研究指引下,本團隊加強工程化技術開發,依託上海電化學能源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設計開發出單晶三元材料公斤級中試生產線,順利生產出合格的622型單晶NMC和Ni83材料,並已經與包括萬向A123 等國際知名電池企業展開初步合作,為單晶高鎳三元材料的工程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圖3)


 


圖3. 公斤級622型單晶NMC正極材料及Ah級軟包全電池


這項工作得到國家特聘青年專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石化科技發展基金等項目支持。

全文連結:Guannan Qian et al, Single-crystal nickel-rich layered-oxide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s: synthesis, electrochemistry, and intra-granular fracture, Energy Storage Mater. 2020, 27, 140-149. https://doi.org/10.1016/j.ensm.2020.01.027


相關焦點

  • 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
    在SMM舉辦的「2020(第五屆)中國國際鎳鈷鋰高峰論壇暨中國國際新能源鋰電材料大會」上,中南大學胡國榮在現場為大家講解了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鋰電池正極材料保持高速增長,並逐漸向三元材料等高能量密度材料發展商業化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特點高鎳三元材料能量密度高,續航裡程長,但鎳含量的提高遇到其他問題,如安全問題。
  • 華中科大孫永明教授團隊在高鎳/矽碳高比能電池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以高鎳三元正極(LiNixCoyMnzO2,x≥0.6)和矽基負極組成的高鎳/矽基電池是最有希望廣泛應用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之一。然而,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電化學循環過程中表面發生副反應以及其晶體結構具有不穩定性,其容量隨著循環進行迅速衰減,限制了其規模化應用。
  • 高鎳/矽碳18650鋰離子電池存儲衰降機理分析
    隨著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不斷提升,高鎳正極匹配矽碳負極已經成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的標準配置,但是高鎳材料材料對電解液的氧化性顯著增加,而矽碳負極體積變化的顯著增大,也造成負極界面的穩定性降低,因此相比於傳統的三元/石墨體系,高鎳/矽碳體系鋰離子電池在循環壽命衰降和存儲壽命衰降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點。
  • >振華新材衝刺科創板|正極材料|振華新材|三元|寧德時代|動力電池
    振華新材目前主要研發方向包括低成本三元前驅體、一次顆粒大單晶三元材料、無鈷鎳錳二元材料、高電壓鈷酸鋰等材料開發及基礎研究等方面。公司預計未來三元正極材料仍將是動力電池採用的主流技術路線,三元正極材料行業逐漸向低鈷\無鈷化、高鎳化方向發展。
  • 格林美:公司已建成全國最大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生產基地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0月31日訊,有投資者向格林美(002340)提問, 請問公司是否有和韓國SK電池合作?  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的關注!公司已建成全國最大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生產基地,全面掌握了高鎳(NCA&NCM6系、7系、8系及9系)與單晶材料的製造技術,成為全球三元前驅體製造領域能夠大規模製造NCA&NCM全系列產品的少數企業,擁有三元前驅體製造的極具世界競爭力的關鍵核心技術。
  •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面向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和武漢市光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團隊。經過初期的建設和發展,在鋰離子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鋰電聯盟會長 發表於 2021-01-06 14:34:23 第一部分:前言統鋰離子電池的有機液態電解質在高溫下極易起火,造成電池熱失控,具有較大安全隱患;同時,由於金屬鋰負極在電解液中極易產生枝晶
  • 三元正極材料供應商 振華新材衝刺科創板
    該公司核心產品為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主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寧德時代是其第一大客戶。振華新材此次IPO擬募資12億元,主要用於擴產,即建設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沙文二期)、鋰離子動力電池三元材料生產線建設(義龍二期)。
  • 三元正極材料供應商
    振華新材衝刺科創板
    振華新材目前主要研發方向包括低成本三元前驅體、一次顆粒大單晶三元材料、無鈷鎳錳二元材料、高電壓鈷酸鋰等材料開發及基礎研究等方面。公司預計未來三元正極材料仍將是動力電池採用的主流技術路線,三元正極材料行業逐漸向低鈷\無鈷化、高鎳化方向發展。
  • 2019年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企業出貨量二十強
    近日,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在白皮書中,EVTank對正極材料及產業鏈上的鎳鈷錳鋰等金屬及前驅體等環節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並對中國主要涉及正極材料產業鏈的企業進行了對標分析。
  • 構築In2O3&LiInO2修飾層提升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結構穩定性研究
    【研究背景】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步推廣,動力型鋰離子電池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開發高穩定性、長循環、高容量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已成為當今的研究熱點。高鎳三元正極材料被認為是動力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發展方向,但仍面臨諸多難題。
  • 鈉離子電池高電壓正極材料低能耗規模化製備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在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綠色化工研究部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團隊多年來持續不斷的合作及共同努力下,鈉離子電池用聚陰離子型高電壓正極材料的低能耗規模化製備取得了重要進展聚陰離子型化合物氟磷酸釩鈉Na3(VO1-xPO4)2F1+2x (0 ≤ x ≤ 1)(NVPFs)作為鈉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具有高達480 Wh/kg的能量密度。如果NVPFs能夠工業化應用,其全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和鋰離子電池媲美。
  • 鈉離子電池: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化探索
    根據本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提煉出了鈉離子電池在成本、性能等方面的7大優勢,這些優勢使鈉離子電池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最後重點介紹了本研究團隊在銅基層狀氧化物正極和無定形碳負極等低成本電極材料研發及其工程化放大,以及鈉離子電池研製和示範應用方面的工作。鈉離子電池的成功示範證明了其實際應用的可行性。
  • 熔鹽法再生修復退役三元動力電池正極材料
    摘 要: 本文主要針對普遍使用的廢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NCM523進行綠色回收,工藝極富創新性,且簡單可行,直接對廢棄三元正極材料進行NCM523再生修復。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產生約24萬噸的退役鋰離子電池,2022年將產生53萬噸退役鋰離子電池。
  • 單晶結構如何提升高鎳三元材料循環壽命
    隨著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持續提升,傳統的NCM111、NCM523類三元材料已經無法滿足高比能電池的設計需求,高鎳材料的應用逐漸變的普遍。但是高鎳材料在帶來更高容量的同時,也導致了材料穩定性的顯著降低,特別是在4.2V附近的H2-H3的相變,會引起材料體積的巨大收縮,從而導致顆粒裂紋的產生,從而嚴重的影響了材料的循環壽命。
  • 鋰電池鎳鈷錳三元材料最新研究進展
    鎳鈷錳三元材料是近年來開發的一類新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環穩定性好、成本適中等重要優點,由於這類材料可以同時有效克服鈷酸鋰材料成本過高、錳酸鋰材料穩定性不高、磷酸鐵鋰容量低等問題,在電池中已實現了成功的應用,並且應用規模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 鈉離子電池: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化探索
    在此背景下,與鋰離子電池具有相似工作原理的鈉離子電池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的重視,由於地殼中鈉資源儲量豐富,且在全球範圍內分布廣泛,使鈉離子電池具有大規模應用的巨大潛力。因此,鈉離子電池可作為鋰離子電池在大規模儲能領域的重要補充技術,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戰略意義。
  • 高鎳三元材料仍是主流 電池熱穩定性持續提升
    「只有保證材料的安全可靠,才能做出安全穩定的動力電池及電動汽車。」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建忠一語道出了動力電池材料的重要性。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動力電池材料研發技術不斷獲得突破,新型電池材料、新型高性能電池產品不斷湧現。當前高比能材料研究進展如何?
  • 華為汽車相中三元鋰電池:性能優勢或成重要考量 高鎳材料有望獲取...
    具體到鋰電池具體型號和能量密度,一位長期觀察新能源汽車行業動力電池技術方向的投資人表示,「現在華為智能汽車剛開始,電池技術還比較初期,現在還不清楚詳情。」GGII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三元材料受國內三元動力電池出貨不理想影響,同比增速低於10%。
  • 乾貨| 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發展趨勢
    開發高電壓、高容量的正極新材料成為動力鋰離子電池比能量大幅度提升的主要途徑; 負極材料將繼續朝低成本、高比能量、高安全性的方向發展, 矽基負極材料將全面替代其他負極材料成為行業共識. 此外, 本文還對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負極材料等的選擇及匹配技術、動力電池安全性、電池製造工藝等的關鍵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 並提出了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究中應予以關注的基礎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