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積雲消散或導致全球升溫最高8 °C,罪魁禍首是它……

2021-02-15 中國氣象數據

 喜歡就速速點藍字關注我們

據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25日發布的一份氣候學研究報告,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進行的一項高解析度模擬研究指出,大氣中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可能會使層積雲消散,除了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引起的全球變暖外,層積雲消散還可能導致全球升溫最高達8 °C。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積層雲又是如何與二氧化碳濃度產生聯繫的?

在多數情況下,層積雲是水汽通過空氣的波狀運動以及亂流混合作用凝結而形成,有時則是因強烈的輻射冷卻而形成。

層積雲全球皆可出現,在涼爽的海洋和沿海地區尤為多見。

數據表明,層積雲大約覆蓋了地球20%的低緯度洋面,在維持地球能量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與其他雲種不同,層積雲的維持主要依靠雲頂的冷卻,而不是來自地球表面的熱量,這讓層積雲可能會受到地球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升高的影響。

一旦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層積雲就可能因雲頂長波輻射冷卻減弱而無法維持,最終導致消散。


研究人員通過氣候模式模擬發現,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200 ppm時,層積雲會發生消散,並會對全球平均表面溫度產生嚴重影響。而層積雲一旦消散,就只能在溫室氣體水平很低的條件下重新形成。

沒有了層積雲的反射,就會有更多的太陽輻射來到地球表面,從而推高全球溫度。

這與我們常見的溫室效應並不相同。

溫室效應是一種保溫效應,也就是太陽輻射透過大氣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層厚厚的玻璃,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大暖房。

同時,科學家也認為,在漫長的歷史中,層積雲的消散對過去溫室氣候的形成可能有過推動作用,比如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

中國氣象數據網出品:

參考資料:科技日報

微信編輯:小據


更多氣象數據信息,請到中國氣象數據網進行查詢~

相關焦點

  • 高濃度二氧化碳或導致層積雲消散
    全球升溫最高可達八攝氏度科技日報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25日發布的一份氣候學研究報告,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進行的一項高解析度模擬研究指出,較高的大氣二氧化碳(CO2)濃度(約為現有水平的
  • 層積雲 - 專題 -中國天氣網
    層積云:層積雲(StratocumulusSc)雲塊一般較大,在厚薄、形狀上有很大差異層積雲又可分為透光層積雲、蔽光層積雲、積雲性層積雲、堡狀層積雲、莢狀層積雲等。基本特徵雲塊一般較大,其薄厚或形狀有很大差異,常呈灰臼色或灰色,結構較鬆散。薄雲塊可辨出日、月位置;厚雲塊則較陰暗。有時零星散布,大多成群、成行、成波狀沿一個或兩個方向整齊排列。
  • 全球升溫2°C,青藏高原會怎樣?
    如果全球升溫2°C,對被譽為「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有何影響?科學家最新研究給出答案:在全球升溫2°C情景下,青藏高原氣候將持續變溼,降水增加,主要河流徑流總量以及長江、黃河上遊流域的人均可用水量也將隨之增加。
  • 升溫!未來兩天玉林最高氣溫將升至……
    預計25-26日冷空氣消散  廣西的升溫範圍將進一步擴大  桂南的最高氣溫大都將升至22~25℃  其中玉林、沿海三市及  崇左的最高氣溫將升至26~29℃    具體天氣預報:  據氣象部門消息,預計25-26日冷空氣消散,廣西的升溫範圍將進一步擴大,桂南的最高氣溫大都將升至22~25℃,其中玉林、沿海三市及崇左的最高氣溫將升至26~29℃,而桂北依舊涼爽。
  • 全球溫室效應加劇,罪魁禍首隻是二氧化碳?科學家:別冤枉它了
    在現代社會中,綠色生活是全世界都在倡導的生活方式,原因很簡單,地球溫室效應加劇,兩極冰川正在加速融化,給人類的生存帶來的極大的壓力,因此人類想要長久發展,只能從自身做起,儘可能地減緩全球溫室效應的腳步。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地球溫室效應加劇的罪魁禍首就是二氧化碳,誰讓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呢?誰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在逐漸增加呢?
  • 《自然》雜誌:赤道東太平洋冷卻導致「全球變暖間斷」
    在此之後,全球變暖停止。  全球變暖間斷  目前,科學家正全力探究「全球變暖間斷」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一些人認為太陽、火山甚至汙染可能是罪魁禍首,但最新研究指出,解釋這種異常現象的關鍵是海洋。正如每日氣溫會有冷暖變化一樣,氣候波動也會使全球氣溫冷暖無常,這種影響會持續數年乃至數十年。過往的氣候數據證明了一些熱浪和寒流的存在,它們自古有之,且氣候模型暗示,兩者中的任意一種均可以在由溫室氣體導致的氣候變暖過程中發生。  但是,IPCC的氣候模擬沒有將這種特殊的「間斷」影響考慮進去,這導致許多研究者對氣候變暖表示懷疑。
  • 導致抑鬱的三個罪魁禍首,它們的特點很明顯!
    專家指出其實只有極少數患者達到疾病上線,而大多數焦慮症只是腦內腦電波紊亂,及時使用大腦生物反饋,它屬於物理療法,能夠精準採集腦電波,促進腦電波波段穩定有助於減輕工作壓力,緩和疲勞的症狀、鎮靜和抗焦慮、睡眠修復營養。
  • 全球變暖:太陽能地球工程可能存在風險,減排仍是最佳選擇
    新的模型顯示,隨著溫室氣體濃度的升高,即使大氣層頂部的溫室氣體的全部或大部分影響都通過太陽能地球工程得到了補償,因雲層減少而喪失的冷卻效應仍會引發全球變暖。
  • 如果全球升溫4°C 上海、天津、香港、台州將被海水淹沒?
    美國「氣候中心」做的全球升溫2℃後,上海陸家嘴的樣子(效果圖)  全球溫度上升2℃後,倫敦的樣子(效果圖)  美國「氣候中心」的這個結論靠譜嗎  世界銀行:氣候變化催生1億新貧民  浙江在線11月10日訊法新社報導
  • 赤道東太平洋冷卻導致「全球變暖間斷」—新聞—科學網
    「間斷」是赤道東太平洋長達十年的氣候變冷所致。太平洋是揭開「全球變暖間斷」謎團的關鍵。圖片來源:Tim Graham 在神秘的「全球變暖間斷」現象持續了長達16年之後,科學家有望得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這個氣候科學的最大謎團於1997年末開始出現,當時並沒有人發現這一點。
  • 再升溫8度,地球將不再是適宜生活的星球,如何阻止地球升溫?
    如果地球升溫 7 度,在赤道和熱帶地區,尤其是高溼度的悶熱地方,人體根本無法正常散熱,只需幾個小時,就會因為內外交迫的高溫而出現嚴重問題。如果升溫 11 或 12 度,以現今的全球人口分布來說,將有一半的人會在高溫下出現危險。地球可能變得這麼熱嗎?
  • ...2050年完全實現零碳排放量 升溫幅度不超過1.5°C以應對全球暖化
    IPCC的主要科學家Jim Skea在一份聲明中說:「在化學和物理層面,可以將升溫限制在1.5°C內,但這樣做需要全球前所未有的變化」。而減排目標更加宏大:IPCC認為到2050年淨碳排放量必須絕對降至零。但是,即使目標並未達成,研究人員(如美國宇航局氣候科學家Gavin Schmidt)強調說,這場對抗全球氣候變暖的戰鬥還是有可能勝利。
  • 100年後層積雲可能破裂消失,全球升溫8攝氏度,二氧化碳很可怕
    肯尼特和他的學生洛厄爾·斯託特根據異常的同位素推斷,當時的大氣中充滿了二氧化碳,進而導致海洋迅速酸化和升溫。之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發現了更多的證據,表明5600萬年前出現了一場短期的災難,現在我們稱之為古新世 - 始新世最大熱量(PETM)。這一過程與科學家目前呼籲警惕的溫室氣體排放非常相似。
  • 地震也會導致全球變暖?科學家研究表示,它確實是變暖的「元兇」
    提到全球變暖,我們都知道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和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原因,不過,最近的一項新研究卻表明,除了人類活動之外,大地震或許也是全球變暖的「元兇」之一,這項研究成果也發表在近日的《地球科學》雜誌上。
  • 北方今起持續大升溫:華北黃淮升溫最明顯,最高溫或超35℃
    根據預報,華北和黃淮地區升溫最為明顯,可能達到6℃-10℃,內蒙古中西部等局部地區升溫可能超過12℃。方翀介紹說,氣溫上升後,華北中南部、黃淮中西部等地區日最高氣溫可能達到32℃-34℃,部分地區超過35℃。比如,五一勞動節當天,北京城區日最高氣溫可能達到33℃-35℃,鄭州和石家莊等主要城市日最高氣溫可能達到35℃-37℃。
  • 【天氣】上海今現波狀的層積雲!明天雷陣雨,雙休日降溫
    明天氣溫略有下降,最高20度,下午到傍晚轉陰有陣雨或雷雨。雙休日最高溫降至18-19度,陣雨仍將襲擾。請大家及時調整穿著,合理安排好出行。上海今現波狀的層積雲今天不少網友說,看到了上海特殊的雲。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張瑞怡說,波狀的層積雲通常是由於空氣的波狀運動和亂流混合作用,水汽凝結而形成。
  • 中國氣溫升溫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介紹,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顯著區。195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溫率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且區域間差異明顯,北方增溫速率明顯大於南方地區,西部地區大於東部,其中青藏地區增溫速率最大。2017年,中國屬異常偏暖年份,地表年平均氣溫接近20世紀初以來的最高值。
  • 龍嶺迷窟:別被大鵝騙了,它就是導致幽靈冢出現的罪魁禍首!
    直到最後一刻這隻鵝突然出現,胡八一知道「鵝會朝著空氣流通的地方行走」,而這個地方一定就是出口,跟著大鵝果然找到了出口,很多網友將大鵝推為第一功臣,大家不要被這隻鵝騙了,實際上這隻鵝是導致幽靈冢出現的罪魁禍首!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