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抑鬱的三個罪魁禍首,它們的特點很明顯!

2020-11-25 騰訊網

抑鬱通常有一個觸發事件(導火線),一旦觸發了第一次,以後觸發抑鬱的事件會變得越來越微小,甚至幾乎完全不需要任何觸發。到了這個階段,需要注意的是抑鬱不同於悲傷,兩者的狀態相似,但抑鬱會有如下特點:

1、無感:抑鬱者無法擺脫絕望感覺,對周遭的事物不感興趣;就連日常活動也感到不知所措。

專家指出其實只有極少數患者達到疾病上線,而大多數焦慮症只是腦內腦電波紊亂,及時使用大腦生物反饋,它屬於物理療法,能夠精準採集腦電波,促進腦電波波段穩定有助於減輕工作壓力,緩和疲勞的症狀、鎮靜和抗焦慮、睡眠修復營養。

2、無明確起點:長期抑鬱者通常無法確定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無法擺脫傷心,或無來由地感到絕望。抑鬱家族基因影響高達80%,家族裡都有抑鬱一般'易感',基因與環境的雙重影響,會刺激抑鬱發生。

3、活力:悲傷的反面是快樂,而抑鬱的反面是活力。許多抑鬱是嚴重疲憊導致的,抑鬱與悲傷的最大不同在於大腦所扮演的角色,悲傷有客觀原因,而抑鬱是起於大腦的支配。一旦有意識的覺察與堅定不移的企圖心,就不再受大腦支配,就可以在面對外在世界時擁有內外一致的情緒與反應。

醫學認為人的抑鬱大腦腦電波頻率有關,腦電波的狀態通常會導致人體身體及精神狀態的不同,所以使用大腦生物反饋調整大腦的α、β、θ波十分重要。對學習和記憶力還有睡眠都有影響。大腦的腦電波頻率過高或過低,很容易發生抑鬱情緒,神經紊亂。

在使用藥物或者自我調理的情況下,可以先嘗試物理治療大腦生物反饋輔助進行解決失眠問題,這也是許多三甲醫院在臨床使用的一種物理治療手段。

大腦生物反饋是通過採集腦電波信號,將正在訓練腦電波以動畫的方式形象、實時的展示給患者,並進行全程提示、增強,使異常腦電波逐步恢復到正常範圍。同藥物相比,不但更有效,而且無副作用,訓練過程輕鬆無痛苦。可以有效緩解抑鬱情緒,提高睡眠質量。

導致抑鬱的三個罪魁禍首

1、外在原因:外在事會讓人感到抑鬱,今年疫情原因導致很多人下崗或者收入微薄,從而感到焦慮或抑鬱。如果讓自己長時間承受壓力,就會感到抑鬱。長期的壓力可能來自無趣的工作、長時間寂寞、與社會隔離等。某種程度來說,抑鬱的人會經常回應惡劣情況。

2、反應:單靠外在原因不足以導致抑鬱,除非以特定的方式做出回應。抑鬱的人如果出現下列反應,就表示他們的生活出問題了: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

3、長期鬱悶:當面對來自外在世界新壓力時,原先的反應會強化下一個反應。當抑鬱成了習慣,就不再需要任何外在觸媒,一切似乎都蒙上了灰色的薄膜。這種被打敗的狀態,代表大腦已經形成了固定路徑。當抑鬱反應被內化後,就像悶燒的煤炭一樣,稍微攪動就會燃起熊熊火焰。抑鬱反應一旦建立,連好消息也會感到悲傷,因為他們被困在抑鬱的習慣裡了。

如果行為能幫你擺脫抑鬱,我們可以合理地假設,行為也可以讓你走入抑鬱。戰勝抑鬱症的方法就是怎樣走出抑鬱症,莫被疫情嚇倒。有時抑鬱症就像一層迷霧,令人難以掌握,但迷霧終究會消散。只要踏上尋找真實自我的道路,就會走入光明。因此專家建議抑鬱者一定要多多運動,接觸新鮮環境,讓自己動起來,分散你的注意力,關節好的人可以爬樓梯,做一點重量訓練。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中國科學家發現夜間藍光會導致抑鬱!電子產品最好收起來!
    2020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中國多家機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大學、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安徽醫科大學等)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在夜間反覆將實驗室小鼠暴露在藍光下會導致抑鬱症狀的出現。
  • 雌激素減少促進催產素信號,導致產後抑鬱
    據估計,產後抑鬱的患病率為6.5% ~ 12.9%,通常會導致睡眠紊亂、焦慮易怒,對母嬰及家庭均可能造成沉重影響【1】,因而有必要密切關注產後女性精神健康,降低產後抑鬱風險。圖1 產後抑鬱病例的篩查評估量表產後抑鬱的病因可能會涉及生理變化、精神病史、遺傳因素和社會因素等多方面。儘管確切病理機制尚不明確,但分娩前後生殖激素的急劇變化很可能與產後抑鬱的發生和發展相關。
  • 新突破:大腦膝下前扣帶皮層可能是導致抑鬱、焦慮症的病因之一
    然而,神經影像學研究只顯示出相關性,而沒有告訴我們過度活動會導致任何指定症狀。但是有的新研究發現,過度激活sgACC會導致抑鬱和焦慮症狀,這一研究強調了其因果關係。研究人員發現,sgACC區域的過度活動會導致情緒和焦慮障礙的幾個關鍵特徵,特別是猴子們對待威脅時的反應。它們對威脅的反應很重要,因為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往往傾向於接收、處理負面消極的情況。 為了使過度激活sgACC這一區域,研究人員將一種叫做套管的微小空心管植入了絨猴的大腦。然後他們將少量的藥物注入sgACC這一區域,以增加其活躍性,並且不會影響其他腦區的功能。
  • 貓是滅絕紐西蘭野生動物的罪魁禍首?實際上它們只是「幫兇」
    貓是滅絕紐西蘭野生動物的罪魁禍首?實際上它們只是「幫兇」紐西蘭位於南太平洋,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國家之一。然而,如今的紐西蘭已經遠不如1000年前那樣美麗。在公元10世紀之前,人類還沒有到達紐西蘭。圖:哈斯特巨鷹襲擊恐鳥想像圖地理隔離使得生活在紐西蘭的動物向獨特的進化方向發展,最終導致除了幾種蝙蝠、海獅、海豹外
  • 抑鬱出現前的6個表現,不要再忽視
    因為有一些人把抑鬱症當成一個心情不好,有時候家裡人還誤解為他在裝病、他很矯情,或者認為他的抗壓能力比較差,所以會導致它只是一個就是情緒的很輕的一個問題,就不會去找醫生看病,長期不管不顧,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早期識別抑鬱症的表現是遏制悲劇發生的第一步。抑鬱症出現前,常有6個典型症狀!1【情緒低落】情緒低落是抑鬱症最主要的症狀。
  • 拯救荒野裡的抑鬱患者
    王紹禮介紹,如果要給抑鬱症畫個像,一般來說,抑鬱症患者往往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性格較內向;二是「不是朋友就是敵人」「不完美就是有問題」「不拔尖就是落後」等「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三是「盲人摸象」式的以偏概全思維定勢,總是用自己的主觀意願去揣度事物;四是總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做比較;五是經歷離婚、家人突發重大疾病、喪偶、失業等負性事件以及長期高壓工作導致生活壓力大。
  • 隱疾|抑鬱_澎湃研究所_澎湃新聞-The Paper
    自己明顯覺得變傻了。病休兩周後,在朋友的提示下,我終於猶猶豫豫地去安定醫院看病。醫生給出診斷:中度抑鬱偏重。開了三種藥:羅拉片、氫溴酸西酞普蘭片、三辰片。這三種藥,氫溴酸西酞普蘭片是主藥。起初每日服用一粒。一周後加到一粒半;再一周後加到2粒。服藥之初,由於羅拉片的鎮定作用和三辰片的催眠作用,睡眠稍有改善,每晚能睡四到五個小時。
  • 搞混它們的罪魁禍首原來是這個!
    昨天小編我發了個多圖,是伊豆仙人掌動物園的小食蟻獸寶寶,但是寫成了貘。後來被大家提醒之後小編還特意反思了一下到底是因為什麼弄混的,後來才發現罪魁禍首就是它!食夢貘vs食蟻獸!要不是玩遊戲肝得腦仁兒都疼了怎麼可能看到都是長鼻子都是帶個「食」就弄混了呢!所以是網遊的鍋小鵪鶉不背!不過說真的,當我在搜索食蟻獸和貘的時候才發現真是有不少人會弄混這倆。
  • 星形膠質細胞釋放ATP有快速抗抑鬱作用
    他們在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子刊《自然—醫學》上發表文章「星形膠質細胞來源的三磷酸腺苷調節抑鬱樣行為(Astrocyte-derived ATP modul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稱,星形膠質細胞釋放的ATP(三磷酸腺苷)有著快速抗抑鬱作用。
  • 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抑鬱,如何治療?
    隨著神經病理學及神經影像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臨床觀察已經證實帕金森患者還存在非運動症狀,包括抑鬱、睡眠障礙、認知影響等。與運動症狀相比,它們的存在更隱匿,發生更早、危害更大,是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更為主要的原因。抑鬱是帕金森病非常常見的非運動症狀之一,嚴重影響患者情緒和生活。但是在臨床工作中,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鬱卻很少被診斷,更難以做到規範有效地治療。
  • 抑鬱焦慮同時存在令大腦尺寸變大,匯總抑鬱最新研究
    文/老K最近抑鬱症的關注度明顯增加不少,這個和社會與相關部門的重視有關,那麼今天給大家匯總關於抑鬱症的一些最新發現,供大家參考學習。但研究發現,如果抑鬱症患者伴隨焦慮發作後,大腦杏仁核的尺寸明顯變大。2、魚油可能會幫助治療抑鬱症發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來源於患者的成人幹細胞可以用來模擬抑鬱症,並測試患者對藥物的反應。
  • 一塊冰西瓜下肚,竟導致休克…「罪魁禍首」令人意外
    隔夜西瓜這麼「毒」 罪魁禍首是保鮮膜 這種說法始於2013年,當時有媒體做了個對比實驗,發現包了保鮮膜的西瓜上的細菌,比沒用保鮮膜的西瓜多出了將近十倍。
  • 日光節約時間制,你或許沒想過這是另一個導致人們抑鬱的原因
    一般來說,進入冬天后,丹麥在下午四點就已經日落。「我們基本確定冬令時的時間改變導致的抑鬱症病人增加是相關的。而白晝時間的長短和天氣的好壞都是我們研究考慮的影響因素。」一位丹麥學者Soren Ostergaard在新聞採訪中如此表示。這位學者在《華盛頓郵報》的採訪中表示,他們是第一個將抑鬱症與冬令時相聯繫的研究團體,雖然他們發現了這個相關係,可是他們並不是很清楚這樣的相關係是如何發生的。
  • 抑鬱的本質:自我療愈,一種讓傷口癒合的方式
    導致我們陷入抑鬱的主要原因有三個:價值觀被摧毀;信任感被破壞;以及環境變化帶來的不良反應。抑鬱狀態具有一定的演化作用,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損失和傷害。這種狀態可以讓我們減少不必要的活動,降低體能的消耗,讓我們可以更好地休息和恢復。但是,這種抑鬱狀態容易與社會中的必要活動產生衝突,因此也被許多人所排斥。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抑鬱障礙的主要臨床表現有五個方面: 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和悲觀; 感覺思維能力受到抑制,並且常常考慮消極的事情; 意志活動減退,並不願參加各類日常活動; 記憶力和注意力下降; 出現睡眠障礙
  • 失眠、焦慮、抑鬱,睡不好的「三劍客」
    當今焦慮、抑鬱、失眠已經成為了社會新的流行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在世界範圍內有三分之一的人有睡眠問題。 而我國大約50%的人存在睡眠障礙,且近年來,還呈上升趨勢。
  • 科學家找到導致遠古地球物種全部滅絕的罪魁禍首,比極光還美麗
    研究人員說,在地球巖石記錄中發現某些放射性同位素,證實了來自附近超新星的殺手宇宙射線可能是至少一場大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你能想像一顆爆炸恆星的光比滿月還亮,也許你會很有趣,但是當輻射摧毀了我們所知道的生命時,這一場景就是災難的序幕。研究人員說,來自附近超新星的殺手宇宙射線至少可能是一場大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在地球巖石記錄中發現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證實這種情況。
  • 抑鬱復康者:抑鬱症可治癒的 7個理由
    未經歷抑鬱,對抑鬱的認識只能停留在膚淺這個層面上;身陷抑鬱泥潭則更多地體驗著「心靈凌遲」的痛苦;只有走過抑鬱才能對抑鬱有入木三分、全面準確的認識。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我抑鬱時體驗到的有:情緒障礙、情感障礙、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睡眠障礙、行為障礙、軀體障礙。
  • 抗衰老研究速遞:NMN增強NAD+合成酶,改善抑鬱行為
    目前,藥物是治療抑鬱的主力軍,獲批的抗抑鬱藥包括下表幾類:這些藥物用於調節患者大腦紊亂的單胺類物質: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它們具有影響情緒、經歷,塑造世界觀的作用。照理說這些藥物夠「對症」了,然而臨床實戰結果卻是見效慢、易復發——這說明我們對抑鬱症的機制認識還不夠完善。
  • 大白鯊失去肝臟死在沙灘上,罪魁禍首竟是它們
    近日,在南非旅遊小鎮 Gansaabi 的海岸,發現了三具大白鯊的屍體,讓人驚奇的是,這些大白鯊的肝臟卻都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