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復康者:抑鬱症可治癒的 7個理由

2021-01-13 我的浴火重生

未經歷抑鬱,對抑鬱的認識只能停留在膚淺這個層面上;身陷抑鬱泥潭則更多地體驗著「心靈凌遲」的痛苦;只有走過抑鬱才能對抑鬱有入木三分、全面準確的認識。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我抑鬱時體驗到的有:情緒障礙、情感障礙、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睡眠障礙、行為障礙、軀體障礙。既然抑鬱只是一種障礙那就一定有辦法清除,或者提高患者的障礙逾越能力,這就決定了抑鬱的可逆性,也就是說抑鬱症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情緒障礙。人的情緒分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人的情緒一般是處在正、負性的動態平衡狀態中,人對情緒有很強的管控和自然恢復力,比如遇到負性事件時就更多地體驗到緊張、消極、自卑、焦慮、恐懼、絕望等負性情緒,但能及時感知而主動管控或在短時間內自然恢復正常狀態;同樣,當遇到正性事件時就能更多地體驗到放鬆、積極、自信、樂觀、興奮、激動等正性情緒,也可以及時感知而主動管控或在短時間內自然恢復正常狀態。當正、負性情緒不受管控和自然恢復到正常狀態,就說明情緒遇到了自身無法逾越的障礙,就需要藉助「外力」通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自我調整等方式來清除障礙和提升越障能力。如此,情緒障礙「就只留下情緒沒有障礙了」。

情感障礙。情感是在多次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穩定的態度體驗,與情緒的情境性、暫時性不同,情感具有深刻性、穩定性,深沉而久遠不輕易流露出來。如對一個人的愛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變的。事情辦成就高興反之就不高興,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然而,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進亦憂是退亦憂,無論成與敗都走向負面極端,抑鬱症患者體會不到生活、學習、工作的滿足和快樂,興趣索然、性趣淡漠,失去飢餓感享受不到進食的愉悅,失去對配偶和子女的眷戀感。這些都不是正常的情感體驗,通過藥物治療和自我調整善待「障礙」就能有效地改善情感。

認知障礙。抑鬱時,會感知自己信心缺乏、動力缺失、活力不在、大腦高度緊張、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反應遲鈍、聯想困難,構思費力、思路閉塞、思維緩慢、思維跳躍混亂毫無條理且內容貧乏等;認知扭曲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誇大缺點和失誤,評價過低瞧不起自己,覺得自己無用多餘沒有人需要的,做什麼事都猶豫不決,羞恥感、空虛無聊感重,經常做的事情變得異常困難;自知力受認知障礙的影響很大,滿眼灰暗悲觀絕望,整天疑神疑鬼怕得要命,痛不欲生、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不怕死就怕活著,嚴重的悲觀厭世情緒還會忽悠和裹挾患者的認知,錯誤地認為已無路可逃只能作唯一的選擇,「毫不猶豫」「義無反顧」地奔赴死亡。這些都是抑鬱狀態思維認知的可逆性障礙,只要抑鬱症狀得到緩解,思維認知即可恢復正常。

認知障礙

語言障礙。抑鬱狀態的患者,沉浸在自我鬥爭和自我糾纏中,和內心中的另一個不一樣的自己長時間對話,本已有限的精力被消耗殆盡,整日鬱鬱寡歡、少言寡語,缺乏主動語言,有話不想說或者說不出來,偶爾說話也是沒精打採、有氣無力的樣子,聲音很低沉,小得像蚊子的「嗡嗡」聲;見到熟人繞道走,怕和熟人打招呼,更怕他們談及與自己相關的話題。這些都不是器質性語言障礙,而是抑鬱狀態的病態障礙,只要堅定信心、勇於自救、堅持不懈、標本兼治,抑鬱得到有效緩解後語言障礙即可消除。

睡眠障礙。抑鬱狀態下,患者在正常的睡眠周期中,都會出現了不同步的睡眠節律,包括入睡困難、早醒,多次醒來甚至失眠,睡眠浮淺一有響聲就醒來,有的則會出現嗜睡等。睡眠障礙可以通過安眠藥和自我調整逐漸改善直至恢復正常,安眠藥助眠大家都明白,這裡再說說之前已分享過很有效的自我調整改善睡眠的方法,鬆弛法、觀息法、冥想法能重塑心靈、淨化內心、回歸本真、讓心歸一,能減緩呼吸、降低大腦皮層活動及降低神經系統的內在刺激達到身心放鬆的目的,長期堅持練習就能有效清除睡眠障礙。

讓心歸一

行為障礙。患者動作受到明顯的抑制,行動遲緩、做事緩慢,甚至發生木僵,有的還有運動性激越。活力四射的自己被「慵懶」取代了,關在家裡把自己牢牢「封閉」起來,什麼活動都不願參加,人際交往障礙導致不願與人交往,哪裡也不願去,總想躺著,生活被動,缺乏主動性,怕人避事,不想洗漱不想做任何身體運動,甚至都懶得呼吸了,明知不應該如此「惰落」但無力改變,很努力地想改變現狀卻毫無辦法。這些都只是抑鬱的症狀表現,並不是真正失去了行為能力,只要抑鬱緩解行為障礙自然會消除。

軀體障礙。抑鬱症患者往往伴隨有無緣無故的查不出原因的身體反應,比如:體重減輕、有便秘苦惱,心跳比平常快、有心悸感疲乏感、四肢無力、行動困難,不明原因的身體疼痛、噁心嘔吐、心慌胸悶、多汗抽搐等,甚至出現飲食障礙吃不下飯。這些找不到原因的軀體反應,其實就是抑鬱情緒引起的軀體反應障礙,並不是器質上的病變,這些軀體反應會隨著抑鬱症治療見效後而逐漸消失。

相關焦點

  • 抑鬱復康者:恢復1種力,輕鬆治抑鬱
    為什麼很多抑鬱患者堅持自救最終能成功走出來?我的感悟是自勝力起了關鍵作用。自勝力是一種激發人潛在能量的動力,它是行動力、自控力、意志力、持久力的總和,接下來就聊聊提升自勝力與治鬱的關係吧。勇於自救的行動力。想自救必有救,因為抑鬱症只是一種心理障礙,並不是什麼器質病變上的絕症,障礙可除抑鬱可治。
  • 抑鬱症的治癒標準是什麼?催眠治療心理障礙效果怎麼樣?
    和他溝通了之後,掛完電話我感覺既開心又有些心情沉重,開心的是他的情況好轉,沉重的是他對於自己的期望值似乎過高,當問到他自己是不是已經完全被治癒了的時候,我不想太打擊他,只是說還是需按照正常的流程走,按照正常的藥物療程來,要堅持,因為,抑鬱症的治癒不是那麼容易......
  • 豆瓣8.1,這本小書《活下去的理由》:談抑鬱時,我們在談什麼
    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在這理性的文字裡,我們只能模模糊糊明白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無法真切的感知。
  • 抗抑鬱症藥物副作用大?解優寧教你科學抗抑鬱
    伊伊是一個抑鬱症患者,在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她準備開始藥物治療,但是當他打開藥盒,看到藥品說明書裡那長長的不良反應列表,可把小丁給嚇壞了,她開始納悶:這個藥我到底還要不要吃?出現了不良反應會不會加重病情?
  • 抑鬱症康復治癒100問與答:我的康復經驗告訴你抑鬱症是可以治癒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抑鬱症康復治癒100問與答」之我的經驗告訴你如何治癒它!這篇文章將回答抑鬱症患者們心中最關心的第80個問題到第100個問題。相信你看完之後,一定會有所收穫。80、為什麼抑鬱了,人要更有耐心?在我們治療抑鬱症的時候,當吃藥和運動以及心理諮詢的幫助下,以及自我情緒管理上,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而在時間的洗禮之下,你要花更多的耐心去接納它長久好不了的事實。這個病,耐心,是對待抑鬱症最溫柔的一種藥物。
  • 沒有什麼比親友的理解與陪伴更重要,這是抑鬱患者活下去的理由
    相比無數抑鬱患者不被理解甚至乾脆被無視的處境,安德魯無疑是個幸運兒。正像他自己在書中所說的:「我的抑鬱令我享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各種幫助。我得到的關注遠超我的常規期待,身邊的人用各種方法減輕我在財務、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負擔。」
  • 導致抑鬱症自殺的,不是抑鬱情緒,而是這個
    抑鬱症有多麼可怕?我身邊一個患抑鬱症多年的朋友,曾告訴我說:是在情緒正常的時候,你以為自己好了,可是沒有。自從患上這個病,你就得終身與之為伍,藥物、心理輔導都是不可避免的,哪怕哪天醫生確認你的抑鬱症狀沒了,再過幾年依舊有復發的可能。
  • 困擾女性的產後抑鬱,臨床案例探究幹細胞療法抑制抑鬱症的可行性
    經過警方初步調查後,表示不排除羅力力患有產後抑鬱,因為壓力過大的緣故釀成慘重悲劇。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抑鬱症患者已達3.5億人,而在我國也有4%左右的患病率,結合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抑鬱症患者已形成一個不容再被忽視的群體。抑鬱症是?導致抑鬱症的原因?
  • 「抑鬱自救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
    你可曾有過情緒低落、快樂明顯減少?你可曾有過食慾明顯下降,體重至少減輕了百分之五?你可曾有過睡眠障礙、易怒或情緒鬱悶?你可曾有過經歷不佳每天疲憊不堪?你可曾有過無價值感、缺乏信心或是有負罪感?你可曾有過放棄一切的念頭?如果你至少有其中四個以上症狀的話,就可以判斷出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 抑鬱≠抑鬱症,10道題自測究竟是哪種
    可怕的是,90%以上的抑鬱症患者因對抑鬱症認識不足並沒有接受專業治療。而在就診的10%-20%患者中又有80%-90%的抑鬱症患者首次就診於綜合醫院而非專科醫院。全世界大概12%-25%的人在一生中都會面臨抑鬱問題。
  • 抑鬱症 名人的「專利」?|心理諮詢|抑鬱症患者|抗抑鬱藥物_網易新聞
    抑鬱症源於不能傳遞「快樂」情緒低落、興趣低下、思維能力降低,抑鬱症最核心的「三低」症狀大家或許並不陌生,但是出現「三低」症狀就是抑鬱了嗎?其實,抑鬱症和正常情緒的界定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性格、社會壓力以及面對壓力的反應方式等,這些因素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精神性的。對抑鬱症而言,精神性的影響可能會更多。
  • 心理學家:看這7個指標,就能判斷一個人是否得了抑鬱症
    首卷語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曾指出悲傷和抑鬱症的區別,他說「當一個人沉溺於悲傷時,會覺得這個世界是空虛的;而當一個人抑鬱的時候,他會感覺到自己是空虛的。」很多人以為抑鬱症發病率極低,自己身邊一定沒有得病的人,其實抑鬱症在世界重大疾病中,已經由第四位躍居成第二位。
  • 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8個你已抑鬱跡象
    全球3.5億人患抑鬱症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如何發現和治療抑鬱症?抑鬱症成人類第二大殺手如今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很多人都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1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從篩查、預防到治療,給出了一套綜合的解決方案。
  • 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
    個人中,可能就有 1 個是抑鬱症患者。我們的身邊,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家人,都可能有抑鬱症患者。 即使患病率已經如此之高,我們對於抑鬱症的了解卻還知之甚少。今天我們就想和大家談談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 小 A:我一直以為姐姐只是心情不好,過了這一陣就會沒事了。
  • 2019年抑鬱症大數據報告:年齡越大,越容易抑鬱
    截至2019年12月: 新浪微博「抑鬱」相關話題閱讀量達到4.5億; 百度「抑鬱」相關的帖子多達2700萬個; 知乎話題下「抑鬱」一詞條的關注量為82萬人。 2019年7月24日,中國青年報在微博上發起針對大學生抑鬱症的調查。
  • 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2大殺手!抑鬱出現前的6個表現,不要再忽視
    「抑鬱就像是情緒流感,它會傳染也會流動,像感冒或者過敏一樣,它一定會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抑鬱症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第二大疾病,正是一個全球性的嚴重問題。這是一種比身體疾病更易沾染「恥感」的疾病。在中國,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
  • 旅行能夠治癒抑鬱症?去西藏洗滌心靈,可能是一碗毒雞湯,慎喝!
    當你不開心的時候,面臨生活上的壓力時,你一定會考慮給自己放一個假,出趟遠門旅行,去看看不同的風景,治癒迷茫的心情。但如果是抑鬱症患者,旅行還會是治癒的有效方法嗎?答案是,旅行有可能使你的症狀加深。
  • 65%留學生有抑鬱症,學習越好,人反而更抑鬱?
    文/老K 我做心理諮詢工作已經4個年頭了,但是最近我發現了個奇怪的現象,好像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開始和我諮詢。 很多孩子表示自己雖然離開家裡來到外面,未來可能成為很多人羨慕的「海歸」,可這些根本不能讓他們開心起來,有些人在這種情況下被摧殘的痛苦不堪,有些孩子甚至服用抗抑鬱藥物都沒有效果。 這讓在國內的父母也跟著干著急,壓根幫不上忙。
  • 一組漫畫帶你進入抑鬱症患者的世界,幹細胞有望打開治癒之門
    △抑鬱它總是靜悄悄的來~△每個人都可能被它俘獲△很多人會選擇戴上微笑面具,不想、不敢讓別人察覺,假裝自己一切都很好~△除了你自己,誰都無法拆穿這個偽裝△你看起來越高興,別人察覺到就越難△別覺得這很丟臉△但你要相信,總有人能理解,在你身上發生的一切△有人愛你,有人願意幫助你和他們袒露心聲吧,在與抑鬱鬥爭的路上,你不再會是一個人△你是珍貴的,你是被愛的,你不是孤單的△對這個世界多一點耐心的第一步
  • 為什麼自己會抑鬱,抑鬱症是怎麼診斷出來的
    抑鬱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被稱為首發抑鬱,另一類被稱為復發性抑鬱。抑鬱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情緒低落、思想遲鈍、言語緩慢、言語稀少等等。調查顯示,大概有百分之十五的抑鬱患者會死於自殺,該病已經引起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