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抑鬱症,10道題自測究竟是哪種

2021-01-13 新京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抑鬱症治療中心主任王剛指出,抑鬱症在中國的患病比率約為6%。但按照流行病學調查方法,這個患病比率當中排除了少年兒童。

也就是說我國除了少年兒童外,約有8000萬名抑鬱症患者。

可怕的是,90%以上的抑鬱症患者因對抑鬱症認識不足並沒有接受專業治療。而在就診的10%-20%患者中又有80%-90%的抑鬱症患者首次就診於綜合醫院而非專科醫院。

全世界大概12%-25%的人在一生中都會面臨抑鬱問題。

但抑鬱≠抑鬱症,一個人一時抑鬱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如果持續抑鬱到自己無法調節排解的地步,那就是病,得治!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聯絡會診科主任王希林介紹,抑鬱症分為輕度、中度、重度,無論抑鬱發作的形式怎樣,都有以下3條核心症狀:

1、抑鬱情緒在一天中大多數時間裡都存在,且幾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環境影響,持續至少兩周。

2、對平日感興趣的活動喪失興趣或愉快感。

3、精力不足或過度疲勞。

◆ 抑鬱症的附加症狀有7條:

1、自信心喪失和自卑。

2、無理由的自責或過分和不適當的罪惡感。

3、反覆出現死或自殺想法,或任何一種自殺行為。

4、主訴或有證據表明存在思維或注意能力降低,例如猶豫不決或躊躇。

5、精神運動性活動改變,表現為激越或遲滯。

6、任何類型的睡眠障礙。

7、食慾改變(減少或增加),伴有相應的體重變化。

如果你符合核心症狀中的至少兩條,核心與附加症狀中符合4條以上,且持續至少兩周,那你就要做好去看專業精神科醫生的準備了……

但王希林指出,抑鬱症的診斷不像其他軀體疾病可以通過儀器設備或化驗檢查來完成,而是主要通過專科醫生對患者的精神狀態進行檢查和判斷,也就是通過對患者的詢問、交談及觀察來完成的。

有時還需要向家屬或知情人了解情況。對於伴有軀體不適的患者,還應排除器質性病因(某一器官或某一組織系統有損害)或軀體疾病。

◆ 如果你只是一時情緒上的抑鬱,那麼:

1、保證睡眠

2、均衡飲食

3、積極地進行鍛鍊(尤其是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內啡肽和血清素的分泌,這兩者恰好是對抗焦慮和抑鬱最有效的「藥物」)

4、注意釋放壓力

5、有意識地認識和接受自己

這些都能幫助你加快擺脫這種情緒。

◆ 而一旦明確診斷為抑鬱症,就應開始進行抗抑鬱治療。

作息規律: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按時作息,每天睡眠時間不低於7-8小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飲酒等。

加強體育運動:運動能促進神經內分泌,幫助大腦產生愉悅感,提高耐力和動力水平。可以結合身體條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最好能培養運動習慣。

調整心態,合理宣洩:遇到壓力應激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從不同角度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積極主動尋求幫助、解決問題,合理宣洩,使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適當放鬆,減低壓力:避免連續、高強度工作,減少對不良環境和事件的接觸,及時休息放鬆身心,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應激水平。

學會分散注意力: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擴大生活圈子,將身心投入到有意義的事情上來,分散對不良情緒的關注。都有助於預防抑鬱症的出現。

新京報記者 劉虹麟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20道題,10分鐘自測抑鬱程度,成年人適用!
    『抑鬱情緒』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在遇到具體生活事件後,一種難過、煩悶、壓抑的內心體驗,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正常的情感反應。比如,失戀會難過,手機丟了會鬱悶,被老師批評了不開心,等等吧。這種情緒是短暫的,通過傾訴、運動、吃一頓好的、睡一覺就能調節,一般在1-2周之內就會緩解,消散。『抑鬱症』就沒那麼簡單了。
  • 一文讀懂: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內附抑鬱自評量表)
    1事件回顧回顧10月14日,韓國女歌手、演員崔雪莉確認家中死亡。2認識抑鬱症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 你抑鬱嗎?看看這道測試題,就知道答案了!
    原創 金山融媒 i金山眾所周知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但是各位小夥伴知道嗎?↓↓↓PHQ-9簡單自測抑鬱量表說明:沒有:沒有或很少時間(過去一周內,出現這類情況的日子不超過一天),記為0分;有幾天:小部分時間(過去一周內,有1-3天有過這類情況),記為1分;一半以上時間:相當多時間(過去一周內,4天左右有過這類情況
  • 如何自測是否患有抑鬱症?我們又該如何去治療呢?
    抑鬱症近年來已經多次出現在大家的眼前了,相信大家也稍微對它有所聽聞了。抑鬱症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它根本不是疾病,就是不高興而已。其實大家不能這樣小瞧抑鬱症,抑鬱症雖然不像其他疾病一樣有身體的明顯痛感,但是它直接傷害的卻是我們的大腦,會讓我們失去對情緒的掌控能力,我們是不能忽視它的。我們應該如何自測是否患有抑鬱症呢?把手機屏幕點亮,卻不知道要做什麼。
  • 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
    我們的身邊,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家人,都可能有抑鬱症患者。 即使患病率已經如此之高,我們對於抑鬱症的了解卻還知之甚少。今天我們就想和大家談談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 小 A:我一直以為姐姐只是心情不好,過了這一陣就會沒事了。
  • 長期抑鬱會給人留下「人格傷疤「|什麼樣的人更容易誘發抑鬱症?
    前天一條#日本10月自殺人數超新冠死亡人數#的熱搜,再次將「抑鬱症」這個名詞帶進了我們的視野。 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好好的,怎麼突然就自殺了呢?
  • 懷疑自己有抑鬱症如何自測?患上這種疾病多久能恢復正常?
    抑鬱症是一種全球常見病,近年來已經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每年因抑鬱症而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人。因抑鬱症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2020年9月11日,衛健委發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已將抑鬱症篩查納入體檢內容。
  • 懷疑抑鬱了怎麼辦?這份心理評估表來幫你,可確定抑鬱的嚴重程度...
    用於抑鬱障礙輔助診斷的量表有很多: 有的簡單、便捷,可供患者和家屬自測,多用於初篩; 有的比較複雜,一般需要由醫生進行評估,但結果更權威,是幫助醫生診斷的有力「武器」; 還有一些量表可用於確定抑鬱的嚴重程度、自殺風險,以及和其他疾病鑑別。
  • 抑鬱症 名人的「專利」?|心理諮詢|抑鬱症患者|抗抑鬱藥物_網易新聞
    專家指出,公眾人物的自殺,很容易對重度抑鬱症患者產生影響,甚至導致跟風效仿。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值此之際,本版特邀精神科專家,對極易導致自殺的抑鬱症進行解讀,找出行之有效的預防策略,爭取早發現、早治療,避免悲劇發生。人們對於抑鬱症的恐懼心理日益增加,其實,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並不是名人的「專利」。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4億抑鬱症患者,發病率為11%。
  • 很多人正在走向抑鬱!抑鬱症的五大誘因你知道嗎?
    抑鬱症已成為僅次於流感的世界第二大疾病,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會有自殺來尋求解脫的行為。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了抑鬱症你知道嗎?1.環境原因人類的心理和生理狀態特別容易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比如夫妻關係不和諧,與同事相處不愉快,家庭暴力,壓力過大,甚至家庭經濟苦難等都會改變人的心理狀態,他們開始對環境的認識產生了偏差,導致情緒不穩且變得抑鬱,長期下來便會引發抑鬱症問題。
  • 2019年抑鬱症大數據報告:年齡越大,越容易抑鬱
    原標題:2019年抑鬱症大數據報告:年齡越大,越容易抑鬱 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抑鬱症患者,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
  • 網上的在線抑鬱症測試題真的有用嗎?
    自我抑鬱症測試是一些治療醫師在他們自己的治療實踐中所實際使用的方法。但是,在網上進行的抑鬱症自測和醫生所提供的測試,存在很大差異。避免和逃避 ,這些都是網上在線抑鬱症測試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了解是否存在抑鬱綜合症抑鬱症有很多種。抑鬱症有時是一個需要進一步解釋的總稱。如果你患有抑鬱症,它可能與所謂的二級症候群一樣,如濫用藥物。此外,抑鬱症測試中可能出現的抑鬱現象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很可能是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而抑鬱症只是這種原發性疾病的症狀。
  • 「抑鬱自救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
    如果你至少有其中四個以上症狀的話,就可以判斷出自己是否有抑鬱症。無論何時幾乎都有佔總人口近百分之十的人受到抑鬱的困擾,而且有超過百分之十的人患有一種以上的焦慮障礙,另外還有許多人患有某些心理障礙或存在個人困擾。許多人一直默默不願意公開並獨自承受著多種心理困擾,雖然他們試圖尋找合適的幫助,但這種幫助很難及時出現,有時他們對把自己的問題公開暴露給他人感到難堪或內疚。
  • 抑鬱復康者:抑鬱症可治癒的 7個理由
    未經歷抑鬱,對抑鬱的認識只能停留在膚淺這個層面上;身陷抑鬱泥潭則更多地體驗著「心靈凌遲」的痛苦;只有走過抑鬱才能對抑鬱有入木三分、全面準確的認識。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我抑鬱時體驗到的有:情緒障礙、情感障礙、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睡眠障礙、行為障礙、軀體障礙。
  • 為什麼自己會抑鬱,抑鬱症是怎麼診斷出來的
    抑鬱這種疾病對人體的傷害其實是非常大的,在平時生活中,很多人經常忽略對於這種疾病的關注,抑鬱目前是現在最嚴重的一種心理方面的疾病,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去預防以及了解這種疾病,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好的去遠離抑鬱,讓自己的身心都不要受到傷害。
  • 10題自測聽力
    10道題自測聽力損失        大部分聽力損失的發生是緩慢的、漸進的,因此早期當事人不易察覺到,通常是周圍人發現的。為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耳聾和其他溝通障礙研究所列出了「察覺聽力損失的10道是非題」,只要有超過3道題的答案為「是」,就該到醫院進一步診斷。
  • 白細胞介素IL-10與抑鬱症
    Maes等於1999年提出了抑鬱症的神經免疫炎性學說。自此,炎性介質與抑鬱症的關係得到了廣泛的研究。抑鬱症動物實驗和人類臨床方面的觀察與研究發現,免疫驗證在抑鬱症的發病機制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前炎性細胞因子參與抑鬱症的發病,而抗炎性細胞因子則關係到抑鬱症的治癒。因此,細胞因子可能在抑鬱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
  • 你可能不是抑鬱症
    涉及抑鬱症的心理量表很多,常用的有幾十套。給病人選定匹配的量表,是精神科醫生最見功力的地方。大多數情況下,通過之前的觀察和訪談,醫生已經能夠大致判斷出病人有沒有抑鬱症,以及是輕中重哪一級,屬於哪種類型。不同的抑鬱症對應的量表不同,如果醫生判斷是人格上有問題,就會做人格量表,如果明顯是受了生活事件的影響,就會給你做生活事件量表。
  • 抑鬱症的科學:抗抑鬱藥物如何對大腦起作用?
    抑鬱症就像一個下旋漩渦一樣,使我們越陷越深。想要對抗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形成正向循環。想要形成正向循環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服用抗抑鬱藥物,因為它們會對大腦帶來非常廣泛的影響。抗抑鬱藥物如何起作用?
  • 抗抑鬱症藥物副作用大?解優寧教你科學抗抑鬱
    伊伊是一個抑鬱症患者,在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她準備開始藥物治療,但是當他打開藥盒,看到藥品說明書裡那長長的不良反應列表,可把小丁給嚇壞了,她開始納悶:這個藥我到底還要不要吃?出現了不良反應會不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