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自救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

2021-01-10 心靈魔導師九哥哥

你可曾有過情緒低落、快樂明顯減少?你可曾有過食慾明顯下降,體重至少減輕了百分之五?你可曾有過睡眠障礙、易怒或情緒鬱悶?你可曾有過經歷不佳每天疲憊不堪?你可曾有過無價值感、缺乏信心或是有負罪感?你可曾有過放棄一切的念頭?如果你至少有其中四個以上症狀的話,就可以判斷出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無論何時幾乎都有佔總人口近百分之十的人受到抑鬱的困擾,而且有超過百分之十的人患有一種以上的焦慮障礙,另外還有許多人患有某些心理障礙或存在個人困擾。許多人一直默默不願意公開並獨自承受著多種心理困擾,雖然他們試圖尋找合適的幫助,但這種幫助很難及時出現,有時他們對把自己的問題公開暴露給他人感到難堪或內疚。

抑鬱是一種非常恐怖的心理狀態,抑鬱是一種心理潛質,就像我們每個人都具有潛在的感受痛苦、恐懼、害怕等能力一樣,抑鬱也和真實的腦變化緊密相連,與人類相似地位或控制權的喪屍以及被困於惡劣環境也會引發動物的抑鬱反應,一旦這些事情發生動物大腦就會出現類似抑鬱的活動狀態,在人類是否被他人尊重已經進化成為影響人類情緒的重要因素。受到早期創傷經歷以及後來應激性生活事件的影響,有時我們會發現自己很難有效的控制大腦的正常發揮,我們的大腦會將所面臨的危險預估的超過現實,使我們產生難以自制的驚恐反應,它會以自卑、無價值和屈從來評價我們,從而產生消極的自我觀念,而這些自我觀念又會進一步的加劇我們的抑鬱程度,在抑鬱狀態下不同的腦功能系統會使我們體驗到各種不同的觀念和情感,讓人難以駕馭和理解,換句話說它可以帶來不同的自我、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會給我們帶來一系列的幻覺。進化使我們擁有了不同的腦功能系統,使我們能夠進入到這些角色當中,並且不同的自我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但事實上這些角色只是幻想,我們並沒有進入他們的世界,只不過是不同的腦狀態受不同程度的激活產生的,只要我們注意觀察自己的情感和思維就會知道目前是哪一個腦系統處於啟動狀態,我們的思維與情感正是這些腦功能系統的窗口,這就是抑鬱症的產生。

今天我們講了抑鬱症的自我判斷、抑鬱症的產生和症狀以及抑鬱症是怎樣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下期我們主要講述如何自我治療抑鬱,怎麼進行自我幫助並重新開始安排自己的生活,希望能真正的幫助大家走出抑鬱的困擾,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不涉及焦慮症狀,但有調查表明,超過半數的抑鬱症患者感到有一定程度的焦慮。 抑鬱狀態中,患者常表現出自罪、自責,認為自己不夠好、做什麼都沒有意思、未來一切都沒有希望,行為上也會感到做事困難、想要迴避過去顯得簡單或有趣的活動。
  • 抑鬱復康者:恢復1種力,輕鬆治抑鬱
    為什麼很多抑鬱患者堅持自救最終能成功走出來?我的感悟是自勝力起了關鍵作用。自勝力是一種激發人潛在能量的動力,它是行動力、自控力、意志力、持久力的總和,接下來就聊聊提升自勝力與治鬱的關係吧。勇於自救的行動力。想自救必有救,因為抑鬱症只是一種心理障礙,並不是什麼器質病變上的絕症,障礙可除抑鬱可治。
  • 2019年抑鬱症大數據報告:年齡越大,越容易抑鬱
    原標題:2019年抑鬱症大數據報告:年齡越大,越容易抑鬱 據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抑鬱症患者,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
  • 抑鬱≠抑鬱症,10道題自測究竟是哪種
    可怕的是,90%以上的抑鬱症患者因對抑鬱症認識不足並沒有接受專業治療。而在就診的10%-20%患者中又有80%-90%的抑鬱症患者首次就診於綜合醫院而非專科醫院。全世界大概12%-25%的人在一生中都會面臨抑鬱問題。
  • 抑鬱與憤怒如何相互作用?
    他們意識到並充分體驗到,他們的憤怒既是潛在抑鬱症的劇烈痛苦的產物,又是有意義的分心。對於許多尋求我的憤怒幫助的人來說,情況經常如此。 相比之下,尋求我為抑鬱症服務的其他人已經認識到向內定向的憤怒如何助長他們的憤怒。有些人尋求我為抑鬱症服務的方法是同時向內和向外發怒。
  • 為什麼自己會抑鬱,抑鬱症是怎麼診斷出來的
    抑鬱這種疾病對人體的傷害其實是非常大的,在平時生活中,很多人經常忽略對於這種疾病的關注,抑鬱目前是現在最嚴重的一種心理方面的疾病,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去預防以及了解這種疾病,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好的去遠離抑鬱,讓自己的身心都不要受到傷害。
  • 抑鬱復康者:抑鬱症可治癒的 7個理由
    未經歷抑鬱,對抑鬱的認識只能停留在膚淺這個層面上;身陷抑鬱泥潭則更多地體驗著「心靈凌遲」的痛苦;只有走過抑鬱才能對抑鬱有入木三分、全面準確的認識。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我抑鬱時體驗到的有:情緒障礙、情感障礙、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睡眠障礙、行為障礙、軀體障礙。
  • 一文讀懂: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內附抑鬱自評量表)
    據悉,雪莉生前患有嚴重抑鬱症。隨後11月24日,韓國女藝人具荷拉在家中突然離世的消息又讓外界十分震驚。有人透露,雪莉與具荷拉生前都患有抑鬱症,並承受巨大網絡暴力,精神壓力。到底什麼是抑鬱症?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患抑鬱症的女性該如何「自救」?
  • 你也抑鬱嗎?幾幅插畫,帶你了解抑鬱患者的真實感受!
    每天將分享推薦權威精神心理相關的治癒經驗、科普資訊 抑鬱症是一種難以捉摸的感受,普通人很難想像抑鬱的真實感受。下面讓我們跟隨著插畫家生動的描繪,看看抑鬱症病人講述他們真實的抑鬱體驗。 感覺自己的大腦像是生病了 明明外邊看上去完好無損,但感覺自己的大腦已經不受控制了。
  • 抑鬱症 名人的「專利」?|心理諮詢|抑鬱症患者|抗抑鬱藥物_網易新聞
    題圖製作:朱江近年來,明星自殺事件層出不窮,張國榮、賈宏生、崔真實 一個個鮮活、年輕的生命,被自己親手畫上了句號。專家指出,公眾人物的自殺,很容易對重度抑鬱症患者產生影響,甚至導致跟風效仿。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值此之際,本版特邀精神科專家,對極易導致自殺的抑鬱症進行解讀,找出行之有效的預防策略,爭取早發現、早治療,避免悲劇發生。人們對於抑鬱症的恐懼心理日益增加,其實,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並不是名人的「專利」。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4億抑鬱症患者,發病率為11%。
  •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抑鬱了?測試一下就知道
    抑鬱其實很普遍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抑鬱症發病率目前已經上升到了常見心理疾病的首位。據估計,大約有25%的女性和10%的男性遭受過抑鬱症的困擾,約15%的抑鬱症患者最終會選擇輕生,這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抑鬱症患者有痛苦的內心體驗,是「世界上最消極悲傷的人」。
  • 抑鬱症的科學:抗抑鬱藥物如何對大腦起作用?
    抑鬱症就像一個下旋漩渦一樣,使我們越陷越深。想要對抗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形成正向循環。想要形成正向循環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服用抗抑鬱藥物,因為它們會對大腦帶來非常廣泛的影響。抗抑鬱藥物如何起作用?
  • 抑鬱低齡化、青少年患病率增高 如何讓孩子遠離「少年的煩惱」
    因此,家長在孩子抑鬱症的發現和早期識別中、在營造和諧和睦的家庭氛圍和改善親子關係中起關鍵作用。除了家庭小環境,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與大環境的關愛與呵護息息相關。如何使青少年遠離抑鬱,已成為家長、學校、社會不可迴避的話題,這需要教育相關部門統籌社會資源,防患於未然,為兒童青少年創造一個寬鬆、溫馨、快樂的成長空間,孩子們才能遠離心結,向陽而生。
  • 65%留學生有抑鬱症,學習越好,人反而更抑鬱?
    記得之前芝加哥一所大學有一篇報導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你們作為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耶魯抑鬱度過還是在亞利桑那大學開心度過?結果75%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寧願抑鬱也要上耶魯大學,因為他們認為孩子的情緒問題總會慢慢解決。
  • 關於抑鬱症的 10 個真相
    02 僅靠抑鬱量表不能診斷抑鬱症 目前所有(正式)抑鬱自測量表所評估的,都是「抑鬱狀態的嚴重程度」,換句話說,就是近一周或者近兩周你的情緒、生理感受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抑鬱狀態」。
  • 我們為什麼會抑鬱?在抑鬱時,我們能找到什麼方法來挽救自己
    例如我在一篇名為《高壓力、窒息、喪,當你有了輕微的抑鬱時,可以如何自救?》的文章中說到:「現如今社會上抑鬱的現象越來越流行,並不是說以前的人精神狀態更加健康,而是因為我們面臨的環境更加尖銳和多變,我們遭受的壓力也更加複雜和龐大。」還有在《長大以後,你還討厭這個世界嗎?》的文章中說的:「氣餒、退卻、破罐子破摔,其實是輸家的一種退步和妥協!」
  • 走進母親的抑鬱黑洞,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愛好!
    壓倒母親的最後一根稻草指向「更年期抑鬱症」,醫學上稱為「圍絕經期抑鬱症」,是一種首發於更年期的精神障礙。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醫生王雪介紹,女性更年期通常在45到55歲,意味著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下降,是發生抑鬱障礙的高危時期,小部分人屬於首發,很多患者既往有過病史,但可能未重視,沒有就醫確診,「一個人都已經自殺了,能完全沒有變化嗎?」
  • 從抑鬱走向重生,感謝抑鬱症讓我懂得了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從抑鬱走向重生,感謝抑鬱症讓我懂得了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曾經是一個心理疾病患者。心理曲線測量表明,抑鬱、焦慮、強迫都有一些,一般情況下焦慮佔主導地位,有些時期抑鬱佔主導地位。 症狀是頭痛、頭蒙、心慌心悸,思想很極端,思維判斷能力很弱,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在與症狀作鬥爭上,沒有停下來理性思考的能力。
  • 抑鬱的本質:自我療愈,一種讓傷口癒合的方式
    大部分人認為抑鬱情緒的表現就是悲傷,然而,抑鬱情緒經常摻雜了敏感、焦慮、悔恨、內疚和強迫等。因此,很多處於抑鬱狀態的人,情緒都比較不穩定。抑鬱情緒的產生往往是因為應激模式失效或者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舉例來說,一個長時間處於暴力環境中的人,如果每次與他人接觸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傷害,他很容易產生抑鬱情緒;或者工作了數年,你一直沒有得到提升,忽然出現了升遷機會,但沒有自己的位置,此時也很容易陷入抑鬱狀態之中。抑鬱症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生理反應。在抑鬱狀態下,我們的基礎代謝率會適當降低,併集中更多的資源以彌補「創傷」,從而使我們更快地從損失和傷害中恢復。
  • 抑鬱的人,擁有怎樣的靈魂?
    其實在此之前,張國榮先生就已經和抑鬱症鬥爭了很久,哥哥死前曾用潦草的筆跡寫下一封遺書「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這一年來很辛苦,已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曾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