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這本小書《活下去的理由》:談抑鬱時,我們在談什麼

2021-01-09 成長馨路

韓國女星崔雪莉,年僅25歲,因抑鬱症在2019年10月自殺去世。雪莉去世後沒多久,她的好友具荷拉也在1個多月後選擇用自殺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2019年最後一個月,河北省某市一名13歲的初中女孩,也選擇通過自殺結束自己剛剛開啟的人生。美好的人生才剛剛開始,還未來得及綻放便已經結束。

在短短兩三個月內,從著名藝人到普通人接連過世,因抑鬱症接連自殺,已經不止是演藝圈的現象,背後是社會更普遍的心理問題。

一些人總覺得抑鬱的人大多是自己「矯情」,過些天就能自然好,可事實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許多。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數據顯示,因自殺死亡的人數超過因胃癌、肝硬化、結腸癌、乳腺癌和阿爾茨海默症死亡的人數。據統計,每5個人中有1人會患抑鬱症,可以說抑鬱症已成為地球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自殺者通常是抑鬱症患者。

現代生活中,每個人都離抑鬱很近。

抑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它,更不懂自己。

一、重新認識抑鬱症:

打開百度詞條,抑鬱症的定義是這樣: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

在這理性的文字裡,我們只能模模糊糊明白抑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無法真切的感知。

直到最近看了一本薄薄的小書,名字叫《活下去的理由》,才第一次如此真切、全面的了解抑鬱症和抑鬱症患者的感受。

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著名作家馬特.海格,他原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飽受過「抑鬱症」的折磨。久病成醫,對於抑鬱症,他也最有發言權。這本《活下去的理由》更多的是像他的一本日記,記錄著他13年前,在他24歲時,從患病到痊癒,從絕望中活下來的故事。

當頭腦被無盡的消極裹挾、吞沒,被情緒俘虜時,馬特的感覺是腦袋裡著了火,自己無法撲滅它,也沒人能夠進入他的頭腦去撲滅它,只能任由這種被灼燒的痛苦蔓延,作者馬特·海格書裡如是描寫:

「如果你只是單純的抑鬱症,你會感覺大腦像陷入沼澤,失去動力,遲緩不動。

但如果加入了焦慮症,你身陷的沼澤中還會出現漩渦。泥水中的怪物像變異的鱷魚一樣以最快速度不停遊動。你一刻都不能放鬆,每一秒都處在崩潰的邊緣,你絕望地試圖浮出水面、呼吸空氣。」

在病情最艱難的時候,馬特說,他寧願自己受身體上的任何病痛。因為頭腦是無限的,所以它的折磨也是無邊無際的。打個比方,如果你的背疼,一坐下來就會更疼。同樣的,如果你的腦袋「疼」,一思考也會更「疼」,抑鬱的痛苦和背疼不一樣的地方是,不能像背疼那樣,站起來就能得到緩解。

抑鬱的感受是,它不是某個身體部位的病,假如那樣就更好了,我們可以跳出去,不去想它。這種疼痛不再是某個你可以去「想」的東西,因為它就是你的想法本身。背是一部分,而我們的想法是我們的全部。

抑鬱症,沒有非常明顯的病因。能「感染」百萬富翁,婚姻幸福的人,剛被升值的人,那些狀態更新散發快樂的人,總之外表看起來毫無理由的任何人。

抑鬱就像一個隱形的惡魔,不是我們想像中「感到有點難過」而已。

這部小書,引發了我們關於抑鬱症的思考。

二、陷入抑鬱的人,該怎樣放過自己

以前看因抑鬱自殺的新聞,常常會難以理解,連死的勇氣都有,那為什麼沒有勇氣活下去?

看過書後,刷新了我的認識,這只不過是因為人們對抑鬱症的了解太少。開始理解了在這個群體看來,恰恰是相反的。

馬特回望生命最艱難的時光:腦子像著了火,但沒人看得見那團火焰,身體在急速下沉,墜入一個讓人窒息的幽閉空間。身體著了火可以被撲滅,同樣火燒的痛苦,但頭腦裡著了火,它卻無法被撲滅。

加繆的《快樂之死》中說:「最終,活著比自殺需要更大的勇氣。」

但無論抑鬱症有多恐怖,就像黑夜一樣,它一定會有盡頭。隧道盡頭真的有光,烏雲背後總有一線曙光。

馬特用他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他走出抑鬱的方法,值得學習試試:

01 愛與陪伴:當悲傷遇見陽光

愛人的理解與陪伴,這是最不可缺少的,也是最有效的靈藥。

在這本書的扉頁上,一整頁只有這一句:獻給安德莉亞。在書的後記和致謝裡,作者謝了幫過他的很多人,最後這一句「當然還有安德莉亞,謝謝你的一切」,最重要的人最後說。

安德莉亞,是馬特的愛人。

這個發光的靈魂,用她的睿智和溫暖去努力驅散馬特心中的陰霾,給黑暗一個釋放的出口,幫助他走出去。抑鬱症也許會摧毀一切,但愛也可以拯救一切。

當馬特抑鬱症來襲時,安德莉亞一直陪在他身邊,她溫柔、妥帖地對待一切。可以和她談任何話題。馬特和安德莉亞在一起,就像和他另外一個我在一起。

在馬特病了時,陪他看醫生,鼓勵他打心理熱線。鼓勵馬特讀書、寫作。她負責賺錢養家,打理好一切生活瑣事,給馬特時間和空間。

她填補了焦慮和黑暗製造的空白。馬特說,是她幫助他成為他。她是他的第二個頭腦,是馬特的人生保姆,另外一半的他。

02 糟糕日子銀行:挺過的每個糟糕日子都有價值

在馬特應對抑鬱的好方法中,提到過一個新穎有意思的方式,是建立一個「糟糕日子銀行」。馬特最擅長用比喻的方法,文字生動形象,淺顯明白。

銀行,一般人是用來存錢,這個「糟糕日子銀行」是專門儲存糟糕的日子和經歷。在抑鬱焦慮難以忍受時,就來做記錄,那時那刻的經歷和感受。

在馬特看來,糟糕的日子是分級別的,並不是同等程度的糟糕。當你極度抑鬱或者焦慮時,那種痛苦是難以忍受的。那個你不得不從超市逃跑的日子,那個你抑鬱到動不了舌頭的日子,那個你讓父母流淚的日子,那個你差點跳崖自盡的日子。

這樣,等到你遇到下一個糟糕的日子時,你就把之前的記錄翻出來看看,也許你會感嘆:「原來之前還有更糟糕的,這次也不算什麼,跟上次的特級糟糕相比,這頂多算中級。」

即使今天就是你經歷過最糟的日子,至少你知道銀行還在那裡,你至少存了一筆你挺過的艱難日子。

03 讀書與寫作:踏上自我救贖之路

一位患過產後抑鬱的朋友告訴我,是讀書將她從那段艱難的日子中解脫出來。

閱讀也是一種冥想,是修煉心性的一種方式。

馬特自稱在那段日子裡,以一種從未有過的強度,不停讀書,如饑似渴,不知疲倦。在那6個月裡讀的書,比大學5年讀的還多,在魔術般的書籍世界裡越陷越深。

如果除了死亡之外,還有一條逃離頭腦的出路,那就是文字。

文字不是讓我們徹底逃出頭腦,而是幫助我們逃出某一個頭腦,然後給我們磚瓦去建造另一個頭腦,相似但更好,靠近舊的但基礎更堅固,景色更美好。

書的本身,就可以是他活下去的理由。

讀好書,就好似是在看藏寶圖,而那寶藏就是我們自己。每讀一本,就如同增加一頁的藏寶圖。但每一張地圖都是不完整的,只有讀完全部的書,得到完整地圖,才能找到寶藏。因而這個找到最好自我的過程是一場無盡的遠徵。

馬特抑鬱症最嚴重的時候,感覺自己被困住了。而書是運動的,為了治癒自己,就這樣馬特通過讀書,展開新的篇章,將昨日種種艱難抑鬱的日子拋諸腦後。

04 身體會影響頭腦,克服抑鬱的武器:跑步

跑步是抑鬱症和焦慮症公認的緩解劑,對馬特也確實有實實在在的幫助。

剛開始跑步,馬特還會時不時有嚴重的驚恐發作。

跑步和驚恐的許多生理症狀——心跳加速、呼吸不勻、出汗是相似的,跑步時也會有。所以,跑步時心跳加速是正常的。

同時用跑步給自己一個聚焦點。像村上春樹一樣,發現跑步可以驅散迷霧。村上春樹還說:「在自己的極限內拼盡全力,這就是跑步的本質。」我們也信奉這一點,這也是跑步有益頭腦的原因之一。

每天去跑步,就等於每天都與自己戰鬥。想停下來,但自己告訴自己要再堅持!對馬特來說,如果在陰冷、潮溼、灰濛濛的早晨,自己能克服困難跑上1個鐘頭,自己也貌似擁有了更多的戰鬥力。

運動是很好的放鬆方式。

除了上面提到的愛人的理解、建立「糟糕日子銀行」、讀書寫作、跑步,其實還有聊天、冥想、旅遊等等方式,關鍵是找適合自己的方式。這些工具方法,其實對於我們普通人也同樣具有借鑑參考作用,在人生困境時刻,為了擁有更好的心態、更好的身體、更好的生活習慣。

《深淵》一書的作者,進化心理學家喬納森·羅滕伯格教授寫過一段令人安慰的話:

怎樣更好地應對抑鬱症?沒有神奇藥丸。治療慢性痛症讓我們明白,其實我們很難推翻那些身體和頭腦的固有反應,相反,我們必須跟隨情緒的線索,關注低落情緒產生的根源——過度工作、過少睡眠的生活習慣。我們需要更豐富的描述情緒的語彙,並有意識地尋找中斷低落情緒的工具,制止它轉變為更長期、更嚴重的情緒低落狀態。這些工具包括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改變我們的周遭事件、情感關係、身體狀況(通過鍛鍊、冥想或飲食)。

四、活下去的理由:我把破碎的一切編成一個降落傘

讀完了之後,開始明白為什麼這本書的評價很高的原因。

作者以一種超乎尋常的剖白自身心理困境的方式,在細膩真摯的筆觸下,代入感的文字描寫裡,書寫了他的深切的感受。

我們發現,原來抑鬱症是這樣令人難受。

他用手中的筆,替抑鬱者發聲,向我們傳遞抑鬱的真相與掙扎,在愛的陪伴下涅槃重生。

作者馬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讀者進行了共情。

在馬特的筆下,好像說的就是讀者自己的感受,他們不再孤獨,和馬特同在一個世界裡。身有感受,才能感同身受。

英國亞馬遜讀者留言說,無法用言語表達這本書蘊藏著多麼大的救贖力量。閱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作者給了我一個溫暖的擁抱,他仿佛在對我說:「我保證,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著名演員喬安娜林莉稱這本書「甚至能救活幾條人命」。

馬特.海格說,「文字有時候可以讓你自由。」他通過自己的經歷明白——通過閱讀同病相憐之人遭受痛苦、從痛苦中活下來及克服絕望的事跡,會感到獲得了寬慰和希望。所以,他也期望他自己的這本書也可以療愈人心。

後記:烏雲背後總有一線曙光

讀完《活下去的理由》,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真情實感最是打動人心,除了被作者經歷震撼感動之外,也更能體會怎樣面對漫漫人生路中的艱難與困境。現代生活中,每個人都離抑鬱很近。

另一方面,從深陷痛苦的泥潭到走出困境,馬特的經歷,也帶給我們希望,讓我們明白:只有理解抑鬱,才能更懂得愛、希望和生命的意義。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說:「暴風雨結束後,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樣活下來的,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真的結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人,這就是關於暴風雨的一切。」

悲傷和抑鬱,是生命賜給的禮物。人生路還長,未來可期。經歷過的那些抑鬱與艱難困境,終將成為滋養我們生命的精神美食,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這是苦難的意義,更是生命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沒有什麼比親友的理解與陪伴更重要,這是抑鬱患者活下去的理由
    結果就像一隻落入捕鼠器的老鼠,在無路可逃又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開始讀這本像漢英詞典一樣厚重的書。出乎意料的,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竟然沉下來了。我也的確有被帶入,被書中一些關於病狀的描述所擊中,以至於感同身受不能自已。但我還是願意讀下去,一方面深深地為作者的體貼所吸引,得到溫暖和撫慰,另一方面更為作者理性和嚴謹的態度所折服,在對抑鬱的認知和應對方面獲得指導和提示。
  • 當我們在談風電時,其實我們在談什麼?
    今天是全球風能日 我猜你知道風電是什麼 利用自然界風能驅動葉片旋轉生產電能 沒錯,這就是最簡單的風力發電原理 我們都曾以為風電不過如此 但終有一天你會明白
  • 一份新工作談Offer時,除了談工資,還要談什麼?
    在課程第四章的第7小節《拿到第一個Offer之後,該做什麼?》,我詳細講了這期間的注意點,尤其第一個Offer的作用、提出離職前要做什麼、提出辭職後到辦理離職手續之間這3-4周要做什麼、接下來第二第三個Offer如何開價各開多少......
  • 談商品力建設我們到底在談什麼?
    談商品力建設我們到底在談什麼?萬變不離其宗,顧客價值是任何一家企業存在的理由與前提,任何環境下企業都不能脫離這個前提去進行所謂的商品力改造與建設。 同品同價甚至是同品低價的情境下,顧客的購買選擇不再僅僅基於基本價值進行決策,這個時候的顧客更看重誰更理解我更懂我,而這個理解與懂不是靠我們的廣告與促銷,更不是靠我們自吹自擂的「商業模式」,而是我們呈現出的顧客可以接觸到的每一個環節。
  • 《活下去的理由》「英」馬特·海格
    這本書有兩個意圖,一是弱化關於抑鬱症的偏見,還有一個或許有點不切實際的野心——試圖說服人們,當你身處深淵底部時,永遠不會有清晰的視野。陳詞濫調最真,時間會療愈,隧道盡頭真的有光,烏雲背後也總有一線曙光。文字有時候可以讓你自由。按語:在我們正式開始前對於抑鬱症、驚恐症和自殺傾向,不存在什么正確或錯誤,你接受它們本來的樣子就好了。
  • 談論霍金時,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
    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用真摯的情感去悼念他。因為他的存在早已超出了物理學上的意義,而成為人類與不幸命運抗爭的象徵。他大半生都困在輪椅上,卻比我們這些四肢健全的人豐富、深刻得多。,我們想聊一聊他的生活,他在面對不幸時的樂觀與抗爭。
  • 奚夢瑤髮長文談產後抑鬱全文內容 發求救信號不是矯情
    12月3日晚,奚夢瑤在社交平臺髮長文談參加節目一路走來的感受,其中提及自己在孕後陷入負面情緒「沼澤」中無法自拔時,如何正視產後抑鬱,如何通過朋友的幫助走出陰影,她稱「在你覺得不快樂難過時,要立刻向愛人家人朋友們告知,同時也要不停告訴自己:「你,沒有錯」。也想和各位新手爸爸們說,她這樣不是矯情,而是你的愛人正在向你發出「求救」的信號。」
  • 東野圭吾不止那幾本好書,這三本少有人看的書一樣精彩
    東野圭吾不止那幾本好書,這三本少有人看的書一樣精彩編輯:笛簫談書 本文原創 抄襲必究歡迎大家來到笛簫談書,這裡有好看的書籍,還有有趣的書籍,這裡還有讓你讀了欲罷不能的書籍。來到這裡還會收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 戴爾易安信:當我們談網絡的時候 實際是在談什麼
    會上,戴爾易安信大中華區網絡事業部總經理徐海,為我們分享了公司在開放網絡這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未來整個開放網絡的發展趨勢。徐總介紹到:「我們發現,大部分的客戶在未來兩年裡都有網絡採購需求,且會更多的考慮開放網絡產品。未來兩年,開放網絡硬體會持續保持高增長。戴爾易安信在開放網絡中充當著一個領導者,我們和與很多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來共同維護開放網絡生態圈。」
  • 當大人都在聊圖畫書時,他們除了聊小王子還會談些什麼
    對談中, 兩位老師向我們分享了節奏愈加快速的當下,怎樣用圖畫書給自己「精神鬆綁」?遇到複雜的事情有沒有更簡單的方式處理? 圖畫書如何帶給大人撫平傷痛、發現生活之美、找到真正的自己的力量? 01.為自己閱讀圖畫書 主持人: 目前的教育體制內,圖畫書處於一種什麼樣的位置呢?
  • 寫給成年人的童話《小王子》|愛,才是我們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書中還有一朵脆弱又倔強的玫瑰花,小王子也是因為和它負氣才出走,還有一隻渴望被馴養,又教會小王子什麼是愛,如何去愛的小狐狸……這一切,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人類複雜的內心世界,從而提醒我們,愛是最好的哲學,什麼是愛與責任,怎樣學會愛與成長。
  • 10本豆瓣高分好書,不雞湯不煽情,給你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第7版還在每章末尾新增了批判性思維版塊,指導我們對14個遭到廣泛誤解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大家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豆瓣點評:@零***俊:這本津巴多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殿堂級的教材。然而我是買來做心理學入門的消遣讀物的。
  • 在豆瓣上失聯的一個月裡,鸚鵡螺都在做些什麼書?
    豆瓣讀書解封啦!在豆瓣被封印的這一個月裡,鸚鵡螺一刻未停,默默上架了多本新書,錯過首發的夥伴們,快來補檔吧!《救命的數學》[英] 基特 · 耶茨 著江天舒 譯出版時間:2020年9月定價:56.00元一切都與數學有關,有些更是「性命攸關」。
  • 這10本書設計師必讀的書你還差幾本?
    並且講解各個系統建築自身之優劣,解析他時他民族與我的異同。推薦理由這是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公正權威的中國建築史。內容詳實,專業性強,對建築的描寫極為細緻。推薦理由書中告訴你如何像設計師一樣觀察和思考,你可以將書中的技巧運用到平面,網頁等不同的設計項目中,提升自己的平面設計能力,做出優雅,實用和不凡的版面。
  • 這10本可可愛愛的書,推薦給你!
    推薦理由:推特連載人氣作品!獻給疲憊、難過、孤獨時想再次勇敢前行的你。講述了沉穩可靠的熊和調皮搗蛋的狸這對反差萌的暖萌組合,相伴走過山間四季的故事。好喜歡這本小書啊!推薦理由:「中國版《小王子》」,一部讓大人與孩子相遇的作品,既是童話,也是童詩。 《看見鹿》收錄了174篇充滿奇異想像的「小童話」。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戴著高高的帽子,提著小箱子四處漫遊的鹿先生。
  • 當我們談STEM教育中重視「E」(工程學)時,我們應該怎麼做?——以...
    以下文章來源於歡小編薦書 ,作者殷歡 歡小編薦書編輯要為讀者做好圖書推薦和選擇工作。圍繞新出版的STEM教育、科學教育方面圖書,提煉書中內容、特點,給出使用建議。便於讀者了解掌握。
  • 這6本書帶你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點擊上方精讀,關注我,置頂我【精讀君曰】久居在高樓林立中,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被困在這四方的圍牆中。似乎早已忘卻了奔跑於森林中,細嗅花香,閒聽鳥語的自然放鬆的快感。無趣的城市居民每天做著重複的事,大自然的動植物卻盡情地享受著自由。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讓這6本書帶你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 當我們談論天問一號時,我們談些什麼
    就在剛剛,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衛星—— 「天問一號」 在萬眾期待中如約升空了,這距離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也才4年多的時間。 那麼,當我們討論天問一號時,我們應該談些什麼呢?在這裡,我將從歷史意義、航天技術、科學目標等方面著手,帶領大家更好地來了解這次天問一號的發射。為什麼是火星?
  • 馬雲王健林達沃斯談影業歐巴馬卸任前盛讚中國《三體》
    ————九局發[2017]006號 ————一: 馬雲、王健林達沃斯談影業輿情:本周的瑞士達沃斯論壇兩個不同的對話環節,中國企業家王健林、馬雲分別被問起投資美國電影產業的問題。馬雲提出「如果所有英雄都死了,誰願意做英雄?
  • 豆瓣8.1高分恐怖片,史上最執著的殺手,花了12年用勺子敲死對方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豆瓣評分8.1恐怖片,講述了一個史上最執著的殺手,花了12年用勺子敲死對方的故事,這部電影就叫《勺子殺人狂》。一天晚上,老李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結果一個小白臉衝出來對著他的腦袋就敲,老李被嚇得不輕,趕緊往家跑,誰知小白臉不放過他,追著他繼續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