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卷語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曾指出悲傷和抑鬱症的區別,他說「當一個人沉溺於悲傷時,會覺得這個世界是空虛的;而當一個人抑鬱的時候,他會感覺到自己是空虛的。」
很多人以為抑鬱症發病率極低,自己身邊一定沒有得病的人,其實抑鬱症在世界重大疾病中,已經由第四位躍居成第二位。
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科賈醫生接受採訪時說,如果按照國家的基本數據,抑鬱症的總患病率為6.1%,也就是說100個人裡面有6個人得病。
但是它卻沒有像癌症這樣的病症一樣引起我們的重視。大多數人對抑鬱症有很多誤區。
不要以為身邊的認識的人,每天有說有笑的,就一定不是抑鬱症。內向、不愛表達的人容易得抑鬱症,這是對抑鬱症的錯誤判斷。
那除了上面的錯誤判斷,抑鬱症還有這3個誤區:
誤區一:只有心理症狀,沒有身體症狀。抑鬱症同其他的病不一樣,它是心理和生理病症的結合體,所以它的症狀有心理和身體兩方面的表現。
誤區二:得抑鬱症全是女性.根據綜合因素來看,抑鬱症男女比例為1:2,也就是說女性得抑鬱症的機率更大,這是由女性的生理條件決定的。
誤區三:抑鬱症是矯情,得抑鬱症的人,性格懦弱,遇事不夠堅強,意志力薄弱,這是錯誤的。得抑鬱症的原因現在醫學上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但抑鬱症的7個表現一定要知道:
1、喪失興趣,失去活力和熱情
假設一個人原本遇到事情,第一個反應是好奇,第二個反應是「我來做」,第三個反應是期待。
得了抑鬱症之後,就變成了,第一個反應索然無味,第二個反應「千萬別找我」,第三個反應是躲避。
2、不喜歡人多,一個人有安全感
有的人喜歡的是獨處,他們有自己的目標,不會因為害怕被別人說不合群,從而附和別人下班之後聚餐、KTV等地方,而是選擇回家聽幾首歌、讀幾頁書,或者陪陪家人。
而抑鬱是一種社恐行為,比如害怕與人接觸,很擔心接下來發生什麼尷尬的事情,
所以才躲在家中,像蠶蛹一樣,把自己裹在厚厚的繭中,避免他人的傷害,也避免傷害他人。
3、很容易身心疲憊
很多抑鬱症患者第一個明顯表現是失眠,白天有工作要做,孩子要照顧,忙起來就沒有時間想,一到晚上躺在床上,就胡思亂想,睡不著覺。
睡眠不足會使人昏昏欲睡,表現出很累的樣子,即使想去做的事情,也沒有精力去做,降低工作效率。
4、腦子轉的很慢,思維遲鈍
當一個人總是呆在家中,減少社交,很少和別人接觸,加上失眠,就會導致思維上很遲鈍。
這是一個不幸的循環,越是一個人呆在家中,越是減少社交。沒有人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痛苦,就開始胡思亂想,然後睡不著覺,熬夜,然後思維遲鈍
5、無理由的情緒低落
人們常常不理解為什麼抑鬱症患者常常情緒低落,以為他們性格不夠堅強,意志不夠堅定,心理脆弱,但是造成抑鬱症的原因是多重的。
和沒有生病的人相比,抑鬱症患者是無原因情緒低落,醫學上有這樣一種解釋,當抑鬱症發作後,大腦神經遞質分泌不平衡,導致病人不受控制的消極失落。
6、因生病而自責
有的抑鬱症患者認為,生病影響到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是自己的錯誤,實際上這個病是不受控制的,生病不是任何人的錯誤。
我們平時應該監控自己的情緒,有時不自覺地陷入消極的情緒中,及時去調節自己。要自信,做好普通人也是成功。
7、有自我傷害的想法
如果一個人有上述的抑鬱症的症狀顯露出來,一定要及時就醫,在症狀輕的時候去看,70%的抑鬱症患者治癒後沒有復發,早看病早痊癒。
有自殘甚至是自殺的想法是抑鬱症最嚴重的症狀了,大部分患者不會傷害別人,他們可能會傷害自己,這種想法是很可怕的,傷害自己,間接的傷害了父母,傷害了一個家庭。
結語
當我們冒出消極的想法時,可以找到不開心的原因。不要為難和委屈自己,不喜歡的人就分手,不喜歡的工作就換掉,人生得意須盡歡,沒有什麼比開心更重要。
可以和朋友溝通你現在的狀態,你可能會發現,你遇到的小問題,他們也同樣在面對,聽聽他們的解決方法,或者你的問題對其他人根本不是問題,只是你自己把它看重了。
可以和親人溝通你的現狀,有了他們的關心和鼓勵,你會覺得自己有一個避風的港灣,消極的想法很快就隨風消散了。
作者|王庸子編輯|王庸子圖片|來源網絡參考資料| Psychological 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