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抑鬱症康復,先從理解和接納開始

2020-12-06 重塑心靈心理訓練

心理學家:抑鬱症康復,先從理解和接納開始

註:本文參考《情緒自救》一書

在諮詢的過程中,經常聽到一些來女訪者抱怨自己的伴侶,比如不講衛生啊;在家太懶,從來不做這家務啊;不知道心疼人,自己生病也不知道關心,還坐在沙發上玩手機;還有,喜歡足球比喜歡自己還多,記得住每一場足球比賽,卻忘了結婚紀念日,如此等等。

而多數男性來訪者呢,會抱怨自己的太太,不理解自己,沒事喜歡無理取鬧,動不動就發脾氣,小心眼兒,疑神疑鬼,總懷疑自己在外面做了虧心事兒,本來工作挺累的,回家還得接受盤問,檢查,整天的雞毛蒜皮,讓人感覺生活沒意思,身體累,心更累。

親愛的朋友,你在生活中和愛人相處時,也有這種遭遇嗎?

有一本書中這樣描述:

」男人和女人如同兩隻刺蝟,離得很近可能會彼此傷害。這些傷害大都源於兩者的認知差異。女人總是缺乏安全感,不停地追問「你愛我嗎」?男人習慣「聚焦式」看待世事,女人則是「發散式」看待周圍的一切。這一認知特點導致了男人和女人在思維模式、做事方法、交流形式上的截然不同。「

《情緒自救》書中講到,從男女大腦結構來講,男人外圍視野比較窄,每一次拐彎都需要大腦重新思考,重新判斷周圍的環境。雖然,這一切都是在潛意識中完成的,但同樣會帶來壓力和疲憊。

所以,男人在購物時承受的壓力是女人們無法想像的,英國心理學家戴維.路易斯發現,在逛街購物時,男人的精神非常緊張,幾乎與警察在處理一群聚眾鬧事的暴徒一樣。

當男人陪伴女人逛一次街下來,女人到家還可以興奮地看採購回來的勝利品,男人卻感覺像打了一場硬仗,十分疲憊。

對待同一件事,男人和女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如果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生活中很容易出現分歧,爭吵和抱怨。這樣的日子時間長了,負面情緒越積越多,造成的傷害也會越來越大。有人會選擇冷戰,有人會選擇離婚,還有人會選擇婚內出軌,去外面尋找理解和安慰。而所有的負面事件,都有可能成為抑鬱症的爆發點。

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如果你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抱怨對方不理解你,不關心你,不懂你,那麼,你的負面情緒會越積越多,想要擺脫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首先學會理解和接納,理解對方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自己不一樣,接納對方的不完美,接納婚姻的不完美。

當你做到了理解和接納,很多看似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對你來說,已經不再是問題了。

相關焦點

  • 著名的心理學家羅傑斯: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價值就在於交流並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有人總結過婚姻幸福的秘訣:「因為理解,所以接納;因為接納,所以幸福。大部分不幸的婚姻,源於「不理解,不接納。」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依靠吃藥,做好這五個方面也可以自我康復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依靠吃藥,做好這五個方面也可以自我康復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段描述抑鬱症的話:「抑鬱症就像是封印在我們靈魂深處的怪獸,我們變得弱小的時候,它就會活躍起來試圖吞噬一切,試圖把你貶低的一文不值,最好結果了自己好讓它獲得自由。
  • 抑鬱症康復治癒100問與答:我的康復經驗告訴你抑鬱症是可以治癒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抑鬱症康復治癒100問與答」之我的經驗告訴你如何治癒它!這篇文章將回答抑鬱症患者們心中最關心的第80個問題到第100個問題。相信你看完之後,一定會有所收穫。在我們治療抑鬱症的時候,當吃藥和運動以及心理諮詢的幫助下,以及自我情緒管理上,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而在時間的洗禮之下,你要花更多的耐心去接納它長久好不了的事實。這個病,耐心,是對待抑鬱症最溫柔的一種藥物。相信熬下去,終究會好,因為你在努力的同時,身體機能以及大腦都有強大的修復功能,時間終究會在你的努力下,逐步修復你殘缺的疤痕。耐心吧!
  • 心理學家:抑鬱症、強迫症不能依靠吃藥,這2種方法才是根本的
    心理學家:抑鬱症、強迫症不能依靠吃藥,這2種方法才是根本的引起抑鬱症、強迫症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從心理上來說,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等神經症與患者的性格特質是密切關聯的。不可否認藥物治療在症狀嚴重階段是需要的,但是,藥物無法改變人的性格特點,換句話說,藥物無法改變人的思維觀念。
  • 心理學家:抑鬱症藥物治療不是長久之計,練習這種方法才是本質的
    心理學家:抑鬱症藥物治療不是長久之計,練習這種方法才是本質的如何有效地治療抑鬱症呢?一般抑鬱症的治療有三種方法: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在心理治療中,常用到的對於抑鬱症效果比較好的是認知行為療法、心靈重塑療法、森田療法、家庭治療等心理療法。物理治療指使用醫療器械來進行的治療,主要包括電休克療法和經顱磁刺激。從西醫的角度來說,抑鬱症主要與遺傳因素和生理因素有關。所以主張藥物治療為主,通過藥物的化學作用來補充神經遞質的平衡。
  • 抑鬱症的成因——對負面信息的過分關注
    研究表明,對於負面信息的過分關注也是抑鬱症產生、持續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與正面或者中性的刺激相比,抑鬱症人群對於負性、悲觀的刺激具有更有效和準確地直覺加工。換句話說,抑鬱症人群對於負面信息的感知能力更強,更傾向於把時間和精力集中於悲傷、壓抑的事件上來,久久走不出來。
  • 神經心理學家:淺談「六大皆空」的抑鬱症
    抑鬱症的情感症狀特點為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患者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如超過2周)終日悶悶不樂、壓抑苦悶。雖然情緒低落的嚴重程度表現不一,但這種情緒低落所傳遞的信息卻很豐富。佛學言「四大皆空」,而相比這種超脫「淡然的心理境界,抑鬱症的情緒世界則苦不堪言,可以說是無奈的六大皆空",故而有學者將之歸結為「六無」症狀。
  • 心理學家:抑鬱症全靠吃藥是不行的,練習這兩種方法才是解脫之道
    抑鬱症,不能光靠吃藥治療,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常言道:「心病終須心藥醫」,對於抑鬱症的康復來說,最終,一定是需要從心理去改變的。 從目前抑鬱症的臨床效果觀察來看,正念療法是具有顯著的價值和效果的。我們可以從以下的內容,來了解一下正念療法治療抑鬱症的理論及效果。
  • 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症和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導致厭學該怎麼辦?
    青少年患抑鬱症和雙相情感障礙情感障礙在人口中佔一定比例,患者父母著急焦慮這是可以理解的。抑鬱症和雙相情感障礙情感障礙到底能不能徹底治癒,醫學界和心理學界沒有統一的觀點。就像癌症能不能治癒一樣,有醫生認為早期癌症完全可以治癒,很多早期癌症患者都得到了很好的好的治療,直到去世,癌症沒有復發。
  • 「捐款」能趕走負能量,遠程治療抑鬱症?胡扯!管好你的保命錢!
    先不急著論證,首先,致各位抑鬱症朋友一首小詩,希望能在這個孤獨的夜晚溫暖你。《獻給黑暗中的天使》你捲縮在漆黑的屋角, 周圍是空蕩蕩的世界。你感到孤獨, 聞不到生命的氣息。你感到恐懼, 時刻提防刺骨的冷箭。
  • 《小豬,別哭了》:如何和孩子共情,理解接納和包容的意義
    什麼是共情共情重要的是感情的共鳴,但一些家長過於刻意地講究共情「技巧」,以至於孩子不能真切的感受到這份感情,對於家長來說真正和孩子達成共情,在日常安撫中尤為重要。所謂共情(Empathy),也可以理解為同感、同理心,是指理解和分享他人感受並對他人的處境做出適當反應的能力。
  •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抑鬱症?心理學:這4種特徵你有哪幾種?
    抑鬱症,是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隨著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對於抑鬱症,我們也有了越來越科學的認識。心理疾病,與身體上的疾病一樣,同樣會對一個人的健康狀況造成影響。抑鬱症的治療,往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習相關的知識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去預防抑鬱症的發生,往往是一個更加有效的方法。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抑鬱症的形成與一個人的性格與認知模式有著緊密的關係。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
  • 到處在說「自我接納」你明白什麼是「接納」麼?
    我們可能聽到心理醫生最多的一個觀點就是「接納」。由於網絡的快速普及,接納這個詞慢慢頻繁出現在網絡上,於是一部分有悟性,或者有過專業指導的人,在改變這條路上慢慢能夠體會到接納到底是什麼,但是很多一部分人不但不理解接納的真正意義,甚至有時候還在詆毀它,覺得它誤導了自己。
  • 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得抑鬱症?其實治好了,他們就是人才
    #抑鬱症#眾所周知,抑鬱症已經在悄悄地逼近現代的人群。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約在11%,全球約有3.4億抑鬱症患者。你以為它很遠,其實它很近。為何說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得抑鬱症?坊間有這麼一個說法,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得抑鬱症。這是為何?
  • 在孩子能夠接納自己之前,首先需要有能夠接納和理解氣質的父母!
    當父母們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學習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如何去識別、命名和表達情緒,以及如何處理情緒的源頭時,他們需要理解與考量孩子的個人氣質。但對孩子而言,在他能夠接納自己之前,首先需要有能夠接納和理解氣質的父母!
  • 超心理學家張武源:患上抑鬱症,但是家人卻不理解,要怎麼辦?
    歡迎大家來收看我的文章,之前我有回答到一個問題:患上抑鬱症,但是家人卻不理解,要怎麼辦? 張老師的分析和解答:患上抑鬱症是一件心理上非常痛苦、非常充滿壓力的一件事情,壓力和痛苦的本身有時候都會壓得我們快喘不過氣來。如果再加上我們的家人還不理解我們,那麼我們的心理就會更加深一層痛苦,那我們要怎麼辦呢?
  • 直面抑鬱症
    每年9月第三個公休日為全國科普日,在科普日期間,婁底市康復醫院積極普及科學知識,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特推出科普知識普及活動,以擴大科普宣傳的覆蓋面、影響力和參與度,進一步引導公眾科學思維的能力。本欄目第一期內容為「直面抑鬱症」。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依賴藥物治療,練習這種方法才是療愈之道
    有很多抑鬱症患者會問,有不用吃藥就可以治好抑鬱症的方法嗎?答案是一定的,從根本上來說,抑鬱症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造成的,進一步來說,是長期不健康心理模式下所積累的負面情緒的爆發,這種情緒的爆發不是病理性的症狀表現,而是心理性的失衡表現。 吃藥治療抑鬱症更多是起到症狀抑制效果,但藥物是無法改變患者的思維(心理)模式的,而,如果抑鬱症患者看待事物的思維模式不改變,他(她)的抑鬱症就不可能完全康復。
  • 抑鬱症患者談患病狀況:每時每刻大腦都像灌了鉛
    「走出抑鬱症的第一步,就是不能諱疾忌醫。」  「外人沒有什麼不接納,所謂的不接納,只是自己的感受不接納而已。」5月底,北京,張進感慨地說。  患病和意志人品無關  又一次複查,李蘭妮在精神衛生科門診宣傳欄看到一句話:「抑鬱症患病跟意志、品行無關。」這句話讓她釋然。
  • 著名心理學家養出三個抑鬱症孩子,沒有愛的知識都是空洞
    當人們紛紛質疑為何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為何養出如此多精神障礙的孩子時,人們翻看大兒子雷納的日記中找到答案:「我發現我成長的過程是冰冷的、機械的,缺少正常人生活中的色彩,這或許是我人生痛苦的源頭。我的父親在教育中,剝奪了我和弟弟妹妹的所有感情基礎,或許他自己也沒意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