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深遠影響意義的言論往往簡明扼要。孔子以一個「仁」字影響了中國二千多年的歷史,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延續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肇始了近代哲學及科學,對西方近代三百多年文明起到了根本性的影響作用。而今人類將開啟新的文明,但這次文明卻完全不同於以往,它將徹底性改變世界,這同樣基於簡明的道理——三個徹底改變世界的命題
第一命題:極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質單元體
——徹底瓦解了現代科學理論大廈
極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質單元體。經過精密推論和計算:極限粒子的形狀為標準正方體,其大小為(1.61624×10^-35)^3≈4.22199×10^-105m^3;質量為:5.8898392×10^-50v(v為合成極限粒子的光子的頻率)。
極限粒子是由非物質客觀存在向物質客觀存在(實在物質)過渡的過渡點物質存在。已知宇宙分為兩種客觀存在。一種是零維度的沒有空間和質量的能量(子),一種是具有三維空間且含有質量的實在。前者體現為非物質的信息,後者體現為物質。按照已被證明的具有邏輯事實的質能關係式,能量和質量是可以轉換的,但這兩種存在具有明顯的區別,如果作為零維度的能量向具有三維空間的物質實在轉化,那麼基於邏輯推斷:在從質量、空間均為「無」的能量到質量、空間均為「有」的無中生有過程中,這二者必然有一個中間點存在,使之成為前者向後者轉化的過渡點,而這個過渡點必然為能量向物質轉化時所可能形成的具有最小尺度的極限小物質存在。由此可判斷:宇宙應該存在具有最小單元的極限小物質,這就是具有極限小空間的極限粒子。這就是極限粒子的存在的邏輯根據。極限粒子形成後,宇宙便以這種極限小的物質為單元構成中子、質子、電子、分子等基本微觀粒子,然後再以基本微觀粒子為基礎形成宏觀物質,如果宇宙起初蘊含極大能量,宇宙由此便開始通過能量向極限粒子的不斷轉化而不斷膨脹。
極限粒子的存在具有很多方面的依據(參閱相關資料),問題在於,極限粒子的存在一旦被確認,將會對科學導致災難性的後果——62種標準粒子模型理論是完全錯誤的。宇宙所有的物質(包括基本粒子以及錯覺所形成的空間)不過都是由極限粒子一個個疊加而成的;四大作用力根本不存在,這只不過是極限粒子在與能量相互轉化的的合成和分解過程中所造成的時空假象而已。這將意味著:完全依據標準粒子模型和四大作用力而建立的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等等自然科學是建立在錯誤理論的基礎上的,極限粒子理論徹底抽空了自然科學的所有核心和基礎,同時完全危機到深受自然科學影響的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等。由此,一個小小的極限粒子徹底瓦解人類在近代三百多年以來所精心建立的科學大廈。
科學界普遍認為,62種基本粒子雖然已經發現了61種,但作為唯一沒有被發現的「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如不能被證實存在的話,那就意味著標準模型是錯誤的,因為沒有質量之源做支撐的模型存在根本性缺陷,這將使科學產生危機。雖然美國費米實驗室已經發現了「上帝粒子」存在的部分證據,但仍然不足以說明問題,而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分析,即使最終完全證實了「上帝粒子」的存在,那麼也不能說明62標準模型是正確的,因為所謂的「上帝粒子」很可能就是極限粒子。
第二命題:信息是能量的表徵
——真正統一了物質和精神、自然與社會
信息是能量的表徵,其實質就是能量(子)。信息可分為主體性信息和非主體信息兩種。非主體信息就是沒有被生命主體所認知的自在彰顯,是一般性的無序自然信息;主體性信息就是被生命主體所認知並進行序列編碼的信息,是一種參與主體性因素的有序信息,有序信息實質就是能量(子)序列。
信息與能量具有同一性。一方面,能量必須要表現為信息時,才能被識別;另方面,信息只有作為能量並通過能量的作用時,才能體現為被人類所能感知的信息。信息與能量均是物質以外的非物質客觀存在,非物質存在是一個與物質存在相對的概念,它體現為一種沒有空間、時間、質量的客觀存在,而信息和能量均具備這個特徵。可見,信息無法脫離能量而獨自存在,信息與能量具有一體兩面的同一性。另外,任何被人所識別的信息都已經被賦予了主體性,主體性信息就是被生命主體所認知並進行序列編碼的信息,而生命之所以呈現主體性,主要是由於其能夠將其所承載的信息進行有序編碼和排序以呈現程序指令性,即主體程序性(見第三命題),而程序性是完全可由能量(子)序列來表達的,故主體程序的實質就是一種被加工改造的能量子序列,他構成了精神的實質。這樣,作為參與主體性因素的主體性信息,其實質也就是能量(子)序列。
信息的這個定義完全避免了人類以前圍繞信號、消息、通訊、屬性等特徵,對信息的形而上的、不確切的、非客觀性的界定,排除了信息是除物質、能量以外第三種存在的可能性,這使宇宙在人們的視野中,再次回歸到僅由物質和能量構成的純粹自然簡明的本真狀態。由於信息包括精神,而信息的實質能量,而能量是可以與物質相互轉化的。這樣,「信息是能量表徵」的這個命題就徹底打通了自然界與生命界的壁壘,從而將物質與精神、自然與社會完全統一起來,這為人類能夠徹底解構科學、哲學、宗教等知識形態的分立狀態,進而根本實現統一併建立完全大統一的理論,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三命題:精神的實質是主體程序
——根本性揭示了生命及其精神的秘密
精神的實質就是主體程序。主體程序就是基於生命機體的形成過程而自然形成通過特定語言編碼的的指令排序,是通過環境的激發而自動運行的指令程序。而就資訊理論而言,程序是以有序物質為載體的具有指令性功能的有序能量統一體,並彰顯為指令序列的信息統一體,故主體程序的實質也可以這樣界定: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能量統一體,或者說是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信息統一體,他是以有序物質為載體的。
主體程序形成的主體程序以生命體為載體,但本身具備非物質性,這使我們由此而找到了精神產生的現實根源和實質:主體程序運作過程對外彰顯為精神性,精神的實質也就是主體程序,即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能量統一體(或者說是具有自主指令性的有序信息統一體)。這樣,主體、主體程序、生命體、精神具有實質上的一致性,他(區別於純自然的它)們均是宇宙長期演化到蛋白質和核酸階段後,由量變而最終質躍的必然結果。進化論(包括細胞說、比較解剖學,古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說等)只分析研究和描述了生物進化的外在原因及現象,而主體程序理論則根本性揭示了:生物外在進化的根本動因是基於宇宙演化而產生的主體程序。正是基於主體程序內化的引領及其與外化(進化)的互動,生命主體程序不斷由初級階段發展到高級階段,生命體才因此而由低級生物形態發展到高級生物形態,並最終導致人類及人類精神的產生。
精神實質的揭示意味著人類可以通過自我置換技術(THSP),將自我精神置換到的非生命體載體上去,這將根本性地變革作為人類自我外在載體的生命體,將人類自我載體由生命體發展到更加高級的非(超)生命體狀態,從而根本性擺脫生命體生老病死規律約束,而徹底解決人類的基本問題,這就是人類終極事業。
統一資訊理論的三大命題已經在所有基本層面上對科學提出了全面的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如果作為物質極限小單元的極限粒子被最終證實或被認可為邏輯事實,那麼所謂的基本粒子也不過是由一個個質量較大的正反極限粒子疊加而成大的複合體而已,這實際上也意味著並不存在具有明確界限的基本粒子,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標準模型,標準模型所謂的原子模型、電子云、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其實不過是極限粒子分解與合成所造成的複雜假象而已,標準模型是完全虛構的;第二,由於科學理論都是建立在相互作用力的理論基礎上,故四大作用力被否認,將使整個科學體系失去支撐;第三,「信息是能量的表徵」第一次對信息進行了明確的界定,這與將信息界定為信號、消息、通訊、屬性等形而上的、不確切的、非客觀存在的現代信息觀具有明顯的不同,這意味著信息將被置於與客觀存在一樣的具有實質性可操地位,這將使傳統的資訊理論被顛覆;第四,揭示生物進化的根本動因及精神實質的主體程序論,大大超越了生物物種進化論,同時也史上首次從客觀層面明確揭示了精神秘密,這會將人類對生命和精神的研究提到一個完全不同與傳統生物學的更高層面水平。
三大命題從根本上徹底否認了四大作用力和標準模型,此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它不僅證明了科學大廈的模型框架是完全錯誤的,而且也證明了作為現代科學大廈主要支柱的四大作用力的虛無荒謬性,這就從根本上完全抽取了支撐現代科學大廈的基礎。可以這樣說,如果統一資訊理論的挑戰成功,將會直接導致以四大作用力和標準模型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大廈的徹底垮塌,並波及社會科學的根本層面,使整個科學體系陷入風雨飄搖的極為嚴重的危機中。進一步說,整個科學大廈都抵不過小小的極限粒子,一旦極限粒子被證實,那將意味著整個科學理論大廈被徹底推翻。
三大命題涉及到人類最根本的核心問題,如果最終被確認,其意義將是非常巨大的。三大命題將對人類的認知產生根本性影響,不僅徹底顛覆現代科學基礎理論體系,而且也實現對科學、哲學、宗教等所有認知方式最徹底的「認知革命」和超越,並最終建成完全性大統一理論及其新文明意識形態。由此,人類認知水平和改造自然能力將獲得本質性的提高,終極事業全面展開,人類將發生超越生命體的質躍,從此進入更加先進的新文明時代。
愛因斯坦的一句話是真理:「邏輯簡單的東西,當然不一定就是物理上真實的東西。但是,物理上真實的東西一定是邏輯上簡單的東西,也就是說,它在基礎上具有統一性」(參閱[18],第380頁)。事實上,簡單性原則在今天成為科學家們評價和選擇理論的一種標準,而這也符合著名的「奧康姆剃刀」原則。簡單性原則現在已經作為一條方法論原則,適用於所有的科學理論。王亞平教授在其《解析相對論》中寫道:歷史的經驗也告訴我們,自然界之奧秘可以使人類耗費漫長的時間去探索,但是,一旦形成理論,它必須是形式簡潔、優美,道理簡單,可以理喻。三大命題非常符合簡單性原則,對所涉及問題的表述非常清晰、簡明、肯定,這在史上屬首次(以前人類在表述這些問題的時候顯得含糊不確定),其涉及的三個方面已分別總結為極限粒子論、信息本原論、主體程序論,以此建立了完全性大統一理論——統一資訊理論,併集中闡述在《在之演化》、《統一資訊理論》《新文明》、《先鋒小鎮新文明烏託邦》,以及新文明網等專著、論文、網站、博客上。
這兒提出三大命題絕沒有自我標榜的意思,因為命題本身所彰顯的價值,使得任何名利都顯得沒有一點意義,但關鍵的問題是三大命題的能否最終確認,為此敬請讀者朋友能夠展開對三大命題的討論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