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南山間盆地作為一個地理單元,不論在雲南還是在西南地區和全國都具有特殊意義,主要在於這裡向人們展示出一派熱帶風光。整個地域顯一條東西向的帶狀,橫互於雲南省南部。地形以山地為主,大部分在海拔1 500米以下,其間分布著許多大小盆地和低谷,大多在海拔500-1 000米。大致以哀牢山為界,東部地區夏季主要受東南季風控制,天然植被為熱帶季雨林、溝谷雨林等,自然景觀同中南半島相近;西部地區夏季則受西南季風控制,天然植被為熱帶季雨林,局部地區還有小片熱帶雨林,森林中還繁衍著少量亞洲野象,自然景觀與屬於印度洋的緬甸相近。
貴州高原雖與雲南高原同為我國地理一大單元,合稱雲貴高原,但其海拔或地貌特徵卻與雲南高原有些不同。其海拔高度,山嶺部分一般1 200-1 500米,盆地部分在800-1 200米,較雲南高原低。境內有70%地面分布石灰巖,巖溶盆地和蜂林為數眾多,而在高原中部,還有許多狀如金字塔的山蜂散布在盆地邊緣或盆地之中,其地貌景觀頗為獨特。
貴州省因此成為我國巖溶風景資源分布最廣和數量最豐富的省區之一。貴州高原的氣候也很有特點。由於緯度偏低和海拔較高,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終年均溫暖溼潤。氣候上還有另一個特點,即全年多陰雨天氣,故民諺有「天無一日暗」之說,這與雲南高原形成明顯對照。但也有局部地區例外,如黔西南,其氣候與雲南高原頗有些相同,也是夏避暑、冬避寒的良好去處。
地形變化強烈,地表確如民諺所形容的那樣:「地無三尺平」。但這裡複雜多樣的自然條件,卻孕育出豐富多彩的生物景觀和其他獨特的自然景觀。如武陵山脈主蜂梵淨山除了以氣候生物垂直分帶鮮明令人矚目外,在現存古植物和動物以及形成新種屬方面也給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現已被列為全國重點自然保護區。
這裡構成旅遊環境的最重要之處,在於瀕臨北部灣,是整個西南地區唯一同海洋直接相連的地帶;其次是自然景觀上多有南亞熱帶及局部地區有熱帶的特點,與西南大部分地區也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在北部灣沿岸分布有大面積的紅樹林帶,其中合浦山口一帶的紅樹林已被劃為我國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
大家如果還有什麼疑問,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內留言。關注小編不迷路,下期更精彩。
四座「世界歷史名橋之一」,匯聚侗族人的智慧,木建築中藝術珍品
山東一「巨無霸」公園火了,距離臨沂市60公裡,景美不輸5A級景區
置身於北歐,經歷赫爾辛基,尋覓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感覺
蒙特勒,是日內瓦湖畔的著名旅遊勝地之一,自然風光頗具魅力
四大古城之一的閬中,張飛曾在此鎮守7年之久,春節也是從這發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