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1月13日報導,幾滴靈芝口服液就可以讓「猝死」的金魚復活?吃了生物素喝「敵敵畏」可以不中毒?這只不過是詐騙分子使用的障眼法!近期,廣州荔灣警方經過一個多月偵查,端掉一個高價售賣保健品詐騙老年人的團夥,抓獲程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經查,該團夥在廣州、佛山、東莞等地開設多處經營網點,荔灣警方現已破獲該團夥案件52宗,及時為60多名受害人挽回經濟損失。目前,該團夥中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執行逮捕。
花萬元買保健品吃後便秘2016年11月15日,一位老人到荔灣區公安分局石圍塘派出所報案,稱其被「社區家園」公司石圍塘店以誇大藥效和承諾退款的方式騙去11000元,希望警方幫其挽回損失。報案老人稱,「社區家園」的工作人員向其推銷了某品牌靈芝口服液、生物素、納豆膠囊等產品,並宣稱這些產品具有抗癌,甚至「保治百病」療效。但老人花巨款購買服用後,不但身體狀況未改變,而且還出現了食欲不振、便秘等不適,自行找「社區家園」退款被拒。
了解到老人家被騙的情況後,石圍塘派出所民警帶著老人家趕到位於芳村大道西的「社區家園」石圍塘店現場。「當時店鋪仍在營業,見到民警陪同老人上門,員工不但不配合,而且態度惡劣。」辦案民警說,店鋪負責人楊某體(男,21歲,廣西貴港人)不但不願給老人退款,還大肆宣稱其公司是合法經營,並稱警方的行為幹擾了他們的正當經營。正是由於他們的叫囂和裝腔作勢的模樣,更加引起了民警的懷疑。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以高價銷售保健品專門詐騙老年人的團夥漸漸露出端倪,石圍塘派出所抽調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對案件展開全面偵查。
老人被誘到佛山酒店聽講座警方調查期間,該團夥主要犯罪嫌疑人程某在荔灣開設「社區家園」石圍塘店和芳村店兩家門麵店仍在營業,民警偵查發現,該團夥打著「柴米油鹽醬醋茶,你家缺啥我送啥」的「愛心」「行善」旗號,以派送大米等禮品的形式,吸引老年人到其店內聽所謂的健康講座,繼而誘惑老人家到荔灣西塱和佛山黃岐的酒店聽講座。團夥成員充當講師,現場表演「金魚復活」、飲用「敵敵畏」等把戲故弄玄虛,虛構某些品牌產品的功效,甚至把保健品說成藥品,再以高價推銷,騙取老人家的錢財。為了令老人家心甘情願地花大價錢買產品,團夥還不時為老人家舉辦生日晚會等「關愛」活動,拉攏、欺騙老人家的感情。
案情查明後,專案組馬上開會研究抓捕工作。2016年11月15日,當「社區家園」公司老闆程某出現時,民警迅速將其控制。主要犯罪嫌疑人到案後,民警隨後抓獲呂某喜(男,21歲,安徽阜陽人,「社區家園」公司總經理)、曹某(男,20歲,陝西鹹陽人,「社區家園」公司芳村店店長)、楊某志(男,24歲,廣西貴港人,「社區家園」公司芳村店店員)等該團夥成員。
高材生以出廠價十倍牟取暴利據辦案民警介紹,主要犯罪嫌疑人程某早年畢業於國內知名學府,是經濟管理類的高材生,曾擔任某著名保健品企業的地區負責人。架著眼鏡的他斯斯文文的樣子,像個十足的工科男,一般人很難將他與詐騙團伙頭目聯想起來,誰料到他卻是挖空心思地騙取老人家的錢財。
為了查清涉案產品的來龍去脈,民警先後輾轉奔赴上海、重慶、成都三地發現,某公司生產的生物素出廠價為450元人民幣,犯罪嫌疑人卻肆意抬高價格,以高出出廠價10倍的價格出售,而其中一款「納豆膠囊」還為假冒偽劣產品。
目前,荔灣警方已破獲該團夥案件52宗,初步核實涉案金額達上百萬元,現已為60多名受害人挽回經濟損失,該團夥中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荔灣警方依法執行逮捕。
詐騙套路經荔灣警方審查,該團夥在廣州、佛山、東莞等地開設多處經營網點,主要以當地的老年人為作案對象,年紀都在55周歲以上。用於詐騙的保健品主要是靈芝口服液、生物素、貢方參靈草、納豆膠囊等,其詐騙套路分為以下幾步:
第一步:僱傭人員上街尋找行騙目標,派發可以免費送禮的宣傳單張,以「社區家園」字眼,謊稱與當地街道辦、居委會合作,吸引老人家到門麵店聽所謂「健康講座」。
第二步:為聽「健康講座」的老人,每天免費送大米等小禮品,噓寒問暖,取得老人家的歡心和信任。
第三步:當來門店聽講座的老人數量達到百人左右時,團夥主要成員會租下豪華酒店會議室開設所謂健康講座,實為產品現場推銷會,誘騙老人家參加。由所謂講師現場表演「金魚復活」、飲用「敵敵畏」等把戲;謊稱自己曾在國外醫學院苦讀,回國後還擔任過領導人的保健顧問,大吹特吹產品功效;通過給老人家祝壽做生日的方式,欺騙老人家感情。老人家被鼓吹的產品功效和嫌疑人的演技所打動,自願掏錢高價購買保健品。
騙術揭秘辦案民警偵查中發現,團夥成員在宣講時稱,只需要幾滴某品牌靈芝口服液,就可以讓中毒而死的金魚「復活」。該團夥會在現場準備兩個魚缸,一個養著金魚,另一個只有一缸水。隨後,講師會在沒有金魚的魚缸中先倒一些「敵敵畏」農藥,然後把金魚撈進放了「敵敵畏」的魚缸,金魚馬上就「死了」。接下來,講師會把幾滴某品牌靈芝口服液倒入缸中,不一會兒金魚竟然復活了。
「其實,這只是一種障眼法,金魚根本就不曾死過。」辦案民警說,講師倒入的「敵敵畏」只是一般的冰紅茶,在將金魚撈出魚缸轉移的過程中,講師的手會刻意捏住金魚的眼睛和嘴幾秒鐘,這樣金魚會會暈厥過去,放進有「敵敵畏」的缸中就像死了一般,而十多秒後金魚甦醒,看似靈芝口服液把它復活了。
「口服敵敵畏」「口服敵敵畏」的表演是,講師擰開一瓶「敵敵畏」農藥,並下臺讓老人們聞一聞瓶口濃重的農藥味。當老人們深信不疑後,將「敵敵畏」倒在杯中,與某「生物素」產品一起服用,以檢測「生物素」具有強大的抗毒特性。
「這裡的『敵敵畏』除了瓶子是真的,裡面裝的還是冰紅茶,只不過頭一天晚上就已經被換掉了。」民警說,為了確保瓶內沒有農藥殘留,講師還會用雙氧水反覆清洗農藥瓶再灌入冰紅茶,只在表演前會用敵敵畏在瓶口外側塗上一圈,用農藥味道迷惑欺騙老人。
特寫荔灣警方調查發現,該案的受害者都是老年人,不乏孤獨甚至無依無靠的「空巢老人」。一些老人家由於常年無子女親人在身邊照料,缺乏關愛,一旦有外人給予關懷和溫暖,很容易被打動,產生信任和感情,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往往自願花大錢給對自己好的人。一些老人家在發現上當受騙後,陷入深深的後悔、自責中,不敢告訴家人甚至見家人。其中一位87歲的老婆婆,本身沒有收入,只靠媳婦給的生活費,被騙後,因為擔心和害怕兒子和媳婦責怪,當晚她拎著被騙買來的產品不敢回家,而是到鄰居家借宿。向她取證的民警經過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才漸漸化解了她心中的顧慮和愧疚。
同時,荔灣警方表示,此案中的嫌疑人虛構自身身份,謊稱與國家單位合作,將保健食品鼓吹成藥品,誇大功效,以非法佔有老人錢財為目的,符合詐騙犯罪的構成要件,將面臨法律的嚴懲。(本文原題為《口服敵敵畏不死?這名高材生專騙老人! 》)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