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不充電 展望未來的概念手機設計

2020-12-05 網易手機

  看到納米材料,還有不用充電,可能很多朋友會想起很多電視

購物

的廣告,這裡說明一下,下面要說到東西只是一個純設計產品,與電視購物無關,這款手機是設計師展望未來的一款概念手機設計。


  首先,看其外觀就很另類了,雖說觸控螢幕手機我們都見怪不怪了,但是這麼長的觸控螢幕手機估計大家都是第一次見到吧。據悉,設計師設計的時候是想該機採用高科技納米材料(具體是啥俺們也不知道),整個手機表面都覆蓋有這種材料,可以隨時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因此才有了前面我們說的不用充電。該機只有兩個屏幕的,除了我們常見的顯示菜單的屏幕,在手機側面輕輕拉一下,還會有另外一個軟軟的LED屏幕出現,一個9.5英寸的超級屏幕就出現了,在這樣一個屏幕上看高清視頻會是個什麼感受呢?

本文來源:搜娛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韓國研究所研發納米發電機,未來只需摩擦就能給手機充電
    圖片來源:蔚山國立科技研究所(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喬治亞理工的科學家從2012年開始,一直在探索納米級靜電發電機(TENGs)的應用和商業前景
  • 淺析軟磁屏蔽材料在無線充電中的作用
    無線充電在手機已經有普及的趨勢,三星和蘋果已經形成標配了,在穿戴領域也有很多產品,未來在家裡、辦公室、公共場所、出行工具、交通都會有無線充電的普及,未來還會有電動汽車的普及。隨著厚度的增加,充電效率在不斷提升,但納米晶不是越厚越好,到0.1mm時基本飽和,因此,在設計無線充電模塊時,納米晶導磁片不需要做的太厚,會增加材料成本。鐵氧體的規律與納米晶類似,磁導率越高,充電效率越高,厚度越厚,充電效率也越高,但在同等充電效率下,納米晶磁片的厚度僅為鐵氧體的一半。
  • 量子點,納米材料與器件領域的「新貴」
    本期活動邀請園區領軍人才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允軍博士為大家做納米材料與器件方面的精彩講座。許多品牌商陸續推出了量子點液晶電視,並逐步向顯示器、平板、筆記本和手機等中小尺寸延伸。此次講座,王允軍從納米材料發展演進,量子點發展演進、基本原理、基本特性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又從量子點的主要產品和應用領域詳細介紹,最後剖析當前市場驅動下量子點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時結合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總結經驗、提出建議。
  • 摩擦一下 就給手機充電
    摩擦起電是眾所周知的物理現象,那麼有沒有想過利用摩擦產生的電能給手機充電?一種由廉價材料製造的納米發電機或許將實現這一功能。據新浪科技報導,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款原型產品,能利用運動,例如手機在口袋中的晃動,產生的靜電給手機電池充電。這是業界首次實現利用這樣的電能給個人電子設備充電。
  • 材料頂刊:一種新的納米晶合金設計和結構調控概念
    磁性材料是發電、輸電、能源轉換和信息等電力電子產業的核心材料。提高磁性材料的飽和磁化強度和軟磁性能可促進器件向小型化、安靜化、高效化和低能耗化方向發展。納米晶軟磁合金具有獨特的α-Fe(Si)和非晶基體的雙納米相鑲嵌結構,兼具高飽和磁化強度、優異的軟磁性能和低磁致伸縮係數,其應用是解決矽鋼電器的高損耗,非晶器件的高噪聲和大體積等問題的最佳方案,因而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 《ACS Nano》綜述:抗菌、抗病毒納米材料和塗層的現狀和未來展望
    Didar等人以抗菌素研究為出發點,對抗病毒材料和表面研究的現狀進行全面總結。綜述首先對金屬和無機材料進行全面概括,重點是具有抗病毒特性的納米材料。然後,討論了使病毒滅活的聚合物和有機表面塗層(圖1)。還討論了每種方法考慮的毒性和環境問題。
  • 納米鑽石電池概念測試完成:由核廢料驅動 充電一次管28000年
    想像一下,智慧型手機永遠不需要充電,電動汽車的續航時間長到子孫後代都能開,太空中的軌道衛星不再擔心燃料不足近日,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綠色能源初創公司NDB宣稱,已為納米鑽石電池掃清了重大障礙。這種電池由核廢料驅動,多層人造鑽石(人造金剛石)裹住放射性核心,而人造鑽石是地球上最堅硬的材料之一,不用擔心輻射問題。當地時間8月25日,NDB宣布在加州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和劍橋大學的卡文迪什實驗室完成了兩項概念驗證測試。
  • 納米鑽石電池概念測試完成:由核廢料驅動 充電一次管28000年
    想像一下,智慧型手機永遠不需要充電,電動汽車的續航時間長到子孫後代都能開,太空中的軌道衛星不再擔心燃料不足,困擾人類多年的能源危機也無需擔憂,這一天或許並不遙遠。近日,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綠色能源初創公司NDB宣稱,已為納米鑽石電池掃清了重大障礙。這種電池由核廢料驅動,多層人造鑽石(人造金剛石)裹住放射性核心,而人造鑽石是地球上最堅硬的材料之一,不用擔心輻射問題。當地時間8月25日,NDB宣布在加州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和劍橋大學的卡文迪什實驗室完成了兩項概念驗證測試。
  • 英國科學家實現聲波發電 打電話即給手機充電
    英國瑪麗皇后學院及諾基亞的科學家利用類似技術,成功以聲波令由氧化鋅組成的納米物料受壓,從而發電。假以時日,人們有望一邊「煲電話粥」,一邊為手機充電。韓國科學家4年前提出未來手機可由聲波充電,並研發出用聲波充電技術的雛型。據報導,英國瑪麗皇后學院及諾基亞的科學家利用類似技術,成功以聲波令由氧化鋅組成的納米物料受壓,從而發電。假以時日,人們有望一邊「煲電話粥」,一邊為手機充電。
  • 二維半導體二硫化鎢納米材料光學特性的綜述與展望
    2004年,單層碳原子即石墨烯被成功從石墨中分離並在顯微鏡下觀察到,開啟了納米科學、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新篇章。
  • 納米金剛石電池,未來可期,充電電池將成為過去式
    大家好,我是外冷內熱的冰河,一家美國公司表示,自己公司的納米金剛石電池只是一個微型的核馬達,可以徹底顛覆能量化學方程式。這種電池將擺脫所有能量密度的比較,其使用壽命不確定從10年到28000年。此外,在此過程中不需要對電池進行充電,納米金剛石電池的功率密度遠遠高於鋰離子電池。
  • 納米金剛石電池,未來可期,充電電池將成為過去式!
    大家好,我是外冷內熱的冰河,一家美國公司表示,自己公司的納米金剛石電池只是一個微型的核馬達,可以徹底顛覆能量化學方程式。這種電池將擺脫所有能量密度的比較,其使用壽命不確定從10年到28000年。此外,在此過程中不需要對電池進行充電,納米金剛石電池的功率密度遠遠高於鋰離子電池。
  • 有了拓撲絕緣體,手機再也不需充電了?
    據dailymail報導,中日科學家在拓撲絕緣體上做起了文章,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充電方式,可以在在室溫下直接產生電流,不僅不需要外部充電,更不會造成能量損耗
  • 超級纖維概念橫空出世 納米概念股或再遭爆炒
    可以看作是由石墨烯片層捲曲而成,因此按照石墨烯片的層數可分為單壁碳納米管和多壁碳納米管。這種材料很輕,但很結實。碳納米管作為一維納米材料,重量輕,六邊形結構連接完美,具有許多異常的力學、電學和化學性能。  「碳納米管是我所能見到的最好的導電材料。」
  • "納米鏈"可以增加電池容量,縮短充電時間
    (普渡大學) 手機或計算機的電池可以使用多長時間,取決於電池負極材料中可以存儲多少個鋰離子。如果電池中的這些離子用完了,它就不會產生電流來使設備運行並最終導致故障。具有較高鋰離子存儲容量的材料太重或形狀錯誤,無法代替石墨(石墨是當今電池中目前使用的電極材料)。
  • 中國解決分子壓電材料世紀難題 以後可以用衣服給手機充電
    這類材料不但可以像馬達那樣,直接將電力轉換成驅動力,還可以用電產生聲波、超聲波,例如醫用B超探頭上就使用了壓電材料。不僅如此,藉助其可以將壓力轉為電信號的能力,壓電材料也被用作超聲傳感、加速度傳感器等,現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搖一搖」等功能的實現正是藉助壓電加速度傳感器。
  • 充電功率越來越高,淺談手機充電的方方面面
    此前,國內的各家手機廠商都在充電上面下足了功夫,充電功率突飛猛進,從40W、45W、50W到65W相繼推出;實驗室裡更是到了100W、120W。功率越來越高,各大廠商都在想辦法提升充電功率。就連祖傳5V1A的蘋果都有了18W快充,畢竟現階段沒有更好的材料有著更大的能量密度,所以只能通過增加電池體積,提升充電速度來提升用戶的體驗。
  • AEnM:碳基納米材料的結構設計和組成調控在儲鋰方面的應用進展
    此外,優異的結構穩定性也能夠充分緩解電化學反應過程中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對電極材料的破壞,進而提高了電池的循環壽命。這些優異的特性使其成為儲能材料的首選,科學家們已經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用於製備和設計能夠適應不同電化化學環境的碳基電極材料。
  • 黑科技:只要划動手機屏幕就能為電池充電
    智慧型手機的電量總是不夠的。4000毫安的大電池手機正在迅速普及,而5000毫安以上的手機,市面上也已能找到幾款。但是,更大的電池容量意味著手機越來越大、越來越重。一個美國的科學家團隊給出了另外一種思路:在手機觸控螢幕安裝一層叫納米發電器的薄膜,當手指划動、按壓屏幕時,就能做到給手機充電。
  • 利用溫差電技術設計手機體溫充電系統
    因此,微型溫差電器件將有美好的應用前景,手機體溫充電系統對於新能源開發必定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因此手機體溫充電系統適合安裝在帽子內部,可提高充電效率。手機的鋰離子電池可通過充電或添加能量物質重複使用,其額定電壓容量一般為3.6 V(也有的為3.7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