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的謎題終獲解,兩篇Science,揭示miRNA靶向降解機制

2020-11-24 健康界

MicroRNAs (miRNAs) 是一類由內源基因編碼的長度約為 22 個核苷酸的非編碼單鏈 RNA 分子,參與轉錄後基因表達調控,抑制信使 RNA (mRNAs)


Argonaute (AGO) 蛋白是 RNA 介導的轉錄後基因調控的關鍵蛋白,為 miRNA 提供錨位點,形成 RNA 誘導沉默複合體 RISC 達到降解靶基因或者抑制翻譯的目的。

 

自 1993 年 miRNAs 被發現以來,研究人員已經積累了數百種不同 miRNA 分子及其生成、成熟在發育、生理和疾病中的作用機制。儘管人類早已明確 miRNA 半衰期非常短,細胞在使用完畢後如何處理(降解)miRNA,精確調控 miRNA 周轉機制的蛋白和執行策略知之甚少

 

近三十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細胞降解 miRNAs 的機制。近日,Science 雜誌同期發表了兩篇關於細胞降解 miRNAs 新機制的重磅研究成果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系 Joshua T. Mendell 教授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細胞降解 miRNAs 的新機制。該成果以 A ubiquitin ligase mediates target-directed microRNA decay independently of tailing and trimming 為題於 2020 年 11 月 12 日在 Science 雜誌在線發表。



 

AGO 蛋白在 miRNA 通路中發揮多種功能,通過產生 pre-miRNA 參與 miRNA 裝配;同時 AGO 蛋白是 RISC 效應器蛋白,介導 mRNA 降解、去穩定作用或者轉錄抑制。

 

如前所述,裝載至 AGO 蛋白中的 miRNAs 具有其周轉 (turnover) 動力學。通過靶向 miRNA 的降解 (target-directed miRNA degradation, TDMD) 效應誘導 miRNA 快速降解。目前,認為 TDMD 效應與加尾 (tailing, 加上 U 或 A) 和修剪 (trimming, 截短) 有關,但 TDMD 介導 miRNA 降解機制尚未闡明。

 

AGO-miRNA 複合體

 

Joshua T. Mendell 教授研究團隊通過 3' UTR 的 8 個與 miR-7 結合位點完全互補的增強型綠色螢光蛋白 (EGFP) 轉錄本 EGFPmiR-7,成功構建了可監測 miR-7 活性的螢光報告 K562 細胞株

 

採用全基因組 CRISPR 篩選策略,Joshua T. Mendell 教授研究團隊希望通過對已知 CYRANO-miR-7 中 TDMD 效應的鑑定,初步篩選執行 TDMD 的調控因子。

 

此外,為判斷 TDMD 依賴性調控 miR-7,研究人員在 CYRANO-/- EGFPmiR-7 報告細胞中進行了平行全基因組 CRISPR 篩選。

 

全基因組 CRISPR-Cas9 篩選鎖定 ——ZSWIM8 泛素連接酶


全基因組 CRISPR 篩選鑑定後發現在 CYRANO 依賴的結合位點中,cullin-RING 泛素連接酶 (CRL) 的組件得分最高 (ZSWIM8、ELOB、ELOC、CUL3、RBX1 和 ARIH1),而 CRLs 是 E3 泛素連接酶的最大超家族。


CYRANO 依賴的結合位點中,cullin-RING 泛素連接酶 (CRL) 排名最高 (ZSWIM8、ELOB、ELOC、CUL3、RBX1 和 ARIH1),TDMD 全基因組 CRISPR-Cas9 篩選
ZSWIM8 E3 泛素連接酶及其組件是 TDMD 必要條件
與全基因組 CRISPR-Cas9 篩選結果一致,敲除 ZSWIM8 泛素連接酶的每個單獨組件成分均可導致 EGFPmiR-7 報告基因在 CYRANO+/+ 細胞中被抑制,證實 ZSWIM8 E3 泛素連接酶及其組件是 TDMD 的必要條件。
Northern blotting 證實敲除 ZSWIM8 泛素連接酶組分的 CYRANO+/+ K562 細胞中 miR-7 水平提高 40 倍,但對 CYRANO-/- 細胞中 miR-7 豐度無影響。 ZSWIM8 E3 泛素連接酶組件是 TDMD 的必要條件
一專多能 ——ZSWIM8 泛素連接酶功能的普適性
接下來,Joshua T. Mendell 教授研究團隊測試了 ZSWIM8 泛素連接酶功能的普適性 —— 即 ZSWIM8 泛素連接酶是否僅可在 CYRANO 誘導的 TDMD 中特異性發揮功能,還是在其他 TDMD 中同樣存在。
NREP 是一種蛋白質編碼基因,在其 3 ' UTR 中包含 miR-29b 結合位點,可觸發這種 miRNA 降解。Joshua T. Mendell 教授研究團隊分別克隆了人 NREP 下遊 3 ' UTR 基因(包含 miR-29b 結合位點)和突變 miR-29 結合位點(NREP_29a/b)
敲除 ZSWIM8 CRL 組件可穩定 NREP_29a/b 表達細胞中的 miR-29a 和 miR-29b。同表達與 miRNA - 互補的突變 NREP 轉錄本細胞相比,該轉錄本的表達導致 miR-29a 和 miR-29b 的下調。NREP_29a/b 促進了 miR-29a 和 miR-29b 的加尾化,敲除 ZSWIM8 複合物組件成分使上述修飾進一步在細胞中積累。
在不同細胞系中,ZSWIM8 泛素連接酶在兩種誘導 TDMD 途徑中均可發揮作用。此外,上述結果還證實 3' miRNA 修飾不足以觸發 miRNA 降解
通過免疫共沉澱等實驗,證實 ZSWIM8 複合體與 AGO2 存在相互作用。ZSWIM8 泛素連接酶促進參與 TDMD 相互作用的 AGO 蛋白降解,導致靶向 miRNA 釋放並最終降解。
此外,抑制蛋白酶體活性保留溶酶體活性,可部分抑制以 ZSWIM8 依賴方式進行的 TDMD miRNAs 降解效應。
在 ZSWIM8 泛素連接酶促進 TDMD 途徑誘導靶點 AGO 蛋白降解的預測模型中,特異的賴氨酸殘基作為泛素修飾的受體,對 AGO 蛋白降解過程至關重要。通過將 25 個賴氨酸分別單獨或成對突變為精氨酸,並檢測突變後的 AGO1/2/3 三敲細胞中 miR-7 水平變化,證實 AGO2 蛋白表面賴氨酸是 TDMD 路徑必需的。
ZSWIM8 泛素連接酶介導的 TDMD 不需加尾和剪切
在 ZSWIM8 敲除細胞中與 TDMD 底物結合的 miRNA 加尾和剪切中間產物積累,提示 3'miRNA 修飾不足以觸發 miRNA 降解。作者含有或不包含 3'- 末端 2'- 甲基(3'miRNA 修飾)miR-7 雙體證實了 3' 修飾 miRNAs 可能是 TDMD 途徑的必要中間體,其可能作為 ZSWIM8 複合物招募的信號。
ZSWIM8 複合體在多種細胞中均可調節 miRNA 降解
最後,Joshua T. Mendell 教授研究團隊通過 RNA 測序證實除了 K562 細胞外,ZSWIM8 複合體在 HEK293T 細胞等多種細胞中均可調節 miRNA 的表達。
在不同細胞系中,ZSWIM8 泛素連接酶複合體調控 miRNA 的表達
TDMD 早在十多年前就被發現,但通過這一途徑介導 miRNA 降解的分子機制一直是一團迷霧
Joshua T. Mendell 教授研究團隊報導的 ZSWIM8 cullin-RING 泛素連接酶是 TDMD 介導 miRNA 降解的關鍵機制。ZSWIM8 cullin-RING 泛素連接酶在 TDMD 塑造不同細胞 miRNA 穩定性和多樣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ZSWIM8 複合體泛素化及可相關蛋白與 TDMD 靶標結合時,導致包含 miRNA 複合物的蛋白酶體降解。miRNA 的釋放可導致其被細胞質 RNA 酶進一步降解
miRNA 降解機制在動物發育期間和跨組織中廣泛地控制 miRNA 的水平。考慮到大量研究證實 miRNA 的異常水平與各種疾病有關,尋找控制 miRNA 降解的方法 —— 無論是根除細胞中有問題的 miRNA 還是保留有益的 miRNA—— 可能代表一種基於基因調控的新的疾病解決方案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Whitehead 研究所的 David Bartel 教授研究團隊同樣證實了靶向 miRNA 降解 (TDMD) 需要 ZSWIM8 culline3 泛素連接酶,支持了通過泛素 - 蛋白酶體途徑靶向 AGO 蛋白水解暴露 miRNA 降解的機制模型。
功能缺失研究表明,ZSWIM8 Cullin-RING 連接酶加速了哺乳動物、果蠅和線蟲中大部分 miRNAs 降解。該成果以: The ZSWIM8 ubiquitin ligase mediates target-directed microRNA degradation  為題於 2020 年 11 月 12 日在 Science 雜誌在線發表。
1. Jaeil Han, et al. A ubiquitin ligase mediates target-directed microRNA decay independently of tailing and trimming. Science, 2020. DOI: 10.1126/science.abc9546
2. Charlie Y. Shi, et al. The ZSWIM8 ubiquitin ligase mediates target-directed microRNA degradation. Science, 2020. DOI: 10.1126/science.abc9359
3. Benjamin Kleaveland, et al. A Network of Noncoding Regulatory RNAs Acts in the Mammalian Brain. Cell, 2018. 174(2):350-362.e17. DOI: 10.1016/j.cell.2018.05.022

相關焦點

  • Science和Nat Commun兩篇研究揭示出塑料PET降解分子機制
    2018年2月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高級研究院(KAIST)的一個代謝工程研究小組發現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具有優異的可降解性的分子機制。
  • 我國科研團隊揭示靶標PD-L1降解機制和靶向分子
    的調控機制,並設計了新的靶向方法。目前研究者正在對靶向分子進行代謝和毒理試驗,該方法利用HIP1R的功能從細胞內部降解PD-L1,就像從「腫瘤」城堡內部攻擊衛兵的「特洛伊木馬」,有望更好地瓦解腫瘤細胞的防禦。該論文通訊作者是仁濟醫院消化科許傑,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研究生王煥彬。
  • 2018年11月30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期發表4篇Science論文
    2018年12月6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11月30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從結構上揭示分枝桿菌能量代謝機制doi:10.1126/science.aat892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饒子和(Zihe Rao)院士、Quan Wang研究員、孫飛(Fei Sun)研究員及其同事們分離出恥垢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的呼吸鏈超級複合物(respiratory supercomplex),並且利用低溫電鏡
  • 2020年11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2020年11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2020年11月份即將結束了,11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揭示ZSWIM8泛素連接酶介導靶標指導的microRNA降解機制doi:10.1126/science.abc9359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是一段短的RNA序列,它能嚴格控制哪些基因表達和基因表達的時間。它們通過調節哪些信使RNA(mRNA)轉錄本---編碼蛋白的單鏈模板---被細胞實際讀取來做到這一點。但是,是什麼控制著這些細胞調節因子呢?
  • 2020年2月21日Science期刊精華,復旦大學同期發表兩篇Science論文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2月21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Vertebrate diapause preserves organisms long term through Polycomb complex members」。他們在這篇論文中描述了他們對這種魚的遺傳分析以及從中了解到的信息。
  • Science:揭示富馬酸鹽阻斷細胞焦亡機制
    2020年8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2001年,Cookson等人首次使用pyroptosis來形容在巨噬細胞中發現的caspase-1依賴性細胞死亡方式。細胞焦亡(pyroptosis)經證實是一種新的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其特徵為依賴於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並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釋放。
  • 2019年10月25日Science期刊精華,浙江大學同時發表兩篇Science論文
    2.兩篇Science:揭示共生細菌在黏膜相關恆定T細胞發育中的作用doi:10.1126/science.aax6624; doi:10.1126/science.aaw2719; doi:10.1126/science.aaz4014黏膜相關恆定T細胞(mucosa-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 MAIT細胞)在黏膜穩態中起著重要作用
  • Science:揭示HDAC6介導NLRP3和pyrin炎性體激活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破解巨噬細胞中炎性體組裝和激活的部位和分子機制,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密西根大學、麻薩諸塞大學、中國中南大學、挪威科技大學和德國波恩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細胞成像,輔以細胞和小鼠中的藥物抑制和靶向剔除,可視化觀察炎性體組裝。
  • 2019年2月22日Science期刊精華
    3.Science:揭示葉綠體相關蛋白降解機制doi:10.1126/science.aav4467蛋白降解對於細胞功能是至關重要的,並且它在不同的細胞器中選擇性地以不同的機制發揮作用。一些細胞器蛋白被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真核生物細胞質中的一種主要的蛋白水解網絡---靶向。
  • 了解靶向蛋白質降解的抗性機制
    靶向蛋白質降解(TPD)是藥物開發中可以克服該限制的新方法,並且目前代表了針對例如癌症治療的有希望的治療策略。TPD基於通常稱為「降解劑」的小分子,其通過將泛素E3連接酶重新導向我們想要消除的蛋白質來誘導蛋白質的降解。換句話說,利用細胞的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PS),這是我們身體尋找和破壞受損蛋白質的自然方式。到目前為止,TPD主要是從結構角度進行研究。Georg Winter在CeMM的實驗室專注於識別和機械地理解對小分子降解物敏感性的遺傳決定因素。
  • Science|童亮課題組等揭示histone pre-mRNA 3'端加工的分子機制
    但至今對於HCC/mCF 如何催化切割pre-mRNA以及與輔助蛋白之間如何互作的分子機制依然知之甚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童亮研究組曾在2006年解析了核酸內切酶CPSF73 閉合狀態的晶體結構【2】,並且多年來一直從事對 pre-mRNA 不同類型3』端加工機器的結構生物學研究。
  • Science:揭示先天免疫系統介導的HIV納米顆粒免疫原靶向生發中心機制
    2019年1月9日/生物谷BIOON/---免疫系統能夠識別納米和微米大小的顆粒(比如病毒和細菌)並對它們作出反應。納米顆粒經輸入淋巴被運送到淋巴組織中,經內化和加工後用於樹突細胞的抗原呈遞,並且通過B細胞受體(BCR)的結合激活B細胞。
  • 兩篇Science論文揭示曼氏血吸蟲的弱點,有助開發治療血吸蟲病的新...
    2020年9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的領導下,兩項新的研究闡明了血吸蟲---引起鮮為人知的熱帶疾病血吸蟲病的寄生性扁蟲---的生物學特性和潛在的弱點。這一發現可能會改變這種每年導致高達25萬人死亡的疾病的進程。
  • J Biol Chem:季紅斌等揭示miRNA對腫瘤細胞糖代謝的功能及調控機制
    該論文揭示了miR-143通過靶向己糖激酶2(HK2)參與調控腫瘤細胞的糖代謝,並闡明了腫瘤細胞中miR-143-HK2表達失調的分子機制。腫瘤細胞即使在有充足氧氣的情況下,仍傾向於通過糖酵解途徑提供能量,這就是普遍存在於腫瘤細胞中的「沃伯格效應」,而系統性地尋找並鑑定參與調控這一效應的miRNA還未有報導。
  • 2019年7月5日Science期刊精華
    1.Science:N-豆蔻醯化蛋白質量控制機制doi:10.1126/science.aaw4912人們早就知道蛋白的穩定性受其N-末端胺基酸殘基的影響,並且在過去三十年中大量的研究工作已描述了一系列N-端規則(N-end rule)途徑,這些途徑通過N-末端的蛋白降解子基序讓其所在的蛋白遭受降解。
  • Science|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揭示...
    之前的黃病毒治療靶標和疫苗設計主要聚焦在病毒囊膜表面的E蛋白,如高福院士團隊於2016年解析了靶向E蛋白且能交叉保護寨卡病毒的單克隆抗體2A10G6的作用機制1,並從中國寨卡康復病人體內鑑定出高效、特異的靶向寨卡病毒E蛋白的單克隆抗體2。
  • 2020年4月24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期發表兩篇Science論文
    2020年4月29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4月24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3月19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volving epidemiology of poliovirus serotype 2 following withdrawal of the type 2 oral poliovirus vaccine」。在這篇論文中,他們描述了對疫苗衍生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研究以及他們取得的發現。
  • 斯坦福駱利群院士2年5篇CNS:3篇Cell,1篇Nature和1篇Science
    自1997年起在史丹福大學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神經生物學課程,並組建實驗室研究神經通路的發育和功能。駱利群在發育神經科學研究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對於突觸分枝以建立和維持神經迴路領域的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本文系統回顧駱利群院士近兩年的重要科研成果,包括 3篇Cell,1篇Nature,1篇Science。
  • Science:重磅!揭示ZSWIM8泛素連接酶介導靶標指導的microRNA降解機制
    2020年11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是一段短的RNA序列,它能嚴格控制哪些基因表達和基因表達的時間。它們通過調節哪些信使RNA(mRNA)轉錄本---編碼蛋白的單鏈模板---被細胞實際讀取來做到這一點。但是,是什麼控制著這些細胞調節因子呢?
  • 2020年4月17日Science期刊精華
    通過比較子細胞或孫細胞(granddaughter cell, 即子細胞在分裂後產生的子細胞)的單倍型拷貝數和結構變異,就可以揭示BFB循環中的複雜突變機制,其中的一些突變機制經過兩代以上才會發生。隨後,在讓實驗誘導的4號染色體雙著絲粒融合(dicentric fusion)形成的染色體橋發生斷裂後,他們對源自單細胞的細胞群體進行了基因組分析,從而確定了染色體橋斷裂的長期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