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磅!揭示ZSWIM8泛素連接酶介導靶標指導的microRNA降解機制

2020-11-25 生物谷

2020年11月16日訊/

生物谷

BIOON/---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

)是一段短的RNA序列,它能嚴格控制哪些基因表達和基因表達的時間。它們通過調節哪些信使RNA(mRNA)轉錄本---編碼蛋白的單鏈模板---被細胞實際讀取來做到這一點。但是,是什麼控制著這些細胞調節因子呢?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mRNA和其他RNA經常逆向作用於它們的miRNA調控因子,並證實miRNA降解路徑並不是科學家們所期望的那樣。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12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he ZSWIM8 ubiquitin ligase mediates target-directed microRNA degradation」。論文通訊作者為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的David Bartel博士。

CRISPRi篩選鑑定出ZSWIM8是miR-7的一個調節因子。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c9359。

論文第一作者、Bartel實驗室研究生Charlie Shi說,「很多人都知道miRNA會抑制mRNA--這是教科書上的說法。但在某些情況下,這種邏輯是相反的。我覺得這真的很有趣,也很奇怪,這個想法經常顛倒過來。」

當轉錄本發起攻擊時

miRNA通常通過與mRNA轉錄本結合來控制基因的表達,然後與一種叫做Argonaute的蛋白一起發揮作用,從而沉默這些轉錄本以便它們更快地被降解。鑑於miRNA被安穩地固定在Argonaute蛋白的內部,它們被屏蔽在細胞中的破壞性酶之外,因此以細胞標準來看,它們的壽命相當長。它們可以持續存在長達一周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造成許多mRNA分子受到破壞。

然而,有時,miRNA與mRNA轉錄本上的一個特殊靶位點結合,導致miRNA過早地被破壞。這種現象稱為靶標引導的miRNA降解(target-directed microRNA degradation, TDMD),在細胞中自然發生,是一種控制在任何給定時間內允許多少某些miRNA持續存在的方法。

在Bartel實驗室發現一種稱為CYRANO的RNA不編碼任何蛋白,可導致一種稱為miR-7的特定miRNA的降解。此後,這些研究人員便開始研究這種形式的降解。這種相互作用對他們來說很有趣,這是因為這種機制似乎與目前關於TDMD的理論不一致。

之前的TDMD模型表明,特殊的靶位點,如CYRANO中的靶位點,導致miRNA的一端從Argonaute蛋白中伸出,從而使得細胞質中的酶能夠對它進行核苷酸添加和減少操作。這個稱為加尾和修剪(tailing and trimming)的過程被認為是miRNA降解途徑中的一個關鍵步驟。

Shi說,「但是,當你敲除給miR-7添加尾巴的酶時,它對miRNA降解沒有影響。因此,這很奇怪,對吧?那麼,我們如何能夠真正地幹擾這個應當負責的系統而沒有造成影響呢?」

一種新的模型

為了進一步探究TDMD的機制,這些研究人員重點研究了CYRANO

非編碼RNA

和miR-7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Shi設計了CRISPR篩選,以確定當這個miRNA遇到CYRANO轉錄本時對它的降解至關重要的基因。

這種CRISPR篩選確定了一個對這個miRNA的降解至關重要的基因,即ZSWIM8。當他們研究該基因的功能時,他們發現它編碼的是泛素連接酶(ubiquitin ligase)的一個組分。泛素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幾乎在所有類型的細胞中都能找到。泛素對蛋白進行標記,以便後者在一種稱為蛋白酶體(proteasome)的細胞垃圾處理系統中遭受降解。

ZSWIM8泛素連接酶的發現意味著CYRANO介導的miRNA降解涉及Argonaute蛋白受到破壞。在這種新的TDMD分子模型中,作為一種調節性RNA,CYRANO結合到封裝在保護性的Argonaute蛋白中的mir-7,然後招募ZSWIM8泛素連接酶。隨後,這種連接酶將一些泛素分子添加到這個miRNA的Argonaute上,導致Argonaute受到降解,從而使得它攜帶的miRNA貨物暴露出來,以便細胞中的酶破壞這種miRNA貨物。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不需要對miRNA進行任何修剪和加尾處理。

Bartel說,「這種未曾預料到的TDMD途徑的發現說明了CRISPR篩選的力量,它基本上可以同時尋找細胞中的每一種蛋白,包括那些你從未想到過會參與其中的蛋白。」

多種miRNA

當這些研究人員研究其他已知的TDMD例子時,他們發現ZSWIM8在所有這些例子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確定了這個降解途徑的這一關鍵部分後,他們就可以尋找更多的遭受這種調節的miRNA。

Shi說,「當我們開始研究這個項目時,自然界中只有大約4個由細胞編碼的內源性RNA可以進行TDMD的例子。我們預感到會有更多的例子,所以通過找到一個在一般情況下進行TDMD所需的因子,即ZSWIM8,我們就能夠提出並解答一個問題:『這種現象有多普遍?』。」

事實證明,TDMD在多細胞有機體中相當常見。這些研究人員在不同的細胞類型---兩種細胞類型來自小鼠和一種細胞類型來自果蠅---中尋找這種miRNA降解機制存在的證據,並發現在任何給定的細胞中,在細胞中總共幾百種miRNA中,多達20種不同的miRNA被TDMD調節。

這些研究人員還在人體細胞和線蟲中觀察到了這種機制,這表明TDMD作為一種調節miRNA的方法可以追溯到這些不同物種的共同祖先。Shi說,「這無疑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問題。這些miRNA中的每一種都是一個故事。」(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Charlie Y. Shi et al. The ZSWIM8 ubiquitin ligase mediates target-directed microRNA degradation. 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c9359.

2.mRNAs can turn the tables on their microRNA regulators, study finds
https://phys.org/news/2020-11-mrnas-tables-microrna.html

相關焦點

  • Science背靠背|泛素蛋白酶體途徑介導microRNA降解
    因此,這一現象被稱為靶標指導的miRNA降解(target-directed miRNA degradation, TDMD)。然而,目前對TDMD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近日,來自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Joshua T. Mendell教授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David P.
  • 30年的謎題終獲解,兩篇Science,揭示miRNA靶向降解機制
    目前,認為 TDMD 效應與加尾 (tailing, 加上 U 或 A) 和修剪 (trimming, 截短) 有關,但 TDMD 介導 miRNA 降解機制尚未闡明。在不同細胞系中,ZSWIM8 泛素連接酶複合體調控 miRNA 的表達TDMD 早在十多年前就被發現,但通過這一途徑介導 miRNA 降解的分子機制一直是一團迷霧。
  • 物物理所等揭示 Wnt 信號通路泛素化連接酶降解機制
    物物理所等揭示 Wnt 信號通路泛素化連接酶降解機制 來源:生物物理研究所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6-06   今日/總瀏覽:5/2705
  • 結構生物學揭示NEDD8介導的泛素組裝機制
    結構生物學揭示NEDD8介導的泛素組裝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4 10:55:11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生物化學研究所Brenda A.
  • 中國科大揭示了E3泛素連接酶識別羧基端精氨酸-降解決定子的分子...
    中國科大揭示了E3泛素連接酶識別羧基端精氨酸-降解決定子的分子機制 高等真核生物細胞通過降解清除不需要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以維持胞內蛋白質分子的正常水平及功能
  • 饒楓/汪濤組揭示代謝小分子調控CRL泛素連接酶擬素化修飾的功能與機制 ​
    其中最大類的E3是CRL泛素連接酶(CullinRING E3 Ligases), 佔哺乳動物體內所有E3的近50%。此外,CRL 還是最近興起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PROTAC,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小分子藥物所倚仗的泛素連接酶(特別推薦 | PROTAC技術的機遇及挑戰   )。 為防止底物的組成性降解,E3泛素連接酶的活性通常需要被緊密調控。
  • Science:重磅!揭示介導microRNA降解的新機制,有望開發出治療各種...
    Han、Mendell及其同事們發現了一種形成了泛素連接酶(黃色)的蛋白組裝物,它作用於microRNA(紅色)和與microRNA結合在一起的Argonaute蛋白(藍色),以便microRNA隨後遭受降解。這種機制廣泛調節多種細胞類型和組織中的microRNA水平。圖片來自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 CellPress|構建可降解激酶組圖譜為加速降解藥物開發提供資源
    作者開發了多靶標降解模型來回答泛素蛋白酶系統最基礎的問題,並揭示了激酶降解是p97依賴的。1介紹TPD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它可以克服傳統藥物抑制方法的限制。TPD利用小分子來通過連接E3泛素連接酶和感興趣的蛋白質(proteins of interest,POI)來誘發細胞降解機制,如圖1所示。
  • . :1型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時間蛋白組分析揭示細胞表面重構的內在機制:pUL56介導的GOPC降解
    另外2種蛋白(senataxin 和GOPC)此前尚未被確定為HSV -1介導的降解靶點。 4.  pUL56結合NEDD4家族的泛素連接酶和GOPCITCH是泛素連接酶NEDD4家族的一員,在HSV-1感染期間迅速消失(圖1B-1E)。
  • 科學網—蛋白質部分降解新機制被揭示
    蛋白質部分降解新機制被揭示
  • 【中國科學報】蛋白質部分降解新機制被揭示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趙允研究組、張雷研究組在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Chi-chung Hui進行合作研究的過程中,揭示了一種新的蛋白質部分降解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發育細胞》。據介紹,蛋白質的泛素化降解作為一個重要的調控機制參與了細胞內的多種生命活動。
  • ...所揭示結核分枝桿菌表面蛋白招募泛素觸發宿主異體自噬的分子機制
    有趣的是,與經典的泛素連接酶(ubiquitin ligases, E3s)介導的泛素化引發的異體自噬途徑不同,Rv1468c存在一個保守的真核樣泛素結合結構域(eukaryotic-like ubiquitin-associated domain
  • 2020年12月18日Science期刊精華
    2.Science:重磅!揭示ZSWIM8泛素連接酶介導靶標指導的microRNA降解機制doi:10.1126/science.abc9359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是一段短的RNA序列,它能嚴格控制哪些基因表達和基因表達的時間。它們通過調節哪些信使RNA(mRNA)轉錄本---編碼蛋白的單鏈模板---被細胞實際讀取來做到這一點。
  • Science:揭示HDAC6介導NLRP3和pyrin炎性體激活機制
    微管聚合、動力蛋白ATP酶和動力蛋白銜接蛋白---組蛋白去乙醯化酶6(HDAC6)---的藥理學抑制劑,以及Hdac6的靶向剔除或敲降,都會損害這些炎性體的組裝和激活。對Hdac6-/-巨噬細胞的重建表明HDAC6的泛素結合能力,而不是它的去乙醯化酶活性,是NLRP3和pyrin炎性體激活所必需的。
  • Cell Res:楊茂君等闡明TRIM家族泛素連接酶的作用機制
    2014年4月11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楊茂君教授研究組在《自然》系列雜誌《Cell Research》上在線發表了學術論文「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TRIM family of ubiquitin E3 ligases」(TRIM泛素連接酶家族蛋白質的結構生物學研究)。
  • 泛素連接酶COP1通過降解小膠質細胞c/EBPβ來抑制神經炎症
    泛素連接酶COP1通過降解小膠質細胞c/EBPβ來抑制神經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4 18:55:32 美國基因泰克公司Vishva M.
  • 高璞組揭示病原菌介導的新型泛素化及去泛素化的催化調控機制
    該工作解析了來源於高致病性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的新型泛素化酶MavC與底物蛋白UBE2N及泛素分子的複合物結構,並同時解析了MavC及其同源蛋白MvcA與負調控因子Lpg2149的兩種複合物結構。結合大量生化和細胞實驗,闡明了這種新型泛素化修飾系統催化和調控的分子機制。
  • Mol Cellu Biol:李林等揭示泛素連接酶ITCH負調控Wnt途徑的分子機制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雜誌近日在線發表了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李林研究組的研究論文「The E3 Ubiquitin Ligase ITCH Negatively Regulates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by Targeting Dishevelled Protein」,該研究成果揭示了泛素連接酶
  • 2019年2月22日Science期刊精華
    3.Science:揭示葉綠體相關蛋白降解機制doi:10.1126/science.aav4467蛋白降解對於細胞功能是至關重要的,並且它在不同的細胞器中選擇性地以不同的機制發揮作用。一些細胞器蛋白被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真核生物細胞質中的一種主要的蛋白水解網絡---靶向。
  • 我國科學家揭示HECT型E3連接酶的一種多鎖酶活調控機制
    2019年7月18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溫文玉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itons雜誌上發表了題為「A multi-lock inhibitory mechanism for fine-tuning enzymeactivities of the HECT family E3 ligases」的研究工作,該研究揭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