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為什麼是人身蛇尾的形象?這並不是上古流傳,而是漢代才有的

2020-11-27 大白讀史

《山海經·大荒西經》郭璞註: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

女媧是大家公認的創世神,上古神話中的神是否存在,現在人們大多是持反對態度,這些只是神話而已,光怪陸離,只是生產力落後的時代人們心中信仰的一個折射而已。但是對於女媧娘娘,幾乎沒有人會對她不敬。女媧娘娘是否真的存在,大家不會去關心,因為千百年來女媧娘娘摶土造人的故事已經深入人心,人們發自內心的尊敬,將女媧娘娘作為我們的母神。

《山海經》說,女媧一日中七十變。女媧被我們當作創世神,她是天地間出現的第一個神,有了她接下來有了天地,她每天可以變化出七十種東西。雖然這個說法跟「盤古開天闢地」有衝突,但是在神話中,這可能是代表了當時的人們對「天地是如何出現的」這個問題不同的看法。

女媧既是創世之神,又是造人之神。當她看著天地間的河流山川、飛禽走獸時,覺得這天地間還缺少些什麼。當她看到河流中自己的倒影時,才恍然大悟世界上還缺少像她這樣的「人」。於是她按照自己的樣子,用河邊的泥土捏人,施加神力,人便是這樣被造出來的。

造出男人女人之後,女媧又在想如果這批人死了怎麼辦。於是女媧請求上蒼,為男人女人安排婚嫁,繁衍後代,這樣人類代代傳承下來。

另一種說法則是女媧和自己的哥哥伏羲結婚,創造了婚姻制度,人們才男女結合在一起,繁衍後代。

後來「女媧補天」,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斬鱉足支撐四極,殺四處作惡的黑龍。女媧娘娘進一步成了救世主的形象,被民間廣泛崇拜。

不管從哪個方面說,都是女媧娘娘創造了世人,又給了人們婚嫁生育的能力,在人類身後護佑著人類的發展,使人類免於天災,才使人類生生繁衍。

但是《山海經》中說,女媧,人身蛇尾。《楚辭·天問》中有言:女媧有體,熟具匠之?王逸註:女媧,人身蛇尾。

《楚辭·天問》中的這句話意思是,女媧造人的身體,那女媧的身體又是誰來造的呢?這本書是戰國時期的作品,這足夠證明我國古代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流傳「女媧造人」的傳說,也在思考女媧本身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身蛇尾」是人們對女媧娘娘固有的印象,但是上古神話中,女媧娘娘造人,是按照自己的樣子造的。為什麼人是雙腿行走,而女媧娘娘卻被塑造成人身蛇尾的形象了呢?

古籍中最早書面記載「女媧造人」的是《風俗通義》,成書於東漢,書中還提到了女媧製造的婚姻制度。東漢時期古代的封建制度已經比較成熟,這說明女媧的形象已經開始受統治者影響了。

此後歷朝歷代,女媧的形象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直到清代,上層統治者為了進一步鞏固統治,也為了禁錮女子的思想,竟然提出了女媧原本應當是男性的說法。清代是思想束縛最嚴重的一代,也是對女人管教禮制最嚴格的一代。提出這種說法,除了是要進一步提高男子的地位之外,也是怕女子祭拜女媧造成的女子思想的抗爭。

除此之外,歷朝歷代,女媧的形象總是人身蛇尾,母親的形象,女子的象徵。但是就像《楚辭·日天問》中問的那樣:是誰說的女媧的身體是人身蛇尾呢?

迄今為止,最早出現可能是女媧形象的,是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畫,上面有一「人首蛇身」神像,被很多學者認為是女媧神像。另外,「人頭蛇身」的女媧形象,經常與「人頭蛇身」的伏羲形象並存於漢代畫像石之中。

前面說,戰國時期還未對女媧的形象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到了漢代,「人身蛇尾」開始頻頻出現。這說明女媧娘娘的這種形象是從漢代開始固定的。

那麼在漢代為什麼要將女媧娘娘塑造成「人身蛇尾」呢?

有關女媧的傳說中,主要是「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女媧創世」。漢代是繼秦以來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大一統之前,剛剛經歷的便是戰亂。漢代統治者一上位,便先實行了幾十年的休養生息的政策。就連皇帝皇后的吃穿用度,也不比官員好上多少。

這個時候的漢代,人口稀少、積貧積弱,經歷了五百多年的動蕩,不管是百姓還是皇族,都不想再過動亂的日子。這種情況,像極了女媧補天時的情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急需有人來救贖。女媧神話是上古神話,具體日期已不可考,但很可能是人們有了自己的文化後,就隨之而來有了對女媧的信仰。

亂世之中,神佛信仰是當時最廣大的百姓唯一能做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女媧的信仰進一步提升也不奇怪。

在古代,人們崇拜蛇,是因為蛇有強大的繁衍能力。這個時候的漢代人口稀少,很需要綿延子嗣。人們在創造和傳頌女媧的時候賦予她蛇身,是因為女媧造人的傳說,人們希望能夠人口興盛,祭拜女媧就添了一層希望又子嗣的意思。

在原始母系社會的時候,對於女性的生育能力是十分推崇的,因為人多才意味著部落的興盛。而且蛇常在人們身邊出沒,這更增加了人們心中蛇的神秘性。因此對蛇的推崇自古便有,以蛇作為圖騰,崇拜圖騰以庇佑部落的行為在古代原始部落非常常見。這種崇拜延續下來,女媧造人便代表了她女性的身份,人身蛇尾是人們對繁盛人族的心中的希望。

漢代時期,人們開始有了系統的文化學習,這就為女媧「人身蛇尾」形象的傳播創造了基礎。信仰加上學習,女媧的形象就這樣一代代流傳下來。直到現在,人們提起女媧,內心仍有一份尊敬。這便是中華民族的薪火相傳中留下的刻在骨子裡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體現。

相關焦點

  • 女媧在神話中是什麼地位?為什麼有一條蛇的尾巴?深入女媧來歷
    但是《山海經》中說,女媧,人身蛇尾。《楚辭·天問》中有言:女媧有體,熟具匠之?王逸註:女媧,人身蛇尾。《楚辭·天問》中的這句話意思是,女媧造人的身體,那女媧的身體又是誰來造的呢?這本書是戰國時期的作品,這足夠證明我國古代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流傳「女媧造人」的傳說,也在思考女媧本身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上古神話創造萬物的大仙是誰?不是盤古,不是女媧,而是她!
    神話故事所描述的是一個神奇的世界,也為我們述說了天地之初的故事,例盤古開天闢,女媧造人補天。這我們都不陌生,但今天要說的是在上古時期真正創造了世間萬物的人並不是盤古也不是女媧,而是另有其人。那這個人到底是誰呢?我們這就來看看:這位上古神話中真正創造了萬物的大仙就是西王母。
  • 上古傳說之女媧(探秘生命的奧秘)
    今天講上古女神之「女媧故事」女媧是華夏族傳說中的人類之母。她是一位女性天神,她畢生的功業就在於創造人類和鍊石補天。同時女媧還有一種身份就是她是上古三皇之一也是「伏羲」的妻子:為什麼這種3種身份都出現在女媧的身上為什麼呢?
  • 伏羲女媧亞當夏娃是夫妻又是兄妹?為何各個古文明都有類似的傳說
    那時候沒有文字,有的只是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全都是講不完的神話故事,述不盡的遠古傳奇。其中,女媧和伏羲是極為重要的人物,傳說中天皇伏羲是三皇之首,演化八卦,教授農耕,而女媧則是人族之祖,教授採集與生育。伏羲與女媧既是兄妹,也是夫妻?不過,又有一說伏羲與女媧其實並不是神話故事中的神邸,而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 為什么女媧是人首蛇身
    女媧是中華上古之神,女媧的主要功績就在於造人和補天。傳說女媧的身體是半人半蛇,這個傳說的由來是什麼讓人好奇。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網絡收集整理的女媧為什麼是蛇身的資料。 女媧是人首蛇身的原因 其實就是對於蛇的繁殖生育能力的崇拜以及蛇圖騰的崇拜。
  • 女媧與伏羲,上古神話故事中,隱藏著的尖端科學
    至於柱子為什麼會倒傳說中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共工觸山,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一場大戰,共工怒觸不周山,把不周山撞折了。這不周山就是撐天的柱子,柱子一斷天就塌了,才有了後面的女媧補天。還有一種說法是,共工觸山發生在女媧補天之後,這兩種說法各有依據,但是我更傾向於共工觸山在前。因為不僅是兩個傳說中天地失衡的狀態是一致的,而且共工作為破壞者和女媧的維護者也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點。
  • 女媧形象為何都是人首蛇身,在大洪水後突然消失,原因是什麼
    女媧是誰?她到底做了什麼?為什么女媧的形象都是人頭蛇身?事實上,她一開始沒有尾巴!女媧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創造女神。我們從材料上看到的女媧形象都有一條長長的蛇尾。如果我們看看人類進化史,女媧形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麼它為什麼會進化成一條人頭蛇的形狀呢?
  • 上古始祖之女媧氏
    而女媧的來源在民間信仰上有許多歧異的說法,包含有「九天玄女說」、「地母娘娘」說、「驪山老母說」,這些說法在歷史經典及道藏中並無相關考證記載。氏族首領女媧氏最早以上古氏族的形象出現在古籍中。唐代司馬貞在《三皇本紀》中認為,在伏羲氏之後經歷了數個世代,女媧氏便取代伏羲氏成為了氏族聯盟的首領。女媧氏和伏羲氏均為風姓,表明這兩個氏族有共同的母系祖先。
  • 爬蟲族的女媧,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類,這是什麼邏輯
    題:爬蟲族的女媧,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類,這是什麼邏輯?
  • 《山海經》裡的上古十大正神,比伏羲和女媧更古老
    提到中國上古時代的十大正神,最權威的古籍是《山海經》。這本中國神話的經典,不僅記載了奇鳥異獸,以及黃帝、炎帝和蚩尤等歷史人物,也記載了30多位漢族傳統神話人物。受道教和佛教神話的影響,除了盤古、伏羲和女媧,許多上古時代的正神已經被我們遺忘了。
  • 女媧的原型和起源是什麼,到底是人面蛇身還是一隻青蛙?
    但人們很快就會想到另一個似乎沒有答案的問題——女媧創造了人類,那她自己是誰造的?第一個對女媧身份提出質疑的,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媧有著特殊形體,是誰將她造成這樣?隱藏意思就是:人類不是女媧仿造自己的形體用泥土捏成的嗎?那麼,女媧自己又是怎麼而來的?
  • 女媧的原型和起源是什麼,為什麼會是人首蛇身?暗藏人類發展規律
    在《山海經》、《風俗通義》、《淮南子》等很多古代典籍中,都記載了女媧是上古傳說中的創世神之一。她摶土造人、鍊石補天、治理洪水,創造並維護了人類世界。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媧又成了婚姻之神,幫助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女媧還製作了笙簧,讓青年男女歡聚的盛會,更加的歡樂、熱烈。
  • 上古最有名的7個女神,女媧排第二,第一是她的母親
    上古神話是在夏商周以前流傳的神話傳說,咱們熟悉的鴻鈞老祖、姜太公,就是其代表人物。在上古神話中有七位神仙娘娘,第5是戰爭女神,女媧娘娘只能排第2。4、王母娘娘在一開始,王母娘娘是兇殺之神,據《山海經》記載,她人身虎齒,豹尾蓬頭,身體如同一隻老虎,誰見誰害怕。
  • 為什么女媧跟古埃及的創世女神都是蛇的形象
    我們的上古時代,此時古埃及也同樣的正是諸神降臨之時。諸神之中最高的存在莫過於創世之神,而這個最高的存在都是以蛇為形象。女媧在我們的神話故事中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自不必多說。而在古埃及創世神話的版本比較多,其中有一個是以努恩為代表的八神創世,他們四男四女,男神為青蛙的形象,女神則是蛇首人身。
  • 新疆沙漠出土千年文物,描繪伏羲女媧交尾,老外:這竟是DNA結構
    我國新疆的大片沙漠區域,被人發現一幅上古圖畫,名為《伏羲女媧交尾圖》。過程裡考古學家在新疆沙漠意外發現了一張漢朝時期的古圖畫,畫中人物栩栩如生,令人詫異,內容上兩個蛇尾人身的古人,難辨男女,兩者之間的蛇尾互相糾纏著,極像上古時期的女媧。後來,經過多方考究,專家們猜測這圖中蛇人就是我國古代神話故事裡的女媧跟伏羲。
  • 神話傳說中的女媧為何是人首蛇身,她究竟是什麼來歷?
    特別是關於她人首蛇身的說法,大多數人可能不是很了解。《五運歷年記》載:元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盤古開天,清靈之氣上升為天,濁實之氣下降為地,而清濁二氣雜生三位大神,即伏羲、女媧、神農。
  • 眾人皆知女媧造人,那誰造出的女媧呢?答案簡單,但很多人不知道
    神話裡面有解釋過女媧的來源,說華胥一族有一個女子出門的時候,踩了巨人的腳印,後來就懷了孕。孕期到了就生下了一兒一女,其中女孩兒就是女媧。因為當時那個腳印是出現在雷澤之中,雷澤又是雷神的住所,所以女媧和伏羲應該是雷神的孩子。雷神又是什麼樣的形象呢?上半身是人身,下半身是龍身,所以我們在圖騰中可以看到,伏羲和女媧的形象,和雷神的形象非常相似。
  • 女媧造人夏娃造反
    女媧卻並不理會誰在下去,誰正上來。[1]女媧是一隻大青蛙。不對吧?女媧不是蛇嗎?在《山海經》,在畫像石,女媧和伏羲一樣,都是「人首蛇身」。而且他們的蛇尾還纏繞在一起,分明是準備傳宗接代的意思。表面上看,這沒有錯,因為蛇可以變成龍,蛙就不行。
  • 女媧和伏羲,是兄妹還是夫妻?
    [1]從古籍的記載來看,女媧和伏羲變成了夫妻似乎是漢代才有的事情,這也是很多學者所得出的結論。不過我認為,這只能是伏羲、女媧並稱的下限而已,不排除在漢代以前也有二者為夫妻的傳說,只不過沒有被記載下來,後者是被記載下來但是後來丟失了。
  • 中國神話上古時期女神,每一個都決定人類發展,女媧並非最早一神
    上古時期有一段時間上是母系氏族時代,這是可以肯定的,無論是女媧的誕生,還是女媧造人,這點都能透露出來,而在上古時期的神話中,就有著這樣幾位對人們的發展有著決定性作用的女神。在《山海經大荒南經》中,有這樣的記載,說當年帝俊和羲和生下了十個兒子,而這十個兒子就是我們知道的三足金烏,後來被后羿射下來九個,剩下了我們現在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