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二)

2020-08-09 夏都西寧

科學素質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科學素質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情況、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一、天文篇

1、「掃帚星」的出現真的是不祥之兆嗎?

不是。

「掃帚星」的學名是彗星,以拖拽長尾而得名。中國民間把彗星貶稱為「掃帚星」、「災星」,出現則有戰禍或天災。國外歷史上也多次把彗星的出現和人間的戰爭、饑荒、洪水、瘟疫等災難聯繫在一起。實際上這種聯繫是人們對不常見、不理解的天文異象產生的一種本能恐懼心理而形成的,沒有科學依據。

彗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類小天體,是一顆顆由水、氨、甲烷等凍結的冰塊和夾雜許多固體塵埃粒子的「髒雪球」,由彗核、彗發與彗尾這3個部分組成。彗核由比較密集的固體質點而組成,周圍裡雲霧狀的光輝便是彗發。彗核與彗發合稱做彗頭,其後面長長的尾巴稱彗尾。此掃帚形的尾巴,並不是生來便有的,而是在接近太陽時,因受到太陽光的壓力而形成的,因此常背著太陽的方向延伸出去。

著名的哈雷彗星是每76.1年環繞太陽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國物理學家愛德蒙·哈雷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回歸時間而得名。對哈雷彗星最早的觀測記錄為我國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七年(公元前240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美國促進科學協會在1985年,恰逢哈雷彗星臨近地球之時,倡導啟動了美國基礎教育改革工程——「2061計劃」,旨在使美國兒童適應2061年彗星再次臨近地球時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2061計劃」的實施,有效促進了美國國民科學素質的提升。

2、月光是月亮本身發的光嗎?

不是。

月亮的學名叫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它本身不發光,而是反射太陽光發亮,看上去好像是月亮本身在發光。

在宇宙中,只有恆星才能發光。恆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在引力作用下產生核聚變,發光發熱。

月球是質量很小的固體巖石星球,沒有能量可以支持它發光。

3、為什麼「嫦娥」要奔向月球?

各國探測月球的目的大同小異:一是更深入地開展科學研究;二是調查和開發月球資源。中國的探月計劃——「嫦娥工程」,分「繞、落、回」三步進行。繞是發射探月衛星,讓它在繞月軌道上對月球表面進行探測。落是讓著陸器在月球表面軟著陸,並釋放月球車進行局部活動。回指著陸器完成月面樣品採集後,從月球表面發射返回艙將樣品安全送回地球,以便在地球實驗室中詳細分析研究。現已完成「繞」和「落」的目標。

4、為什麼在地球上的我們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由於地球與月球間引力作用的結果,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它繞地球的公轉周期一致,同為27.3天,並且方向永遠相同,結果總是一面朝向地球。因此,地球上的人永遠只會看到月球的一面,卻看不到它的另一面。這種現象在太陽系其他行星和衛星之間也是存在的。當然,由於月球本身的天平動(由於軌道自轉軸、離心率等因素的微小變化引起的月球周期性擺動),我們實際能看到的總區域會比一半要多一點(約59%)。

令人欣慰和驕傲的是,2019年1月3日,我國的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著陸區,月球車「玉兔二號」到達月面開始巡視探測,標誌著中國人率先開始揭開月球背面神秘的面紗。

5、「黃道吉日」是怎麼回事?

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又有陰曆、夏曆、華歷、漢歷、中歷等名稱。農曆並不是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幹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

農曆用天幹、地支記載年、月、日。一些陰陽先生就利用這種紀年法來編制老黃曆,把一年365天,分成「吉」、「兇」兩類。今天是「離」日或「絕」日,幹什麼事都不相宜,叫做「黑道兇日」,而某一天幹什麼事情都毫無禁忌的,就是好日子,叫做「黃道吉日」,把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束縛住,從而達到騙人、騙錢的目的,這是毫無科學根據和科學道理的。

一年四季和24個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各個不同位置、不同角度、太陽光直射地球的不同部位和太陽光強弱不同的程度等,科學概括出來的氣候變化規律。一年365天,除了有天晴、天陰、下雨、下雪、颳風和打雷等的區別外,哪一天都一樣,根本就沒有什麼「好」、「壞」的分別,更沒什麼「黑道兇日」和「黃道吉日」。

—END—

監製 | 劉昌瑛

責編 | 劉幸海

編輯 | 馮麗晨 朱偉林

來源 | 綜合整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具備科學素質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情況、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發布《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以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將從以下八大板塊向大家展示一個有趣的世界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二十三)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各國應更多地使用可再生的綠色能源,以防止全球性的氣候災難。如何科學地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水體的合稱,邊緣稱海,中心為洋。開發海洋的關鍵是實現人類與海洋的和諧共處。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七)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正面價值具體表現為:一是科學技術有利於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二是科學技術促進生產關係的變革;三是科學技術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發展;四是科技革命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負面影響表現為:一是少數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對環境帶來不良影響;二是一些科技成果會引發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五)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五) 2020-08-12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十五)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科學家用動物進行科學實驗,是通過對活動物進行試驗和觀察,認識動物界的各種規律。從生物學的角度看,人與動物大同小異,能保證了動物實驗的可靠性。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在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四)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答:碳14測年,又稱碳—14年代測定法或放射性碳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g),就是根據碳元素的放射性碳—14衰變的程度來計算出樣品的大概年代的一種測量方法。這一原理通常用來測定古生物化石的年代。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二十四)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核電站在放射性物質(裂變產物)和環境之間設置了四道屏障,只要其中有一道屏障是完整的,就不會發生放射性物質外洩的事故。核反應堆廠房是一個高大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構築物,壁厚近1米,內表面加有6毫米厚的鋼襯。即使反應堆發生堆芯熔化(最嚴重的事故),也能防止放射性進入環境。核電站設計、建造、運行中還建立了嚴格的質量保證和檢驗制度,以確保工程質量,消除事故根源。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十八)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人類開發利用自然應堅持的原則是:注重資源保護和自然生態平衡,以保護為基礎,以開發促保護,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自然資源利用的合理與否,不但影響著當代人和社會的發展,而且影響著未來人和社會的發展。什麼是全球氣候變暖?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九)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讓我們繼續學習第三篇章~科學常識篇光速比聲速快,對嗎?這一理論指出,在組成物質的原子中,有不同數量的粒子(電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級上,在高能級上的粒子受到某種光子的激發,會從高能級跳到(躍遷)到低能級上,這時將會輻射出與激發它的光相同性質的光。這就叫做「受激輻射的光放大」。1958年,雷射問世。1964年,按照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建議,將「受激發射」的光簡稱為「雷射」。雷射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相干性四大特性。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五)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合稱巖石圈。24、為什麼地球會成為生命的樂園?答:因為地球是宇宙中億萬星體中極少數的適合生命生存的幸運兒之一,地球非常巧合地具備生命存在和繁衍的種種條件。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三)
    科學素質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科學素質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情況、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由於無線電波可穿透宇宙中大量存在而光波又無法通過的星際塵埃,射電望遠鏡不太會受光照和氣候的影響,可以透過星際塵埃,全天候、不間斷地工作。射電望遠鏡與光學望遠鏡不同,既沒有高高豎起的望遠鏡鏡筒,也沒有物鏡、目鏡,它由天線和接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巨大的天線是射電望遠鏡最顯著的標誌,天線的種類很多,有拋物面天線、球面天線、半波偶極子天線、螺旋天線等,最常用的是拋物面天線。
  • 2018全民科學素質知識競賽試題
    導 讀 2018全民科學素質知識競賽正在火熱進行中,不少小夥伴都在找關於全民科學素質的題庫,下面玩遊小編為大家分享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十七)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 2020-08-27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民科學素質學習】 2020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15問
    2020年7月,我市將和全國同步開展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為制定面向2035年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規劃提供依據。為做好這次調查工作,景德鎮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出了《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15問》供大家學習參考,並呼籲大家以科學的態度迎接此次調查評估,為全面提升我市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二十期】
    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實施實施驗收之年,紮實推動《全面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確保實現黃平縣公民科學素質比例達到4.6%的目標。現在我縣各媒體平臺開設科普專欄,向廣大幹部群眾推送公民科學素質科普知識。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十一期】
    黃平縣農產品銷售調度熱線:0855-2326018 統計系統社情民意調查熱線:12340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二十九期】
    黃平縣農產品銷售調度熱線:0855-2326018 統計系統社情民意調查熱線:12340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十期】
    黃平縣農產品銷售調度熱線:0855-2326018 統計系統社情民意調查熱線:12340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二十七期】
    黃平縣農產品銷售調度熱線:0855-2326018 統計系統社情民意調查熱線:12340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