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2020-08-08 夏都西寧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科學素質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科學素質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情況、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從今天開始

我們將發布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

以提高公民科學素質

將從以下八大板塊

向大家展示一個有趣的世界

一、天文篇

二、地球科學篇

三、科學常識篇

四、計算機與信息篇

五、生物技術篇

六、生態環保篇

七、健康養生篇

八、食品安全篇

一、天文篇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1、宇宙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宇宙大爆炸是迄今關於宇宙起源、形成、發展的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宇宙大爆炸學說認為,宇宙在其起源的初期,集中於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時空曲率無限大的點,稱為奇點。在約130至150億年前,奇點發生大爆炸,物質開始向外大膨脹,於是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宇宙。在大爆炸的過程中,強烈膨脹輻射的物質凝聚為星雲,然後演化為各類天體, 包括星系、恆星、行星和衛星。我們現在觀察到的宇宙由眾多的星系所組成,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普通行星,而太陽只是銀河系中的數千億個恆星中的一個。1922年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開始觀測到的「紅移現象」,2014年3月美國物理學家宣布發現了宇宙原初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證據,都為宇宙大爆炸學說提供了有力支撐。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2、太陽系和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怎麼形成的?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的天體的集合體。根據康德-拉普照拉斯星雲說理論,太陽系在形成之前,是一片由熾熱氣體組成的星雲,當氣體冷卻引起收縮時,星雲開始旋轉。由於重力作用,旋轉速度加快,星雲變成扁的圓盤狀。當星雲邊收縮邊旋轉,周圍物質的離心力超過了中心對它的引力時,就分離出一個圓環。就這樣,太陽系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圓環。最後,中心部分變成了太陽,周圍的圓環由內到外形成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8大行星。此外,太陽系還包括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如彗星)。

3、為什麼日出和日落時太陽是紅色的?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太陽光譜是一種不同波長的連續光譜。分為可見光與不可見光兩個部分。可見光的波長為400~760nm,散射後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7種顏色,集中起來則為白光。7種不同顏色的光穿透大氣層的能力各不相同。紅色光穿透大氣層的能力最強,橙色光次之。在清晨和傍晚,陽光要斜著穿過大氣層。在穿過厚厚的大氣層時,只有穿透能力最強的紅色光和部分橙色光能成功,而其他顏色的光,則被大氣層反射出去,無法一路前行。所以,在日出和日落時,太陽看起來顯得特別紅。

4、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為一天嗎?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不是,是一年。

地球有兩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和公轉。一天和一年是根據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得來的。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叫做地球自轉。地球自轉一周是23小時56分4秒,地球自轉產生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這就是所謂的一天;地球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周期約等於365日6時9分10秒,地球公轉產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這就是所謂的一年。

5、夏天我們離太陽近,而冬天離太陽遠這種說法對嗎?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不對。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軌道是一個橢圓,一年之中有近日點和遠日點。但由於地球軌道的偏心率很小,地球近日點到太陽的距離比遠日點到太陽的距離只少3.2%。因此,距離太陽的遠近對地球接收太陽熱量的多少並無太大影響。

對我們所處的北半球來說,在地球近日點氣溫反而低,遠日點氣溫反而高。因為四季變化的主宰原因並不是距離太陽遠、近造成的,而是由於地軸的傾斜而受到太陽陽光輻射的強弱,輻射強就熱,反之就冷。

近日點(1月初)地球離太陽近,約14710萬千米,地球從太陽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多,但此時,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比北半球多,因此北半球太陽光線斜射地面,地面上每單位面積受熱少,是冬半年,氣溫較低。而遠日點(7月初)地球離太陽遠,約15210萬千米,地球從太陽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但此時,太陽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比南半球多,因此北半球是夏半年,氣溫較高。

上面的科普小常識

你都了解了嗎

期待我們下一期

—END—

監製 | 劉昌瑛

責編 | 劉幸海

編輯 | 馮麗晨 朱偉林

來源 | 綜合整理自網絡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一)

相關焦點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七)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正面價值具體表現為:一是科學技術有利於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二是科學技術促進生產關係的變革;三是科學技術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發展;四是科技革命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負面影響表現為:一是少數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對環境帶來不良影響;二是一些科技成果會引發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五)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五) 2020-08-12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十五)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科學家用動物進行科學實驗,是通過對活動物進行試驗和觀察,認識動物界的各種規律。從生物學的角度看,人與動物大同小異,能保證了動物實驗的可靠性。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在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二十三)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各國應更多地使用可再生的綠色能源,以防止全球性的氣候災難。如何科學地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水體的合稱,邊緣稱海,中心為洋。開發海洋的關鍵是實現人類與海洋的和諧共處。
  • 科學素質 | 全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二)
    科學素質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科學素質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情況、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對哈雷彗星最早的觀測記錄為我國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七年(公元前240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美國促進科學協會在1985年,恰逢哈雷彗星臨近地球之時,倡導啟動了美國基礎教育改革工程——「2061計劃」,旨在使美國兒童適應2061年彗星再次臨近地球時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2061計劃」的實施,有效促進了美國國民科學素質的提升。2、月光是月亮本身發的光嗎?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四)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答:碳14測年,又稱碳—14年代測定法或放射性碳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g),就是根據碳元素的放射性碳—14衰變的程度來計算出樣品的大概年代的一種測量方法。這一原理通常用來測定古生物化石的年代。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九)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讓我們繼續學習第三篇章~科學常識篇光速比聲速快,對嗎?分子在物質中能夠單獨存在,並有著這一物質一切化學特性的最小「微粒」。分子有大有小,大小相差得很遠。像塑料、蛋白質的分子就很大,被稱為「高分子」,是分子世界的巨人;而鐵、銅的分子卻很小,是分子世界的小不點兒。大大小小的分子,又是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原子所組成的。原子大小就差不多。塑料、蛋白質的分子之所以大,因為它們是由很多原子組成;而鐵、銅的分子之所以小,是由於它們只是由1個原子組成的。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二十四)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一座1000百萬瓦的核能電廠一年只需30公噸的鈾燃料,一航次的飛機就可以完成運送。5、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佔的比例較低,核能發電的成本較低,並燃料價格的影響,較為穩定。但是,核廢料和熱汙染是核電的兩大難題。最重要的是要杜絕核洩露事故的發生,因為那後果將是災難性的。核電安全嗎?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十八)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雖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因最終落入大氣層燃燒殆盡,但目前地球軌道上還有大約4000個運行中或報廢的人造衛星和火箭殘體,此外還有大約6000個可以看到並跟蹤的太空垃圾碎片;而直徑超過一釐米的太空垃圾,更多達20萬個。太空垃圾不僅給航天事業帶來巨大隱患,而且還汙染了宇宙空間,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尤其是核動力發動機脫落,會造成放射性汙染。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五)
    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來了!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合稱巖石圈。24、為什麼地球會成為生命的樂園?答:因為地球是宇宙中億萬星體中極少數的適合生命生存的幸運兒之一,地球非常巧合地具備生命存在和繁衍的種種條件。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三)
    科學素質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科學素質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情況、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由於無線電波可穿透宇宙中大量存在而光波又無法通過的星際塵埃,射電望遠鏡不太會受光照和氣候的影響,可以透過星際塵埃,全天候、不間斷地工作。射電望遠鏡與光學望遠鏡不同,既沒有高高豎起的望遠鏡鏡筒,也沒有物鏡、目鏡,它由天線和接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巨大的天線是射電望遠鏡最顯著的標誌,天線的種類很多,有拋物面天線、球面天線、半波偶極子天線、螺旋天線等,最常用的是拋物面天線。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十七)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因為疫情很多人都沒有外出旅遊,今年七夕小編給你推薦一個地兒,這裡除了有很多好玩的還有一大波福利等著大家!快來看看吧!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 2020-08-27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民科學素質學習】 2020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15問
    2020年7月,我市將和全國同步開展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為制定面向2035年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規劃提供依據。為做好這次調查工作,景德鎮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出了《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15問》供大家學習參考,並呼籲大家以科學的態度迎接此次調查評估,為全面提升我市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 2018全民科學素質知識競賽試題
    導 讀 2018全民科學素質知識競賽正在火熱進行中,不少小夥伴都在找關於全民科學素質的題庫,下面玩遊小編為大家分享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二十期】
    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實施實施驗收之年,紮實推動《全面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確保實現黃平縣公民科學素質比例達到4.6%的目標。現在我縣各媒體平臺開設科普專欄,向廣大幹部群眾推送公民科學素質科普知識。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十一期】
    黃平縣農產品銷售調度熱線:0855-2326018 統計系統社情民意調查熱線:12340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二十九期】
    黃平縣農產品銷售調度熱線:0855-2326018 統計系統社情民意調查熱線:12340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十期】
    黃平縣農產品銷售調度熱線:0855-2326018 統計系統社情民意調查熱線:12340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二十七期】
    黃平縣農產品銷售調度熱線:0855-2326018 統計系統社情民意調查熱線:12340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