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婦懷孕期間,為了檢查胎兒在子宮內的狀況,以及監測胎兒的發育情況,會需要孕婦按時做產檢。
而在產檢中的眾多檢查中,有檢查胎兒身體發育的,有檢查胎兒染色體的,也有檢查胎兒是否存在畸形的。
孕婦懷孕16周產檢報告說有高風險,我們從這個孕周和產檢報告的高風險來看,孕婦做的檢查應該是: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主要是用來評估胎兒患有唐氏症候群的可能性高低的檢查。
孕婦懷孕16周產檢報告,說有高風險,怎麼辦?
孕婦懷孕第15——20周之間檢查的,而最佳的檢查時間是在孕16——18周。
因為唐氏篩查是用來評估胎兒患有染色體疾病的可能性的,所以唐氏篩查這種檢查還是很重要的。
唐氏篩查有三種結果:
高風險:胎兒患有唐氏症候群的可能性比較高。
低風險:胎兒患有唐氏症候群的可能性比較低。
臨界風險:雖然結果處在低風險範圍內,但是卻是臨界點接近高風險。
所以,由此可見,唐氏篩查結果為高風險,代表了胎兒患有唐氏症候群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不代表胎兒就一定患有唐氏症候群。
但是,因為唐氏篩查的準確率只在60%——70%,存在一定的誤差率,所以,當孕婦做唐氏篩查結果為高風險時,不要太過驚慌,因為唐氏篩查高風險並不代表胎兒就是唐氏兒。
所以,如果孕婦做唐氏篩查結果為高風險或者是臨界風險時,為了確診還需要進一步做準確性較高的無創DNA,或者是羊水穿刺。
孕婦唐氏篩查結果為高風險或者是臨界風險都是需要在進一步做檢查的。這是因為高風險與臨界風險都代表胎兒患有染色體的可能性比較大的。所以,為了保證胎兒的健康,還是做比較好。
一般來說,孕婦如果唐篩結果為高風險或者是臨界風險,醫生會建議進一步做無創DNA,這是因為無創DNA的準確率可以高達90%以上。
並且無創DNA針對於胎兒來說是無創性的檢查。是通過抽取孕婦外周血漿,然後對裡面游離的DNA片段以及胎兒的DNA片段進行測序,並進行生物信息分析,從而檢測胎兒的染色體是否正常。
而如果無創DNA的結果依然是高風險,那麼則需要進一步做羊水穿刺,因為羊水穿刺的準確率高達99%以上。但是因為羊水穿刺的檢查過程需要在超音波的指導下用一根長的細針管插入孕婦的腹壁和子宮壁到達羊膜腔內抽取20毫升的羊水,然後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最後進行診斷和判定。
所以,羊水穿刺是有創檢查,特別是對於胎兒來說,雖然抽取20毫升的羊水不會導致胎兒因為羊水突減而流產,但是因為羊水穿刺是有創檢查,所以存在可能會引起宮腔感染導致流產的情況。
因此,孕婦在做唐氏篩查後結果為高風險或者是臨界風險時,不要太過驚慌,因為唐氏篩查的準確率並不是很高。所以,孕婦需要進一步做無創DNA或者是羊水穿刺來確診胎兒的情況。而對於高齡孕婦來說,可以略去唐氏篩查,直接做無創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