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目前全球共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我國的北鬥便包含在內。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北鬥在在軌道上運行的衛星數量要多於其他三個系統,但我國能取得這樣的成果並不容易,究竟有多難呢?
別急,西瓜視頻創作人回形針PaperClip已經在視頻中為我們講的明明白白了。
回形針PaperClip是一個優質的西瓜視頻創作人,在他的視頻裡講了很多關於科學世界的知識,視頻風格也較為活潑,可以學到很多知識,開闊網友的眼界。
視頻中講到,中國是從1994年開始建設北鬥導航系統的,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北鬥一號於2000年建成,發射了兩顆衛星;北鬥二號於2012年完成,14顆衛星發射;2020年完成30顆衛星發射,完成收官階段。
而北鬥採用的三頻軌道,使得北鬥幾乎覆蓋了全球的地區。那麼這些衛星是如何實現全球定位的呢?回形針PaperClip在視頻中通過數學計算的方式回答了這個問題,此時,假設手機是接收信號的設備。
首先通過衛星運行的軌跡數據,我們可以計算出衛星的三位坐標值x、y、z,數字已知後,利用熟知的勾股定理,求所對應的對角線的長度。
其次,衛星會發出一系列的電磁波信號,我們可以測量距離。已知速度為光速c,時間是每秒30萬公裡,最後乘上電磁波接受信號所花費的時間tB-tA,距離便算出了。
但是這些測出的距離肯定不準確。講到這裡,回形針PaperClip又舉了一個例子。以北鬥的B1C信號為例,測距碼速率為1.023Mbps,而單個碼片的寬度為速率的倒數,即0.977517s。公開資料顯示,電磁波的傳播時間為0.117秒,這樣可算出距離約為35166公裡。
我們知道距離後,就可以得到一個等式,但仍無法求出所需要的結果。這時,如果有三顆衛星的話,可以用三個等式構成一個我們可解的方程組,坐標便不是問題了。看似簡單,然而根本不準。畢竟涉及到高科技的問題,哪怕一毫米的誤差都會產生很大的區別。比如電磁波傳播的時間只要有0.000001的誤差,計劃距離就會變化300米。
光看數據就很讓人頭大了,視頻最後,回形針PaperClip使用狹義相對論才解決了這個誤差問題。當然,北鬥的精準度遠遠不止這些,如今這項技術更是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造福於人類。
看完西瓜視頻創作人回形針PaperClip的分享,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北鬥精準定位的不易,我們的科研人員辛苦了。在他的視頻中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內容分享,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就上西瓜視頻,關注回形針PaperClip,時刻帶你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