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出「氮氣加速」的誤區,電影裡都是騙人的
在忙完F1中國站的報導後,便忙中偷閒回顧了一下鄭伊健所主演的《烈火戰車2》,在最終與大反派鄧風的決戰中,鄭伊健所扮演的SKY為自己的第四代EVO加裝了氮氣加速裝置。
電影中,看似輕鬆地加裝氮氣加速後,便可以非常簡單地獲勝,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想必氮氣加速的工作原理與真正作用,很多車迷也只是一知半解。
簡單來講,使用氮氣加速裝置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車輛的馬力與扭矩輸出,其效果與更換大號渦輪有些相近,並且也多用於搭載渦輪增壓引擎的改裝車。
對於渦輪引擎來講,雖然可以通過調整ECU、洩壓閥、旁通閥以及進氣導管的口徑,以便增加渦輪壓力,從而提升馬力。
但一般情況下,由於渦輪的最大馬力與扭矩輸出範圍集中在引擎的中高轉速區間,因此在全油門加速的過程中,高轉速情況下還是會存在後段疲軟的現象。此刻,氮氣加速裝置便可以起到補強的作用。
事實上,所謂的氮氣加速裝置並非是我們所理解化學符號為NO2的氮氣,而是N2O,也就是一氧化二氮。
對於一氧化二氮來講,可以起到助燃效果,並且非常不穩定,需要在高壓狀態下才能保持分子結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所看到的氮氣加速裝置多以壓力罐為容器儲存一氧化二氮。
對於參加直線加速賽的賽車來講,當需要更強的動力輸出時,車手便會開啟氮氣加速裝置的按鈕,這時氮氣加速裝置的閥門會開啟,高壓狀態下的一氧化二氮在失壓狀態下會快速分解,產生大量的氧氣,從而幫助引擎內部的燃油可以更為充分地燃燒,提升燃油混合氣的燃燒熱效率。
但氮氣加速裝置所開啟的時間不宜過長,一幫情況下在10秒左右。由於一氧化二氮在分解後,大量的氧氣進入汽缸,雖然壓縮比及膨脹比的變化不大,但更強的爆炸力度會對活塞、連杆以及活塞環等造成極大損傷,而更高的溫度也會抑制機油的潤滑性。
這也是為何多數加裝氮氣加速裝置的改裝車或賽車均會加裝獨立的油冷裝置,目的便是降低機油溫度。
不僅如此,機油在高溫下的流速與潤滑性也非常重要,也需要更換標號更高的產品,而面積更大的水箱以及防凍冷卻液也是需要同步升級的部份。
當然,並非所有車型都可以加裝氮氣加速裝置,其對於引擎的要求也非常高。
目前,越來越多的車型會採用全鋁引擎,雖然鋁合金材質的密度更低,可以達到輕量化的效果,但其剛性與耐熱性均不及鑄鐵缸體的引擎,氮氣加速裝置會加速全鋁引擎的金屬疲勞,缸體變形與開裂也不可避免。
事實上,雖然氮氣加速裝置看似是一套獨立的系統,但需要對車輛的很多部件進行補強,這也是為何很多改裝車不會加裝氮氣加速裝置的原因。
倘若對渦輪引擎加裝氮氣加速系統,那麼渦輪洩壓閥與旁通閥的開啟時間也需要重新調整,隨著扭矩與轉速的提升,排氣壓力與進氣壓力都會隨之改變,倘若不對配氣機構進行升級,那麼氮氣加速的作用將只是加速引擎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