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出來了:白鷺糞便的確有毒

2020-11-30 紅星新聞網

專家組通過白鷺糞便的理化分析指標,得出結論:鳥糞中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較高,可能隨地下水汙染井水。

    7名專家調查發現,張壩村白鷺糞便氰化物含量較高

   【相關新聞】富順上演「人鶴大戰」 村民希望建成旅遊開發區

    專家組通過白鷺糞便的理化分析指標,得出結論:鳥糞中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較高,可能隨地下水汙染井水。

    富順縣板橋鎮張壩村,上萬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聚集,美麗壯觀,但讓張壩村村民卻有苦難言。誰是引發張壩村小孩皮膚過敏的真兇?張壩村家禽家畜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白鷺糞便內含有毒害物質?

    昨日下午,經成都醫學院7名專家組成員連續3天調查,揭開其中秘密:張壩村白鷺群排洩的糞便中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較高。

    愛吃腥味動物白鷺糞便極具腐蝕性

    6月4日,為查明張壩村白鷺群聚對百姓生活健康影響、小孩皮膚過敏真相、查找家禽家畜死亡的真正原因,科學評估汙染態勢,成都醫學院派出專家組,前往張壩村,對居民家中井水、稻田水、屋後竹林白鷺糞便(幹、溼)及土壤進行了採樣。

    專家調查發現,美麗的白鷺,因喜食魚蝦、泥鰍、黃鱔等腥味動物,其排出的糞便腥臭且極富腐蝕性。富順縣板橋鎮張壩村上萬隻白鷺聚集,嚴重影響當地村民生產生活、威脅村民健康和飲用水安全的罪魁禍首,便是竹林中大量堆積的白鷺糞便。

    昨日,專家組通過白鷺糞便的理化分析指標,得出結論:從分析結果看,該村井水衛生標準渾濁度略高,氰化物結果需精確檢測,其它檢測指標均正常;稻田水無國家標準,但在檢測時發現氰化物含量增加。究其原因,可能是因抽樣農戶家水井與稻田距離過近,屋後即為竹林,白鷺群集,鳥糞中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較高,可能隨地下水汙染井水。

    村民皮膚過敏疑與白鷺糞便和羽毛有關

    張壩村出現的人畜生病和家禽家畜死亡現象,與上萬白鷺群居有無關係?專家組昨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小孩發生皮膚過敏和丘疹,可能與接觸某種過敏源有關。

    臨床學專家對張壩村15-20名病人的臨床診斷顯示,發病人群主要分布在白鷺群居慈竹林附近200米範圍內;病程為1周-2.5年;病程最短的患者系1名當地電視臺記者,1周前接觸到白鷺的糞便,接觸部位皮膚開始出現症狀,至今未愈。

    病人的臨床症狀表現為:反覆出現皮疹伴劇烈瘙癢,部分皮疹可出現水皰,破潰後有白色或淡黃色液體溢出,無發熱、畏寒。使用皮炎平霜、口服抗過敏藥物或靜脈推注葡萄糖酸鈣,無效或暫時緩解;病人體徵:四肢、軀幹部出現粟粒至黃豆大小紅色丘疹,部分已破潰,全身皮膚明顯抓痕和散在色素沉著。臨床診斷為:丘疹性蕁麻疹。

    所調查患者出現的上述症狀,可能與白鷺群居引起的生態環境改變有關。導致發病的因素可能有:白鷺的糞便、羽毛引發的過敏或其攜帶病原微生物、寄生蟲的感染。

    動物死亡現象與感染腸道病原菌有關

    白鷺的羽毛漫天可見,白鷺外出活動後回巢,必然會攜帶不少病原體,上萬隻白鷺攜帶的病原體會是各種各樣的。因此,專家組認為,究竟是哪種病原體或是否是羽毛導致過敏和丘疹,還需要檢測後得出結論。

    而村民有頭暈、噁心等現象,可能與受汙染的空氣有關。

    居民居住區白鷺糞便積累較多,周邊有死亡的魚、泥鰍、黃鱔、青蛙等動物屍體。溫度升高時,發出的氣味讓人難受和噁心,有可能導致村民的頭暈、噁心。當溫度比較低時,氣味比較輕,居民出現噁心和頭暈不明顯,與村民的描述相一致。

    對於村子裡出現雞、鴨和兔子等動物死亡的現象,可能與感染腸道病原菌有關。

    專家組調查認為,雞、鴨等動物死亡,與吃過腐敗的魚、泥鰍、黃鱔、青蛙等動物屍體可能有關。因為腐敗的動物屍體有大量的病原菌生長。在溫度越高的季節,屍體腐敗越快,病原菌也越多,腸道菌感染雞、鴨的機會越多,發生雞、鴨死亡的就多,因此呈現季節動物死亡波動現象;兔子的死亡可能與飲水和食物有關,因為在那種條件下,食物和水有很多汙染的機會,尤其是溫度較高的季節尤甚。

    同時,專家組提出的應對措施是,患上皮膚病的人,先用皮炎平酊塗擦患部,30分鐘後再外用滷米松;口服藥物氯雷他定。

    記者楊元祿

相關焦點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同步調查項目
    光明生物圈【廣東啟動黃嘴白鷺同步調查項目】日前,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在內的多個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了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央廣網發 廣東省林業局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9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飛翔的黃嘴白鷺(資料圖) 張福慶 攝飛翔的黃嘴白鷺(資料圖) 張福慶 攝中新網珠海9月19日電 (程景偉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9日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等單位,在珠海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並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nbsp&nbsp&nbsp&nbsp飛翔的黃嘴白鷺(資料圖)張福慶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珠海9月19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9日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 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黃嘴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廣東省內約有100隻。通訊員供圖活動內容包括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林蔭報導 9月19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
  • 山西臺駘山景區火災初步調查結果:違規使用有毒易燃材料
    (原標題:山西臺駘山景區火災初步調查結果:違規使用有毒易燃材料)
  • 他的養蝦塘成了白鷺食堂
    正說著,一隻白鷺從山那邊飛過來,「你看,它停在那裡就是準備吃蝦了。」 三合水村前後都是山,白鷺也一直存在,但今年比較集中。羅任平介紹,平時不出來覓食時,白鷺就躲在山裡面。「蝦塘建起後,它們就有固定覓食的地方了,早晚各一次,中間也會零散幾隻飛來吃蝦。」
  • 廣東同步調查珍稀水鳥 湛江將參與監測黃嘴白鷺等
    通訊員供圖記者連線了解到:9月19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和廣州、深圳、珠海、湛江觀鳥(愛鳥)協會等,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了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據悉,廣東是全國溼地大省,有著豐富的濱海溼地和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 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黃嘴白鷺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鳥類中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鷺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入易危(VU
  • 陝西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公布:野生熊貓345隻
    陝西省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昨日公布,和十年前的第三次大熊貓調查結果相比,秦嶺地區野外生存大熊貓約345隻,比十年前的273隻增加兩成。  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發現,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比第三次調查增加268隻。  本版稿件由華商報  揭秘  大熊貓新鮮糞便能查DNA 調查人員自嘲「找屎隊」  陝西境內約345隻野外大熊貓是咋數出來的?
  • 野生動植物保護|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本號訊(9月25日)近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 相隔十年,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
    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張福慶 攝)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郭竣工 攝)央廣網珠海5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 陳什旺 郭竣工 張福慶)近日,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發現了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距2010年4月首次記錄後
  • 悲慘的白鷺
    下面寫關於白鷺的事情吧。看著這樣的情景,大家怎麼想呢,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個池塘上面雖然已經罩上了網,可是,魚塘的主人卻依舊把它的屍體吊在這裡,看見遠處的那個白點了嗎,那裡是另一隻白鷺的屍體這裡的白鷺很多,這是這些年保護的結果。
  • 市鳥白鷺泉城超萬隻
    本報記者 王光營 實習生 王曉宇 全通江青龍山成   白鷺最大聚集地  「白鷺是濟南的市鳥,保守估計可能存在萬餘只。」4日,山東省鳥類生態攝影藝術協會秘書長吳文華表示,白鷺是濟南的市鳥,分布於濟南的各個荷塘和池塘,聚集地以青龍山為代表,大約有上萬隻。
  • 白鷺[候鳥] - 簡介
    白鷺屬鸛形目,鷺科,全世界只有幾種。大多數白鷺有白色的羽毛,到了繁殖的季節,還會長出很長的漂亮羽毛。它們的習性和其他鷺相似。羽衣多為白色,繁殖季節有頎長的裝飾性婚羽。習性與其他鷺類大致相似,但有些種類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英語中egret(或aigrette)一詞亦指白鷺的羽毛,白鷺羽在東方的禮服上用作貴重的飾物,以前亦用於西方的女帽業。白鷺的羽毛價值高。
  • 白鷺象徵幸福 金牛寓意財富
    經過整整50天的公開評選和專家論證,白鷺和金牛憑藉絕對優勢成為濟南市市鳥和吉祥動物。那麼,濟南市民為什麼會選擇他們成為這個城市的代表呢?他們和濟南又有怎樣的聯繫呢?9日下午,省城著名鳥類生物學專家、山東教育學院教授馬金生和濟南歷史文化專家、濟南市社科院副院長張華松分別從生物學和歷史文化等角度進行了分析說明。
  • 時隔十年 廣東珠海再發現珍稀水鳥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在廣東珠海灘涂上棲息 張福慶 攝中新網廣州5月22日電 (程景偉 林蔭 陳什旺)據廣東省林業局22日消息,廣東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近日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鎮發現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時隔十年後珠海再次發現黃嘴白鷺。
  • 十首描寫白鷺的古詩詞,平湖白鷺飛,唐宋詩詞美
    晴天的水塘邊,晨風吹皺了水面,蕩起一陣陣的漣漪,塘邊的柳枝也隨風起舞,只有小樹頂上的白鷺很安穩,鎮定自若地仿佛在巡視著什麼,但是模樣卻顯得很閒散。白鷺就是平常人們叫做鷺鷥的那種水鳥。郭沫若有篇散文這樣描寫白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合適。水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白鷺有心設計的鏡匣。」古人也愛白鷺,它自由地飛翔,如同漁夫悠閒自得;它安靜地獨立,也像漁翁愜意地垂釣。劉長卿就形象地描寫過白鷺,「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陸龜蒙也讚美白鷺,「見欲扁舟搖蕩去,倩君先作水雲媒。」
  • 蜥蜴被白鷺啄住,就被白鷺一口吞食,蜥蜴只能斷尾求生!
    例如這次攝影師拍攝到:一條蜥蜴被一隻白鷺啄住,一般小動物都幾乎難於逃走,卻被蜥蜴斷尾求生,這是很多蜥蜴的本能。在動物世界中,白鷺的體羽皆是全白,是一種很美麗的涉禽,在近水地方活動,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蜥蜴自然也在白鷺的食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