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公布:野生熊貓345隻

2020-12-02 搜狐網

  陝西省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昨日公布,和十年前的第三次大熊貓調查結果相比,秦嶺地區野外生存大熊貓約345隻,比十年前的273隻增加兩成。

  全國大熊貓調查大約每十年進行一次,第四次調查於2011年10月正式啟動,陝西省的外業調查從2012年3月開始,2013年7月結束。陝西境內的調查涉及全省11縣(市、區)63萬公頃的面積,1000餘人在通過定位系統,畫出的2404條大熊貓調查樣線,和573條植被樣線上,實地走訪外業調查。

  我省4市8縣有大熊貓

  陝西省野外大熊貓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嶺中段的南坡區域。分布範圍東起寧陝縣太山廟鄉,西至寧強縣青木川鎮,南起寧強縣青木川鎮,北至周至縣厚畛子鎮,在漢中、安康、寶雞、西安4個市的城固、佛坪、留壩、寧強、洋縣、寧陝、太白、周至等8個縣、23個鄉鎮內。

  在上述範圍中,調查人員共確認陝西秦嶺地區野外生存有大熊貓約345隻,種群數量比十年前調查時增加了兩成,增長率為全國最高。秦嶺大熊貓種群總體狀況穩定,種群密度全國最大。

  主要分布在六大棲息地

  調查顯示,我省境內的野外大熊貓主要分布在青木川、太白河、牛尾河桑園壩、興隆嶺、天華山錦雞梁、平河梁等六大棲息地。截至2012年5月,陝西省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由10年前的34.7萬公頃增加到36萬公頃,其中七成多的棲息地質量良好。與十年前的調查相比,此次調查人員在太白縣王家楞、太白河及周至太平河地區發現有新的大熊貓分布區,總體分析棲息範圍向四個方向都有所擴大。

  省林業廳專家介紹,這說明近年來的保護和人為幹擾減少,使大熊貓棲息地狀況變好、變大;同時,大熊貓的數量增多,也使它們的活動範圍必須擴大。

  部分大熊貓被困「孤島」

  調查發現,近年來,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給大熊貓棲息地帶來了新的幹擾,如社區種養殖、礦產開發、電站修建,旅遊因素導致的車流量的增加等,加劇了道路對棲息地的隔離。這導致秦嶺大熊貓目前被隔離為若干局域種群,平河梁及青木川種群數量較少且距離間隔較遠,難於和其他局域種群進行交流,面臨較高的滅絕風險。

  我國有1864隻野生大熊貓

  今年2月28日,國家林業局公布的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864隻,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375隻,分布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17個市(州)、49個縣(市、區)、196個鄉鎮。其中四川省內分布野生大熊貓1387隻,佔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74.4%,其次是我省的野生大熊貓約345隻,甘肅省境內有132隻。

  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發現,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比第三次調查增加268隻。

  本版稿件由華商報

  揭秘

  大熊貓新鮮糞便能查DNA 調查人員自嘲「找屎隊」

  陝西境內約345隻野外大熊貓是咋數出來的?華商報記者從省林業廳了解到,在地圖上的大熊貓分布區域及可能分布區域內,均勻劃出2404條大熊貓調查樣線和573條植被樣線,1000餘人實地在山裡走完每一條樣線,帶回所有的大熊貓活動的痕跡,再進行匯總、分析和鑑定等,最終確定大熊貓數量和分布區域。

  不能繞道或改道 爬山蹚河是常事

  近 3000 條樣線,每一條都必須嚴格按照事先畫好的經緯度走完,不能繞道或者改道。這意味著調查人員走過的很多地方都沒有人類活動足跡,而且必須遇山爬山、遇水過水。有野外調查經驗的工作人員告訴華商報記者,在一年半的外業調查中,爬山崖、蹚河水,遭遇洪水、泥石流,走過齊腰的積雪和密密的樹林,這些都是家常便飯。

  調查人員幾乎都是這樣的形象:在深山老林裡風餐露宿,一身迷彩偽裝,一手拿著定位器,一手拿著照相機,還要背著帳篷、補給等,四處尋覓大熊貓足跡,還得提防著隨時可能出沒的動物。

  糞便中的咬節隱藏著秘密

  科研人員早就發現,每隻大熊貓在吃竹子時,每一口咬掉的竹節都長度一致,而不同的大熊貓咬的竹節長度卻都不一樣,因此常用大熊貓糞便中竹節的長度來區別鄰近區域的不同大熊貓,以確定大熊貓數量。

  此次調查新增DNA鑑定技術。通過大熊貓新鮮糞便,對大熊貓個體進行DNA鑑定,從而更精確地得到大熊貓個體信息。調查中,陝西的調查人員在秦嶺地區獲得535份大熊貓DNA新鮮糞便樣品,成功鑑定出178隻野外大熊貓個體,佔全國獲得數量的一半以上。

  找到新鮮的大熊貓糞便就像發現金元寶

  由於大熊貓排出3天以內的新鮮糞便,才帶有可供DNA鑑定的黏液,因此每當調查隊員發現新鮮的大熊貓糞便,便需要最短時間內記錄、拍照、測量尺寸、稱重,並將糞便放入專用袋子盛裝起來,帶回基地後用酒精浸泡處理,並把處理過的液體封存進瓶子內,交給北京中科院動植物研究所實驗室,利用DNA識別技術區分不同大熊貓個體並建立各自的DNA檔案。

  對調查人員來說,找到新鮮的大熊貓糞便,就像發現金元寶一樣令人激動,因此有調查人員自嘲為「找屎隊」。好在大熊貓沒有食草動物那樣細長的腸道、複雜的消化系統,它們的糞便團並不臭,反而有些草香味。

  偶遇大熊貓是天大的幸運

  由於野外大熊貓對外界環境非常敏感,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很快逃離,想近距離看到大熊貓幾乎是不可能的,能遠遠看到甚至拍到實體照片,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此次調查中,調查人員總共有數十次見到了野外大熊貓實體,在陝西境內遇見大熊貓的機率是全國最高的。

news.sohu.com false 華商報 http://ehsb.hsw.cn/shtml/hsb/20150326/491454.shtml report 2741 陝西省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昨日公布,和十年前的第三次大熊貓調查結果相比,秦嶺地區野外生存大熊貓約345隻,比十年前的273隻增加兩成。全國大熊貓調查大約每十年進

相關焦點

  • 中國第四次大熊貓普查:野生大熊貓1864隻,四川佔七成
    中國第四次大熊貓普查:野生大熊貓1864隻,四川佔七成 澎湃新聞記者 石毅 2015-02-28 12:01 來源:澎湃新聞
  • 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達345隻 金絲猴數量超過5000隻
    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達345隻 棲息地擴大1100多公頃據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消息,2020年以來,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華陽區域野外29個監測點位架設的紅外相機中,有17個記錄到秦嶺大熊貓的活動信息,累計拍攝到秦嶺大熊貓79次(同一位點半小時計為一次)。
  • 陝西四隻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將「雲慶生」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嚴峻形勢,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克服困難,成功繁育出4隻可愛的大熊貓寶寶。為了更好的展示秦嶺大熊貓保護成效,推廣秦嶺大熊貓文化,陝西省將於近日開展「大美秦嶺 熊貓陝西——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系列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造一場「萌」力滿滿的熊貓慶生會。大熊貓大約有800萬年的演化歷史,其直系祖先可追溯至中新世晚期的始熊貓,當時與其伴生的其他哺乳動物大多已滅絕,唯有大熊貓一直延續至今,所以也被譽為「活化石」。
  • 旅美大熊貓「貝貝」回四川後,陝西向美國友人「白送」了一隻大熊貓...
    不過,美國的頭號「熊貓粉絲」,「熊貓國際」組織的創始人蘇珊·布雷登卻在隨後於中國陝西收穫了一份大禮。據新華網報導,11月20日,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更更和熊貓國際創始人蘇珊·布雷登籤署了大熊貓「七仔」的認養協議。這意味著,全球唯一圈養棕色大熊貓「七仔」被熊貓國際終身認養。研究中心此前曾向社會徵集「贊助」,邀請各界認養大熊貓。
  • 全國1864隻野生大熊貓 七成多分布在四川(圖)
    這是2月28日記者從國家林業局舉行的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對比12年前完成的「三調」,四川野生大熊貓數量增加181隻,是野生大熊貓分布的三省(四川、陝西、甘肅)中增量最多的省份。不過,隨著陝西、甘肅兩省在野生大熊貓保護力度上的強化和野生種群的增加,我省野生大熊貓種群總量在全國佔比比「三調」下降了1.12%。
  • 全國首次野生大熊貓建檔調查 為給臥龍野生熊貓辦「身份證」 調查...
    據自然保護區官方微信資料顯示,通過上半年採樣分析,已鑑定出野生大熊貓數量83隻,2015年下半年採樣工作也將於12月中旬完成。    給野生大熊貓辦「身份證」屬全國首次    12月3日,木江坪保護站站長施小剛正在整理野生大熊貓DNA數據。「雖然目前調查尚未完全結束,但從資料來看,本次搜集的數據相當可觀。」
  • 陝西熊貓vs四川熊貓誰更萌?秦嶺大熊貓文化宣傳有答案
    一直以來,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所熟知,但你知道嗎,根據科學研究,秦嶺亞種的大熊貓的臉更圓樣子更「萌」~而且陝西是世界上最有可能遇見野生大熊貓的地區那麼問題來了與之相比,四川(包括甘肅)大熊貓的胸部為黑色,腹部 94.2% 的個體呈白色,5.8% 的個體有黑色毛尖和白色毛幹。在秦嶺,生存著345隻野生大熊貓平均每百平方公裡至少有十隻大熊貓野外種群密度和野外偶見率居全國之首而且,不同於大熊貓的官方色調——黑白相間秦嶺中還生活著棕黃色與白色相間的「棕色大熊貓」!
  • 秦嶺大熊貓 國寶中的「美人」
    全球唯一圈養的棕色大熊貓——七仔。本報記者 王海濤攝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陝西秦嶺大熊貓為345隻(不含幼體)。 本報記者 王海濤攝野生動物和人類一樣同是大自然的一員,是大自然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的朋友。地球不僅屬於人類,也屬於野生動物,大家一起組成了美麗的家園。保護野生動物,維護地球家園的生態系統平衡,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四川發現首隻白色大熊貓,野外還藏著多少「國寶」?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的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很多人關心,深山老林裡還藏著多少大熊貓的秘密,怎樣呵護好這些珍貴的「國寶」?藍藍天工作室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臥龍保護區內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野生大熊貓在140—150隻之間我國從1974年至今,共進行了四次大熊貓調查。
  • 2020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活動陝西啟動
    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已由上世紀80年代的109隻增加到345隻,增幅和密度居全國之首,棲息地面積由1000多平方公裡擴大到3600平方公裡。2020年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繁育出4隻大熊貓寶寶。啟動儀式上,陝西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出生以及生長情況,4隻熊貓寶寶的出生讓秦嶺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實現了「四世同堂」,也讓大家對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有了更多期待。
  • 甘肅現野生大熊貓罕見入村 吃野草莓嘗新麥子
    新華網蘭州5月29日電(記者屠國璽) 5月28日上午10時許,一隻野生大熊貓走到隴南武都坪牙鄉俄兒村附近的麥地裡,中間還吃了當地的野草莓、品嘗了今年的新麥子,直到當天下午5時才走入山林。據了解,野生大熊貓走入人居村落周邊的情況實屬罕見。
  • 大熊貓被發現150周年了,陝西大熊貓為何默默無聞?
    掐指一算,2019年正好是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2019年8月2號,第14屆全運會的主辦地陝西,公布了一組吉祥物形象,其中就有大熊貓。另外三個為金絲猴、朱䴉、羚牛,他們都是棲息在秦嶺山區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人稱「秦嶺四寶」。
  • 有「小區」有「法庭」 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該區域是邛崍山、岷山兩大山系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的關鍵性走廊帶樞紐。範圍內記錄了大熊貓、雪豹、羚牛、綠尾虹雉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珙桐、獨葉草、紅豆杉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有野生大熊貓73隻。  作為中國的特有物種,大熊貓野生種群僅分布在川陝甘三省,活動區域不到全國國土面積的0.3%。
  • 讓我看看還有誰不知道陝西也有大熊貓?據說比四川熊貓還好看
    很多朋友覺得熊貓不過就都是憨憨厚厚的樣子,黑耳朵黑眼圈一個樣子,但是陝西熊貓和四川熊貓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上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四川大熊貓的頭型偏長,頭也比較大,在熊和貓之間更偏向像熊,而咱陝西的鐵憨憨大熊貓嘴巴短,頭比較圓,像貓多一點,秦嶺野生的大熊貓胸腹毛髮更偏棕色。
  • 黑水河熊貓「保鏢」:今年已經看到3次大熊貓
    原標題:黑水河熊貓「保鏢」:今年已經看到3次大熊貓   紅外相機拍攝的大熊貓根據2015年四川省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黑水河自然保護區內的大熊貓數量已經從「三調」時的22隻增長至26隻。   除了野生大熊貓數量穩中有升,張劍告訴記者,根據最新統計,黑水河自然保護區內的珍稀動植物愈加豐富。「有植物資源6000餘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珙桐、紅豆杉等23種;脊椎動物資源450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大熊貓、雪豹、金絲猴、牛羚等63種。」
  •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陝西一日】陝西省不斷加大珍稀動物...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魏佳 黨璽 王玥瑤)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著我省不斷加大對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金錢豹、林麝等珍稀動物的種群不斷壯大,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正在形成。
  • 都是國寶,為啥陝西大熊貓的名氣不如四川大熊貓?
    一個是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省管理局正式掛牌,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秦嶺區總面積43.86萬公頃,囊括了8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和70%以上的大熊貓棲息地,這標誌著陝西省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進入全新階段;另一個是今年新出生三隻秦嶺大熊貓寶寶有了自己的名字——「秦酷兒」「佳佳」「園園」,這三個名字的寓意是:秦嶺是大熊貓的家園,在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下,秦嶺大熊貓保護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陝西拍到野生大熊貓哺乳視頻 熊貓寶寶吃奶萌萌噠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大熊貓哺乳畫面  秦嶺箭竹林中的雪地上,野生大熊貓幼崽緊跟媽媽左右,撒嬌、求乳,最終在媽媽懷中吮吸……4月4日,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廳了解到,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大熊貓哺乳的珍貴視頻資料。
  • 大熊貓脫離「瀕危」名單,四川、陝西、甘肅將建起國家級保護公園
    國家林業局主持的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2011-2013)顯示,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864隻,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375隻,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為258萬公頃,潛在棲息地91萬公頃,分布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17個市(州)、49個縣(市、區)、196個鄉鎮。有大熊貓分布和棲息地分布的保護區數量增加到67處。
  • 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在與人類相遇100年,也爭論了100年
    熊貓自古生長在中國的四川和陝西,可是歷史文獻裡卻幾乎沒有關於它的記載。是害羞的貓熊總是躲著人類遠遠的,還是古代中國人無法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動物?另外,熊貓或者說貓熊,到底是熊還是貓?為什麼又有人說它其實是浣熊,而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又只愛吃竹子?它真的是性冷淡,需要人類播放春宮片看嗎?人類為貓熊所做的最重要的保育是什麼?人見人愛的熊貓又如何為其「老東家」打開新世紀的外交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