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你身邊的「核」嗎?

2020-12-05 知識就是力量

說起「核輻射」,許多人都會談「核」色變,認為只要有核輻射就意味著危險。但是今天知力君要說:雖然人每時每刻都受到各種輻射照射,但不意味著生活在危險之中。

無處不在的「輻射」

輻射就是從發射體發出的射線,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兩類。核輻射即放射性元素產生的輻射。其實,生活在地球上,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受到天然存在的各種電離輻射的照射,包括來自於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身體內存在的放射性核素等天然本底輻射和來自於夜光表、乘飛機、做X光檢查、吸菸、看電視等的額外輻射。

雖然身邊的輻射很多,但這不意味著公眾生活在危險之中。公眾所受輻射80%以上來自於大自然,如果沒有輻射,生物將無法生存。中國工程院胡思得院士說:「只要將核輻射的劑量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是不會有任何影響的。」

多少劑量的「輻射」沒有危險?

描述輻射防護劑量學的國際標準單位叫「西弗」。西弗是個非常大的單位,通常使用的單位是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根據「『核』你在一起」核科普宣傳展板數據,當短時輻射量低於250毫西弗時,對人體沒有危害,這也是人一年可承受的最大輻射量。

人們做一次胸部X射線斷層透視、CT檢查的輻射劑量是6.9毫西弗。「雖然輻射劑量不是很大,但是並不意味著人可以經常做這些檢查,醫學方面有著嚴格規定。」胡思得院士說。

日常生活中接收到的發射性輻射對人體並不會造成傷害,我們大可不必過分擔憂。但是,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輻射源的輻射強度較大,比如用於γ探傷、放射治療和輻射加工等的放射性深度較高的放射源就被稱為輻射源,的確對人體健康有傷害性,應該儘量避免。如果遇到工作場所或包裝容器上有「當心電離輻射」的標誌時,要儘可能地避開。

「我們生活中一般接觸不到真正意義上的輻射源,但要遠離不必要的輻射,防止和減少輻射源對人體的傷害。」胡思得院士解釋說,防護手段有三種:一是距離防護,越遠離越好;二是屏蔽防護,用混凝土、鐵或鉛做成屏蔽體遮擋射線;三是時間防護,儘可能減少接觸時間,最好三種手段結合使用。

本文內容來源於:中國核學會官網

相關焦點

  • 硬「核」科普,認識你身邊的輻射
    隨著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核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核」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但由於缺乏了解,很多人依舊談「核」色變。要做好核輻射應急準備,確保核應用安全,就需要更多的人知「核」懂「核」。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輻射~問:我們身邊一直有輻射嗎?
  • 硬「核」,認識您身邊的輻射
    隨著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核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核"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但由於缺乏了解,很多人依舊談"核"色變。要做好核輻射應急準備,確保核應用安全,就需要更多的人知"核"懂"核"。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輻射 Q:我們身邊一直有輻射嗎? A:是的。
  • 那些潛伏在你身邊的致癌「殺手」——甲醛你真的了解嗎?
    甲醛可以說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並且它的釋放期在3-15年,那你知道都有哪些東西正在危害你的健康嗎?
  • 你身邊有 「波的衍射」現象嗎?
    你身邊有 「波的衍射」現象嗎? 本文來源:新華網科普統籌策劃:文成鋒(微信13673365366)原標題:《你身邊有
  • 測試:你身邊有可發展的戀愛對象嗎?
    只要對方品性好,是不是窩邊草都不用去介意的,身邊有可以發展的對象,儘管大膽去嘗試。那麼你身邊有沒有這種人呢?來測一測吧! 1.你會介意是身邊人不敢下手嗎? 會的-2 不會-3 2.自殺式單身說的是你嗎?
  • 了解你不知道的帕金森病的秘密,關愛身邊的老人
    01帕金森病你真的了解嗎?請從認識它開始,一起走進帕金森病的世界1、什麼是帕金森病?通過CT、核磁共振來對患者腦部進行檢查,通過PET和SPECT等放射顯影技術對患者的基底核多巴胺功能進行檢測,診斷是否患有帕金森病。
  • 你知道身邊有哪些「共振效應」嗎?
    你知道身邊有哪些「共振效應」嗎?政務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你知道身邊有哪些
  • 你以為,你真的了解太空棉嗎?
    # 你以為你真的了解太空棉嗎 #
  • 單細胞核測序時代是你的時代嗎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雖然不能盲目追求高影響因子,但是誰又不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發表在頂級期刊,讓更多的科研同道了解自己的工作呢?運用單細胞技術到課題中,可以幫助重新審視研究對象,深入了解細胞生長發育過程中的表達調控機制。單細胞我該拿你怎麼辦?
  • 你身邊的「透視眼」
    你了解身邊的安檢「透視眼」嗎? 你對X射線在安檢中的應用了解多少? 無所不能的X射線在保衛你的安全。  《科學通報》發表清華大學陳志強等撰寫的封面文章「X 射線安全檢查技術研究新進展」,對X射線安檢技術做了全面的介紹和論述, 並對新技術的研究及應用進行了展望。  A  你看新聞了嗎?英國又發生了好幾次恐怖襲擊,死了好多人。
  • 終身免充電,綠色無汙染,這種核原料電池你敢用嗎?
    當這些電子設備在持續使用時,往往需要每天充電一次,假如發明一種不需要充電的電池你會購買嗎?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可能是真的,但這正是NDB公司所描繪的一種新型電池技術——NDB(納米金剛石電池),它可以利用核廢料提供長達數千年的持續電量。NDB公司雖然尚未發布該電池產品,但他們有信心通過技術研發來證明這種電池的可行性。
  • 你了解你自己的生物鐘嗎?
    位於大腦中的那個主時鐘管理著一組位於下丘腦,大約由2萬的神經細胞被稱為視交叉上核(SCN)進行晝夜不間斷的不停節奏的運動。大腦位於上述視神經的這一部分可以產生調節生物體體溫,飢餓,性慾和身體的其它運作的激素。這種行為模式不僅決定著生物是否需要吃飯或者睡覺,還控制著心跳速率,血糖,以及血液細胞的產生。
  • 你是一條吸盤魚嗎,你的身邊有沒有吸盤魚
    你知道吸盤魚嗎?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一個吸盤魚的故事。我的故鄉在海底世界的紅樹林區。那兒生活雖簡樸,但隨處可見長得山清水秀的鯽魚姑娘。是的,我們是一群鯽魚,和其他的魚類相比,最具特色之處是背部有一隻吸盤。
  • 如果你身邊有這三種特徵的人就是聰明人,看看你有嗎?
    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些很聰明的人,但大多我們都會忽略,過一段時間,我們會發現那些不被人注意的人,竟然會如此的成功。那麼什麼樣的人是聰明的人呢?擁有這三個特點的人就是聰明人,你注意到了嗎?第一,謹言慎行。
  • 我找到你,在你身邊坐下來,感受陽光的沐浴
    《身邊》:循著足音,抵達內心的柔軟,沐浴永遠的陽光;越是火熱,越是光明,也越難認清;我們對世界充滿了疑問,於是道路便多了奇思妙想;我找到你,在你身邊坐下來,感受陽光的沐浴。
  • 你身邊有幾個聰明人
    你說職場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人說是回報,是收入。再細問一下就比如自己總要生存吧,沒有回報還幹什麼呢。但我認為是成長,在職場上一直成長的人,他肯定回報會越來越多。大家認同吧。 因為相信成長,他就會去結交優秀的朋友,優秀的圈子會越來越大。
  • 一直存在於你身邊的十種昆蟲室友,你發現過嗎?
    原標題:一直存在於你身邊的十種昆蟲室友,你發現過嗎? 除了蒼蠅,蚊子,蟑螂等害蟲外,在你的家中一定有著這十種昆蟲室友。它們很小,無害,但是一直存在在你的家中。不要脊背發涼,無論你承認與否,在你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這些昆蟲一定是與你共存的。
  • 你身邊的銀杏黃了嗎?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所以我們感知秋意,除了氣溫變化,也要看身邊植物的變色情況。初開始變色的銀杏葉最能體現秋意的植物莫過於銀杏。一場秋風兼秋雨換得一地金黃的秋色,這是全國許多地方都能享受到的。許多地方都有成百上千年的古銀杏,去看看年邁的古銀杏是許多人賞秋時的必備活動。村口的銀杏現在,南北方的銀杏都開始變黃了,即將進入它們最燦爛的時光。
  • 心理學:4個嘴唇,哪個讓你心動?測你身邊誰在偷偷喜歡你
    你喜歡跟大家嘻嘻哈哈的打鬧,再正經常和還是會表現得比較端莊大氣,所以身邊喜歡你的人也很多。 B:你身邊的好朋友在偷偷喜歡你,你是一個單純的人,不會分辨好壞人,只要對你好,你就會列入好人名單。
  • ITO導電膜:見過卻不了解?其實它就在你身邊!
    不少小夥伴看到這個詞時覺得好陌生又新鮮,不過你可能想不到,雖然這個詞不多見,但這種東西卻並不少,甚至我們身邊都有,比如你女票買的智能體重秤。  什麼是ITO  ITO是氧化銦錫的英文縮寫,它是一種半導體,具有導電性。ITO是目前製備液晶顯示屏,觸控螢幕等器件最常用的導電膜材料之一,而鍍有ITO導電膜的玻璃就是ITO導電膜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