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哈巴河6月22日消息(記者張雷 哈巴河臺記者爍立盼)近日,瘋狂的「小咬」給新疆哈巴河縣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煩擾。被「小咬」叮咬之後該如何防治,「小咬」猖狂的勢頭該如何遏制?相關部門專家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新疆人俗稱「小咬」的小飛蟲學名叫「蠓」,成蟲大概只有1至4毫米長,很多人露在衣物外的身體部位都留下了被「小咬」叮咬後的紅疹,並且久癢難耐。
哈巴河縣阿克齊鎮居民達吾勒特·葉路畢告訴記者:「最近『小咬』特別多,前段時間我們退休的人都愛到公園打牌、聊天,現在都沒辦法坐下來乘涼了。」
哈巴河縣某建築公司工作人員鹿啟磊說:「這兩天『小咬』太多了,我們工地都停工了。想去藥店買點藥,不知道什麼藥管用。」
隨著無孔不入、無縫不鑽的「小咬」逐漸增多,哈巴河縣人民醫院皮膚科近段時間的接診量也是在逐日的攀升。
哈巴河縣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王菊梅介紹:「很多病人在戶外作業,皮膚都是被咬的紅疹,有的人搔抓都合併感染。建議在戶外作業的人都要注意,儘量不要去用手指甲使勁抓,最好立即用鹼性的洗漱用品去清洗,肥皂水是最好的選擇,洗了以後可以塗抹一些止癢劑。」
因為對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瘋狂的「小咬」也引起了眾怒,坊間流傳治理「小咬」的建議也是五花八門,其中很多群眾都建議採用飛機噴灑藥物對「小咬」進行滅殺,那麼這種治理方式真的切實可行嘛?
哈巴河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員張俊花說:「若使用飛機噴灑防治『小咬』,會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也存在負面的影響。一是飛機噴灑農藥後,對其他昆蟲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為農藥在昆蟲食物鏈中會有負及作用,鳥要捕食很多蟲子,鳥就很容易中毒死亡。」
飛機噴灑藥物防治「小咬」除了對鳥類等動物有所影響外,飛機飛行中噴灑而下的藥物,也會在空氣中瀰漫較長時間,對人們的呼吸道會產生輕微的影響。此外,哈巴河縣是農業大縣,縣城及各鄉村居民居住區周邊呢都分布著不少農田,飛機噴灑藥物對農作物生長也是有較大的影響。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