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型吸血類飛行動物,我的印象中也就那麼幾種,首推可惡的蚊子,其次還有牛虻。當然,臭蟲和跳蚤也吸血,但它們不會飛。除了上述幾種,地球上吸血的動物還是有一些的,比如水蛭、吸血蝙蝠、蜱蟲、蝨子等等,甚至有一種吸血雀,還好它只生活在太平洋中的加拉帕哥斯群島上。但今天我要說的,卻是另一種令人厭惡的吸血小蟲。
在深圳居住了六七年,此前從未發現除了蚊子之外的蟲(臭蟲除外)會吸血,今年春夏時候卻發現一種小蟲叮人吸血。這種小蟲黑色,會飛,大概只有狗尾巴草種子大小甚至更小,非常不容易察覺,直到你感覺胳膊或腿上有針刺的疼痛。當你用手一拍,有一小筆血液的痕跡,你才會發現,天,這種小蟲竟然也吸血。
因為最近幾日經常爬山,到草木繁盛處走動,總感覺被什麼叮咬卻找不到是啥,最初以為是蚊子,但大部分花蚊子很容易被發現,直到我坐在一處,發現胳膊上有個小黑點,一手呼過去,啪!啪!啪!自己血印在自己的手上,才發現它。我發到朋友圈問朋友這是啥蟲子?有的說黑蚊子,有的說蜱蟲。幾個廣東本地朋友告知,當地叫它小咬!我天!,這名字可真貼切啊,極其生動形象地概括了這個物種的主要特徵,既小又愛咬人。後又有朋友告訴我,其學名為蠓蟲,別稱小咬、墨蚊、蠓柏子。
後來我查詢相關資料,發現這種蟲子危害性不容忽視。蠓蟲,蠓屬雙翅目,蠓科。口器為刺吸式,種類繁多,全世界已知4000種左右。可能傳播乙型腦炎及某些絲蟲病。蠓科個體小,飛翔無聲,常群聚叮咬人畜。這小小的蟲子竟然跟蚊子一樣會傳播疾病,實在是太可怕了。然而並不是所有蠓蟲都會吸人血,「僅雌蠓吸血,雄蠓以吸食植物液汁為營養。」可見雌性動物確實不是好惹的,人類中不但有丈母娘,還有大媽及女強人,一旦碰觸,都有可能受到攻擊。
查詢到的資料雖然顯示南北方都會有小咬這種東西,但是,幾十年來我卻從未在北方遇到,反倒是在深圳接觸到它們,其令人厭惡之程度,比蚊子更甚。蚊子在接近你時還會發出聲音,至少更容易被察覺,小咬卻不聲不響就插入你的體內,想要吸乾你。據說,最可怕的是它們會成群叮人,我應該慶幸沒有遇到成群結隊的小咬,否則胳膊大腿都要廢掉了。
深圳的夏天,多雨且悶熱,小咬時常出沒,為保證健康,鄭重提醒大家儘量避免去草木多處休息,或者出行前擦上防蚊蟲的乳霜之類,抑或乾脆長袖褲子如果你不覺得熱的話。還有什麼會比呆在空調房裡舒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