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咬軍團」侵襲中哈邊境 世界級蚊蟲區的中國邊民這樣「抗敵」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27日電(記者張曉龍)6月中旬,數以萬計的「小咬」集結成軍入侵中哈邊境。面對「小咬軍團」犀利進攻,「西北邊境第一團」亮出各種招數,發起頑強抵抗。

  「小咬」實際上是一種學名為「蚋」的昆蟲,居住在我國西北邊陲的新疆百姓習慣性地把體積只有蚊子的三分之一,與蚊子一樣吸人畜血液的蚋稱為小咬。

  「我在這兒生活53年了,每年6、7月是小咬最多的時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退休職工翟德昆說。

  翟德昆所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與哈薩克斯坦隔阿拉克別克河相望,邊境線長達86公裡,有「西北邊境第一團」之稱。

  除此之外,境內有多條河流過境的一八五團駐地還是與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的查德湖以及坦噶尼喀湖並稱的「世界四大蚊蟲區」。一八五團當地人介紹,每逢蚊蟲爆發季,每平方米的蚊蟲數量可達一兩千隻。

  雖然月平均溫度已達30攝氏度,但生活在一八五團的人們卻與舒適涼爽的夏季衣衫無緣。走在街道、居民區,只見男女老少個個成了「蒙面人」。人們頭上蒙著的各色紗布、紗巾是最基本的防蟲裝備。

  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還會在厚實的紗巾裡潑上柴油、煤油、驅蚊劑、來蘇水、薄荷油等混合劑後,再嚴嚴實實地裹住頭部、頸部。即便這樣,小咬還是能鑽進來四處掃蕩。凡被叮咬處都會瘙癢無比,忍不住癢的人常把身體撓抓得傷痕累累、血跡斑斑。

  為什麼這處邊境地區會成為「小咬軍團」重點攻擊目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張經常介紹,一八五團駐地西側、北側以阿拉克別克河為界與哈薩克斯坦接壤,東鄰別列孜克河,南有額爾齊斯河,「如此多的河流過境,加上氣溫條件,原本就容易滋生蚊蚋。」

  張經常說:「近些年蚋的泛濫,原因有兩點:一方面,氣候變暖造成蚋的幼蟲越冬成活率增加;另一方面,河流流量變大、水溫變高,為蚋的幼蟲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

  三年前,第十師農業科學研究所曾聯合內地2家科研機構研究蚊蚋防控,並從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院引進、示範應用了蘇雲金芽胞桿菌以色列亞種,但這種藥劑只能殺死在水流量較小的潛水區生長的蚋的幼蟲。「現有藥物不適用於現在的情況,我們沒法殺死河流中的幼蟲,而等到它長成成蟲,就無計可施了。」

  張經常說,他與同事正在申請國家相關科研項目並尋求與國內研究機構合作,爭取早日研發出可以殺死蚋的成蟲的生物藥劑或者其他防控方法。

  截至目前,這場「人蟲大戰」仍未結束。張經常估計,「戰鬥」至少會持續到7月初。除了咬傷人、家禽和家畜外,「小咬軍團」還嚇退了一些初來乍到的外地務工人員。

  儘管如此,一八五團幹部、職工依然過著「我家住在路盡頭,界碑就在房後頭。界河邊上種莊稼,邊境線上牧羊牛」的生活。一八五團三連職工潘冬霞說:「我們不走,因為總得有人守護邊疆。」

  成立於六十多年前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200多萬幹部和職工,他們大多駐守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兩大沙漠邊緣以及數千公裡邊境沿線,在祖國最西部擔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參與採寫:劉錦安)

相關焦點

  • 日學者著書揭日本人「邊民性格」 天生有危機感
    以日本神戶女子大學教授內田樹的著作《日本邊境論》中文版出版為契機,幾位有著旅日經歷的專家和學者聚在一起探討「日本人眼中的日本人」:那些有著「邊境人」身份的日本人有著怎樣的「邊民性格」。  適應中心,但創造不了中心  「我和內田樹曾在同一個大學任教,他是典型的下放型學者,在寫作過程中,內田說他經常撓牆,因為寫得太複雜,怕讀者讀不懂。
  • 新疆積極嘗試與中亞國家開展邊境旅遊
    中新網烏魯木齊1月10日電(記者 趙婷)擁有眾多口岸的新疆正試圖與周邊的中亞國家嘗試開展邊境旅遊,此舉或將促進雙方經濟、文化合作,重振絲綢之路雄風。  中共新疆旅遊局書記池重慶表示,1989年底到1993年初,新疆曾經開通赴哈薩克斯坦的二至七日的兩條旅遊線路,成功開展了一段時間的邊境旅遊。後因種種原因,邊境旅遊一度停止。
  • 令人抓狂的小咬
    對於小型吸血類飛行動物,我的印象中也就那麼幾種,首推可惡的蚊子,其次還有牛虻。
  • 「小咬」是蚊子嗎?它有什麼危害?
    夏天最讓人抓狂的就是蚊蟲的叮咬了,它們幾乎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尤其是近些年「花蚊子」的增多,它們隔著衣服叮咬人的本事讓人防不勝防,再加上花蚊子(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有著晝伏夜出的習性,與我們常見的普通蚊子正好相反,所以,造成了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蚊子總是無處不在。在夏季,除了蚊子以外,還有一種與蚊子非常相似的昆蟲,它與蚊子有著相近的習性,它就是「小咬」。
  • 第一次邊境排雷:促進中越邊境繁榮穩定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 題:第一次邊境排雷:促進中越邊境繁榮穩定新華社記者梅世雄、解放軍報記者黃超2016年6月4日,雲南省軍區掃雷指揮部掃雷三隊一班下士程俊輝,在執行中越邊境第三次較大規模排雷任務時光榮犧牲
  • 築強堡壘 穩邊固防——防城港推動邊境黨建提質增效紀實
    邊境興,則國家興;邊境穩,則國家穩。加強邊境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關乎邊疆繁榮穩定的重要工作。防城港市地處西南邊陲,沿海沿邊。今年以來,該市堅持發揮黨建在邊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創新實施「百裡百村紅邊」黨建工程,推動邊境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提質升級,有力助推興邊富民、強邊固防。
  • 黃慧瓊 黃錦亮 周寨強:崇左市提升邊境外宣整體水平
    二、注重加強邊境口岸宣傳陣地建設,國家形象和地方形象不斷提升。崇左市是全國口岸最多的地級市,下轄4個邊境縣(市)。通過在口岸開闢宣傳陣地,有力提升國家形象和地方形象。一是實施國旗工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邊境村屯建設國旗工程建設點,在城鎮主要街道建設「國旗街」,在重要口岸城市建設「國旗城」。特別是在邊境的鄉村沿線,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懸掛國旗。二是開闢宣傳陣地。
  • 位於西南邊境的一塊土地,英國多次佔領,爭議半世紀,現屬於中國
    片馬這名字雖然聽上去有點拗口,卻是不折不扣的中國地界。片馬鎮是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下屬的一個鎮,也是祖國西南的一個邊境口岸,連接著緬甸。 戰鬥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下午,我國邊民由於武器落後,已經有一百多人的傷亡了。但是我軍民意志堅定,領頭的守備左孝臣身中8彈,依然拼到了最後一刻。
  • 國防部警告緬甸 臨滄邊境一線所有村寨屋頂插上國旗
    前天,國防部警告緬甸,要求徹查中國邊民死傷事件,嚴懲肇事者。另一方面,中國邊境的雲南省臨滄市也在進行各種保障工作。據《雲南日報》昨晚報導,臨滄市組織基層幹部群眾在邊境一線所有村寨的居民屋頂及邊境沿線插上中國國旗。
  • 莊嚴:立足邊境特點 打造特色村莊 合力齊抓共建邊境地區小康村
    原標題:立足邊境特點 打造特色村莊 合力齊抓共建邊境地區小康村 8月9日,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莊嚴在山南市錯那縣主持召開邊境地區小康村建設工作現場會,現場觀摩錯那縣邊境小康村示範點。
  • 「小咬」滿天飛,一絕招開啟自我保護!!!
    一文引起了市民熱議,「小咬」成群,市民出行苦不堪言。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雖然這玩意不咬人,但是它膈應人啊! 有什麼辦法能遠離他們呢?看看哈工大學子給你支一招19 日下午,他們腦洞大開地做了個「小咬」顏色偏好實驗,最終他們得出結論,「小咬」最不愛搭理紫色,最喜愛橙色。
  • 大慶的小咬為什麼這麼多?原來……
    蠓蟲屬雙翅目蠓科(Ceratopogouidae),為一類體長1~3mm的小型昆蟲,成蟲黑色或深褐色,俗稱「小咬」或「墨蚊」。
  • 新疆哈巴河縣「小咬」猖狂咬人 專家支招
    央廣網哈巴河6月22日消息(記者張雷 哈巴河臺記者爍立盼)近日,瘋狂的「小咬」給新疆哈巴河縣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煩擾。被「小咬」叮咬之後該如何防治,「小咬」猖狂的勢頭該如何遏制?相關部門專家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 凍肉走私鏈調查:中越邊境每500米設一個走私點
    海關經過詢問得知,這批牛肉來自印度口蹄疫區,系走私進入。嫌疑人稱,計劃銷售的場所主要是火鍋店  凍牛羊肉是重慶火鍋、北京涮肉不可或缺的食材,但沒有多少人知道,很大一部分凍牛肉的來源是走私  從2012年開始,經歷了幾年的海關嚴打之後,印度牛肉逐步開始取代巴西牛肉,佔據中國走私肉市場的領頭地位。
  • 中印對峙進展:邊境印兵靠什麼度過寒冬?指揮官爆料:活著都困難
    現在印度又要開始新動作了,印度打算在邊境地區大規模建造營房和地下掩體等防寒設施。印度的這一切表現都是為了對外表現出要堅持到底的態度。印度軍隊也不斷的在網上發布新修建的營地和防寒措施,但是考慮到印度可憐的後勤實力,這些營地和防寒掩體究竟怎麼樣非常值得懷疑。就在印度軍方不斷宣傳自身實力的時候,印度一線軍隊指揮官則表示,印度軍隊在邊境的情況十分困難。
  • 「雲發布」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實現邊民互市跨境結算全流程電子化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 實習生 餘青豔)8月27日,記者從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雲南)自貿試驗區形成一批具有雲南特色的重大改革創新成果,比如開啟一、二級市場規範邊民互市模式,實現邊民互市跨境結算全流程電子化。
  • 習近平:中哈重要合作夥伴 願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習近平祝賀中哈企業家委員會成立。習近平指出,中哈互為重要合作夥伴,務實合作碩果纍纍。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第一大貿易夥伴,哈薩克斯坦是中國在獨立國協地區第一大投資對象國。中哈共同修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條陸路原油進口管道、第一個陸地邊界上的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中國幫助哈薩克斯坦建設了獨立以來第一座大型水電站。
  • 黑龍江綏芬河邊境管理大隊:向群眾匯報工作贏得理解支持
    天氣雖然寒冷,卻沒有影響到黑龍江牡丹江邊境管理支隊綏芬河邊境管理大隊民警忙碌的腳步。連日來,這個大隊民警進社區、走村屯、入企業、訪邊民……一連串的「向群眾匯報工作」活動,贏得了轄區群眾對轉隸伊始移民警官的身份認同和工作認可。綏芬河邊境管理大隊前身為綏芬河市公安邊防大隊,作為駐守邊境重鎮的一支現役武裝力量,在維護邊境安全和社會治安穩定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