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列舉夏季6大咬人猖狂"惡蟲" 教你"治蟲寶典"

2020-11-26 央廣網

  蚊子○習性:到處飛○咬後症狀:瘙癢、紅腫○提醒:用驅蚊水防止其近身,用紗窗、蚊帳保護

  飛螞蟻○習性:往室內飛○咬後症狀:痛癢、紅腫○提醒:勤打掃衛生,用紗窗保護

  野蜂(野外的蜂類包括蜜蜂、馬蜂等) ○習性:草叢、灌木叢、屋簷下○咬後症狀:刺痛、紅腫○提醒:別招惹它,不要跑,用煙燻

  昨天,南京市民張女士致電揚子晚報記者,說自己第三次被一種不知名的小蟲子咬了,讓張女士鬱悶的是,她和老公被這種蟲咬過後,疼得兩人一星期沒睡好覺。揚子晚報記者從專家處了解到,肇事蟲可能是「飛螞蟻」,近期很多人被它咬了,每天都有人因此到醫院就診。南京多家醫院的專家合計羅列出了近期咬人最多最厲害的6種蟲子:蚊子、飛螞蟻、蟎蟲、野蜂、隱翅蟲、蜈蚣。並「公示」了照片,以後看見它們,可要躲遠點。

  不少人吃過小蟲子的虧

  肇事蟲1

  飛螞蟻咬一口夫妻倆疼了一星期

  張女士家住二樓,所住小區在江北的南京高新開發區內。6月10日下午,她在家做家務,突然腿上一陣痛,低頭一看,是被一種會飛的小蟲子咬了一下,「不一會兒,腿上就鼓起一個包,越來越大,直徑超過十釐米,又癢又痛,摸上去又硬又熱。」當天晚上,張女士疼癢難撓,一夜沒睡好。不成想,第二天,她和老公都被咬了,「老公是後背被咬的,大叫一聲後,說疼得心臟都難受,不過他沒起包。」張女士告訴記者,老公被蟲咬時她正好看清了肇事蟲的模樣,「身體有些透明像黑螞蟻,翅膀也是透明的。」自6月11日雙雙被蟲咬後,張女士和老公一星期都沒睡個安穩覺。

  肇事蟲2

  拍死一隻隱翅蟲半邊臉長滿膿皰

  「就因為拍死只隱翅蟲,女生的半邊臉都長起了水泡樣的膿皰。」昨天,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主任醫師李岷告訴記者,上周他剛接診了一位得了隱翅蟲皮炎的女生。李岷告訴記者,女生是南京高校的大二學生,晚上睡覺的時候,感覺有蟲子在耳朵附近爬,女生看也沒看,一巴掌拍一下。蟲子是拍死了,可拍死蟲子的地方漸漸腫了起來,然後起泡,還化了膿。

  南京中草醫院蛇蟲咬傷科主任柏學順前天也接診了一位女士,不知道被什麼蟲子「非禮」,臉、頸部和胳膊出現了很多片狀和點簇狀的紅斑,部分紅斑上還有一排細小的膿皰,又癢又痛。柏學順一看症狀就知道,是隱翅蟲在女士的皮膚上爬過了,留在皮膚上的體液產生了紅斑。

  肇事蟲3

  被蟎蟲咬的誤以為得水痘

  記者從南京各大醫院了解到,近期被蟎蟲咬的人也很多。一位8歲大的男孩牛牛(化名),上周由父母帶著到兒童醫院看水痘,結果醫生一看,牛牛根本沒得水痘,是被蟎蟲咬的。原來,天氣變熱後,牛牛媽媽把夏天的薄被子和毛毯拿了出來,沒曬就直接給孩子用了,結果牛牛身上起了很多小紅疙瘩和水泡。老師以為牛牛身上的疙瘩和水泡是水痘症狀,讓他回家去看病。

  6大「惡蟲」

  驚蟄以後,各種蟲蟲開始蠢蠢欲動,一直持續到十月左右。昨天,南京多家醫院臨床醫生,細數每年咬人的各位蟲兇手,按照往年的蟲蟲「傷人」數量,匯總出了咬人最多最猖狂的六種蟲子:蚊子、飛螞蟻、蟎蟲、野蜂、隱翅蟲、蜈蚣。

相關焦點

  • 南昌咬人毒蟲挺多 這6種要格外提防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廣東一男子在公園中被恙蟎叮咬,17天後便不治身亡,這引起了一些市民的擔憂。記者調查了解到,毒蟲咬人的事件在南昌也時有發生。為此,市疾控中心專家公布了南昌夏季最易出現的6種毒蟲,其中吸血蠓咬人最多。專家介紹說,今夏不少南昌市民被蠓蟲、跳蚤等蟲子咬傷,但市民不必「談蟲色變」,只要處置得當就不會引發疾症。
  • 又到天牛「猖狂」時 南京鐘山風景區以蟲治蟲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馬上就要到天牛最「猖狂」的時候。近日,中山陵園管理局在紫金山森林及鐘山風景區景觀區域投放花絨寄甲,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對付天牛。「花絨寄甲是一種寄生性昆蟲,是天牛類昆蟲的重要天敵。這種生物防治蟲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對付天牛類害蟲,還能避免藥物防治保障遊客安全。」
  • 對付茶葉病害:以菌治蟲以蟲治蟲
    在茶園中放養雞不僅可以控制雜草生長,還可以捕食部分土壤中的幼蟲;三是以菌治蟲。在茶園中噴施白僵菌製劑防控小綠葉蟬、茶毛蟲、尺蠖、捲葉蛾等害蟲,施用韋伯蟲座孢菌防控黑刺粉蝨,致死率可達80%以上;四是病毒治蟲。主要有防治尺蠖、毒蛾、刺蛾的核型多角體病毒和防治捲葉蛾的顆粒體病毒;五是以蟲治蟲。主要是通過釋放人工繁殖的天敵或將天敵通過人為助遷進入茶園,控制茶園害蟲;六是以菌治病。
  • 六種蟲子咬人最厲害 有人被咬後出現水泡
    5月24日,幾家醫院皮膚科專家一合計,列舉出了咬人最多最厲害的六種小蟲子,並公示了照片,以後看見它們,咱可要躲遠點。  揭秘  六種蟲子咬人最多最厲害  一到夏天,天氣炎熱各種蟲蟲開始蠢蠢欲動,每年被咬傷的市民不在少數,個別有過敏體質的市民反應更大。  「夏季被蟲咬的病例比較多,每年夏天都會接診幾十例。」
  • 青島六種蟲子咬人最厲害 有人被咬後出現水泡
    5月24日,幾家醫院皮膚科專家一合計,列舉出了島城咬人最多最厲害的六種小蟲子,並公示了照片,以後看見它們,咱可要躲遠點。     事例     不少人吃過小蟲子的虧     1、肇事蟲:大螞蟻咬了一小口掛了兩天吊瓶     前幾日,小宋在城陽郊區等公交車的工夫,跟螞蟻玩了一場遊戲。
  • 夏季是蟻蟲咬人高發季節 專家提醒:避免在草地、樹下等環境長時間...
    -夏季是蟻蟲咬人高發季節,近日有市民因被螞蟻咬傷前往醫院就診  -醫生、消殺專家教市民防範妙招;他們提醒,有過敏症狀者應及時就醫  -夏季是螞蟻咬人高發季節,市民應避免在草地、樹下等環境長時間逗留。
  • 貓咪愛咬人怎麼辦?教你6招,戒掉貓咪的壞習慣
    不少鏟屎官都有被貓咪咬過的經歷,貓咪為什麼那麼愛咬人?今天我們就來搞清楚情況,貓咪愛咬人怎麼辦?教你6招,戒掉貓咪的壞習慣。貓咪為什麼咬人?1、主人習慣用手逗貓貓咪小時候本就該跟兄弟姐妹、或者父母一起生活,因為這樣它們可以學會一些技能。
  • 以蟲治蟲!6.5億「天敵」投入戰鬥
    「公園裡侵害樹木的害蟲可分蛀莖類、食葉類、刺吸類三類,我們對症下藥,分別有專門的天敵來對付;但以蟲治蟲並不能100%讓害蟲絕跡,因為讓一個物種(哪怕是害蟲)滅絕同樣會帶來災難;雖然我國是世界上以蟲治蟲防控技術的『鼻祖』,但產業化始終是邁不過去的大坎。」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國家天敵昆蟲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鄭禮研究員表示。
  • 南京廣泛運用生物防治技術 「以蟲治蟲」顯神威
    2018-08-03 07:5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近年來,我市農業和園林兩大部門引進新方法、新技術,積極開展「以蟲治蟲」,用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的使用。
  • 以蟲治蟲——害蟲,看你往哪裡逃
    快和糰子老師一起學習下《夢溪筆談》中的經典篇目《以蟲治蟲》,看看這場田野裡的蟲蟲大作戰吧:以蟲治蟲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忽有一蟲生,如土中狗蠍(xiē),其喙(huì)有鉗,千萬蔽地;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ráng)。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páng)不肯」。
  • 新疆哈巴河縣「小咬」猖狂咬人 專家支招
    央廣網哈巴河6月22日消息(記者張雷 哈巴河臺記者爍立盼)近日,瘋狂的「小咬」給新疆哈巴河縣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煩擾。被「小咬」叮咬之後該如何防治,「小咬」猖狂的勢頭該如何遏制?相關部門專家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 以蟲治蟲減少農藥使用 南京廣泛運用生物防治技術
    原標題:搬來「生物兵」,「以蟲治蟲」顯神威 昨天上午,浦口區西江社區,路邊一片茂密的楊樹林枝繁葉茂。在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裡,樹林裡正悄悄發生著一場「戰鬥」。身長僅1毫米的周氏嚙小蜂四處尋找美國白蛾的蛹,並將產卵器刺入,它們的卵會在蛹內發育成蟲,吸盡蛹體內的全部營養,從源頭消滅這種害蟲。
  • 滿地爬的蟲叫馬陸 專家稱,生態好才會爬蟲成群
    杭州綠升物業的主任助理朱軍也打來電話向記者表示感謝:「你們的關注,讓我們得到了很多幫助,今天上午《小強熱線》、《範大姐幫忙》和杭州市的治蟲專家也來到小區,現場查看蟲害情況。接下來就制定治蟲方案,相信困擾業主的難題很快就會解決了。」  早上七點半,何先生打進本報96068熱線,「這些蟲子大多生長在溫軟、潮溼的灌木叢中,一般有抗藥性,要撒很重的農藥才有一定效果。
  • 現在已過白露節氣,為什麼現在蚊子還這麼猖狂,戶外叮咬人很厲害
    蚊子這種天然的害蟲,一到夏季就很猖狂,把人咬得難受,也是病菌的傳播者,也可以把它叫做吸血鬼,專門叮咬吸血人的東西,實在是可惡恨不得把它們全部滅光。記得以前夏季一到,蚊子會有但不像現在這麼多,咬人的程度似乎也沒有現在這麼厲害,還有就是以前我記得常見的蚊子就有一種,那種花色蚊子,這種蚊子咬人確實不是那麼厲害。不像現在黑色的蚊子很普遍,也很猖獗,隔著褲子都能把人叮咬,更別說穿著背心和短褲了,我們公司有位員工去了趟廁所出來的時候被蚊子咬了大約有30個包,可把他難受壞了。
  • 上海:紅色咬人怪蟲入侵高層住宅 體形像螞蟻
    6月30日,讀者陳女士致電本報稱:「我家出現了一種咬人的紅色怪蟲,大小只有2到3毫米,有點像螞蟻,把我們全家咬得不行。」6月30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莘莊的陳女士家中。她告訴記者,剛才用殺蟲劑噴了一遍,小蟲已經暫時「撤退」,但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捲土重來。陳女士拿出一個杯子,裡面裝著幾隻小蟲的屍體。
  • 陶爸帶你去識蟲——我們身邊的蟲(一)家庭篇
    (圖片來自百度)咬人的蚊子有三種:伊蚊、庫蚊、按蚊。伊蚊(雙翅目),一種帶白色斑點的蚊子,外號「海軍衫」,咬人特別癢,包鼓的也大,而且行動敏捷,趕不走往往會「粘」在身上一樣,尤其喜歡無花果樹,陶爸小時候在隔壁院裡偷摘無花果時常常挨咬,恨死它了。
  • 武漢發生蜱蟲咬人事件 女白領被迫挖肉取蟲(圖)
    據有關專家稱,蜱蟲在武漢市區咬人非常少見。  華科三學子被蜱蟲咬傷  近來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多個學生QQ群裡,常見關于謹防蜱蟲叮咬的提示。據了解,近日該校有3人遭受蜱蟲叮咬,其中兩人是在校內被咬的。  據介紹,三名學生在就診前分別去過學校東操場、喻家山及校外的森林公園。
  • 市民頻被毒蟲咬傷 專家列常見毒蟲及應對方法
    7月4日,第八人民醫院皮膚科王主任告訴記者,夏季高溫籠罩,百蟲活躍,每天都會有10來名被咬傷患者前來就醫,而常見的蟲子有蚊子、蜱蟲、隱翅蟲、刺毛蟲等。   馬蜂蜇傷、蜱蟲叮傷……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被其中任何一種毒蟲侵擾到而無所防備的話,可能就真的要體會什麼叫苦不堪言了。因為有些毒蟲咬傷人,除了其本身的毒性以外,還可能傳染其他一些細菌。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些該方面的知識,則會受益匪淺。
  • 怪蟲侵襲莫怕 這是不咬人的「榆樹葉甲」
    怪蟲侵襲莫怕 這是不咬人的「榆樹葉甲」   「榆樹葉甲」並不咬人。 北方晨報、印象鞍山記者 崔治 攝  8月19日,張先生以網名「荔枝浩子」發布的一則微博在鞍山引起了眾多市民的關注,他在微博上反映,有一種怪蟲突襲他家,令他苦不堪言。網友紛紛回復稱,這些天經常遇到這樣的怪蟲。記者諮詢專業人士獲悉,這種蟲子叫「榆樹葉甲」(又名「榆葉甲」、「榆綠毛螢葉甲」),是專吃榆樹葉的害蟲,對人類影響不大,不會威脅身體健康。
  • 草地貪夜蛾在江蘇發生範圍將進一步擴大,「蛾口奪糧」全力防蟲治蟲
    記者3日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從我省情況來看,6月其份擴散蔓延速度明顯加快,已查見發生的21個縣區中有19個是在6月份確認的,這主要是由於我省處於草地貪夜蛾的遷飛過渡區,其蟲源基本來自南方地區。據全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網監測,5月下旬至6月上旬,雲南、廣西高空測報燈和性誘監測,均發現成蟲峰,局部地區單日誘蟲量超過100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