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蟻蟲咬人高發季節,近日有市民因被螞蟻咬傷前往醫院就診
-醫生、消殺專家教市民防範妙招;他們提醒,有過敏症狀者應及時就醫
-夏季是螞蟻咬人高發季節,市民應避免在草地、樹下等環境長時間逗留。拍客咫尺幸福攝
-紅火蟻
-郭女士的手臂被螞蟻咬得紅腫起來。
-搞好環境衛生是除「四害」的有效手段。 資料圖匡惟攝
-白蟻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記者 李小慶 匡惟 通訊員 李琪彬) 「剛剛下完雨,螞蟻們不知道從哪裡溜出來。花盆裡、牆壁裡都有螞蟻窩,一不小心,就被螞蟻咬一口,又疼又癢,之前被咬一口,手都要紅腫好幾天……」市民郭女士近日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求助,「受不了啦,誰知道螞蟻怎樣清除!」
天氣開始炎熱,蚊蟲跟著多了起來。去草地上遛娃,冷不丁還被螞蟻咬一口,又紅腫又瘙癢難耐。專家提醒,如果到野外遊玩,儘量穿淺色的長衣長褲,避免在草地、樹下等環境長時間逗留。
市民拔草時被螞蟻咬手臂又腫又痛
市民黃女士說,她也有被螞蟻咬的經歷。前幾天,她在離家不遠的路邊拔草,準備餵給兔子吃,突然覺得手臂上又癢又痛,下意識用另一隻手去拍,發現是被一隻黑色的小螞蟻咬了。回家後,她趕緊用藥酒塗抹,但到了下午仍感覺隱隱作痛,傷口還腫了起來。
市中醫院皮膚科醫師劉慧民說,夏季是螞蟻咬人的高發季節,目前已經有市民因被螞蟻咬傷來治療。螞蟻咬人後,毒液滲入人體,會引起過敏反應,也就是蟲咬性皮炎。由於體質不同,以及侵入人體的毒液毒量不同,所產生的症狀也不相同。病情較輕,咬口處會出現紅斑腫脹、丘疹丘皰疹,並伴發皮膚瘙癢、疼痛等,嚴重者,尤其全身多處被咬傷的患者,可能會導致心跳增快、胸悶、呼吸不暢、噁心欲吐甚至休克。
曾有一名40多歲的林業工人在野外作業時,身上多處被螞蟻咬傷,皮膚呈現紅色的腫脹,部分咬口處還微微滲液。送到醫院時,出現嚴重呼吸不順暢、血壓下降、心率增快、意識模糊等休克症狀,經緊急治療後才恢復正常。
戶外當心紅火蟻個頭不大毒性強
在我市,咬傷市民的螞蟻多數為紅火蟻。這種螞蟻在草地上比較多,個頭不大,呈褐色,一年四季都有。由於它的毒液很毒,人體一旦被咬,傷口會出現紅腫,甚至出現內臟衰竭等危險狀況。
劉慧民說,被螞蟻咬傷後,腫脹不容易消退。可以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被叮咬的地方,還可以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如皮炎平)少量塗抹患部。不過還是建議市民,及時到醫院進行抗過敏和局部止癢消腫治療。
劉慧民提醒,如果在戶外活動,小心辨別並遠離紅火蟻,做好預防尤為重要,如外出戶外活動時儘量穿長褲,同時家中的床單、草蓆需要不定期進行擦洗晾曬。
家中注意防白蟻安裝紗窗紗門很管用
鄧學飛是廈門某環保服務公司的員工,最近常常被市民請到家中做消殺工作,主要針對螞蟻、蟑螂、蚊子、老鼠等。
「市民被咬的經歷,大多都是紅火蟻幹的,但家中常見的蟻類是白蟻,有時也會咬人。」他說,每年4月至7月,是白蟻出現的高峰期,它們不但蛀蝕木頭,還能腐蝕水泥。白蟻中的兵蟻也會咬人、夾人。
每年4月至6月是白蟻群體的繁殖季節,成千上萬隻帶翅膀的繁殖蟻從原群體蟻巢中遷飛出去,一旦有適宜的地方就會生存下來,創建新的群體。鄧學飛說,這一時節,家裡要特別注意防治白蟻,首先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繁殖蟻飛進來;另外,在雨季時,傍晚五六點儘量少開燈,因為燈光會吸引白蟻;如果家中已經有了白蟻,要及時進行消殺,或者在燈下放一盆水,白蟻受燈光吸引,並掉落在水中淹死。
連結
蟑螂也可能咬人
除了螞蟻,令居民頭疼的,還有蟑螂。「打不死的小強」常常在家中出沒,又討厭又煩人!
鄧學飛說,在廈門,蟑螂有二三十種,常見的有六七種,最常見的是德國小蠊,它除了盜食、汙染食物,還會損壞衣物、書籍,破壞電腦等電器,更主要的危害是傳播疾病。德國小蠊繁殖速度相當快,從幼蟲到成蟲兩周時間就能完成。其他比較常見的,還有褐斑大蠊、黑胸大蠊、日本大蠊,這幾種蟑螂體積都比較大,有翅膀。
蟑螂是雜食性昆蟲,各類食品都能吃,也常咬食其他物品,如棉毛製品、皮革製品、紙張、肥皂等,甚至以腐敗的有機物為食。一般情況下,蟑螂不會咬人,但也有咬人的情形出現。蟑螂會在夜間活動,可能會咬人體的皮膚和毛髮,尤其是小孩幼嫩的肌膚和毛髮。一些蟑螂經消殺藥物刺激,也會出現咬人的情況。
比起被螞蟻咬傷,如果被蟑螂咬傷,咬口可能會深點,疼痛感也會更強烈些。劉慧民醫生建議,院前急救時,市民可以自行塗抹碘伏、百多邦等外用抗感染藥物,如果出現紅腫滲液、疼感加重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診。
鄧學飛說,要防治蟑螂,就是要搞好家裡的環境衛生,廚房的縫隙,要用玻璃膠全部封住,讓它們沒有藏身之所。另外,他特別建議,不要買小攤販賣的蟑螂藥,效果沒有保障,最好到專門的消殺公司去購買。
他強調,除「四害」有秘訣:蟑抹縫、鼠堵洞、蠅治髒、蚊倒水。歸根結底,就是搞好環境衛生。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