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三歲娃手上長滿膿皰!專家提醒:此病夏季兒童高發

2020-12-06 晨財經

近日,寶媽小爽非常頭疼,原來她三歲的兒子手上、腳上長了許多膿皰,而且由於孩子愛動,膿皰破了之後還會流水,並且會蔓延。

看著孩子四肢上的膿皰越長越多,小爽非常頭疼,帶著孩子來到醫院求醫,才知道孩子得了膿皰疹。

其實,夏季是兒童細菌感染性皮膚病高發期,比如膿皰瘡、毛囊炎等。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馮霞提醒各位寶媽,膿皰瘡在炎熱潮溼的夏季發病率較高,嬰幼兒和兒童最易感染。

膿皰瘡避免抓撓,否則會越長越多

據介紹,膿皰瘡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皮膚病,易發生在面部暴露的地方以及皮膚皺褶部位,主要表現是膿皰,初期水皰皰液清亮,後期迅速變為黃色混濁液,皰壁薄且易破,破裂後露出紅而潤溼的創面,皰液流出並向周圍蔓延,糜爛面結痂。

其中,嬰幼兒及兒童最易感染,好發於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夏季,如果孩子出汗多,衣物沒有及時換洗,或者長痱子後護理不到位,易造成局部潮溼而導致細菌侵入誘發感染。

預防兒童膿皰瘡,家長們需要注意這些

對於膿皰瘡,日常預防很重要,馮霞提醒家長們平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寶寶皮膚的清潔衛生。尤其是夏季,應勤洗澡、剪指甲,避免抓傷;兒童內衣要勤洗勤換,每次洗澡後注意擦乾頸部、耳後和腋下等皺褶部位,既保持寶寶的皮膚乾淨又保持相對乾燥。

2、不要裸身直接包裹在襁褓裡。給寶寶穿上寬鬆的棉布睡衣,以避免皮膚與皮膚緊貼,造成局部潮溼而導致細菌侵入繼發感染。天熱時不要包得過嚴,扎得過緊,以免出汗多、潮溼而誘發膿包瘡,同時可避免新生兒悶熱綜合症。

3、注意環境及個人衛生。定期打掃衛生,開窗通風,調節屋內溼度;寶寶的衣服、枕頭、床單、毛巾、手帕及玩具等接觸的物品要定期消毒,可在太陽下暴曬殺菌。

4、避免皮膚破損。不少寶寶是因為痱子抓破後感染的膿皰瘡,主要是因為很多家長晚上不敢給寶寶吹空調。馮霞建議,只要溫度調節合適,可以適當吹空調,寶寶舒適了就不會長痱子。

5、治療膿皰瘡主要是塗抹外用殺菌藥物,家長們要認真給寶寶搽藥,避免寶寶抓撓,以減少膿液滲出或擴散。由於膿皰瘡部分兒童會伴有腎炎病變,家人應觀察孩子尿液,若是尿液突然變少或者血尿或出現高熱情況,應立即住院觀察,以免延誤病情,引起併發症。

此外,馮霞提醒各位寶媽,膿皰瘡是不能擦皮炎溼疹類藥物的,如果發現孩子身上長了小紅點和水皰,需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千萬不要隨意用藥。另外,平時應加強營養,多飲水,增強抵抗力。如果幼兒園或託育所有小朋友患了膿皰瘡,需要立即隔離消毒。

在夏季,寶媽們不僅需要注意孩子的皮膚問題。另外,由於暑期放假在家,孩子喜歡吃冷的東西,另外夏季食物容易變質,孩子也易發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蟲媒傳染病等疾病。

河南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董志巧提醒家長們,夏季注意預防以下幾種問題。

消化道疾病

董志巧說,暑假期間,有的家長會帶孩子外出,由於旅途衛生條件不好,或食物汙染,食物變質,或加工不當(不熟)導致細菌或腸道病菌感染,或對食物不耐受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腹瀉病。

表現為腹痛、大便次數增多,便質稀薄,甚至發熱。應注意衛生,吃熟食,飲溫開水。服助消化的藥物,必要時使用抗生素,多飲水預防脫水。

呼吸道疾病

家長帶孩子乘坐火車或飛機等交通工具時,由於環境密閉,呼吸道疾病容易發生,比如感冒、哮喘急性發作等。表現為發熱、咳嗽、喘息等。

所以暑期帶孩子外出,旅途中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儘量減少待在密閉環境的時間。必要時服用退熱藥,哮喘兒童需要隨身攜帶平喘類藥物。

蟲媒傳染病

常見的蟲媒傳染病包括:經蚊子傳播的登革熱、瘧疾、乙型腦炎、寨卡、黃熱病、基孔肯雅熱等;經蜱蟲傳播的非洲蜱咬熱、地中海斑點熱、蜱源性腦炎等;其他如恙蟎傳播的恙蟲病、跳蚤傳播的鼠疫、採採蠅傳播的昏睡病等。

蟲咬性皮炎

由於昆蟲種類的不同和機體反應性的差異,可引起叮咬處皮膚的不同反應。表現為局部紅腫、丘疹、風團或淤點,有刺痛、灼痛、瘙癢。但是蟲咬性皮炎不屬於傳染病,沒有傳染性。

董志巧提醒家長們,如果旅途中孩子被蚊子叮咬,可以用濃肥皂塗抹可迅速止癢,或用香皂蘸水在紅腫處塗抹。

中暑

通常情況下,首先會出現「先兆中暑」,表現為多汗口渴、頭暈眼花、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此時要警惕了,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一旦發生中暑,應將孩子抬到陰涼通風處躺下,讓其側臥,保持呼吸道通暢,立即撥打當地急救電話。

曬傷

夏季陽光過猛或日曬時間過長,孩子的臉部、頸部、手臂和下肢暴露部位的皮膚便會產生日曬斑甚至曬傷。

最常見的症狀為皮膚表面出現腫塊、蕁麻疹、水皰或者紅斑。所以,家長一定要為孩子做好防曬措施,塗抹防曬霜,穿長袖,打遮陽傘等都是很好的防曬措施。

外傷

孩子愛跑愛跳,夏季穿的衣物單薄,如果孩子發生外傷性出血時,應讓孩子坐在舒適的地方並抬高傷肢,用一塊衣物蓋住傷口,用手壓在敷料上,施以適量壓力,協助止血。

可以用清水及肥皂清洗傷口(僅限小傷口),對跌倒擦傷或懷疑會沾上汙物的傷口,注意小心消毒。一旦骨折,不要隨意移動患者,應及時撥打打急救電話。

溺水

家長應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識,第一時間清理呼吸道,進行心肺復甦,同時儘快呼叫120急救電話。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夏季是蟻蟲咬人高發季節 專家提醒:避免在草地、樹下等環境長時間...
    -夏季是蟻蟲咬人高發季節,近日有市民因被螞蟻咬傷前往醫院就診  -醫生、消殺專家教市民防範妙招;他們提醒,有過敏症狀者應及時就醫  -夏季是螞蟻咬人高發季節,市民應避免在草地、樹下等環境長時間逗留。
  • 掌蹠膿皰病治療方法
    核心提示:掌蹠膿皰病治療方法,掌蹠膿皰病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膿皰性皮膚病,位於掌蹠部位。組織學以表皮內水皰和充以大量中性粒細胞為特徵。以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周期性的無菌性小膿皰,伴角化、鱗屑為臨床特徵。好發於50~60歲,女性多見於男性。對治療反應差。
  • 手起泡而且痒痒是掌蹠膿皰病嗎
    掌蹠膿皰病則是比較罕見的皮膚病,是銀屑病的一種。具體是什麼原因引發的疾病還應該到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手起泡且痒痒,首先可能是手癬引起的,手癬發病率較高,常因搔抓足,體,股癬傳染而來。掌蹠膿皰病則是比較罕見的皮膚病,是銀屑病的一種。
  • 川崎病很像感冒,但會嚴重損傷心臟,5歲以下兒童易中招
    有一種病,也是在這個季節高發,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誤當感冒治,那可是超兇險的,它就是川崎病。看到「川崎病」這三個字,相信不少家長也是滿腦子問號:這又是什麼?川崎病(KD),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MCLS),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
  • 夏季蚊蟲多 專家支招防叮咬-上饒日報-上饒數字報-上饒新聞網
    5月的饒城剛剛進入夏季,隨著溫度的升高,蚊蟲也活躍起來。許多市民被蚊蟲折騰得心煩氣躁,家住信州區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被一種不知名的小蟲子咬了,更鬱悶的是,被這種蟲咬過後,疼得一夜沒睡好覺。專家告訴記者,叮咬張女士的可能是「飛螞蟻」,近期每天都有人因被各種蚊蟲叮咬而到醫院就診。專家提醒,對於不知名的蟲子,市民要提高警惕,不要貿然打死在皮膚上。
  • 得了掌趾膿皰病該怎麼辦?
    核心提示:掌趾膿皰病是一種容易發生在手部的皮膚病,會讓患者手部出現膿皰,伴隨瘙癢和疼痛,病情很難治療好,是一種甩不掉的皮膚問題,患病後不要亂用藥膏,應該及時到皮膚病醫院進行治療,下面來講講掌趾膿皰病的預防護理方法。
  • 16歲女孩得了這種病,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周!冬季高發……
    本文轉自【陝西都市快報】;最近氣溫驟降 冬季高發的傳染病來勢洶洶 就在這一個月內 西安市兒童醫院感染三科 連續收治了多例發熱患兒罪魁禍首竟然是同一種傳染病一定要多多注意 !!! 小靜的媽媽:發燒燒到39℃,然後到醫院一查,是出血熱。
  • 治療掌蹠膿皰病
    核心提示:掌蹠膿皰病該怎樣治療?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非常罕見的疾病,它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膿皰性皮膚病,位於掌蹠部位。它的危害非常大,因此每位患者都希望能夠早日的治好掌蹠膿皰病,但是目前治療掌蹠膿皰病的方法很多讓許多患者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下怎樣治療掌蹠膿皰病效果好?
  • 緊急提醒!此病進入高發期!感染性極強!廣西也出現了!
    不過降溫帶來的不只是冷而已 還有諾如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腹瀉 現在已經進入高發季節目前,相關兒童症狀輕微、病情穩定。 是不是覺得很多了?
  • 夏季易被隱翅蟲偷襲,皮膚科專家支招咋「解毒」
    與隱翅蟲活動同步,隱翅蟲性皮炎病例也在夏季高發。隱翅蟲性皮炎,顧名思義,跟隱翅蟲有關,主要是隱翅蟲蟲體分泌的毒液、蟲體被壓碎時濺出的毒液而引起的皮炎。接觸隱翅蟲毒液後,自覺周圍皮膚發紅,局部緊繃、灼熱、疼痛感,初起為點狀、線狀或條索狀水腫性紅斑,嚴重者可進一步發展為密集排列的水皰、膿皰,更有甚者可發展為灰黑色壞死,出現發熱、頭痛、頭暈、嘔吐、淋巴 結腫大等全身反應。受損皮膚會留下深色瘢痕。專家提醒,一旦被隱翅蟲「偷襲」中毒,不必過分驚慌。
  • 夏季易被隱翅蟲偷襲 皮膚科專家支招咋「解毒」
    與隱翅蟲活動同步,隱翅蟲性皮炎病例也在夏季高發。隱翅蟲性皮炎,顧名思義,跟隱翅蟲有關,主要是隱翅蟲蟲體分泌的毒液、蟲體被壓碎時濺出的毒液而引起的皮炎。接觸隱翅蟲毒液後,自覺周圍皮膚發紅,局部緊繃、灼熱、疼痛感,初起為點狀、線狀或條索狀水腫性紅斑,嚴重者可進一步發展為密集排列的水皰、膿皰,更有甚者可發展為灰黑色壞死,出現發熱、頭痛、頭暈、嘔吐、淋巴 結腫大等全身反應。受損皮膚會留下深色瘢痕。
  • 隨手拍蟲子皮膚竟出現膿皰 夏季警惕隱翅蟲皮炎來襲
    沒想到,兩天後症狀始終沒有減輕,不僅紅斑增多了,還出現了水泡和膿皰,並伴有強烈的疼痛及灼燒感,他連忙趕到長沙第三醫院就醫。長沙市第三醫院皮膚科主任張英博接診小趙後,仔細詢問小趙的病情,查看皮疹特徵,左耳後、左頸後、左側背部可見散在或片狀分布的紅斑,少量膿皰、部分皮膚輕度壞死,張英博診斷他為隱翅蟲皮炎。隨即給予抗炎、抗過敏、消腫止癢等治療,囑咐小趙回家遵醫囑按時用藥。
  • 掌蹠膿皰症症狀表現
    掌蹠膿皰病是一種病因不明,僅發於掌蹠的慢性復發性疾病。以在紅斑的基礎上周期性發生簇集性無菌性小膿皰,伴角化、脫屑為臨床特徵。很多患者有銀屑病家族史。  一、掌蹠膿皰病的症狀特點  本病女性多於男性,男女之比為1∶3,常發生20~60歲之間,10%的患者在20歲以前發病,約24%有銀屑病家族史。  原發性損害是幾乎大小一致的膿皰,直徑為2~4mm大小,成群的皮損常在數小時內出現在外觀正常的掌蹠皮膚。膿皰周圍有紅暈。好發部位是掌蹠,蹠部又比掌部多見,掌部好發於拇指小指的掌面及手掌中央。
  • 闌尾炎是小病? 1歲寶寶因此夭折 專家提醒:一個動作判斷是不是闌尾炎
    &nbsp&nbsp&nbsp&nbsp闌尾炎是小病?別小看它!家有小寶寶的家庭,尤其要注意。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兒童醫院獲悉,1歲的寶寶奇奇(化名)就是因為在外地耽誤了闌尾炎的治療,到達南京兒童醫院後,雖經全力搶救,也沒能挽回生命。
  • 掌趾膿包病手上比較厲害怎麼辦
    核心提示:掌蹠膿皰病是一種病因不明,僅發於掌蹠的慢性復發性疾病。以在紅斑的基礎上周期性發生簇集性無菌性小膿皰,伴角化、脫屑為臨床特徵。本病好發年齡在30~50歲,女性比男性多見。   掌蹠膿皰病是一種病因不明,僅發於掌蹠的慢性復發性疾病。
  • 急性泛發性發疹性膿皰病研究進展
    本病易與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GPP) 等無菌性膿皰病相混 淆。EuroSCAR 評分對本病的診斷有一定幫助。 AGEP 的治療首要原則是去除病因,一般預後良好。 本文對 AGEP 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輔助檢 查、診斷及鑑別診斷、治療與預後進行了綜述。
  • 6種夏季常見疾病及預防辦法
    那麼,夏季該如何預防各類常見疾病呢?六類夏季常見疾病以及預防辦法,供網友參考。  ■ 細菌性痢疾  腸道疾病是夏季的高發病,而細菌性痢疾是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據專家介紹,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
  • 又到春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專家提醒:如孩子出現精神萎靡、癱瘓等症狀...
    人民網哈爾濱4月19日電 四月是春暖花開,萬物生長的季節,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致病菌生長、繁殖加快,加上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加之幼兒由於年齡較小,極易被傳染,因此手足口病在春季是感染病的高發期。
  • 專家列舉夏季6大咬人猖狂"惡蟲" 教你"治蟲寶典"
    蚊子○習性:到處飛○咬後症狀:瘙癢、紅腫○提醒:用驅蚊水防止其近身,用紗窗、蚊帳保護揚子晚報記者從專家處了解到,肇事蟲可能是「飛螞蟻」,近期很多人被它咬了,每天都有人因此到醫院就診。南京多家醫院的專家合計羅列出了近期咬人最多最厲害的6種蟲子:蚊子、飛螞蟻、蟎蟲、野蜂、隱翅蟲、蜈蚣。並「公示」了照片,以後看見它們,可要躲遠點。
  • 此病進入高發期
    腹瀉、嘔吐、噁心、發熱……近期,被稱「冬季嘔吐病」的諾如病毒胃腸炎疫情高發,有的學校或幼兒園甚至因此停課。諾如病毒是個啥?一、諾如病毒特徵諾如病毒具有環境抵抗力強、感染劑量低,感染後潛伏期短、排毒時間長、免疫保護時間短,傳播途徑多樣等特徵,從而具備了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的能力。